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农机企业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866130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9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农机企业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国内农机企业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国内农机企业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国内农机企业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国内农机企业调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内农机企业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农机企业调研报告.doc(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内农机企业调研报告村民建房委员会应建立村级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监督制度和巡查制度,选聘有责任心和具有一定施工技术常识的村民作为义务巡查监督员,开展经常性的巡查和督查。2018年6月目 录1 农机行业定义及分类12 国内农机行业的现状、特点32.1 国内农机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32.1.1 行业总体概况32.1.2 各地区农机保有量统计62.1.3 存在问题102.2 国内农机行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122.2.1 农机行业市场潜力依然很大122.2.2 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农机行业面临整合122.2.3 农机产品结构面临调整变化132.2.4 用户主体发生变化,对农机生产商的要求更高132.2.5

2、农机产品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142.2.6 农机销售模式面临转型153 国内农机市场现状及需求特点153.1 国内农机市场需求现状分析153.2 存在的问题183.3 当前农村对农机需求的特点194 政策及环境205 农机营销模式235.1 植保类农机将成为又一个蓝海市场235.2 发展农机流通电商化有诸多的有利条件265.3 农机流通电商化运营思路及措施286 国内农机领先企业简介306.1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306.2 中联重科农业装备316.3 沃得集团-沃得农机316.4 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326.5 常州东风农机集团有限公司331 农机行业定义及分类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提升

3、农机化水平及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政策的实施,我国的农机产业得到显著的发展,到已经形成内燃机、拖拉机、运输机械、收获机械、牧业机械、拖内配件等诸多小行业,并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农机定义农机是农业机械的简称,农业机械是指在作物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以及农、畜产品初加工和处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据农机工业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农业机械属于相对概念,指用于农业、畜牧业、林业和渔业所有机械的总称,农业机械属于农机具的范畴。推广使用农业机械称为农业机械化。农机类型农业机械一般按用途分类。其中大部分机械是根据农业的特点和各项作业的特殊要求而专门设计制造的,如土壤耕作机械、种植和施肥机械、植物保护机械

4、、作物收获机械、畜牧业机械以及农产品加工机械等。另一部分农业机械则与其他行业通用,可以根据农业的特点和需要直接选用,如农用动力机械、农田排灌机械中的水泵等;或者根据农业的特点和需要把这些机械设计成农用变型,如农业运输机械中的农用汽车、挂车和农田建设机械中的土、石方机械等。农业机械主要类别农业机械还可按所用动力及其配套方式分类。农业机械应用的动力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农业机械的行走或移动,据此可分为人力(手提、背负、胸挂和推拉)、畜力牵引、拖拉机牵引和动力自走式等类型;另一部分用于农业机械工作部件的驱动,据此可分为人力(手摇、脚踏等)驱动、畜力驱动、机电动力驱动(利用内燃机、风力机、电动机等)

5、和拖拉机驱动等类型。在同一台农业机械上,这两部分可以使用相同的或不同的动力。按农业机械与拖拉机的配套方式,可分为牵引、悬挂和半悬挂等类型。按照作业方式,农业机械可分为行走作业和固定作业的两大类。在行走作业的农业机械中,又有在连续行进过程中作业的连续行走式和行进与作业过程交替进行的间歇行走式两类。在固定作业的农业机械中,则有在非作业状态下可以转移作业地点的可移动式和作业地点始终固定的不可移动式两类。按照作业地点,农业机械分为野外作业(田间、牧场和果园等)、场院作业、室内作业(厂房、机房、库房、温室和禽畜舍等)、水中或水上作业(河流、渠道、水库和水井等)、道路作业和航空作业等类型。2 国内农机行业

6、的现状、特点2.1 国内农机行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2.1.1 行业总体概况据最新市场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有规模以上农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较2015年增长5.8%,但增速却下降到近10年的谷底。行业呈现农机保有量大、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升级速度快、全行业增幅趋缓等特点。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农机行业进入了深度调整期。国内农机装备应用呈现出不平衡性。(1)地域上:西北、东北等地区机械化水平高,西南地区机械化水平低;(2)品种上:主粮作物机械化水平高,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低;(3)作业阶段上:耕中、耕收环节机械化水平高,耕前、耕后环节机械化水平低。国内农机行业仍然呈现大而

7、不强的格局。除了应用上的不平衡之外,目前我国农机装备还存在着产品品种不全、品质不高、中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关键零部件受制于人、共性技术研究基础薄弱等问题。国内农机行业仍然呈现大而不强的格局,特别是在高端、大型农业机械方面与国外仍然有很大的差距。分区域农业机械化水平分品种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机械化率仍有提升空间,产品结构将进一步优化。2015年全国农业综合机械化率约为63%,到2025年的目标是达到75%。整体上看农业机械化率仍将继续提升,而且在一些细分领域会有更大的空间:1、品种范围扩大,主粮品种中小麦由机械化程度较高,玉米、水稻有较大增长空间;在经济作物中机械化率还非常低,如棉花、甘蔗、马铃薯等

8、有较大增长空间。2、生产环节扩展,我国农业机械化主要体现在耕中阶段,但耕前与耕后机械化率仍有待提升,随着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推进,耕前及耕后环节的农机装备需求将逐步释放。农业领域的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对于规模化经营的要求将进一步提升,推升对于农用机械的需求。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有利于农业机械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促进更加大型、高效的农机应用,农机装备需求有望扩大。根据农业部数据,截至2016年6月全国承包耕地流转

