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贸教材各章答案汇总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799099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贸教材各章答案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国贸教材各章答案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国贸教材各章答案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国贸教材各章答案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国贸教材各章答案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贸教材各章答案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贸教材各章答案汇总(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章一、单项选择题1B 2C 3B 4 B 5 A 6A 7 D 8B 9B二、判断题1 2 3 4 5 四、案例应用分析案例1.1 金砖四国(BRICS)与展望五国(VISTA)前景与问题问题:(1)分析“金砖四国”与“展望五国”的不同点。(2)分析“金砖四国”与“展望五国”在当前形势下所面临的挑战。参考答案:(1)“金砖四国”中,巴西被称为“世界原料基地”;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站”;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金砖四国”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总面积的26%,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42%。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2006年至2008年,四国经济平均增长率为10.7%。

2、随着四国经济快速增长,其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展望五国”的共同特点是都具有成为有潜力的新兴国家的5个条件: 天然资源丰富。年轻劳动力有增加的趋势。 对引进外资持积极态度。 政治稳定。 中产阶级正在崛起,个人消费增长。 “展望五国”与“金砖四国”的不同点主要有两个:1、与率先发展的“金砖四国”相比,VISTA五国的经济发展阶段相对落后,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意味着VISTA五国今后发展的余地要比“金砖四国”更大一些。2、VISTA五国与“金砖四国”相比在政治上不太稳定,但这是相对而言,与其他新兴国家相比,VISTA五国的政治还是稳定的。(2)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发展

3、,新兴市场发展又推动了经济全球化。不过当前“金砖四国”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第一,增长方式转变的挑战。主要依靠出口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不仅好肥大量资源,而且还会带来很多贸易摩擦,增长方式应转向以消费为主,投资、出口共同拉动;第二,资本流动性大的挑战。当前国际资本体系并不合理,由于经济增长很快,导致大量热钱流入,可能引发资产泡沫;第三、通货膨胀的挑战。因为经济增长快,再加上为应对金融危机而推出了经济刺激计划,使得货币供应量大幅上升,财政赤字扩大,印度、俄罗斯的通货膨胀率都接近10%。第2章一、单项选择题1B 2B 3C 4 A 5 C 二、多项选择题 1AB 2ABD 3BC三、判断题1. 3. 4.

4、 5. 四、问答题1. 国际分工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参考答案: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国际分工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国际分工影响着国际美哟的地理方向;国际分工影响这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国际分工影响各个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国际分工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2. 简述世界市场的构成?参考答案:世界市场由5个要素构成,分别是:国家和地区、贸易企业、交易的商品、市场载体和市场管理者。3. 二战后国际分工的发展有何特点?参考答案:二战后国际分工进入深化阶段,呈现以下特点: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占据主导地位;分工形式多样化,形成了以产业内分工为主,多种分工形式并存的格局

5、;区域经济集团内部分工趋势加强;分工领域由货物扩展到服务领域,并相互融合;跨国公司的内部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经济成为新型国际分工的基础。4. 影响国际分工的因素有哪些?参考答案: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资本国际化是国际分工深入发展的重要条件;政府和国际组织可以推进和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5.当代世界市场有何特点?参考答案: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国内外市场融合加速;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垄断和竞争加剧;世界市场利益分配仍不公平。6. 世界市场的交易方式有哪些?参考答案:世界市场交易方式有两种形式,一是有固定组织形式的

6、商品交易,指在特定地点,按照一定的原则、规章和程序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市场。这种市场主要包括:商品交易所、国际拍卖、国际博览会和展销会等;二是没有固定组织形式的国际市场。这种市场大致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纯的商品购销形式;另一类是与其他因素结合的商品购销形式,如“三来一补”、投标招标、易货贸易、租赁贸易五、案例应用分析案例2.1 芭比娃娃中国制造贬值了吗? 问题1:请从此案例分析出一些当代国际分工的特点? 参考答案:当代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是产业内分工,发达国家一般在分工中从事设计研发、销售和关键零部件的制造等环节;发展中国家一般从事加工装配环节。在这种分工格局中,利益分配是非常不公平的,发达国家

7、攫取了大部分利益,发展中国家只分得少部分。问题2:面对目前分工格局,中国企业有何突围之策?参考答案:要突破这种分工格局,可以采取的对策有:在传统行业,跨国公司居于主导地位,中国企业要通过学习模仿,增加企业的创新能力;在新兴行业,我国企业和发达国家企业差距不是很大,可以发挥后发优势,在这些行业取得分工优势;政府应制定合适政策,为企业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可以给予扶持。案例2.2 世界黄金市场问题1:结合该案例分析世界黄金市场的构成和交易方式。参考答案:世界黄金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是各国央行,商业银行和企业个人,世界各地的黄金交易市场是交易场所。交易方式目前主要有现货交易和期货交易。问题2:影响国际黄

