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概论名词解释城市与环境学院1301班---------马稳会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806423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概论名词解释城市与环境学院1301班---------马稳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地球概论名词解释城市与环境学院1301班---------马稳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地球概论名词解释城市与环境学院1301班---------马稳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地球概论名词解释城市与环境学院1301班---------马稳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地球概论名词解释城市与环境学院1301班---------马稳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球概论名词解释城市与环境学院1301班---------马稳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概论名词解释城市与环境学院1301班---------马稳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与环境学院1301班 马稳会地球概论名词解释 第一章 地理坐标与天球坐标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人类居住的星球。地轴:地球自转的轴线,和赤道平面相垂直。南极,北极:地轴通过地心,同地面相交的两个交点经线:假定的沿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而跟赤道垂直的线。也叫子午线。纬线:假定的沿地球表面跟赤道平行的线赤道:环绕地球表面,与地球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圆周线。通过地心垂直于地球自转轴 的平面称为“地球赤道面”。地球赤道面将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准, 赤道的纬度是零。天球:为研究天体在天空中的位置及运动而引入的一个假想圆球。尽管观测者离天体距 离远近不一,但看上去,仿佛都散布在这个圆球的

2、球面上。天穹:人们所能接观测到的地平之上的半个球型的天空天球周日运动:全部日月星辰,概无例外地以相反的方向(向西)和相同的周期(1日)运动。北极星: 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距天球北极很近,差不多正对着地轴,从地球上看,它的位置几乎不变,可以靠它来辨别方向。由于岁差,北极星并不是永远不变的某一颗星,现在是小熊座星,到公元14,000年将是织女星。周日圈:天体周日远动行径的路线太阳的周年运动:太阳以方向向东和周年(1年),在群星间巡天一周。黄道:太阳周年运动的视行路线。地平圈:通过地心,且垂直于当地铅垂线的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它把天球分成可见和不可见两个部分。地平圈的两极是天

3、顶Z和天底Z)天赤道:地球赤道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天赤道分天球为南北两半球。它的两极叫天北极P和天南极P)黄道: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它就是太阳周年运动的视行路线。黄道的两极是黄北极K和黄南极K无名点:天赤道对于黄道的两个远距点,尚无正式定名。关于天球坐标 基圈:球面坐标系的基本大圈,辅圈:通过基圈的两极,因而垂直于基圈的所有大圆。始圈:通过原点的圈(本初子午线)关于地平坐标系地平经圈:通过天顶,天底且垂直于地平圈的一切大圆地平纬圈(等高线);一切于地平圈平行的圆子午圈:通过南点和北点(也必通过南北天极和上点,下点)的平经圈,必要时以

4、天顶,天底为界,分为子圈(北半圈)和午圈卯酉圈:通过东点和西点的地平圈,必要时以天顶,天底为界,分为卯圈(东半圈)和酉圈高度:地平纬度天顶距:高度的余角(高度自地平圈起,沿天体所在的地平圈向上(下)度量,自090。)方位; 地平经度。(P14)第一赤道坐标系:赤纬和时角时角坐标系:第一赤道坐标系。(这种坐标系的设置,是用于时间度量。)圆圈系统;(见P15 (2) )六时圈:通过东点和西点的赤经圈,航海学上的名称 赤纬():第一赤道坐标系的纬度 极距:赤纬的余角 时角:第一赤道坐标系的经度 时圈:赤经圈第二赤道坐标系:赤纬和赤经黄道坐标系:黄道和黄经 无名圈:通过二分点的黄经圈 二至圈:通过二至

5、点的黄经圈黄纬:黄道坐标系的纬度黄经; 黄道坐标系的经度各种天球坐标系的区别仰极:天球的南北两极之一,在地平以上的(在地平一下的叫俯极)北极高:在我国历史上,仰极高度的称呼第三节恒星河星系201 恒星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够自身发光的球体或类似球体的天体。光谱:是星光通过分光镜,使不同波长或者说不同颜色的光,按其波长顺序排列成一条光带发射光谱:各种元素发出一定颜色或者说一定波长的光吸收光谱:吸收别的光源发射的光线,在连续光谱中出现暗色的吸收线恒星的亮度:是指地球上受光强度,即恒星的明暗程度恒星的光度:是指恒星本身的发光的强度视星:表示天体亮度等级,记作m绝对星:表示天体光度等级,记作M绝

