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863507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四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音乐教案下册.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音乐教案下册【篇一: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忆江南音乐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视,听,唱,动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美,学会歌曲忆江南,表达出对江南景色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2、引导学生参与,使每个同学都积极投入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去.感悟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对江南文化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愉快地演唱歌曲忆江南。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准确演唱,并学会用优美的声音背唱歌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观看忆江南幻灯片的同时听赏音乐)音乐播放的同时老师随音乐起舞。 2、简介作者: 师:你们知道朗

2、诵这首词吗?它的作者是谁?(生回答) 师:你们真棒!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早年在江南生活,晚年时他回忆起江南的美景,写下了一首著名的词忆江南,忆江南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对江南风光的喜爱之情.江南风光秀丽,美景无限。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杭州是江南最美丽的地方了,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江南,去领略那江南的美景,细细品味诗人的情怀。 二、引入新课(吟江南) (1)师:从古至今,凡游过江南的人们,无不惊叹她的温柔、婉丽。多少文人墨客都被江南美景所陶醉,借景抒情,留下了无数的美文和诗篇。请大家静静地听老师朗诵一遍。(诵词:出示词幻灯片,播放配乐,教师直接示范朗诵一遍。) (2)师:此诗毫不掩饰

3、地表明作者曾经去过江南,为江南的风景梦萦魂绕。谁能像老师一样来朗诵这首词呢?(指名朗诵,师评价或生评价)(3)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轻轻地,有感情地朗读白居易的这首词,感受一下诗人对江南美景的热爱和赞美吧!。(师生共同朗诵,播放配乐) 三、学唱歌曲 1、聆听教师范唱。 师:同学们读的真好!这么美的诗用朗诵还不足以表达它美的意境,现在这首诗已经被谱了曲,很好听,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的旋律吧! 2、聆听歌曲范唱。 师:这首歌让曲作者“戴于吾”谱了曲之后好听吗?老师唱得还不够好,让我们再来细细地欣赏一次(播放音乐)。 3、轻声哼唱歌曲。(出示歌谱图片) (1)师:真好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让我们试试

4、一起跟着音乐,看着歌词轻声地哼唱一遍吧。可用“la”的音轻轻地哼唱旋律。 (2)师:下面就请跟着琴轻轻地把歌词唱一唱。说说你比较难掌握的是哪一句歌词。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一学。 (3)江南有太多的美可以让我们回味无穷了,所以在唱最后一句“忆江南”时我们也应该让人感觉回味无穷,让我们为最后一句“忆江南”设计力度记号以表达作者对江南美景的留恋之情或见到江南美景时的激动兴奋之情。(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用“渐弱”的力度来唱最后一句。) (4)(出示圈好的曲谱) 师:同学们唱的太美了,我仿佛又看到了江南那迷人的景色。现在请你们听老师唱一唱歌谱,仔细听一听,看一看老师圈出的这几个音有什么特点?(最后一句和结束

5、句) (5)请学生完整地背唱歌曲一遍。(讲解并示范演唱高低八度的两句忆江南的唱法。指导情绪:回忆江南美景时是怎样的心情?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唱?提醒学生唱出江南音乐的特色甜美柔和。怎样才能唱出甜美柔和的声音呢?音量轻,气息连,表情好) 4、表现歌曲 师:刚才我们很好地演唱了这首歌曲,那你还有什么办法让歌曲更好地表现江南的美吗?请学生用多种演唱形式处理歌曲,分组展示。(女生唱词,男生哼唱;男生唱词,女生哼唱。男生朗诵,女生哼唱;女生朗诵,男生哼唱) 四、拓展忆江南1、师:大家的表演让我仿佛真的走进了江南的美丽景色中,你们知道吗,白居易写这首词的时候还写了两首忆江南,让我们来看看他的二忆,三忆