8、金价格的因素有哪些?参考答案: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黄金本身的供求关系;黄金的开采成本;美元的走势;通货膨胀;各国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各种突发性事件;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等等。第3章一、单项选择题1B 2C 3A 4 C 5 C 6C 7 C 8A 9C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四、案例应用分析案例 中国即将终结代工时代美国和中国工资差距缩小问题:(1)分析我国制造业是否依然存在比较优势。(2)分析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对我国的工资水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参考答案:(1)现在中国经济确实是面临一个转折点,中国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已经达到很高水平,“中国

9、制造”字样已经遍布美欧市场。但是,随着劳工成本、基础原材料成本和社会环保成本上升,加之人民币汇率上升,中国制造业企业面临很大挑战。欧洲深陷债务危机,美国经济增长乏力,面临衰退风险,这也给中国制造业产品的海外需求蒙上阴影。但是目前从总体来看,中国制造业仍将保持全球竞争优势。与其他新兴国家等主要竞争对手相比,中国在制造业方面依然存在五大优势,即经济体系效率高、基础设施水平高、产业基础好、管理和劳工素质较高以及本土市场潜力巨大。在中国,包括政府在内的各方运作效率较高,这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而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管理和劳工素质,都是周边国家短时间内难以企及的。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也

10、为中国制造业企业提供了很大的竞争优势。目前中国大力培养内需市场,未来几年内,消费增长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现象还将持续,这为中国制造业企业获得成功提供了基础。当然,各种要素的变化还将持续,但中国的自身结构决定了在大部分领域内,制造业优势将继续保持。在某些领域,“中国制造”的优势正快速被削弱,这就要求部分中国制造业企业做出正确及时的策略调整。中国企业可以考虑着手将部分生产转移到海外。比如,销往美国的产品很多在墨西哥生产,以便利用关税优惠。目前,外部环境恶化对全球制造业企业都是一样的,中国制造业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只能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调整企业战略,加强制造技术研发,扩大规模并最终成为跨国

11、企业。中国的工业制造能力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中国缺乏本土企业品牌,国际化的经营能力不如发达国家竞争对手。对此,没有捷径可走,唯有不断改善薄弱环节,不断在提高效率、成本控制、营销管理方面提高自身竞争力。(2)首先。按照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随着自由贸易的发生,两国间产品的价格将趋于均等,并将使得两国间要素的价格也趋于均等,即自由贸易不仅会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从而两国的所有工人都能得到同样的工资,所有土地都能得到同样的土地报酬,所有资本都能得到同样的收益率,而不论两国生产要素的供给和禀赋状况有何差异。因此,改革开放后,随着出口贸易的增长,我国总体工资水平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在

12、逐步缩小。其次,贸易结构的变化扩大了工资水平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技术进步的同时。贸易结构也从劳动力密集型想技术密集型产品不断转变。这一转变是的我国对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不断的增加能劳动力的供给,但是技能劳动力的供给却要经过一定的教育和培训,因此技能劳动力的相对报酬会上升,从而导致了工资差距扩大。第4章一、单项选择题1C 2A 3A 4 A 5A 6B二、多项选择题 1CD 2ABD 三、判断题1. 3. 4. 5. 四、问答题1. 根据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请分析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国际贸易格局?参考答案:在产品的导入期,创新国向工业发达国家出口;在成长期,创新国

13、向发达工业国的出口增加,并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出口;在成熟期,发达工业国向创新国和发展中国家出口;在衰退期和让与期,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向创新国和发达工业国出口2. 产业内贸易有何特点?参考答案: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在贸易内容上是不同的,产业间贸易是指非同一产业商品在两国间的进口与出口。产业内贸易商品具有双向流动性,即同一产业的商品可以同时进行进出口贸易。产业内贸易商品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这些商品既有劳动密集型商品、又有资本密集型商品;既有标准技术,又有高技术。产业内贸易的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在消费上可以互相替代;二是在生产上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投人。因此,生产要素禀赋相似、要素密集度相近的

14、国家和地区之间产业内贸易规模较大。3. 偏好相似论是如何解释产业内贸易的发生?参考答案:偏好相似理论认为:国家间相近的人均收入造成各国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的相似性,因而形成了需求重叠,同时消费者的需求具有多样性;当两国之间重叠的需求需要相互满足时,便产生了产业内贸易。4. 规模经济论是如何解释产业内贸易的发生?参考答案:规模经济的作用,使得众多的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形成一国内某种产品由一家或少数几家厂商来生产的局面,大型企业进而能发展成为出口商。由于规模经济的制约作用,所以每一国的大型企业只能生产出系列有限的产品来,同时,各国生产的产品又各具特色。产品差异的存在既是促进企业走向专业

15、化、大型化的因素,从而能获得经营上的规模效益,也为生产者的相互竞争提供了市场,为消费者的多样化选择提供了物质保证。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基础性原因.5.简述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参考答案:波特的钻石模型用于分析一个国家某种产业为什么会在国际上有较强的竞争力。波特认为,决定一个国家的某种产业竞争力的有四个因素: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需求条件主要是本国市场的需求;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这些产业和相关上游产业是否有国际竞争力;企业的战略、结构、竞争对手的表现。 波特认为,这四个要素具有双向作用,形成钻石体系。五、案例应用分析案例1 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