6、对星等:标准距离(10秒差距)下的恒星的亮度单星:是恒星单个存在双星:是指一些恒星成双成对存在星团:是指许多恒星集中分布在一个的空间,彼此有物理联系,形成一个稠密的恒星集团变星:有些恒星的光度在短时期会发生明显的、特别是周期性的变化新星:爆发变星中,亮度在很短时间内(几小时至几天)突然剧增、然后缓慢减弱的恒星超新星:爆发规模特别大的变星脉冲星:有规律地发出射电脉信号中子星:是由中子组成的恒星202星系星系:银河:夏秋季节,无月的晴夜,人们可以再天空中看到一条淡云薄纱般的白色光带奔赴点:我们的太阳率领其行星家族,向着天空中武仙座方向(近织女星)前进星系群:一些互相邻近的星系结合本星系群:银河系所

7、属的星系群星系团:比星系群更加庞大的天体系统总星系:比星系团更高一级的天空世界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第四节天文单位: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常被用作太阳系范围内计量距离的单位。太阳常数:地面上单位面积每分钟所接受的太阳热量为8.16焦耳太阳活动:太阳外层大气受太阳磁场的支配,处于局部的激烈运动中太阳大气有时比较平静叫宁静太阳,有时变化激烈,叫扰动太阳太阿活动周期:黑子的盛衰有一个11年的轮回的周期光斑:光球上明亮的斑点耀斑:太阳大气极小区域内发生的爆发性能量释放现象日珥:从色球不断喷射出来的火焰状物质五星(五行):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七曜:五星和太阳,月亮合称七曜地内行星:水星,金星地外

8、行星:地球轨道以外的行星内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外行星:水星,木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短周期彗星:周期小于200年彗核:彗星的质量很小,大体上是固体颗粒,参杂着尘埃一级冻结的水汽,甲烷,氨,二氧化碳等慧发:太阳的热力使彗核中一部分冻结的气体蒸发或升华,形成一个云雾状的包层陨星:个别特别巨大的流星体,在持续燃烧过程中,穿过整个大气层,一直降落到地面第五节白道:月球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黄白交角:白道面相对于黄道面的交角 (5o 9 )环形山:整个月面遍布一种四周凸起,中间低凹的环形隆起月陆:在月球表面,高出月海的区域月坑:以卫星看,常会看到月球上有许多大大小小,坑坑洼洼的凹坑月海:而是指

9、肉眼看到的月面上的暗淡黑斑,其实是月球上广阔的平原。辐射纹:月面上的一些亮线朔望月:月相变化的周期第六节 地球的自转极移:南北两极在地面上的移动。地轴进动(交点退行):南北两极在天球上的移动。岁差:由于交点退行,使以春分点为参考点度量的回归年,略短于恒星年其差值约为20分。恒星日:以春分点为参考点、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太阳日:以太阳为参考点、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太阴日:以月球为参考点、地球自转所用的时间。真太阳日(视太阳日):因季节而变化的太阳日。平太阳日:真太阳日的全年平均值。恒显星(拱极星):在北半球看起来,天北极周围的恒星。这部分周日圈全部位于地平以上的恒星。恒显星区:以天北极为

10、中心的一个圆形天空区域。恒显圈:恒显星区的界线,即北点同地平圈相切的那条赤纬圈。恒隐星:南天极周围的恒星,永不升起南天地平。这部分周日圈全部位于地平以下的恒星。恒隐星区:以天南极为中心的一个圆形天空区域。恒隐圈:恒隐星区的界线,即南点同地平圈相切的那条赤纬圈。出没星:介于恒显星区和恒隐星区之间的恒星,有东升和西落。这部分周日圈与地平圈相交的恒星。科里奥利力:即地转偏向力。第7节 地球的公转视差:从不同地点观测同一目标,这个目标就会有不同的方向,即在它的背景上有不同的位置。不同方向之间的夹角称为视差。视差位移:由于观测者的位移,而使目标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视差位移。周年视差:当日地连线(即地

