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渣土改良方案--任(已修改20161007)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801551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渣土改良方案--任(已修改20161007)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渣土改良方案--任(已修改20161007)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渣土改良方案--任(已修改20161007)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渣土改良方案--任(已修改20161007)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渣土改良方案--任(已修改20161007)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渣土改良方案--任(已修改2016100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渣土改良方案--任(已修改20161007)(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宁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科园大道-平乐大道)施工总承包02标土建8工区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渣土改良方案目 录1 编制依据32 工程概况32.1 工程范围32.2 工程地质62.2.1 地形、地貌62.2.2 地层描述62.2.3 隧道洞身穿越地层112.3 水文地质132.4 周边环境133 渣土改良153.1 渣土改良的原因153.2 渣土改良的方法153.3 渣土改良在盾构施工中的重要性154 渣土改良试验164.1 试验目的164.2 改良剂的确定164.3试验184.3.1 圆砾地层改良试验184.3.2 泥岩地层改良试验224.4 试验结果265 安全质量控制措施265.1 防喷涌

2、控制措施265.1.1 喷涌原因分析265.1.2 控制措施275.2 防刀盘结泥饼措施275.2.1 刀盘结泥饼原因分析275.2.2 控制措施281 编制依据埌西站(原桂春路站)青竹立交站(原竹溪大道站)区间设计图纸;南宁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科园大道-平乐大道)埌西站(原桂春路站)青竹立交站(原竹溪大道站)区间详细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青竹立交站(原竹溪大道站)青秀山站区间设计图纸;南宁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科园大道-平乐大道)青竹立交站(原竹溪大道站)青秀山站区间详细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南宁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科园大道-平乐大道)施工总承包02标土建8工区盾构区间建(构

3、)筑物及管线调查报告;南宁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科园大道-平乐大道)施工总承包02标土建8工区合同文件;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本企业在北京、广州、深圳、杭州、南京、成都、南宁等地铁施工中累积的经验及地铁施工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储备。2 工程概况2.1 工程范围南宁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施工总承包02标土建8工区盾构区间包含:金湖广场站埌西站(原桂春路站)区间(以下简称:金埌区间)、埌西站(原桂春路站)青竹立交站(原竹溪大道站)区间(以下简称:埌青区间)、青竹立交站(原竹溪大道站)青秀山站区间(以下简称:青青区间),区间设计为盾构隧道。本方案主要是针对埌青青区间土压平衡

4、盾构掘进时圆砾地层与泥岩地层的渣土改良。图2-1 线路平面示意图(1)埌青区间埌青区间线路自埌西站大里程端驶入后沿金湖路向西南方向行至锦春路口,开始以300m半径转弯,穿过广西水产畜牧学校运动场、竹排冲,然后驶入青竹立交站的小里程。区间左线设计里程为ZDK18+361.701ZDK19+153.994,长度为766.240m;区间右线设计里程为YDK18+361.701YDK19+153.991,长度为792.290m;区间总长度为1558.53m。区间线路由一段直线和两段曲线构成,曲线半径分别为R700m、R300m,线路最大坡度为23.38,线间距14.017.0m,隧道埋深13.2m20

5、.7m。ZDK18+617.154(YDK18+589.571)处设联络通道一处,不设区间泵房,联络通道长6.1m。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机由青竹立交站始发至埌西站吊出。图2-2 埌青区间线路平面走向图(2)青青区间青青区间线路由青竹立交站大里程端驶出后依次下穿竹溪大道、南宁第四中等职业学校,然后从青秀湖西南侧驶入青秀山站小里程端。区间左线设计里程ZDK19+317.206ZDK20+035.230,长度为739.841m(长链18.384m);区间右线设计里程YDK19+311.734YDK20+035.230,长度为723.496m;区间总长度为1463.337m。区间线路由两段直线和两

