国内工控市场发展现状分析.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866234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工控市场发展现状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国内工控市场发展现状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国内工控市场发展现状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国内工控市场发展现状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国内工控市场发展现状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内工控市场发展现状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工控市场发展现状分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YJL村民建房委员会应建立村级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监督制度和巡查制度,选聘有责任心和具有一定施工技术常识的村民作为义务巡查监督员,开展经常性的巡查和督查。第 7 页 共 7 页国内工控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 版 块: 选择版块 现场总线 传动论坛 PLC&I/O PC-Based 自由论坛 1总体市场规模 1983年工业控制计算机被列入国家计算机系列型谱及发展规划。目前,我国工业控制计算机(包括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分散型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工业控制功能模块系列、自动测试系统和数控、程控装置五大系列)技术、产业和应用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国工控机行业已经形成。 我国工控机系统的发展,大多是在引进成套设备

2、的同时,也相继引进了各种工控机系统,并开始自己设计控制系统和装置,然后进行消化吸收,进行二次开发和应用;也有的是引进技术与外商合作合资组装生产国外产品并逐步实现国产化。 目前我国工控机市场规模为95127亿元人民币,其中工业PC机及板卡2530亿元;嵌入式计算机(含控制器)1520亿元;PLC规模是1517亿元;DCS系统1520亿元;数控系统1520亿元;进口机电设备配套控制设备约20亿元。 本次调查中,生产PLC的厂家占30.43;生产工业PC机的占21.74;生产DCS的占17.39;FCS占8.7;其它(自动化仪表、模块)为21.74。 2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目前,我国的PLC生

3、产有一定的发展,小型PLC的有些品种已批量生产,中型PLC已有产品,大型PLC已开始研制,有的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而且还有出口。PLC主要用在各种炉窑、机床、机械、冶金、各种生产线、铁路、水处理设备等等。 国内PLC形成产品化生产的企业约30多家,年产量超过1000台的不到10家。主要生产单位有:苏州机床电器厂、上海香岛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机械部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所、江苏嘉华实业有限公司、苏州电子计算机厂、杭州机床电器厂、辽宁无线电二厂等。国内产品市场占有率不超过10。 1996年销售约9万台套,其中进口8万台套(用汇1.2亿美元),总计约合人民币15亿元。 本次调查中,应用Siemens产品

4、的用户占20.83,Modicon、AB、OMRON用户各占14.58;三菱公司用户占8.33;GE占6.25;富士占4.17;其它(日立、光洋、东芝、NEC、三星、BR、利玛(机械部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所电子工厂)和嘉华各占2.08。 从抽样调查结果看,用户选用PLC产品仍以国外产品为主,并以SIEMENS、MODICON、AB公司、OMRON、GE公司和三菱等产品为多。 3工业PC机 自1992年以来,我国工业PC机市场极为活跃,1993年成为中国的工业PC机年,国产工业PC机市场也保持着稳定发展的势头。 根据统计,全国工业PC机的OEM产品海关进口额1996年为27亿元人民币,年增长率为2

5、9。国内工业PC机发展也很快,1995年机械行业国产工业PC机及外设约700台套,价值约5500万元人民币。国内主要有北京康拓、北京四通工控、北京联想工控、北京工控计算机厂、北京宏拓工控、北京长城工控、北工大、北大方正、上海康泰克电子技术公司、华北工控、电子部六所、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骊山公司等生产厂家。 本次调查中,采用台湾研华工业PC机的用户占22.22;Intel用户占11.11;IBM、康拓、联想、大众各占5.56;威达、FANUC、SIEMENS各占3.70;研祥、四通、北工大、长城、北大方正、丹麦、TX、NEC、飞利浦、DEC、苹果、日立、OLIVIT、北京计算机三厂、502所、首钢

6、、兆维、方圆、太极各占1.85。 从抽样调查结果看,我国工业PC机市场以海外产品如台湾研华、Intel 为主,但国内产品也占有一定市场。仅抽样的5家公司(上海康泰克、北京康拓、北大方正工控部、北京研华兴业电子科技公司、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所)提供的资料表明,1997年销售额为1.61亿元,预计1998年达2.07亿元,年均增长率为35。 4分布式控制系统 由于我国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建工程项目对DCS的急需,80年代从国外引进了几百套DCS来装备石化、冶金、电力、化肥等企业。我国工业自动化仪表行业同时从国外引进技术,与外商合作合资组装生产国外DCS,并逐步实现国产化。如,我国机械部重庆自动化仪表所和

7、上海自动化仪表所开发的DJK7500,航空航天部的友力2000、电子部六所的HS1000和HS2000、北京康拓公司的KT6000、浙大Supercon、杭州万盛公司的FB2000等分散型控制系统。目前,我国的小型DCS系统已投入了工业生产,大中型系统的优化定型已经完成并投产,现已在国家大型石化、冶金、电力工程和全国各行业百多个典型工程中推广应用。 根据化工部信息中心统计,仅化工行业在1995年就安装DCS 446套,1997年达671套,年增长率为22.6,主要用于化肥(189套),氯碱(33套),有机化工(47套)一般化工(52套)。 全国1996年DCS市场销售1520亿元人民币,其中国

