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考题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811226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考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城市规划考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城市规划考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城市规划考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城市规划考题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考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考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霍华德田园城市的空间模式、主要概念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意义。空间模式:(城乡磁体)1)城市控制在一定规模,对于城市建设用地进行限制2)几个田园城市围绕一个中心城市形成一个系统3)用绿带和其他敞地将城市独立的居住区分隔开4)合理布局居住工作及基础设施5)各功能区之间有便利的交通联系6)可以便捷地同自然景观接触霍华德以一个规划图解方案具体的阐述其理论:城市人口30000人,占地404.7hm2,城市外围有 2023.4hm2土地为永久性绿地,工农牧业生产用。城市部分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有六条大道由圆心放射出去,中央是一个占地20hm2的公园,公园外圈是一些商店、商品展览馆,再外一圈是住宅

2、,再外面为宽12.8m的林荫道,大道当中为学校、儿童游戏场及教堂,大道另一面又是一圈花园住宅。概念:针对大城市拥挤、不卫生等问题提出的为健康、产业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城市四周有永久农用地包围,城市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管理。社会背景:1) 政府获得政治资本2)社会问题:土地,税收,环境,人口3)Howard全面地卷入到1870和80年代的英国激进主义浪潮之中。他们的口号与方法是民主和合作。他们要打破土地所有者的权力,然后开始全面的土地改革。他们反对运用当时两种主要的思潮,即政府干预和劳工运动。社会意义: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把城市当作一个整体来

3、研究,联系城乡的关系,提出适应现代化工业的城市规划问题,对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城市绿化的重要性问题等都提出了见解,对城市规划学科的建立起了重要的作用,今天的规划界一般都把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方案的提出作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 2. 我国宋与唐代相比较,在城市建设发展上有哪些重要的变化?简析其原因。1.规划思想:唐代强调传统的礼制思想,总体布局中轴对称,规整。宋代城市建设不按周制,布局灵活。如唐长安是按照帝王意志修建的,布局规整;而宋东京体现市民世俗生活,布局灵活。 2.唐朝城市建设规模大,宋朝城市建设规模小。 3.道路规模不同。唐代道路尺度大,强调皇权;宋代道路宽度小,路网密度高,道路和商业结合,

4、符合实际需要。 4.商业发展突破城桓,在城外出现关厢,商业由集中的市发展成商业街,主要是封建控制放松,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抬头。 5.唐代严格管制的坊里制全面瓦解,转向街巷制,商住结合,也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抬头。唐代城市布局严整,分区明确,充分体现了以宫城为中心,“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理的思想。整个城市的道路系统、坊里、市肆的位置体现了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有些方面还体现了周代王城的体制。里坊制在唐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坊中巷的布局模式以及与城市道路的的连接方式都相当成熟。 宋代开始,中国城市建设中绵延千年的里坊制度逐渐被废除,出现了开放式的街巷制,商业街和住宅区混杂,这种街巷制成为中国古代后

5、期城市规划布局与前期城市规划布局区别的基本特征,反映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布局思想的新发展。 3. 明清北京城市建设的主要特征. 明清北京城具有封建社会后期城市布局的两重性。一方面,上层建筑部分如宫殿、城制、官署、官方宗教文化设施等要求按照传统的宗法礼制来布局;另一方面,反映城市居民生活方面的建设布局,如府邸、民居、商业市肆等注重因地制宜,具有自发形成的特点,表现出较大的灵活性。明代北京城:1.城市布局符合传统的宗法礼制思想,继承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城市分京城、皇城、宫城三重,以宫城为中心,“前朝后市,左祖右社” 2.城市布局重点出主,主次分明,强调中轴线的手法,形成宏伟景观。 3.道路沿用元大都

6、的基础,皇城居中,将城市分成部分,带来交通上的不便。 4.没有严格的坊里制,采用长条形的胡同划分居住地段5.商业向南发展,行会发达 6.园林建设有很大发展清代北京城:1.沿用明代基础,将内城居民迁至外城,内门驻守八旗兵设兵营。 2.大量修建园林宫殿,三山五园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族群。 3.商业进一步发展 4.信封喇嘛教,增加了不少喇嘛庙,如雍和宫4. 谈谈周礼.考工记中,对中国都城的影响是“历代遵从,千古一致”观点的看法。元大都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周礼.考工记。 周礼考工记的“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的建设方法的确对于中国历代的大都城建设都影响深远,

7、但是不能把它作为一条贯穿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主线,因为这种影响并不是在所有的城市都能体现出来的。北魏洛阳只有宫城居中,左祖右社;隋唐长安则更多的体现出城制,如旁三门、九经九纬、左祖右社,宫城居中(但偏北)而市却在宫南。元大都则比较全面的体现了城制的布局,甚至可以说它的知道思想就是城制。在元大都基础上改建的明北京城也都较多的体现了城制的布局。从整个历史过程来看,的确都是一直都有所遵从,但是除了元大都外,其他很多城市都是前市后朝,宋东京则是打破了城制的严整的布局,市场集中改为沿街商业。因此,该说法太过绝对。在以下方面体现了周礼考工记:1.主体规划:平面方形,中轴对称,宫城位于城市的中轴线上。城西面建

8、社稷坛,城东面建太庙,商市集中于城北,符合“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规划制度。 2.道路系统:有完整的道路等级,干道正对城门,除北面,其余三面各有三个门。呈方格网布局。 5. 隋唐长安城规划的要点。隋唐长安是继魏邺城之后第一个平地而起的城市,继承了古代的优良传统,是按一定意图修建的古代城市规划工整的典范。 1.体现了周礼考工记的城市形制规划,平面呈方形,旁三门,左祖右社,但市在宫南。 2.中轴对称的布局,突出了宫殿的位置,方格道路网,宽度超过了实际需求 3.实行坊里制,严格管理市民,坊里规模大,各阶层严格分开6. 试论田园城市与花园城市的区别,并附简图示意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田园城市和花园城市有着