6、段曲线构成,曲线半径分别为R360m、R400m,线路最大坡度为10.817,线间距7.3m11.0m,隧道埋深17.6m23.5m。区间右线里程YDK19+860.00处设置联络通道一处,不设废水泵房,联络通道长26m。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盾构机由青竹立交站始发至青秀山站主体平移吊出。 图2-3 青青区间线路平面走向图2.2 工程地质2.2.1 地形、地貌埌青区间为邕江低阶地亚区,为邕江、级阶地,地形相对平坦,局部呈小土丘起伏,为内叠阶地。青青区间大部分(ZDK19+418.418YDK19+605)为邕江低阶地亚区,为邕江、级阶地,地形相对平坦,局部呈小土丘起伏,为内叠阶地。青秀山区域(Y

7、DK19+605YDK20+035.230)为于邕江高阶地亚区,为邕江、级阶地。2.2.2 地层描述(1)埌青区间穿越的地层本区间地层情况比较复杂,盾构在施工中穿越多处不同土层:粉质粘土4-2(Q3al)灰色、灰褐色,软可塑,韧性较高,干强度较高,切面较光滑、稍有光泽。本次勘察有19个钻孔揭露该层,分布较广,间断分布于全区间。层厚1.006.00m,平均层厚3.54m。进行标贯试验23次,实测击数39击,平均7.2击,修正击数平均5.74击。压缩系数平均值0.37Mpa-1,属中等压缩性土。粉土1(Q3al)深灰色,湿,稍密,摇震反应中等,干强度差,切面粗糙,无光泽;平均黏粒含量18.4%。本

8、次勘察有42个钻孔揭露该层,普遍分布于全区间。层厚1.47.3m,平均层厚3.85m。进行标贯试验52次,实测击数414击,平均9.06击,修正击数平均7.16击。压缩系数平均值0.19Mpa-1,属中等压缩性土。粉土2(Q3al)黄色、灰白色,湿,中密,摇震反应中等,干强度差,切面粗糙,无光泽。本次勘察有6个钻孔揭露该层。厚0.92.8m,平均层厚1.78m。进行标贯试验3次,实测击数1630击,平均22.33击,修正击数平均17.51击。粉细砂1-1(Q3al)深灰色,湿饱和,松散稍密,用手拍有显著翻浆现象;颗粒级配良好,平均黏粒含量17.05%。本次勘察有28个钻孔揭露该层,间断分布于全

9、区间,层厚0.508.10m,平均层厚3.08m。进行标贯试验32次,实测击数316击,平均8.04击,修正击数平均6.2击。粉细砂1-2(Q3al)深灰色,湿饱和,稍密中密,颗粒级配不良,平均细粒含量26.5%。本次勘察有7个钻孔揭露该层,间断分布于全区间,层厚0.504.70m,平均层厚1.74m。进行标贯试验3次,实测击数1424击,平均18.67击,修正击数平均13.04击。圆砾1-1(Q3al)灰色、灰白色,灰黄色等杂色,饱和,松散中密状,以稍密为主,主要成分为圆砾及砂,砾石成分以石英岩、硅质岩为主,颗粒级配不良,粒径一般220mm,少量2050mm,粒径小于20mm的占86.9%,

10、粉、黏粒含量14.6%;石英含量16.857.6%,平均28.1。磨圆度较好,以次圆状、圆状为主。本次勘察所有钻孔均有揭露该层。层厚1.9030.60m,平均层厚12.11m。统计795个重型动探击数数据,实测击数350击,平均16.25击,修正击数平均8.62击。(2)埌青区间覆土地层情况本区间广泛分布第四系填土,位于场地浅部。分杂填土1圆砾填土和2素填土。杂填土:杂色,干燥,松散,主要由沥青路面、混凝土、碎石块组成,含少量粘性土,欠压实稍压实,均匀性差。素填土:黄褐色,杂色,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夹碎石,可塑硬塑,稍湿湿,欠压实稍压实。本阶段勘察钻孔揭露填土层厚度分布不均,区间隧道拟采用盾构法施