6、,让我们一起来朗诵:(出示二忆,三忆课件)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2、师:你能试着把这两首词代入歌曲中唱一唱吗?(师放伴奏,学生试唱) 3、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另外一首陈俊华演唱的忆江南(出示视频),我们一起来听赏不同版本的忆江南。 4、师:音乐与舞蹈是一对密不可分的好姐妹。有什么样的音乐就有什么样的舞蹈!如果我们给忆江南配上舞蹈动作的话,那该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先同学们请欣赏舞蹈小城雨巷。师:舞蹈小城雨巷细腻唯美,在2007年春晚节目中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这个舞蹈表现的是富有

7、江南特色的雨,因为有了雨的滋润,江南才变得那么灵动、温润,手撑油纸伞的姑娘们在柔和的灯光掩映下,行走在独具特色的“民居”之间,透着江南姑娘的灵秀之气、风韵之美,烘托出江南的清雅、大气。(观看2007年春晚江南舞蹈小城雨巷片段,配上忆江南的歌曲。让学生边看边舞。进一步感受江南音乐的柔美。) 五、同学们,今天我们从诗、歌、舞几个方面初步了解了江南的美,让我们一同起立,再一次赞美江南,歌唱江南!让我们在忆江南的歌声中舞动起来。 少先队员采茶歌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的旋律,并能创编舞蹈动作。 2、能用纯净、甜美的歌声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表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欢快心情。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 教学

8、难点: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方法: 听唱法、以词带曲法、按节奏朗读歌词、识谱视唱、情境导入法。 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范唱带、谱例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纸茶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音乐问好!( 感受音乐课堂的魅力) 2、发声训练游戏。(强调坐姿,安定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复习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 二、情景导入: 1、展示课件播放南方采茶画面,让学生看画面,融入情景之中,体会采茶的乐趣。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江南水乡走一走,看看那里美丽的景色,了解江南特定的文化及音乐特点。) 2、教师提问:同学们,看着画面的人们在采茶是不是很享受那种茶香飘

9、飘的氛围啊!那同学们想不想也和他们一起享受采茶的过程啊?3、身体感知:教师取出“纸茶叶”请学生上前模仿采茶。 4、弹奏“采哟采哟”歌词音乐:学生在乐曲声中做采茶动作。(舞蹈化、体现美育与合作创编。) 三、学习歌曲: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调式风格,体会江南歌曲的风格特点。(思考: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 教材简析 采茶歌是我国南方的一种歌舞体裁,表演形式一般为一男一女,或一男两女,后发展为数人或数十人的集体舞。表演内容多为种茶、采茶的过程,体裁形式多为小调。少先队员采茶歌以新的创作手法表现少先队员采茶的过程和欢快的心情。歌曲为两段体,羽调式。) 2、复听歌曲:生谈自己的感受。(你感觉到少

10、先队员采茶时的心情怎样?) 3、再听歌曲:学生心里默唱。 4、学习歌曲的旋律: (1)教师教唱一遍歌谱,学生小声随琴哼唱旋律。 (2)学生齐唱旋律。 5、按节奏读歌词,学生添加歌词演唱。 6、教师弹奏旋律,生齐唱歌曲 四、歌曲处理: 1、第一小节:“茶树青青”要具有弹跳性,学生试唱。 2、有圆滑线的地方,要唱得连贯、柔和、跳跃。 3、附点音符的时值要唱足。 4、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按顿音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匀的节奏感,【篇二: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精品教案(2015年版本) 第1课 跳起来 新疆舞曲第二号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新疆舞曲第二号 【教学

11、目标】 1、感受这首钢琴曲的新疆民族风格。 2、会敲击(x x x x|xxxx x x |)节奏为乐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提问:你了解的有关新疆的特色有哪些?(新疆的歌舞、四棱帽、手鼓、冬不拉;新疆的天山、天池、戈壁、胡杨;那里手抓饭、烤全羊、羊肉串、葡萄、哈密瓜等。) 二、作曲家简介。有一位非常钟爱新疆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丁善德,根据流传的新疆民歌创作了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二号。 三、初听乐曲,你从中听出哪些新疆风格的音乐元素?(典型的新疆地区的节奏与音调、模拟手鼓的敲击声。) 四、再次完整欣赏,注意倾听其中的主导节奏型。 1、欣赏引子部分: (1)教师用钢琴弹奏引子部分。 (2)这段音乐模