9、本质的区别。田园城市是指城市与乡村结合的一种形式,一般的花园城市是指在城市中增添一些花园和绿地,而霍华德说的“Garden”是指城市周边的农田和园地,通过这些田园控制城市用地的无限扩张。 7. 简述中世纪意大利城市的主要特征 1) 中世纪意大利许多城市是西罗马帝国的防卫性据点转变成手工业和商人的居住地。2) 拥有最先进的城市公共建筑3) 许多城市是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城市,是最早战胜封建主而建立的城市共和国。4) 教堂高塔是城市独立的纪念碑5)典型代表是:佛罗伦萨,威尼斯,热那亚,比萨。佛罗伦萨:西格诺利亚广场是象征城市共和国独立而带有纪念意义的市民广场,广场上有市政厅,塔楼是城市的标志,市政厅前

10、有大卫雕像。广场空间渗透到周围建筑实体中,进入广场的道路各有对景。威尼斯:意大利中世纪最美丽的水上城市。圣马可广场经数百年经营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山城锡耶纳市中心的坎波广场是几个区在地理位置上的共同焦点。8. 试论卫星城空间格局的特点及其对现代城市空间布局的启示,并附简图。特点:大城市周围的若干距离处建立起来的中小城市或城市型居民区。它自成一个独立的城市体系,同时又同大城市在生产、生活方面保持密切的联系。由于这种城市的分布宛如卫星围绕着行星,故称之为卫星城。启示:现代城市的布局要充分考虑人口,环境、交通等因素疏散大城市内的工业和其他企业、改善市区环境、吸引和截流农村过剩劳动力和人口、控制大城市

11、规模、对生产力进行合理布局,并解决因人口过分集中而造成的大城市拥挤等问题。9. 论述主要古代城市的规划建设思想与城市格局,并附简图。(周代洛邑城曹魏邺城吴国金陵隋唐长安元大都、明清北京)(1) 周洛邑城:城址不十分规则的方形,中心分布的建筑遗址,分布在城中央偏南(2) 曹魏邺城:已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方法,邺城的规划继承了战国时期以宫殿为中心的规划思想,邺城功能分区明确,结构严谨,城市交通轴线与城门对齐,道路各级分明,对唐长安及以后有重要影响。(3) 吴国金陵:建度地周围20里,共九门,因其位于长江岸边的丘陵起伏的地区,山、湖、河的地形较复杂而且是各朝逐步扩建,因而城市平面是不规则的,但其中

12、宫城部分则按一定的规划制度,比较方正的规划;坊市地区则比较乱,有明显的自发发展迹象。(4) 隋唐长安:唐长安多用中轴线对称格局,唐长安多用规整的方格路网,通城门的道路是主干道,唐长安的局位区多用里坊制。(5) 元大都和明清北京: 元大都城市格局的主要特点是:三套方城,宫城居中的轴线对称布局。三套方城分别是外城、皇城和宫城。都城东西两侧分别设有太庙和社稷坛。体现了“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明清北京保有了元大都的城市特征,明北京城北部收缩5里,南部扩展1里,市中轴线更为突出。 10. 中国古代城市与西方古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经济上、土地制度上、宗教上的异同。经济方面。中国古代城市都是封建社会形式的城市。

13、封建地主阶级与商人及高利贷者往往结合在一起。封建地主阶级对城市经济有严格的控制,因而封建社会中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并没有出现与封建地主阶级对抗的阶级力量。而欧洲封建社会后期由于资产阶级新兴势力的发展在城市经济的控制是与封建主产生了不断斗争。土地制度。中国封建社会是地主土地所有制,而西方是领土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地主可以离开土地集中居住在城市中,不象欧洲封建领主的根据地在农村城堡中,故而中国由奴隶制进入封建制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城市衰落、城市规模缩小,统治中心转入乡村的情况(这是与欧洲中世纪不同的)。城市就是封建统治的 军事的根据地,城市不仅在经济上剥削乡村,在 上也统治着乡村。宗教方面。在中国城市

14、中至高无上的权威是封建统治阶级,宗教也成为封建统治的工具,极少出现过神权教堂占城市中最高统治的情况。宫殿、官府衙门是城市布局中要突出的主要建筑物。而在西方中世纪,教会有很大的权力,教堂往往是一个城市中的中心建筑,是市民活动的中心区。 11. 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城市化进程的S形曲线的主要内容。 (1)初期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以下):农村人口占绝对优势,工业生产水平较低,工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农业剩余劳动力释放缓慢。(2)中期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30到70之间):工业基础已经比较雄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工业吸收大批农业人口。(3)稳定阶段

15、(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在70到90之间):为了保持社会必须的农业规模,农村人口的转化趋于停止。世界城市化发展规律表明,当城市化水平达到30、人均GDP达到800美元时,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由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18增长到了2001年的37.7,因而我国目前的城市化进程正处在这一加速发展阶段。S曲线的主要内容:随时间的变化可用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表示城市化水平。即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中期加速阶段、后期成熟阶段 城市化发展阶段 特征出现的问题发展新趋势出现的国家和地区 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问题较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发展中国家加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12. 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主要战略方向。问题:1.城乡分割,协调性较差。2.结构雷同,特色不明显。3.城镇体系不健全,协同效应不足。4.强调行政催化作用,缺乏产业支撑。5.重视外延拓展,忽视内在功能完善6.传统制度的约束功能仍然存在,阻隔了城乡的融合。主要战略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