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高压症和颅脑损伤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8864521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6.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颅内高压症和颅脑损伤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颅内高压症和颅脑损伤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颅内高压症和颅脑损伤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颅内高压症和颅脑损伤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颅内高压症和颅脑损伤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颅内高压症和颅脑损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颅内高压症和颅脑损伤(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颅脑损伤,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方泽鲁,颅内压增高,颅内压 指颅内容物对颅腔壁上产生的压力。 正常颅内压 成人: 70200 mmH2O 儿童:50100 mmH2O 颅内压测定 侧卧位腰穿 直接脑窒穿刺 通过颅内压监测装置,颅内压的调节,颅腔内容物 脑组织:不可变 脑脊液:10 血 液:210 正常的颅内压自身调节是通过改变颅腔内脑脊液和血液的体积 颅内压代偿主要依靠脑脊液量的变化,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 指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超过正常颅内压的调节代偿范围,颅内压力持续超过200mmH2O 以上,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是颅脑损伤、脑肿瘤、脑

2、出血、脑积水和颅内炎症等所共有的征象。,影响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年龄 病变扩张的速度 病变部位 伴发脑水肿的程度,颅内压增高的后果,脑血流量减小 脑移位和脑疝 脑水肿 库兴(Cushing)反应 应激性溃疡 神经源性肺水肿,颅内高压的类型,1.弥漫性颅内压增高 颅内各部位及各分腔之间压力均匀升高。 如:脑缺氧、脑膜脑炎、交通性脑积水。 2.局灶性颅内压增高 颅内有局限性扩张病变,造成颅内各腔隙间有压力差。 如:脑肿瘤、脑脓肿、颅内血肿等。 按病情发展的快慢不同,颅内压增高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引起颅内压增高的疾病,颅脑损伤 颅内肿瘤 颅内感染性疾病 脑寄生虫病 脑血管疾病 脑积水,颅内

3、压增高的临床表现,1 头痛 最早出现和最常见的症状 2 呕吐 典型的呈喷射性 3 视乳头水肿 最重要的客观体征 以上为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 4 意识障碍 嗜睡 昏睡 昏迷 5 其他,正常视乳头,视乳头水肿,诊 断,1 病史和体征 有“三主征”基本可以确定 2 辅助检查 腰椎穿剌 头颅X线摄片 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T) 磁共振成像(MRI),处理原则,1 一般处理 观察神志 瞳孔 生命体征,纠正低氧血症,保持呼吸道通畅,气管切开,限制补液量,注意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2 病因治疗 颅内肿瘤-手术切除肿瘤 外伤或脑出血-清除血肿 脑积水-引流脑脊液,3 降低颅内压的保守治疗 脱水治疗: 20%甘

4、露醇,复方甘油液, 速尿,血浆或白蛋白。 激素: 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 巴比妥治疗: 硫喷妥钠,戊巴比妥 过度换气: 降温治疗: 32-35亚低温治疗,急性脑疝,脑疝 颅内病变使颅内各分腔存在压力差,脑组织从高压力区向低压力区移位,并通过一些解剖上的裂隙,压迫邻近的脑干,颅神经和血管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分类 小脑幕切迹疝(颞叶钩回疝) 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 大脑镰下疝(扣带回疝),临床表现和诊断,1.小脑幕切迹疝 病变部位: 小脑幕上病变 具有颅高压的一般表现: 瞳孔改变: 疝出组织压迫动眼神经 锥体束征: 中脑受压损伤锥体束 意识障碍: 中脑受累致嗜睡 昏迷 生命体征紊乱: 脑干生

5、命中枢功能紊乱,2.枕骨大孔疝 多见于后颅窝病变 具有颅高压的一般表现 常见颈项强直,强迫头位-剌激颈神经根 生命体征紊乱出现早-延髓受累 意识障碍出现较晚,常见清醒病人突发呼吸骤停,处理原则,脑疝是颅内压增高引起的严重后果,是神经外科临床紧急情况,必须急症处理。 1. 降低颅内压治疗: 静脉快速滴注脱水剂 2.侧脑室穿刺引流: 常用穿刺侧脑室额角 3.病因治疗: 切除肿瘤,清除血肿, 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4.减压手术: 去除骨瓣,切除部分 脑组织,开放硬脑膜。,颅脑损伤 (head injury),头皮损伤 头皮血肿 按解剖层次分为 皮下血肿 帽状腱膜下血肿 骨膜下血肿,头皮裂伤,处理原则:

