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与解题技巧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806439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与解题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与解题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与解题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与解题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与解题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与解题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与解题技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与解题技巧地理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是“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开放性试题符合新课标及课改的要求,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高考以能力考查为主的特点。分析近几年高考地理试卷,开放性试题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从考试成绩看,这类试题得分率比较低,成了制约考生得高分的瓶颈。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了解高考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并掌握相应的解题技巧。一、什么是地理开放性试题题目条件不确定、结论和答案不唯一、答案形式多样化的试题称为开放性试

2、题。这类试题设问较为宽泛,给考生留有较大的思维空间。它着重考查考生的发散性思维、创新思维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封闭性地理试题的不足,在考查考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也有着封闭性地理试题无法取代的优点。二、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特点和常见题型1.试题的开放性首先,地理开放性试题在选题和立意上具有开放性,考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同一材料可以形成不同的观点,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和解释同一现象。其次,在问题的设问上也具有开放性,不再单一地指向某一知识点,而是要求考生灵活地运用某一类知识作答,给考生留有多角度答题和思考的可能性,能综合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状况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当

3、然,地理开放性试题是有条件的,条件隐含于试题材料或设问中。例1.(2013年山东文综卷第26题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年降水量仅200 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 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和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近年来,宁夏在银川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产业带。试推断其依据。(4分)【解题思路】本题探究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向。即分析发展枸杞特色产业带的区位优势,可从自然条件、原料、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其答案具有开放性。【参考答案】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优越);枸杞品质好,市场竞争

4、力强;枸杞种植基础好;土地资源能够满足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答出两点即可)2.答案的不确定性地理开放性试题的答案具有不确定性,考生可以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认识,有时甚至可以出现一些相反观点。这样的设计给考生以更大的思维空间,为考生提供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和平台,有利于考生思维空间的拓展和对考生创新精神的考查。例2.(2013年全国新课标II文综卷第36题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图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

5、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8分)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解题思路】本题以文字和区域图为载体,考查获取信息、探讨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该题为开放题,考生可根据自己的认知选择其一,并提供论据来支持其观点。若选择观点A,M处沙丘规模会扩大,思路要沿着沙源丰富且沙源持续不断提供的方向考虑。除考虑自然原因外,还需考虑是否有人类活动的影响。若选择观点B, M处沙丘规模不会扩大,则在M处有沙源提供的基础上,考察存在遏制沙源扩

6、大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植被等方面,人为因素从沙源区水土保持方面考虑。【参考答案】观点A:扩大。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观点B:不会扩大。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3.问题背景的实践性地理开放性试题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

7、查,即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是高考内容改革的核心。高考试题只有加强应用性,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科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例3.“拉萨”其义为“圣地”“佛地”。独特的地理位置,美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不胜枚举的文化古迹,赋予了拉萨旅游独特的地位,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旅游爱好者。请设计一条自驾游路线,在夏季从西藏周边省级行政中心到拉萨。写明起点终点;沿途能看到什么自然景观?遇到哪些自然困难?(10分)【解题思路】本题通过设计自驾游路线自主选择视角,进行分析、推理论证。【参考答案】成都到拉萨(川藏线)(2分)。高山河谷,蓝天雪山,垂直变化的植被(4分)。暴雨;滑坡泥

8、石流;高寒缺氧高原反应;地形起伏不断(4分)。昆明到拉萨(滇藏线)(2分)。高山河谷,蓝天雪山,垂直变化的植被(4分)。暴雨;滑坡泥石流;高寒缺氧高原反应;地形起伏不断(4分)。西宁到拉萨(青藏线)(2分)。辽阔草原,蓝天雪山(4分)。高寒缺氧高原反应(4分)。乌鲁木齐到拉萨(新藏线)(2分)。高山河谷,蓝天雪山(4分)。暴雨;滑坡泥石流;高寒缺氧高原反应;地形起伏不断(4分)。4.评价的灵活性地理开放性试题的评价方法比较灵活,不像封闭试题一样有非常严密的答案。开放性试题只要考生回答得有道理就可以给分。例4.(2013年上海地理卷第二十题节选)我国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我国自然灾害的多发性和

9、严重性。读图回答问题。近年来,西南地区连年发生旱灾。为了减轻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该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2分)【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干旱灾害的防治。可从预测、种植面积、节水等方面考虑。【参考答案】加强旱灾(西南季风活动强度变化的)预测,为有效防灾做准备;适当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增加耐旱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加强农业投入,发展节水型农业,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答两点即可)三、地理开放性试题的解题技巧通过分析近年高考地理试卷发现,开放性地理试题所占分值越来越高,但得分率较低。常见的错误主要如下:审题不当;方法不当,表达失误;不能从多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知识点遗漏。因此提高自身的审题能力和表达能力是

