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运行管理系统建设案例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8863090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3.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运行管理系统建设案例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城市运行管理系统建设案例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城市运行管理系统建设案例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城市运行管理系统建设案例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城市运行管理系统建设案例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运行管理系统建设案例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运行管理系统建设案例资料(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运行管理系统建设案例目 录一、北京西城区城市运行管理系统1(一)建设理念2(二)建设内容21、基于SOA(面向对象服务)的软件架构22、一套城市运行监测指标体系与城市管理重心指数33、城市运行管理应用系统建设4(1)五大核心平台4(2)六个支撑保障平台9(3)一个综合信息展示门户建设10(4)四类职能工作桌面建设10(三)应用情况101、城市运行管理工作能力和效率提高102、对城市运行规律性研究更加深入,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113、作业标准实现智能化,提升工作效率11(四)创新情况111、管理创新112、技术应用创新12二、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建设13(一)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一期

2、建设情况131、智慧南京运行管理平台132、智慧南京展示中心14(二)智慧南京运行管理中心二期建设情况141、总体架构152、网络布局163、数据中心164、基础平台165、应用平台17三、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可视化集成平台19四、银川“12345一号通”智慧城市管理服务平台22五、天津生态城公用事业运行维护中心24六、本溪市城市运行管理扁平化决策平台26七、浦东打造城市运行管理中心 用人工智能等手段治理社区27八、嘉兴城市大数据中心和嘉兴城市综合运营管理中心29九、海口龙华区城市运行综合管理联动中心321经过对城市运行管理系统方面的资料收集,共收集到北京西城区、南京市、深圳市、

3、天津生态城等案例,在该行业具有相关建设经验的单位有北京理正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苏州超擎图形软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超擎时空)、软通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神州数码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神州信息)、中兴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杭州叙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下面将所收集的案例信息相对全面的介绍如下:一、北京西城区城市运行管理系统西城区城市运行管理系统是依托于“四位一体”(城市管理、应急指挥、政府值班、非紧急救助)的城市运行管理思路,将体制、机制的创新与多种应用技术(物联网、3G网络、3S(GIS、RS、GPS)、虚拟现实(VR)、RFID、二维码、数据挖掘、无线远程数据采集)有效结合,实现了城市运行的常态化管

4、理与非常态管理的结合、实现了巡查、监测、预警、指挥、分析、评价的全周期管理、突出城市运行管理体征指标的监测预警、监督。系统实现了“一张图,一张表、一套曲线”的应用展示;在结构上纵向形成市、区、分中心、科所队的四级协同办公;横向上实现了等部门的专业部门与街道的“条块”结合,协调配合的专项监管;在城市运行常态管理和非常态应急指挥调度上,实现了的全面融合以及城市运行预警和辅助决策;最终形成了从案件、事件巡查、案件派发、指挥到预警、预测、研判分析的生周期的城市运行管理,并以此为依托向社会化服务管理延伸。2010年住建部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西城区城市运行管理系统的建设成果进行了考核,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

5、通过了示范工程项目的立项验收。2011年,在由建设部设立的华夏建设科技评选中,北京市西城区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与北京理正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西城区城市运行管理系统”项目再度获得建设领域相关专家、领导以及评审机构的高度认可,获得“华夏建设科技”一等奖。(一)建设理念(1)在遵循建设部相关标准的前提下,以解决城市运行问题为导向,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实现城市运行管理案件的快速上报、及时响应和快速处置;(2)在业务覆盖面上涵盖城市运行管理的各级机构,实现城市管理领域不同部门的深度协同工作;(3)在以业务办理为核心的基础上,加强城市运行数据管理协同、应用协同,实现“数字城管”的重点由指挥协调系统向

6、预警预测和辅助分析的转移;(4)利用对城市运行状态的监测预警以及城市重心管理理论,强化对城市动态、科学、系统的管理,实现由城市管理到城市运行管理的转变。(二)建设内容1、基于SOA(面向对象服务)的软件架构系统的软件架构上划分为五层:系统平台、基础平台、应用平台、门户集成及工作桌面。利用微软的Windows2003 Server操作系统、SQLServer2008数据库存储数据、.Net 技术进行系统的开发。西城区城市运行管理系统从软件系统逻辑上可以划分为系统定制和系统展现两部分。系统定制包括门户构建,GIS 构建和业务构建三个部分,满足业务的不断扩充和灵活变化,具有强大的面向对象的构建能力。

7、2、一套城市运行监测指标体系与城市管理重心指数通过来自城市管理、交通、市政、环保、环卫、气象、防汛、旅游等多个领域(城市问题、供水、排水、供电、燃气、供热、气象、环保、环卫、交通、旅游、卫生、食品)在内的各专业城市运行指标共享交换,以及通过物联网实时抓取到的人流量、降水、生活垃圾等数据,形成了西城区城市管理重心指数、居民满意度指数、各类案件数量基本指标、城市运行体征指标、应急指标等城市重心管理指数共五大类19小类城市运行数据指标体系,通过该项理论成果的应用实践,使得西城区城市运行管理从“单一问题的早发现、快处理”,提升到“从根源上群体性解决问题”。3、城市运行管理应用系统建设应用系统由五大核心

8、平台、六个支撑保障平台、一个综合信息展示门户建设、四类职能工作桌面构成。五大核心平台包括城市运行管理指挥调度平台、城市运行管理监测预警平台、城市运行管理决策支持平台、城市运行信息资源中心和城市运行管理移动办公平台。六个支撑保障平台包括城市运行管理运维保障平台、城市运行管理构建平台、城市运行管理移动支持平台、城市运行管理信息发布平台、城市运行管理通信保障平台和城市运行管理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四类职能工作桌面建设科室职能工作桌面分中心职能工作桌面领导职能工作桌面专项指挥部工作桌面。(1)五大核心平台城市运行管理指挥调度平台城市运行管理指挥调度平台包括城管监督指挥系统、应急指挥系统、政府值班系统、非紧