8、产DCS约占市场5(近100套),约1亿元人民币。 本次调查表明,在DCS产品用户中,Hyneywell用户占22.5;北京和利时用户占17.5;西安横河公司用户占12.5;北京贝利公司用户占10;SIEMENS用户占7.5;Westing House和Foxboro用户各占5;三菱、日立、Fanuc、Rosemount、华强、友力和哈尔滨微电子工程公司、首钢各占2.5。 根据北京和利时自动化工程公司(原电子部六所自动化工程部)近几年共售出国产DCS系统共132套(其中HS1000 26套,HS2000 106套)用户行业分布如下 电力:29 冶金:2 石油化工:29 建材:7 轻工、制药:1

9、1 其它:22 从抽样结果可以看到,采用国产DCS产品的用户已占近50,表明国产DCS的市场占有相当比例。据被调查者估计,这一市场年增长率达93。 5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给控制系统体系结构带来了一场革命,将由FCS代替传统的DCS。国家在“九五”期间为了加快现场总线技术在我国的发展,支持成立了“中国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协会现场总线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协会现场总线专业委员会”以推进行业工作,同时在重庆、西安、上海三大生产基地投资进行技术改造,重点放在智能化仪表和现场总线技术的开发和工程化上,补充和完善工艺设备、开发装置和测试设备、建立智能化仪表和开发自动化系统的生产基地,形成

10、适度规模经济。集中力量联合攻关,解决基础产品和基型产品等50个品种和必要的支撑软件的开发。重点开发压力、差压变送器系列、温度变送器系列,流量仪表系列,执行器和阀门定位器系列等100个以上的品种。在2000年后,现场总线技术的研究开发重点将转为基于现场总线的全数字自动化系统的开发和商品化方面。 北京康拓公司采用兼有数字/模拟特性的HART协议,研制开发了ITT智能温度变送器。利用ITT智能温度变送器和其它HART产品(如智能压力变送器、智能液位变送器、智能流量变送器等)组成HART现场总线网络。 目前现场总线的国际标准还未最后统一,我国也正处于开发现场总线的初始阶段。 6数控系统 在1993年前

11、,用数控系统改造和更新机床约2.5万台。在1996年消费数控机床约20000台(其中进口约14000台),数控系统约1520亿元人民币。 7嵌入式计算机、OEM产品、单片机、单板机、控制器、家电等配套控制器 OEM产品、单片机、单板机、控制器、家电等配套控制器在全国每年约有数百万台市场,约20亿元人民币。 在调查中了解到,不少工业企业同时采用多种工控机,工业PC机、DCS、PLC各占有相当比例。如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所在应用PLC方面,选用国内外大中小型PLC约2475台,其中大型占2.22,中型占5.66,小型占92.12,可见在工业企业应用PLC方面,绝大部分仍是采用小型PLC。五、市场需求

12、预测 1 2000年市场规模预测 据了解,到2000年我国能源、冶金、石化、化工、建材、轻纺等部门,需要10万套工业控制系统;石化系统1200多套生产装置都需要DCS控制,其中近百套骨干装置要采用先进优化控制(一套先进控制软件价格约50万美元);化工系统40的企业要采用计算机控制;电力系统每年新装1000多万kW发电机组都需要DCS实现监控,200多个地区、3000多个县的电网调度系统,几万个变电站需要遥控装置;全国工业炉窑在九五期间有70要完成计算机控制;全国轻工系统40多个行业的50万家企业需要工控系统几十万套;洗衣机、电冰箱、微波炉、空调设备都需要微控制器(包括单片机、单板机)的数量高达

13、上千万套。 据估计,2000年市场规模达170207亿元人民币,其中: 工业PC机及OEM产品 3540亿元; 嵌入式计算机及控制器 2530亿元; PLC装置 2530亿元; DCS系统 3035亿元;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12亿元; 数控系统(CNC) 2430亿元; 进口成套设备配套控制设备 3040亿元; 2可编程序控制器 根据上述分析,按年增长率12计算,到2000年全国约需PLC装置20万台套,约合人民币2530亿元。 3工业PC机 根据上述分析,按年增长率10计算,以及我国化工、电力、轻工、石化及机械等行业发展需要,到2000年全国约需工业PC机及OEM产品约几十万套,约合人民币3

14、540亿元。 4分布式控制系统 根据上述分析,按年增长率30计算,以及我国石化、化工、电力、冶金等行业发展的需要,到2000年全国需要DCS系统约1500套,约合人民币3035亿元。 5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目前现场总线在我国刚开始应用和起步,预计将在石化、化工、电力、冶金行业逐步应用,到2000年将有一批试点采用FCS,约合12亿元人民币。 6数控系统 根据上述分析,按12年增长率及我国机械、建材、轻工、能源、冶金等行业发展需要,到2000年约需数控系统约3万台套,约合2430亿元人民币。 7嵌入式计算机OEM产品、单片机、单板机、控制器、家电等配套控制器 预测到2000年,以年增长率17计,我国市场对各种控制器的需求量将达到15002000万台,约合人民币2530亿元。 8机电设备配套控制系统 目前,我国每年进口机电设备近200亿美元,其中配套进口的控制系统以1计算,约为2亿美元。预计到2000年略有增加,以1.52 计约34亿美元,约需人民币3040亿元。 综上所述,到2000年,我国工业控制机系统的市场规模约为1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