11、球轨道半径)同星地连线相垂直时(这种情况每年有两次),同一恒星的视差位移达到极大值。这个极大值便被称为该恒星的周年视差,或简称年视差。1秒差距:即周年视差为1 的恒星的距离,用符号PC表示。光行差:是地球轨道速度对于光速的影响。光行差位移:视方向与真方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偏离。黄赤交角:天文学和地理学上通常用它的余角(2326),即赤道面与轨道面的交角来表示;而在地心天球上,则表现为黄道与天赤道的交角。黄赤大距:二至点距天赤道2326,是黄角交角在地心天球上的表现。岁差:即周岁与周天之差。二十四气:我国传统历法按太阳黄经,把黄道分为24弧段,全年相应地分为24时段。十二宫:用以标明太阳与月亮沿黄

12、道运行,每年会合十二次的位置。会合周期:行星合日是一种周期性现象。从这一次行星合日到下一次行星合日所经历的时间。大距:地内行星(水星和金星)以会合周期为周期,往来于太阳的东西两侧,它们在太阳以东或以西的距角,有一定的限度:其最大的距角称为“大距”。分东大距和西大距。金星:又叫晨星、昏星、启明星、长庚星。方照(东方照、西方照)、顺行、逆行、留:P91朔、望、上弦、下弦:P92第八节晨昏圈:地球上昼、夜两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昼夜两半球之间的分界线。昼夜交替:由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昼夜两半球在时间上不断地相互交替,使得各个地点时而位于昼半球,因而经历着白昼;时而位于夜半球,因而经历着黑夜。晨弧:纬

13、线位于昼半球的部分。夜弧:纬线位于夜半球的部分。极昼:极圈以内的地区,每年总有一个时期太阳不落到地平线以下,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这个时期叫做极昼。极夜:极圈以内的地区,每年总有一个时期太阳落到地平线以下,一天24小时都是黑夜,这个时期叫做极夜。曙暮光:又称“晨昏蒙影”。太阳东升前和西落后的一段时间内,由于阳光被高层大气分子和尘埃所散射,而使天空所呈现的微弱光亮。按其对地面照度的强弱分民用曙暮光、航海曙暮光和天文曙暮光。持续时间与纬度、日期有关。夏至日,在极区与北纬48.5之间,曙光与暮光相联,称为“白夜”。现代天文学称:晨昏蒙影。即晨光和昏影的合称。太阳高度:指太阳对于地平的高度角。五带:地

14、球上的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的总称。第九节 历法历法:如何方便地协调年,月,日的法则。观像授时:观测自然现象来判断农事季节。地像授时:观测地面物象来判定季节。天象授时:观察天空现象来判断农事季节。太阴历:侧重协调朔望月和历月关系的,简称阴历。太阳历:侧重协调回归年和历年关系的,简称阳历。阴阳历:兼顾朔望月和回归年,历月和历年的阴阳历。夏历:俗称“农历”。阴阳历的一种。以朔望月为基础,以置闰来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接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全年354天或355天;闰年13个月,全年384天或385天。每月合朔之日,称为初一。月的天数基本能反映月相。农历:中国目前仍在与格里历(即公历

15、)并行使用的一种历法,人们习称“阴历”,但其实是阴阳历的一种,即夏历,并非真正的“阴历”。干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拿十干的甲、丙、戊、庚、壬 和十二支的子、寅、辰、午、申、戌 相配,十干的乙、丁、己、辛、癸 和十二支的丑、卯、巳、未、酉、亥相配,共配成六十组,用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周而复始,循环使用。干支最初是用来纪日的,后来多用来纪年,现农历的年份仍用干支。)天干:也称“十干”。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传统常用作表示次序:天干与地支相配是古代纪年的方法。地支:子(z)、丑(chu)、寅(yn)、卯(mo)、辰(chn)、巳(s)、午(w)、未(wi)、申(shn)、酉(yu)、戌(x)、亥(hi)的总称。又称十二支。 第十节 时间时段:表示时间的久暂或长短。时刻:表示时间的迟早或长短。恒星时: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