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DDR布线总结(值得一看)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88530 上传时间:2017-05-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10.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DDR布线总结(值得一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DDR布线总结(值得一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DDR布线总结(值得一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DDR布线总结(值得一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DDR布线总结(值得一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DDR布线总结(值得一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DDR布线总结(值得一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速 PCB 顶级设计群 282458668高速 PCB 顶级设计群 282458668DDR 布线总结(来源:网络)DDR 布线应注意的问题:内存的作用是用来存储数据的,写入 1 读出 1,写入 0 读出 0,因此必须保证数据访问正确。产生数据访问错误的情况主要有如下两种:1、判决错误,0 判成 1,1 判成 0。可能参考电平不准(为什么不准?信号线内阻造成的压降),也可能是加性干扰,或者阻抗不匹配引起信号畸变。 2、时序错误,不满足建立/保持时间,或者采样点相位错误,不在有效信号位置上。触发器需要维持一段时间的能量供给才能正常工作,这个时间就是建立/保持时间。 只要解决好这两个问题,保证内

2、存正确访问,内存电路就设计成功了。为了满足建立保持时间,同频同相,采样正确,我们对走线的布线要求是:等长布线。但是由于 DDR 有高速时钟信号,高速跳变的边沿,就必须考虑到在 PCB 板上存在传输线效应的问题,对于布线长度有了要求。避免传输线效应的方法1、严格控制关键网线的走线长度。如 果采用 CMOS 或 TTL 电路进行设计,工作频率小于 10MHz,布线长度应不大于 7 英寸。工作频率在 50MHz 布线长度应不大于 1.5 英寸。如果工作频率 达到或超过 75MHz 布线长度应在 1 英寸。对于 GaAs 芯片最大的布线长度应为 0.3 英寸。如果超过这个标准,就要通过软件仿真来定位走

3、线.走线的精确长 度需物理软件(如:PADS 等)控制。2 合理规划走线的拓扑结构解决传输线效应 的另一个方法是选择正确的布线路径和终端拓扑结构。当使用高速逻辑器件时,除非走线分支长度保持很短,否则边沿快速变化的信号将被信号主干走线上的分支走 线所扭曲。通常情形下,PCB 走线采用两种基本拓扑结构,即菊花链(Daisy Chain)布线和星形(Star)分布。DDR 布线分析:根据 DDR 信号的种类可以分为不同的信号组,如下表所列:高速 PCB 顶级设计群 282458668信号引脚说明:VSS 为数字地,VSSQ 为信号地,若无特别说明,两者是等效的。VDD 为器件内核供电,VDDDQ 为

4、器件的 DQ 和 I/O 供电,若无特别说明,两者是等效的。其 中,数据组的分组应该以每个字节通道来划分,DM0、DQS0 以及DQ0DQ7 为第 1 字节通道,DM1、DQS1 以及 DQ8DQ15 为第 2 字节通道, 以此类推。每个字节通道内有严格的长度匹配关系。其他信号走线长度应按照组为单位来进行匹配,每组内信号长度差应该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组的信号间 虽然不像组内信号那样要求严格,但不同组长度差同样也有一定要求。信号组布线顺序为了确保 DDR 接口最优化,DDR 的布线应该按照如下的顺序进行:功率、电阻网络中的 pin 脚交换、数据信号线布线、地址命令信号布线、控制信号布线、时

5、钟信号布线、反馈信号布线。数据信号组的布线优先级是所有信号组中最高的,因为它工作在 2 倍时钟频率下,它的信号完整性要求是最高的。另外,数据信号组是所有这些信号组中占最大部分内存总线位宽的部分,也是最主要的走线长度匹配有要求的信号组。高速 PCB 顶级设计群 282458668地址、命令、控制和数据信号组都与时钟的走线有关。因此,系统中有效的时钟走线长度应该满足多种关系。设计者应该建立系统时序的综合考虑,以确保所有这些关系都能够被满足。各组信号布线长度匹配时钟信号: 以地平面为参考,给整个时钟回路的走线提供一个完整的地平面,给回路电流提供一个低阻抗的路径。由于是差分时钟信号,在走线前应预先设计

6、好线宽线距,计算 好差分阻抗,再按照这种约束来进行布线。所有的 DDR 差分时钟信号都必须在关键平面上走线,尽量避免层到层的转换。线宽和差分间距需要参考 DDR 控制器的 实施细则,信号线的单线阻抗应控制在5060 ,差分阻抗控制在 100120 。时钟信号到其他信号应保持在 20 mil 以上的距离来防止对其他信号的干扰。蛇形走线的间距不应小于 20 mil。串联终端电阻 RS 值在 1533,可选的并联终端电阻 RT 值在 2568 ,具体设定的阻值还是应该依据信号完整性仿真的结果。数据信号组: 以地平面为参考,给信号回路提供完整的地平面。特征阻抗控制在 5060 。线宽要求参考实施细则。

