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隧道通风机和排热风机调试操作规程-暂行20160419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810871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隧道通风机和排热风机调试操作规程-暂行20160419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地铁隧道通风机和排热风机调试操作规程-暂行20160419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地铁隧道通风机和排热风机调试操作规程-暂行20160419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地铁隧道通风机和排热风机调试操作规程-暂行20160419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地铁隧道通风机和排热风机调试操作规程-暂行20160419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铁隧道通风机和排热风机调试操作规程-暂行2016041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隧道通风机和排热风机调试操作规程-暂行2016041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铁隧道风机和排热风机调试与试运行操作规程(暂行)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本规程(暂行)适用于隧道风机(TVF风机)和排热风机(UO风机)的调试(包含单体调试、与环控柜调试、系统调试以及与综合监控联调等)和试运行阶段。第二条 在调试和试运行阶段,在启动隧道风机和排热风机前,应由监理单位牵头完成风机、风阀、环控柜、手操箱等相关设备的技术检查以及场地内人员清理等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并安排专门人员负责风机运行过程中安保工作,严禁任何其他无关人员进入风道、风机房等调试相关区域。第三条 在TVF和UO风机调试与试运行启动前,必须上报专项调试/试运行方案,在方案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大风机的调试和试运行(审批表参

2、见附件1和附件2,方案中须有大风机异常情况下的应急预案)。第二章 调试和试运行前后的技术检查: 第四条 调试检查(一)风机安装完毕后,在每次启动前,应认真进行下列检查:A、 电压在正常范围内(一般为380伏,允差6%),三相电流基本平衡;B、风机叶轮与机壳间的间隙正常,手动盘转叶轮无卡住和摩擦现象;C、软连接、天圆地方、风机本体连接件安装牢固;D、叶轮旋转方向与风机的旋向标志相符; E、风机机壳内和土建风道/管道内清理干净、无杂物。土建和设备施工单位完成风道内所有工作;F、接地保护线和电流保护器(保险丝)按要求安装;G、人员全部撤离,并派人在风道、机房出入口处值守,禁止任何人员进入;H、地面风

3、井口设置警示标志,严禁人员靠近风井口。在各项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调试运转。(二) 风机启动时先启风阀再开启风机,停止时先停风机再停风阀。(三) 启动后要时时检测风机的振动情况(正常振动值小于7.1mm/s),发现剧烈振动,发现异常应立即断电停车进行检查。(四) 启动后要时时检测风机的电流(正常电流应小于额定电流)和温度(轴温85报警、绕温135报警),发现电流和温度异常,应立即断电停车进行检查。 (五) 若情况一切正常,在启动运转数分钟后停车,复查各连接件螺栓有无松动,一切正常后,才可正式启动,投入正常运行。(六) 注意:为确保人身安全,风机的检修维护必须停机后切断电源进行(手操箱按钮也要转换

4、为就地),环控电控室设置人员监控,挂牌警示避免误上电操作。第五条 试运行检查(一)大风机在运行中,严禁任何人进入风道、风机房内,由监理单位负责组织相关施工单位对风道、风机房的出入口进行值守;由环控柜和风机厂家派出专业技术人员监视电机的电流,做好风机负荷的监测和故障预警;由风机厂家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检查风机的振动是否正常及有无摩擦、碰撞的异常声响。在正常运行中,如遇下列情况应立即停车检查或修理:A、 电流突然上升,超过规定值;B、 发生强烈的振动或碰擦声;C、 电机温度急剧上升;D、 人员擅自闯入;(二) 注意:为确保人身安全,风机的检修维护必须停机后切断电源进行(手操箱按钮也要转换为就地),环控

5、电控室设置人员监控,挂牌警示避免误上电操作。第三章 风机调试人员组织及操作流程:第六条 人员组织:(一)为了保证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监理单位组织成立调试指挥小组。调试小组由设备总监任组长,各机电施工单位、弱电施工单位、风机厂家、环控柜厂家、综合监控集成单位的执行经理任副组长,组员由各站相关专业工程师和富有调试经验的技术人员、各班组工长组成。(二)调试期间,调试小组的组长和副组长必须全程参与,严禁无故不参与调试以及迟到、早退等现象发生,确有原因不能参加调试必须与建设单位相关管理人员请假,并指派能够胜任的人员参加。(三)相应人员岗位职责(1)组长/副组长检查调试前的准备工作的落实情况;发出大风机的