9、急救助系统和其他专项业务系统。城市运行管理监测预警平台利用城市运行管理指挥调度平台提供的城市运行基础数据和各委办局获取的各城市运行体征指标数据和实时体征数据,对城市运行管理状态进行监测管理。城市运行管理决策支持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为数据分析人员完成对城市运行管理综合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并形成分析结果,同时可为各级领导,提供专项辅助分析和重点区域专题分析。城市运行信息资源中心实现数据标准化,支持跨部门的城管资源整合和对外数据共享,为城市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提供必要的业务数据保障以及数据服务共享。信息资源中心门户城市运行管理移动办公平台通过城市运行管理移动办公平台,实现领导随时掌握城市运行管理的各项体征指

10、标,以及城市运行的各类动态信息、城管突发案件的空间分布情况、各类统计报表、统计图表等重要信息数据,以及实现监督员对市管理部件数据更新和专项普查数据采集。(2)六个支撑保障平台城市运行管理运维保障平台城市运行管理运维保障平台是整个城市运行管理技术体系的基础,包括统一认证中心、系统运行监控和维护管理系统三个组成部分。城市运行管理构建平台利用城市运行管理体系,进行搭建。构建平台包括门户构建,GIS构建和业务构建三大部分组成。城市运行管理移动支持平台该平台依托3G技术,搭建城市运行管理移动支持平台,加大了对移动办公模式的支持,满足西城区城市运行管理移动监察管理业务需求。城市运行管理信息发布平台依托城管

11、监督指挥中心外网网站完成城市运行管理的统计信息、评价结果、预警报告的公众信息发布。城市运行管理通信保障平台城市运行管理通信保障平台,实现了电子传真收发、短信收发、呼叫中心、指挥车、视频图像、IP 视频会议、无线电台等多种技术手段、多种硬件的集成整合。并实现多单位共用模式,提供对外功能服务接口。城市运行管理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为城市运行管理业务数据、空间资源数据提供了良好的信息交互手段。(3)一个综合信息展示门户建设城市运行管理涉及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通过建立一个综合门户,将各业务系统、预警信息和决策信息进行综合展示,发布。(4)四类职能工作桌面建设科室职能工作桌面对科室人员行为逻辑的一种信息化展示

12、,科室站点完全按照科室职能进行功能的组织和设计,满足科室个性化需求。分中心职能工作桌面完成和城市运行管理相关的所有事务,调用所有具备权限的数据资源。领导职能工作桌面将所有和领导有关的业务办理功能集成到一个工作桌面中,结合领导的工作习惯,将各类信息形成的数据成果,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在领导的桌面。专项指挥部工作桌面为重大活动保障等阶段性专项指挥部,提供了指挥部的职能范围、组织机构专项业务特点的指挥部工作桌面。(三)应用情况1、城市运行管理工作能力和效率提高为历年重大体育活动、宗教节日、国庆以及重点地区保障工作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实现了与区公安、交通、城管、卫生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实现了重点设施和案件

13、的全天候监控、自动预警和辅助分析,圆满完成了历年重大活动与重点地区的保障与指挥的要求,并建立重心指数专题,对特殊区域、特殊类别的案件进行分析、研判,对西城区城市环境治理取得良好的效果。2、对城市运行规律性研究更加深入,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项目建成后,利用系统可生成多类型的分析数据,形成了多篇有深度、有价值的分析报告,先后得到了市领导、区领导的批示,为领导的管理决策提供了辅助决策依据。同时通过城市衍生性问题分析可以及早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高了城市运行管理的分析与预警能力。3、作业标准实现智能化,提升工作效率通过对业务科室业务梳理,建立了业务作业标准,使得符合作业标准

14、的业务数据可以直接进行自动派发自动分件。通过标准化作业手段,大大提升业务处置效率,以2011年全年为例,共派发案件办理251570次,其中130336次为系统自动派发,自动派发率达到了51.8% ,节省了指挥调度科一半以上的人力资源。目前共有13个类别的案件分别自动派发给城管大队、交通支队、公安分局、民政局4个单位。(四)创新情况1、管理创新实现 “四位一体”的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四位一体”的城市运行管理模式即在一个系统的统一指挥下,将城市管理、应急指挥、政务值班、非紧急救助在内的城市运行综合性管理资源充分整合,实现常态管理与应急管理、城市管理与便民服务、城市运行监控与重点工作保障的“三个结合”

15、。实现常态管理与应急管理结合、城市管理与便民服务结合、城市运行监控与重点工作保障结合。实现了市、区、分中心、科所队的四级协同满足城市管理业务中市、区、分中心53个部门及科、所、队51个部门的事件的多级处理的需要,让应用深入到社区和街道,实现各部门协同工作,业务数据的共享。实现了一套城市运行指标体系和基于城市重心指数的管理研究建立了基于城市管理中心指数、居民满意度指数的城市运行管理体系以及基础体征指标与特色体征指标相结合的指标体系,确立了三色七级态势模型,可以通过区交换平台获取的西城区区市容环境、雨量、交通、客流、公共卫生等指标,同时创造性地提出了城市管理重心指数理念,使城市运行管理从“单一问题的早发现、快处理”,提升到“从根源上群体性解决问题”。2、技术应用创新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基于二维码技术的城市部件监管:将物联网技术与城市管理和应急工作进行有机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针对早餐车、报刊亭、废品收购点这类流动性比较大、跟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城市新兴部件设施,利用二维码技术对城市部件进行有效的监管。防汛工作的应用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降雨量的精细监测,为应急决策提供数据支持。现已在西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