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70周年征文_父亲和我

上传人:hai****005 文档编号:98797834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2.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国70周年征文_父亲和我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建国70周年征文_父亲和我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建国70周年征文_父亲和我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建国70周年征文_父亲和我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建国70周年征文_父亲和我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国70周年征文_父亲和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国70周年征文_父亲和我(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国70周年征文_父亲和我一直都在想着写一篇父亲和我的文章,一直犹豫着如果写了,会不会烦扰父亲在天之灵,就这样,一直搁置着。到今年为止,父亲一辈的亲人亲戚大多凋零故去,而父亲的音容笑貌时常地出现在脑海里,可能是到时间回顾梳理父亲和我之间的血脉情感关系了。今天是清明,那就谨以此文祭奠父亲吧。印象中一直很清晰地记得,1972年一个春夜,我们全家去部队大院看电影,回家路上,父亲背着昏昏欲睡的我对我说:“儿子啊,再过25年,香港就回归中国了。那时候,老爸已经老了,走不动路了,你就背着老爸我去香港玩吧。”7岁多的我对香港完全没有概念,对生老病死也没有概念,就含含糊糊地说好啊好啊。因为父亲在上世纪50年代

2、参军,加入海军舰队。当时他们的军舰从珠江口的军港出海时,必定会经过香港。父亲说,当军舰在夜间经过香港时,他和战友们看到香港灯火辉煌,暗自发誓:到1997年香港回归时,一定让自己的儿女陪伴他们亲身体会亲临香港的感觉但父亲由于操劳过度,没能活到香港回归的1997年就去世了。7岁之前的我,对于父亲的印象就是那个回家时挑了两箩筐香蕉龙眼这些热带水果回家的人,他一回家,家里就满是亲戚乡亲,大家吃着香蕉龙眼,谈笑风生。客人走后,父亲一边唱着人民海军向前进之类的军旅歌一边挥汗如雨地干活,顿时,家中充溢的是一种昂扬向上的气息。因为爱学习,因为早年家境贫寒没能系统学习,父亲深感学习的重要性,对知识、对有文化的人

3、充满敬意。父亲的一个战友是上海人,大学毕业后参军。但因为出身资本家,参军后入党存在一些障碍。父亲家庭成分是下中农,是党依靠的对象。淳朴的父亲对文化人充满敬意,他为这位战友担任入党培养人、介绍人,这位战友得以顺利入党。他们的战友情谊一直保持到父亲去世。正因为如此,父亲希望他的儿子在文化水平上能够超越他。那时还是文化大革命,高考早就废除了。我相信父亲肯定也不会想到还有恢复高考那一天,他想的大概是:儿子只要能上到高中就超过了他了。为了这个伟大目标,父亲给我布置了永远做不完的家庭作业,每周日回来,他必定要检查我的家庭作业。我的小学时代是完全在文革岁月中度过的,上学超级宽松,但父亲认定:知识最宝贵,有知

4、识的人最有尊严最有出息。 因此,当文革结束,我幸运地考上大学之时,父亲比中了百万大奖还高兴。父亲去世后,母亲告诉我,我考上大学的时候,父亲几乎见人就说,搞得父母单位的所有人都知道他儿子上大学了。那时候,高考考录比是4%。可是,在我面前,父亲从来没有夸奖过我。那个年代的父母,在儿女面前,似乎都那么高冷。父亲一生节俭、勤劳、积极、乐观、坚强。由于早年的贫穷艰苦,他的节俭可以说到了苛刻的程度。小时候,一直觉得父亲的那些品性和自己无关,尤其是苛刻的节俭。但在父亲去世后的今天,我梳理自己的性格品行,父亲的所有重要特征我全部都继承下来了。生理基因很重要,但家庭的文化基因更重要。“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是随便说的。小时候,对父亲的严厉颇有怨怼之情,到我身为人父时,对于曾经经历无数艰难困苦的父亲有了深刻的理解,我能够更多地以一种“温情与敬意”看待父亲和父亲那一代人,他们活着、努力着、奋斗着,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一切。父亲和我,伴随着新中国70年一同成长,这是父亲和我的自豪和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