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棚韭菜灰霉病的防治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98789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棚韭菜灰霉病的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温棚韭菜灰霉病的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温棚韭菜灰霉病的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棚韭菜灰霉病的防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锄头农业技术库温棚韭菜灰霉病的防治 温棚韭菜灰霉病的防治韭菜,别名草钟乳、起阳草、懒人菜等,以其特有的辛香气味,成为城乡人民喜食的蔬菜种类。韭菜属耐寒性蔬菜,适应能力很强,是日光温室的主栽品种之一。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效示范园日光温室由于连年栽植,灰霉病频繁发生,成为棚栽韭菜的主要病害,影响了韭菜的产量和品质。现将韭菜灰霉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及综合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分为白点型、干尖型和湿腐型。1、白点型和干尖型在叶片正面和背面生白色或灰褐色小斑点,由叶尖向下发展,一般叶片正面多于背面,病斑梭形或椭圆形,发病后期互相汇合成斑块,致半叶或全叶枯焦。干尖型由割茬

2、刀口处向下腐烂,初呈水浸状,后变淡绿色,有褐色轮纹,病斑扩散后多成半圆形或 v 字形,并可向下延伸 2黄褐色,表面生灰褐色或灰绿色绒毛状霉。2、湿腐型发生在湿度大时,枯叶表面密生灰至绿色绒毛状霉,伴有霉味,叶上不产生白点。韭菜贮运中,病叶出现湿腐型症状,完全湿软腐烂,表面产生灰霉。二、病原及发病规律1、病原。属半知菌亚门、葡萄孢属葱鳞葡萄孢菌。2、发病条件。韭菜灰霉病主要靠病原菌的分生孢子传播蔓延;每次收割韭菜时,病菌又可散落土表,借水流,农事操作等致新生叶染病。该病发生与温、湿度关系密切,菌丝生长适温为 15湿度是诱发灰霉病的主要因素,空气相对湿度在 85%以上发病重,低于 60%则发病轻或

3、不发病,另外夜间韭菜受冻,白天高温,同时湿度又大,发病也重。三、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河南省扶沟县韭菜研究所生产寒青韭霸 绿王 品种高抗灰霉病,791,平韭 4 号品种次之,汉中韭不抗病。清洁棚室。韭菜收割后,及时清除病残体,深埋或烧毁,防止病菌蔓延。翻田晒茬。翻晒行间土壤,有利于土壤熟化和杀死部分地下害虫。通风降湿。适时通风降湿,防止棚内湿度过大,是防治该病的关键。根据天气变化情况,中午前后将棚膜拉开一条缝隙进行通风降湿,使棚内空气相对湿度降到 70%以下。通风量依据韭菜长势而定,严禁放底风。培育壮苗养好茬。通过多施有机肥,及时追肥、浇水、除草、养好茬,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定植前每

4、亩施入腐熟农家肥 5000克,磷酸二铵 15 千克,草木灰 50 千克,深翻入土,灌大水;定植后及时灌水;霜前追肥两次,每次每亩追施尿素 15 千克,追肥后及时灌水。行间铺草降湿。在韭菜行间铺设干稻草、吸收水分,降低湿度,保持地温。2、化学防治粉尘法。在韭菜发病初期的傍晚,用喷粉器喷撒 70%灭克粉尘或 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每次用量 1 千克,每隔 10 天 1 次,连续或与其他防治方法交替使用2。烟雾法。发病初期用 10%速克灵烟剂,每亩每次用量 200,或5%百菌清烟剂,每亩每次用 250 克,分放 6点,于傍晚点燃闭棚熏蒸。隔10 天 1 次,连续或与其他防治方法交替使用 2。喷雾法。在发病初期,每次收后培土前都要喷药,轮换喷淋 50%多菌灵或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金锄头农业技术库500 倍液,必要时可选用 50%速克灵或 50%扑海因及 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液,交替使用,每隔 7 天 1 次,连续防治 2。注意:喷药时,要把药重点喷到新叶上、割口上及周围土壤上。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