6、 检查伤口 清创 缝合伤口 头皮撕脱伤 完整带蒂、皮瓣血运好者一期清创缝合,有中、小缺损者可作植皮术。,颅骨骨折,分类 按部位分:颅盖骨折 颅底骨折 按形态分:线形骨折 凹陷骨折 按是否与外界相通分: 开放性骨折 闭合性骨折 颅盖线形骨折最常见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额骨、前颅窝骨折,颅底骨折,1. 临床表现:迟发性皮肤粘膜淤血斑 颅神经损伤 耳鼻出血或脑脊液漏 前颅窝底骨折:眼睑和球结膜下瘀血,熊猫眼征,鼻漏、嗅神经和视神经损伤。 中颅窝底骨折:耳鼻漏、有-颅神经损害。 后颅窝骨折:乳突和枕下皮下瘀斑(Battie征) 可有-颅神经损害。,2.颅底骨折诊断要点,主要依靠临床表现,配合X线片,CT

7、扫描,鼻漏液体的化验检查。 3.颅底骨折处理原则 脑脊液漏的处理 手术 修补漏口 视神经管减压,凹陷性骨折,见于颅盖骨折 切线位X线片,CT扫描可确诊。 手术适应证: 凹陷深度超过1cm 有脑组织受压体征 大面积凹陷骨折引起高颅压 开放性骨折需要清创并关闭 手术方法:,切线位X线片示凹陷性骨折,脑损伤和颅内血肿,原发性脑损伤 指头部受暴力作用即刻发生的脑损伤 脑震荡 伤后有短暂的意识障碍,不超过半小时 有逆行性遗忘 可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 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 脑脊液正常,CT扫描无异常,弥散性轴索损伤,头部受撞击发生旋转运动,造成脑白质广泛性的轴索损伤 昏迷持续时间长 损伤部位有相应的

8、定位体征 CT和MR见多发散在点状出血灶,脑挫裂伤,主要发生于大脑皮层的损伤 冲击点伤 对冲伤 临床表现: 昏迷 多超过半小时,重者持续昏迷 局灶症状和体征,有血性脑脊液 颅内压增高和脑疝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结合CT检查可明确,原发性脑干损伤,症状和体征在伤后立即出现 伤后立即昏迷,程度深,时间长 瞳孔大小多变,肌张力高,去脑强直 生命体征不稳定 CT,MR有助明确诊断,颅内血肿,伤后颅内出血达到一定体积形成 成人幕上20ml以上,幕下10ml以上 按出血的来源和部位分: 硬脑膜外血肿 硬脑膜下血肿 脑内血肿,硬脑膜外血肿,出血部位:颅骨与硬脑膜之间 出血来源:硬脑膜动脉 静脉窦 颅骨板障 临

9、床表现和诊断 意识障碍 原发昏迷中间清醒期继发性昏迷 局灶症状和体征 颅内压增高和脑疝表现 CT检查:颅骨内板和脑表面双凸镜形高密度影,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出血部位: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 出血来源:皮层动脉或静脉 桥静脉 临床表现和诊断: 原发昏迷持续时间长 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 少有中间清醒期 很快出现脑受压和脑疝的症状和体征 CT检查:颅骨内板和脑表面新月形高密度影,硬脑膜下血肿,硬膜下血肿,慢性硬膜下血肿,好发于老年人和小儿 数周或数月前有轻微头部外伤史 血肿位于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 有智能障碍,精神症状,局灶症状和体征 CT检查:颅骨板下新月形低密度影 治疗:钻孔引流术

10、,慢性硬膜下血肿,慢性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出血来自脑挫裂伤病灶 临床表现与脑挫裂伤相似 有急性脑受压的症状和体征 CT检查:脑内高密度血肿影,周围水肿 常表现为迟发性血肿: 指伤后首次CT或MR检查中无血肿,而在以后CT或MR检查中发现了血肿或在原无血肿的部位发现了新的血肿,脑内血肿,脑内血肿,伤后8小时,伤后2小时,迟发性血肿,脑损伤和颅内血肿的处理,病情观察 意识状态 瞳孔 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生命体征 其他,格拉斯哥昏迷记分法 (Glosgow coma scale,GCS),睁眼 计分 语言表现 计分 运动反应 计分 自动睁眼 4 回答正确 5 能按吩咐运动 6 呼唤睁眼 3 回答有误

11、 4 对疼痛能定位 5 疼痛睁眼 2 用词错乱 3 能够躲避疼痛 4 不 睁 眼 1 语义不明 2 刺激时肢体屈曲 3 不能言语 1 刺激时肢体过伸 2 对刺激无反应 1,保守治疗,呼吸道 脑水肿的治疗 防治应激性溃疡 营养 控制高热 神经源性肺水肿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 高压氧治疗,手术治疗,颅内血肿的手术指征: 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颅内压增高症状明显 血肿压迫出现局灶性脑损害体征 无明显意识障碍或颅内压增高症状,但CT检查血肿较大,或血肿虽不大但中线结构移位明显 颞叶血肿及硬脑膜外血肿手术指征应放宽,重度脑挫裂伤合并脑水肿的手术指征:,1 在脱水,激素等治疗过程中病情恶化者 2 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或有脑疝表现 3 CT检查发现中线结构移位明显,脑室明显受压 主要的手术方式: 开颅血肿清除术 去骨瓣减压术 钻孔探查术,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