7、与其他非 DDR 信号间距至少隔离 20 mil。长度匹配按字节通道为单位进行设置,每字节通道内数据信号DQ、数据选通 DQS 和数据屏蔽信号 DM 长度差应控制在25 mil 内(非常重要),不同字节通道的信号长度差应控制在 1 000 mil 内。与相匹配的 DM 和 DQS 串联匹配电阻 RS 值为 033 ,并联匹配终端电阻 RT 值为 2568。如果使用电阻排的方式匹配,则数据电阻排内 不应有其他 DDR 信号。地址和命令信号组:保持完整的地和电源平面。特征阻抗控制在5060 。信号线宽 参考具体设计实施细则。信号组与其他非 DDR 信号间距至少保持在 20 mil 以上。组内信号应

8、该与 DDR 时钟线长度匹配,差距至少控制在 25 mil 内。串联匹配电阻 RS 值为 O33 ,并联匹配电阻 RT 值应该在2568 。本组内的信号不要和数据信号组在同一个电阻排内。控制信号组:控制信号组的信号最少,只有时钟使能和片选两种信号。仍需要有一个完整的地平面和电源平面作参考。串联匹配电阻 RS 值为O33 ,并联匹配终端电阻 RT 值为 2568 。为了防止串扰,本组内信号同样也不能和数据信号在同一个电阻排内。电源部分的设计分析说明:在此次选用的 DDR 芯片中 VTT 和终端电阻都被集成到了主芯片 MX233 的DDR 控制器中,因此不需要重新布线,下面文档中提到 VTT 的布

9、线规则是为了方便其他未集成的主芯片布线,仅作参考。通 常情况下,DDR 供电电压是 2.32.7 V,典型值是 2.5 V,工作频率的不同可能引起正常工作电压的不同。参考电压 VREF 是 1.131.38 V,典型值是 1.25 V。VTT 以 VREF 为参考,电压范围是(VREF-0.04 V)-(VREF+0.04 V)。由于 VREF 只是给差分接收器端提供一个直流参考电平,所以电流比较小,高速 PCB 顶级设计群 282458668最大只有 3 mA。VTT 的电流由于上拉的缘故,在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时,VTT 应能流入电流;在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时 VTT 电流输出。故 VTT 必须能

10、同时有流入和流出电 流,电流的大小依赖于总线上同时出现的电位状态,从常用的设计来看最大可以从 2.3 A 到 3.2 A。由于 VREF 电压作 为其他信号接收端的重要参考,故它的布线设计也是十分重要的。叠加在 VREF 电压的串扰或噪声能直接导致内存总线发生潜在的时序错误、抖动和漂移。很多电 源芯片会把 VREF 和 VTT 从同一源输出,但是由于使用的目的不同,走线也完全不同。VREF 最好和 VTT 在不同平面,以免VTT 产生的噪声干扰 VREF。而且无论是在 DDR 控制器端还是 DDR 存储器端,VREF 脚附近都应放置去耦电容,消除高频噪声。VREF 的走线宽度应该越宽越好,最好

11、为 2025 mil。VTT 电源应该单独划分一块平面来供应电流,且最好放在 DDR 存储器端。如果并联终端匹配使用排阻的方式上拉,那么最好每个排阻都添加一个0.1 F 或 0.01F 的去耦电容,这对于改善信号的完整性、提高 DDR 总线的稳定性都有很好的效果。导线宽度和间距导线间距和导线宽度 S1,S2,S3 的定义如下:S1 表示同一信号组内两相邻导线之间的间距 S2 表示不同信号组之间两相邻导线之间的间距 S3 表示导线的宽度 导线宽度选择为:DQ:4mil min; 6mil nominal;DQS: 4mil min; 6mil nominal;Address:4 mil min;

12、 6 mil nominal;Command/control: 4 mil min; 6 mil nominal;Clock:4 mil m;in; 6-10 mil nominal;导线间距选择:信号组信号间距类别高速 PCB 顶级设计群 282458668最小值标称值最大值单位数据组DQ to DQS1812无milDQ to DQSS2812无milDQ to DMS2812无高速 PCB 顶级设计群 282458668mil地址组相邻地址线S1612无mil地址线S2612无mil命令/控制组CAS#,RAS#,WE#,CS#,CKES1615无mil时钟信号CK# to CK高速 PCB 顶级设计群 282458668S14无6mil时钟与其他信号S2812无mil几点说明:DQS 一般布线的位置是数据信号组内同一信号组中 DQ 走线的中间,因此 DQS与 DQS 之间的间距一般不提; DQS 与时钟信号线不相邻; 为了避免串扰,数据信 号组与地址/命令/控制信号组之间的走线间距至少 20mil,建议它们在不同的信号层走线; 时钟信号组走线尽量在内层,用来抑制 EM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