10、提高开放性试题得分率的有效手段。1.认真审题,有针对性地解答开放性试题并非无原则的开放,所以在审题的过程中,要善于抓住题中关键词语和限定词,最大限度地捕捉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有针对性地答题。同时,还要准确把握题目所给的隐性条件,在这些条件中往往包含答题的要点。如有这样一幅图:沿海地区,一条河流入海,仅边角有一条100米等高线,河流入海处有点A。问A处建港口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结果很多同学没注意到边角等高线的暗示,因而漏答“平坦的陆域地形条件”。2.规范使用地理术语规范使用地理名词术语答题,可以最大限度地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从近两年的高考地理试卷看,答案的文字要求均不多,如果考生仅从大意角度答题

11、,说了一大串的文字,可能该题的中心还未说清。所以,在高考答题时,要尽量使用规范的地理名词术语,力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答案要全面、适当少而精适当少而精,意思是问什么答什么。但如果没把握,怕漏答知识点,根据目前的高考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标准,则不如多答,要全面。例:如果你是市长,如何解决上海市能源供应紧张的问题?答:北煤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建造核电站;发展潮汐能;从海水中分离出氢作燃料;提倡节约能源;加强宣传教育;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等。当然,答案要点要围绕“解决上海市能源供应紧张”这个中心,不能漫无目的乱答。例5.(2013年全国大纲文综卷第36题节选)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

12、要求。新疆轮台(位置见图)盛产小白杏。原来,杏肉食用,杏核弃之。某年,浙江义乌某瓜子商经反复试验,研究出炒制此种杏核的方法,其杏仁口味上佳。此后,该瓜子商从轮台大量收购杏核,在义乌炒制后出口美国。由此,小白杏成为轮台重要的农产品之一。(1)从区位选择的角度,说明义乌瓜子商把杏核从轮台运到义乌加工的原因。(12分)(2)说明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在农业区际协作中各自的优势条件。(10分)【解题思路】该题以中国区域地理作为背景,以新疆轮台的小白杏作为切入点,考查农业和工业区位。材料中的信息十分丰富,主要有:新疆、杏核的制作工艺和销售方向等。农产品加工属于工业的范畴。工业中的人文因素主要有市场、交通

13、、劳动力、技术、工业协作等。杏核从轮台运到义乌需要保存和运输。材料中“在义乌炒制后出口美国”,说明义乌与市场之间的产业协作密切。从“浙江义乌某瓜子商经反复试验,研究出炒制此种杏核的方法”,可推测其劳动力有经验、有技术。东部优势条件包括地理位置、经济水平、工业基础、基础设施、信息通达度、科技水平、交通运输、市场等方面。【参考答案】(1)杏核(晒干后)便于保存和运输,炒制(加工)后的杏核能尽快运往市场;义乌加工瓜子(炒制杏核)的相关产业联系(协作)密切;工人素质高(有经验、技术),可以保证产品(炒制杏核)的质量。(2)东部地区:技术先进,资金充裕,市场意识强(发展经济的经验丰富)。西部地区:资源丰

14、富,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4.具体与模糊的技巧表达方面要尽量具体详细,但如果没有足够把握,可适度模糊处理。如:台湾为什么多地震?如果不清楚台湾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则模糊答法如下“台湾在板块边缘,地壳不稳定,易发生地震”,千万不要答成“台湾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5.条理清楚,主次分明答案要条理清晰、主次分明,因为高考开放性试题所留出的答题空间是十分充足的,所以建议在高考答题中尽量采用数字序号,分不同的段落,这样条理清晰,脉络分明。尽量抓知识的主要方面,切中要害,实在没把握怕抓不到,则主次一起抓,但要注意把最重要的放在前面。如评价江苏发展经济的条件,我们可以用下面的方式:有利条件

15、:地理位置: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南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毗邻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市。自然资源: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平原广阔;河湖众多。人力资源:劳动力充足;素质较高。交通条件:有铁路、公路、水运(内河、海运)和航空等运输方式;运输方式齐全,交通便捷。不利条件:人多地少;矿产、能源不足。6.观点明确,切忌似是而非若问“是否赞同”“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的题目,应首先回答“赞成”或“不赞成”(不能答非所问或似是而非),然后再回答理由。例6.(2013年江苏地理卷第27题节选)下图是我国30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你认为拉萨河谷地种植水

16、稻是否可行? 理由是_。(3分)【解题思路】试题通过我国30N附近地形剖面及气温、降水量示意图考查中国自然地理和农业生产的主干知识,种植水稻是否可行是对考生思维能力开放性的考查。若答不可行,主要考虑水稻种植需要高温多雨、地形平坦的条件,地形和水源条件可以改造,但气候条件改造较难。若答可行,主要从河谷地带海拔低、气温高,有河流水源灌溉,河谷地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等方面回答。【参考答案】不可行 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如答可行,须提出解决水热条件不足的可行方法。)四、跟踪训练1.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城市分布图”和该地区“1976年至2008年产业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要分析甲城市发展传统工业的区位优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