9、面积达到4.6亿亩,超过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3;经营耕地面积在50亩以上的农户超过350万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主题数量超过270万家。农村劳动力结构改变增加农业机械化需求。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我国农业人口持续减少。2015年我国农民工人数达到2.77亿,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提高到46%。农村人口转移造成农业劳动力人口不足,农村雇工工价持续增长,至2015年每亩雇工工价达到112.4元,相比2008年增长142%。农民工占农村人口比例持续上升农村劳动力成本持续2.1.2 各地区农机保有量统计目前我国华东地区农用机械总动力达到31025.9万千瓦。当中农用大中型拖拉机保有

10、量为79.79万台,小型拖拉机保有量为615.32万台。我国华东地区农机保有量分省市统计华东地区农机保有量分布格局(按动力)我国中南地区农用机械总动力达到26076.4万千瓦。当中农用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为66.82万台,小型拖拉机保有量为567.79万台。我国中南地区农机保有量分省市统计中南地区农机保有量分布格局(按动力)我国华北地区农用机械总动力达到17699.7万千瓦。当中农用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为91.33万台,小型拖拉机保有量为226.62万台。我国华北地区农机保有量分省市统计华北地区农机保有量分布格局(按动力)我国西部地区农用机械总动力达到10122.7万千瓦。当中农用大中型拖拉机保有

11、量为107.76万台,小型拖拉机保有量为224.14万台。我国西部地区农机保有量分省市统计西部地区农机保有量分布格局(按动力)2.1.3 存在问题(1)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偏低我国农机行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核心技术、共性技术缺乏。近20年来,农机企业科研经费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未超过0.5%,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我国自主生产的多数农机产品主要技术性能、产品可靠性等指标,相当一部分只达到经济发达国家同类产品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少部分产品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技术水平,个别产品达到20世纪末国际技术水平,尤其是在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方面差距更为明显。(2)产品结构无法满足农业发展需

12、求我国农村分散经营的格局导致长期以来农机企业生产的田间作业机械以小型、中低端为主。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规模化经营的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逐步兴起,市场对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高的大中型产品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但多数国内农机厂商在该领域的技术储备、生产能力无法满足需要,农业机械产品结构与农业生产方式不匹配的矛盾越来越突出。(3)企业规模偏小、集中度分散我国农机行业组织结构散乱、企业数量众多和经营规模弱小的问题比较突出。近1万家农机制造企业创造3000多亿元的产值,前5位大型农机企业的产值之和仅占行业总产值的24.6%,福田雷沃重工、中国一拖两家收入规模最大的公司,市场占有率也不足4%。

13、总体上看,我国还未形成一批市场占有率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未能形成专业化协作、配套能力强的产业集群,大企业不强、小企业不专现象较为普遍。(4)低端产能过剩的风险逐步增大近年来,我国农机行业的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低端产能扩张,低水平重复制造严重,农机产品同质化明显,部分商家为销售产品不惜打价格战,无序竞争激烈。随着市场对低端商品的需求逐步减少,产能过剩的风险正逐渐增大。2013年以来,收获机械行业的企业库存加大,占用资金较多,降低了资金周转率和使用效率,成为行业中较为突出的问题。2.2 国内农机行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2.2.1 农机行业市场潜力依然很大近10年来,尽管我国农业机械水平有

14、了很大的提高,但是,2013年我国农业综合机械化率才到59%,距离发达国家80%90%的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农机发展潜力依然很大。近年来国内粮食消费总量以年均3%4%的速度持续增长,而耕地总量在缓慢减少,客观上要求农业生产率高速提升;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劳动力日益短缺,农业用工成本大幅上升,将助推农机的持续增长;土地加速流转导致农业经营集中化,农村购买力水平进一步提升;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将持续进行,补贴规模有望稳定增长。这些都给农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2.2.2 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农机行业面临整合我国是农机制造大国,也是农机消费大国,拥有

15、巨大的发展空间,吸引了一批国内外装备制造行业巨头。目前,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装备制造大型企业正在进入农机行业。约翰迪尔、爱科、久保田、洋马等外资巨头通过建厂、合资、并购等多种方式在中国安营扎寨,大举进入中国农机市场。国内外诸多企业的进入,必然会加剧农业装备制造业的竞争,行业洗牌不可避免。同时,随着农机补贴逐步向大型、高效和高端产品倾斜,主要在低端竞争的企业可能因经营困难而面临整合,只有资金充裕、研发实力强,并有先进管理能力的企业才能在行业整合中胜出。2.2.3 农机产品结构面临调整变化随着我国农村发展形态的变化和科技水平的提高,农民对农机产品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化。一是对大型拖拉机、大型农机具和大型收获机械等与粮食作物相关的大型产品需求增多。二是在发达的平原地区,我国多数粮食作物耕种收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机械化的重点将向收获后深加工、烘干等处理机械转移。三是由粮食作物机械化向经济作物机械化转移,在水稻、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逐步推广机械耕种后,小种类作物和经济类作物耕作的机械化需求将逐步扩大。四是对适宜丘陵山区作业的中小型机械、微耕机械及适合西部高原地区地貌特征的免耕机械、植保机械和牧草机械等需求快速增多。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