6、起动和停车命令;协调调试和试运行过程中各专业工作;组织处理调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落实各项指令及及时反馈信息。(2)专业负责人的职责:组织并实施各项起动前的准备;进行技术交底、安全交底;组织对调试方案确认,进行交接等技术指标要求;检查值班操作人员的操作规程、安全规程的执行情况;复核运行记录,填写调试记录;发生异常情况紧急停车;组织实施检修工作。(3)调试人员职责: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认真进行操作;监视设备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专业负责人汇报;如实、全面、准确、清晰的填写调试值班记录;在专业负责人的指挥下实施检修。(4)应急处理人员职责:随时准备执行指挥小组的命令;积极就位,快速处理调试

7、过程中的突发事故。(四)根据主要职责的不同,调试小组成员由调试组长分为三个小组:环控组(机电监理单位、风机厂家、机电施工单位):由机电监理单位在大风机调试/试运行前组织环控组对大风机、风阀、手操箱等相关设备进行技术检查;电气组(机电监理单位、系统设备监理单位、机电施工单位、弱电施工单位、综合监控集成单位、环控柜厂家):由机电监理单位和系统设备监理单位依据各自分工,在大风机调试/试运行前共同组织电气组对大风机、风阀、环控柜、手操箱、模块箱等相关设备的配电、控制等线路进行检查;安保组(机电监理单位、系统设备监理单位、机电单位、弱电施工单位):由机电监理和系统设备单位共同组织安保组进行大风机调试/试

8、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排查、调试相关区域人员清理、调试区域出入口值守、调试过程中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情况的检查以及现场异常情况下的应急反应等工作。第七条 操作流程(一)调试组长组织所有调试组成员进行现场调试交底,明确每位小组成员的分工职责,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调试组长指派环控组、电气组和安保组负责人。(二)各小组分头进行调试前的准备工作:环控组由机电监理单位对大风机、风阀、环控柜、手操箱等相关设备进行技术检查;由机电监理单位和系统设备监理单位分别对大风机、风阀、环控柜、手操箱、模块箱等相关设备的配电、控制等线路进行检查;安保组:由机电监理和系统设备单位共同组织进行安全隐患排查、调试相关区域人员

9、清理、调试区域出入口值守、调试过程中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情况的检查等工作。(三)所有小组各自准备工作完成后返回指定地点(值守人员必须原地值守,严禁任何无关人员进入调试区域),向调试组长汇报调试准备情况。(四)若现场情况满足调试/试运行条件,调试组长发出开始调试/试运行指令。若现场情况不满足调试/试运行条件,调试组长发出相应整改指令,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安排后续的调试/试运行工作。(五)现场填写调试/试运行记录,由各调试/试运行参与单位人员签字。(六)当天形成调试/试运行报告,报告中应对调试过程、结果、存在问题及对应解决方法有详细描述。第四章 调试/试运行期间异常情况应急处理第八条 调试安全措施(

10、一)调试工具检测正常,才能投入使用。(二)在设备调试登高作业时,需系好安全带。(三)设备调试要有厂家现场指导,按正规步骤进行调试,确保设备安全。(四)设备运转时要有专人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汇报,及时解决。第九条 应急保护措施(一)在调试过程中安保小组必须在场,若有事故发生由调试组组长统一指挥。按照预先制定的应急预案执行,防止事态扩大。(二)安保小组成员应及时做好现场值守、人员疏导等工作,确保事故抢救工作顺利进行。附件1:施工(调试)专项方案报审表致: (监理单位)由我方承包 工程的 专项施工方案已编制完成,并经上级技术负责人批准,请审查确认。附件: 工程 施工方案( 页)项目经理(签字): 承

11、包单位(盖章): 日期:监理单位审查意见: 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不符合要求,现予退回。请按审查附件要求抓紧完善后再行填报报审。 报审的专项施工方案符合要求,建立予以确认,呈报总监审批。 其他问题:(由监理工程师填写) 附件:_ 号监理通知单(不符合要求的具体内容)监理工程师(签字): 日期:总监理工程师审定意见: 编制的专项施工方案不符合要求,现予退回。请按审查附件要求抓紧完善后再行填表报审。 报审的专项施工方案符合要求,监理予以确认,请建设单位签署意见。 附件:_号监理通知单(不符合要求的具体内容)总监理工程师(签字): 监理单位(盖章): 日期:建设单位意见: 建设管理中心总工程师(签字): 日期:备注:本表所附资料一式三份,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管理中心各一份。附件2:施工(调试)专项方案审查建管中心会签单方案名称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报审日期项目部审查意见:签字: 日期:设备部审查意见:签字: 日期:安质部审查意见:签字: 日期:备注:1、本表一份,由监理单位随专项施工方案一并上报审查。2、本表由项目部执行经理或部门负责人审查签字。村民建房委员会应建立村级农房建设质量安全监督制度和巡查制度,选聘有责任心和具有一定施工技术常识的村民作为义务巡查监督员,开展经常性的巡查和督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