12、仿了新疆的哪件民族乐器?(手鼓) (3)观看一段简短的手鼓演奏视频。 五、欣赏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为两个乐段): (1)欣赏第一乐段。 这是一段新疆民歌主题,一起学一学、唱一唱。 跟着录音再唱上面的曲调。 六、欣赏第二乐段。 和第一乐段相比有什么联系?(平行乐句的变化重复,“学生只要说出重复即可”;中间加入了琶音的音型,“学生可以运用他们自己的表达方式来回答”)。参与体验:这段音乐重复了民歌主题的旋律,在长音处加入了琶音的音型做填充,(教师在钢琴上示范一小段琶音的音型),其后再听录音,学生边听边快速动手指,模拟琶音的演奏。 接下来,第二乐段音乐在发展时,运用了很多对比的手法,你听到了其中的哪些方

13、面的对比?(力度的对比、明亮与暗淡的色彩对比。学生说的不全面时,教师给以补充)。 参与体验:当听到强力度时,请紧握双手用力打节拍,当听到弱力度时,请伸出食指轻轻打节拍;当听到明亮的色彩时,摊开双臂,当听到暗淡的色彩时,请将双臂收回腰间。在这一部分音乐的结尾处,听到手鼓声一起敲击。 七、欣赏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也分为两个乐段) (1)欣赏第一乐段。 节拍、速度、情绪和第一部分相比有什么变化?能联想到什么?(由2/4拍变为6/8拍,速度稍慢,情绪变得绵延抒情、舒缓柔和,像是一个小伙子唱出高亢、悠扬的歌声。) 再听这段音乐,并随音乐轻微摇晃身体,体会6/8拍摇曳的感觉。 (2)欣赏第二乐段。 此段音乐

14、和第一乐段相比在速度、节拍方面又有什么变化?描绘了什么场面?(速度恢复了开始时的速度,节拍由6/8拍又转回了2/4拍,描绘了新疆人民欢庆节日的欢乐歌舞场面。) 再听此段音乐,可以用下面的节奏为其伴奏(注意速度与重音符号的变化)。也可在老师的带领下,跟随录音跳几个新疆舞蹈动作,表现欢乐的歌舞场面。 4、欣赏第三部分 (1)这部分音乐重复了第几部分的音乐?这部分音乐再次出现,让你有何感受?(学生即兴说,畅所欲言、发表见解与感受) (2)结尾是什么样的效果?(情绪更加热烈,在欢乐的手鼓声中结束全曲)。 八、音乐家相册。 了解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一丁善德的主要创作作品。 1、欣赏原苏联指挥家迪利

15、济耶夫改编的管弦乐新疆舞曲第二号。 2、谈一谈和钢琴曲对比,有何不同的感受?那不勒斯舞曲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西洋铜管乐其介绍(小号、圆号、长号、大号)。 2、欣赏那不勒斯舞曲。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洋铜管乐器-小号、圆号、长号、大号的形状、音色及演奏方式。 2、通过对那不勒斯舞曲的欣赏,能排列出乐曲的三个乐段;知道乐曲的三个乐段都是弱拍起奏;辨别乐曲的速度。 3、通过欣赏,乐曲所表达的人物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欣赏那不勒斯舞曲。 教学难点: 1、辨别小号、圆号、长号、大号的音色。 2、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演示法、欣赏法、创设情景法、谈话法等。 学习方法: 欣赏法、表演法、讨论法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带、小号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师导:今天陶是给大家带来几位有趣的大嗓门朋友,他们很想和大家交朋友,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二、介绍西洋铜管乐器 1、认识形状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认识其中那位朋友?(点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