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语言优美的方法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8811998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语言优美的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作文语言优美的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作文语言优美的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作文语言优美的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作文语言优美的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语言优美的方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文语言优美的方法论一、 巧妙运用修饰的语言,为作文增添色彩书评家萧乾先生曾说:“文字是天然含蓄的东西。”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构思,有的人写出来会让读者觉得苍白无力,有的就会让人觉得韵味无穷。在写作中,对所描写的事物增加恰如其分的修饰语言,使表达的内容更有立体感,如下列两个句子:月亮照在草原上。皎洁的月亮温柔地照在故乡辽阔的草原上。第句就让人感觉很直白,第句加上“皎洁的”、“ 温柔地”、“ 故乡辽阔的”修饰了一下,就更形象了,整个句子就让人觉得充满了情味,意境也就出来了。一般来说,训练学生巧妙运用修饰的语言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发挥联想和想象,用各种描写和拟人化的语言来修饰表达的内容,这样使

2、表达的效果更充满情味,也使文章精彩纷呈。我站在爷爷的灵柩前,泪水爬满了我的脸。我站在爷爷的灵柩前,泪水肆无忌惮爬满了我的脸。第句加上“肆无忌惮”,充满了情味,写出悲伤的深度。2、在表达完具体的内容后,利用重复的手法,增加一些修饰性的语言,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我喜欢听父亲的笛声。我喜欢听父亲的笛声,喜欢听父亲那载满了我童年乐趣的笛声。重复一下,加上有具体内容的修饰语言,韵味顿生。又如:我呆呆地盯着窗外,只见长长的雨丝不断地飘落。我呆呆地盯着窗外,只见长长的雨丝不断地飘落,雨丝长愁丝更长。加上一句,情景交融,语言表达的意境更深了。学生学会了巧妙运用修饰的语言,粗糙的语言就会变得柳暗花明,

3、枯燥的语言就会变得光彩、鲜亮,文章就像溪水淙淙、滋润。二、 积累诗词名句,巧妙引用镶嵌,使作文文采飞扬古今中外,诗歌名言佳句很多,俗语、谚语、歌词更是层出不穷,若能巧妙引用,定能使文章增添文采,加深文章的意境。如:有一位同学在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中写道:不论是春风的和煦,夏日的狂热,还是秋风的萧索,冬风的肃杀,都能拨动那根心弦。在风中,有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有着“北风卷地北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骤烈,有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的悲壮。我想作者通过引用,把“语文记载着邈远的历史,激荡着人们深邃的遐思”表达得既有历史的厚度,又有文学的意境,巧妙引用,使文章文采

4、飞扬。又如:想到这里,我又记起了一位名人说过的一句话:“身边的书多着呢,只要发觉,肯定会学到很多” (选自陕西中考满分文阅读身边的人)明日歌中说:“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希望大家能把握今天,创造出美好的明天。(选自四川内江中考满分文创造美好的明天)引用佳句,用于文章的结尾,使文章多姿多彩,韵味深远,达到表达上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写作中,选用自己熟悉的,又能体现文章主题的歌词来充实文章的语言,也同样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当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自己好像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感觉格外亲切。(中考满分作文歌声与微笑)三

5、、 多一点具体描写,少一点概括叙述,多角度进行刻画具体描写是一种美,具体描写也是对所描绘的事物进行细致的刻画,这样使文章更生动、形象、更真实、更丰富。例如写“静”:“这里很静”;“这里很静,连掉下一根针都能听见”;“四周是那么的宁静,你能听见一百米外松鼠在枯枝上跳来跳去,断枝掉下来,先微微地勾住另外的树枝,然后落到松软的草面上永远地掉在那儿,静静地等着腐烂。”第句语言就是笼统的、抽象的,第句就具体一些了,给人的感觉不新鲜,第句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对“静”刻画,充分调动的周边的事物进行烘托,这样给读者充实、丰满的感觉。具体描写常常可以运用下列两种方法:1、从多个角度围绕所描写的对象进行细致的刻画,

6、把简单概括的叙述转化为各种描写方法的综合运用,使文章更具体,更丰满。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作者对“三拳”的刻画可谓是入目三分:第一拳:“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酱油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第二拳:“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第三拳:“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全堂水陆的道场磐儿,钹儿,铙儿,一齐响”。也许一般的学生写作时仅用“三拳就打死了镇关西”,而施耐庵却每写打一拳又对当时周边的情况进行了描写,使文章内容显得更真实。同时在描写“三拳”时还调动了味觉、声觉等