11、工,填土对工程影响较小。(3)青青区间穿越的地层根据岩土勘察报告,本区间除了具有埌青区间的地层外,还具有少量的7层土及以下地层:圆砾1-1(Q3al)灰色、灰白色,灰黄色等杂色,饱和,稍密中密状,主要成分为圆砾及砂,砾石成分以石英岩、硅质岩为主,粒径一般220mm,少量3050mm,粒径小于20mm的占80.53%,粉、黏粒含量20.03%;石英含量4.132.7%,平均含量18.4。颗粒级配不良,磨圆度较好,以次圆状、圆状为主。本次勘察有12个钻孔揭露该层。分布在邕江低阶地亚区,由区间起点往大里程方向逐渐歼灭于K19+550与K19+570之间。层厚1.7013.00m,平均层厚5.93m;

12、层顶埋深14.819m,层顶标高55.359.79m。统计37个动探击数数据,实测击数723击,平均13.35击,修正击数平均7.98击。泥岩、粉砂质泥岩1-3(E)青灰色、泥质结构,局部粉砂质结构,厚层状结构,成岩程度较深,呈半岩半土状,风干开裂,遇水易软化,局部含有深灰色、灰黑色薄层泥煤层或碳质泥岩。该层普遍分布于全区间,本次勘察只有1个钻孔(MCZ3-ZQ-02)没有揭露该层。层厚0.7030.30m,平均层厚10.37m。进行标贯试验39次,实测击数50188击,平均91.22击,修正击数平均71.43击。天然状态下单轴抗压强度为0.477.35Mpa,标准值为2.62Mpa。自由膨胀

13、率21.55%57.52%,平均值42.7%,属A2类膨胀土。相对膨胀率0.62%1.47%,平均1.06%,膨缩总率1.75%8.04%,平均5.34%,属强等膨缩土。泥质粉砂岩、粉砂岩2-3(E)青灰色,粉砂质结构,成岩程度较深,呈半岩半土状,局部含泥质,厚层状构造。该层普遍分布于全区间,本次勘察只有1个钻孔(MCZ3-ZQ-07)没有揭露该层。层厚0.9020.70m,平均层厚7.16m。层厚0.9020.70m,平均层厚7.16m。进行标贯试验18次,实测击数50150击,平均84.33击,修正击数平均61.31击。天然状态下单轴抗压强度为0.705.82Mpa,标准值为1.74Mpa

14、。粉(细)砂岩3-3(E)青灰色,粉砂质结构,已固结成岩石状的半成岩,岩质较硬,厚层状构造。本次勘察有12个钻孔揭露该层,主要在青秀山区域钻孔揭露,该层埋深较大,揭露深度平均在56m左右,与泥质粉砂岩2-3相似,多以透镜体状分布于2-3中。层厚1.3017.30m,平均层厚6.40m。天然状态下单轴抗压强度为5.4017.1Mpa,平均值为11.2Mpa。钙质泥岩3-5(E)砖红色,泥质结构,钙质胶结,厚层状构造,已固结成岩石状的半成岩,岩芯呈柱状,局部含泥灰岩砾石块。本次勘察有10个钻孔揭露该层,层厚2.208.70m,平均层厚4.72m。多以透镜体状分布于1-3中。天然状态下单轴抗压强度为

15、2.3510.28Mpa,平均值为5.87Mpa。(4)青青区间覆土地层情况本区间广泛分布第四系填土,分杂填土1圆砾填土和2素填土。杂填土:杂色,干燥,松散,主要由建筑垃圾、沥青路面、碎石块组成,含少量粘性土,欠压实稍压实,均匀性差。有27个钻孔揭示该层,分布不均匀,位于场地表层。素填土2:黄褐色,杂色,主要成分为粘性土夹碎石,可塑硬塑,稍湿湿,欠压实稍压实。层厚0.60m8.0m,平均层厚3.21m,有39个钻孔揭露该层,分布范围较广,位于场地浅部。(3)区间岩土主要物理力学参数表表2-1 岩土主要物理力学参数表岩土分层岩土名称时代与成因天然密度天然含水量孔隙比剪切试验直接快剪压缩系数压缩模量渗透系数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