7、各种感觉进行了刻画,把一个很平常的动作刻画得气势磅礴了。2、 细节出神韵,抓住细节描写,并对细节进行刻画,使文章内容充实,充满生命力:如下面修改前和修改后的两段话:修改前:明天就要开学了,妈妈仔细地帮我打点行装。她把我该带的东西都准备齐全,又再三嘱咐我到学校后要听老师的话,该吃什么就吃什么,别舍不得花钱,还说,有空她会去看我。修改后:晚上,妈妈走进我的小屋,环顾四周,最后目光落到了书包和行李上。她打开行李包,一一检查,嘴里还念念有词道:“毛巾、牙刷”她满意地点点头,露出欣慰的笑容。她将肩上即将滑落的外套又重新披好,抚摸着我的头。 忽然间,她冲出屋去,数分钟后,只听里屋门“嗵”的一声,接着是拖鞋

8、与地面发出“挲挲”的声音,我屋的门又开了,她将什么东西装进了我的书包,装好后,她如释重负地笑了,接着走过来对我说:“我给你带了点药,到了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别任性。现在正在长身体,多吃点,别怕花钱。想家了,打个电话,家里会有人的。”她转过身去,一会儿,她又补充道:“我和你爸会去看你的,早点睡吧!” 上面第段是对第段进行了修改,第段把第段中的“仔细”、“打点”、“嘱咐”这三个细节化概括叙述变为具体的描写,这样文章就变得富有情感,把母亲的关心与爱表达清清楚楚。具体,就是要将事物写得可闻可睹可摸可感,而且要尽量给人以新的感觉,语言的美感也就产生了。四、 巧用修辞手法,用亮丽的语言抒发真情实感。在写作中

9、,巧妙而又贴切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常常能使语言增添许多风采,若能熟练地扮靓语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盈盈月光,我掬一棒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暧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待人用善,待人和善。(中考满分作文待人和善)。文章采用了排比、叠词的手法,运用类比的方法引出文章的主题,语言清新亮丽,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修辞手法不管用在文中什么地方,都能起到巨大的作用:如1、在开篇中运用。如当代作家叶文玲在她的文章我的“长生果”的开头写到:“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视听的愉悦之感。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

10、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文章运用“对偶式比喻”破题导入,一下子就把我们带进了作者“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之中,并很好地提挈了全文。2、在正文中运用。以紫藤萝瀑布为例,作者宗璞在正文的描绘中通用比喻:像瀑布、像河流、像水花、像舱、像帆这给人以明朗流畅、整齐划一的美感。又运用了拟人:“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以此突出花的情趣和盎然的生命力;另外还运用通感(如“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和对比(过去紫藤萝花的衰颓零落和现在的花繁枝茂),为凸显主题“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作了

11、很好的铺垫。因此,优美的文字就是通过众多修辞手法的恰切运用而巧妙地表达出来的,巧妙而又贴切地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显得既有文采又有内涵,用亮丽的语言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五、 充分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文章内容,能达到情景合一的效果。“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记叙文、散文的写作中,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可以烘托人物,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我的叔叔于勒的两句环境描写: 我们上了轮船了,离开了栈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大理石桌面一样的海面上驶向远处。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第句中是在文章的开头,这时的菲力普一家认为于勒是一个有钱的人,一定会为自己带来福音,所以

12、这段环境描写烘托了一家去哲尔赛岛高兴的心情;而第句是菲力普夫妇见到了穷困潦倒的的于勒,所以这段环境描写烘托了菲力普夫妇的心情是悲愤的、黑暗的。这两句环境描写起到有力的点缀、暗示主题的作用。烘托了人物的形象,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又如:孤灯,淡茶风停了,暴雨也结束了,太阳重新露出了笑容,两代人的那扇玻璃也被雨后的那片残阳熔化了。太阳在远处逐渐隐去,消失在一片晚霞中,两者混为一体,没有距离。文中第句采用白描的写法,对环境进行了勾勒,但点明了作的心情,引出下文。第句小作者通过环境的描写暗示了两代人之间的情感隔阂的消失,情与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含蓄隽永。所以,充分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文章内容,能达到情景合一的效果。总之,在写作要对语言进行锤炼加工,使语言表达充满美感,做到既能真切地表情达意,又能情韵深厚、充满文采,达到“化平庸为神奇”的效果,这样的作文才会更充实、更丰满、更充满文采。第4页 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