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的栽培技术要点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98777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豌豆的栽培技术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豌豆的栽培技术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豌豆的栽培技术要点(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锄头农业技术库豌豆的栽培技术要点豌豆发育早而迅速,播种后 6 天幼苗尚未出土前,主根便伸长到 68 厘米,播后 10 天在幼苗刚出土时已生有 10 多条较粗的根系,20 天刚展开 2 个复叶时,主根长达 16 厘米左右,故在整地和施肥时特别强调精细和早施肥,这样才能保证苗全和苗壮。一般播前应精细整地和施肥,每亩施入腐熟有机肥 2000 千克+复合肥 30 千克作基肥,最好在整地前将化肥与有机肥料混合施入。 播种用的种子最好是新种子,应选粒大、整齐、健壮和无病害的种子。播前晒种 23 天有明显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的效果。豌豆以直播为主,如早春保护地栽培的也可在营养钵中育苗,每钵播 4 粒种子

2、,待 45 片真叶时定植。直播的播种方式有条播、点播和撒播,播种量因地区、种植方式和品种不同而异,一般每亩播种 35 千克。豌豆播种密度因品种而异,蔓生种行距 60 厘米,株距2630 厘米,每穴 34 粒。采收嫩荚者和矮生种,条播行距一般 3040 厘米,点播行距 2530 厘米,株距 10 厘米左右,每穴播 23 粒。对于大粒的软荚豌豆类型,最佳播种密度是 60 粒/平方米左右。对于小白粒和小褐粒硬荚类型则为 90 粒/平方米。因土壤湿度土质不同,豌豆播种深度宜在 37 厘米之间,最多不宜超过 8 厘米。播种前浇足底水,播种后覆土 34 厘米厚,稍踩踏一遍,使种子与土壤结合,有利于种子吸水

3、萌动。 豌豆苗期生长缓慢,应注意锄地除草,一般两次锄地除草即可,第一次苗高 57 厘米时;第二次在苗高 2030厘米时;松土除草在开花期前完成。豌豆茎蔓易于倒伏,凡栽培蔓生品种,应搭架,当蔓长 2030 厘米时须及时搭架,并随时理蔓,不使茎蔓倒挂和相互缠绕,使茎蔓分布均匀,有利通风透光,易于结荚。 豌豆到抽蔓开花时,即可开始灌水,特别是采收嫩荚或鲜豆粒的,更不能缺水,一般灌 23 次水后,即可采收鲜荚。生育期间一般追肥 23 次,在苗期、植株旺盛生长和开花结荚期各追肥 1 次,每亩每次用复合肥 1520 千克。开花结荚期如遇干旱天气应浇水12 次,以保持土壤湿润,促使开花结荚和荚果发育;多雨时要注意排水,防止涝害。 供作鲜菜用的嫩豆荚或豆粒一般在开花后 1420 天开始采收,荚仍为深绿或开始变为浅绿色,豆粒长饱满时为采收适期。 若采收过早,品质虽佳,但产量低;若采收过迟,豆粒中的糖分下降,淀粉增高,风味差。一般软荚种宜稍早采,应在开花后 1214 天采收;硬荚种以食籽粒为主,宜在开花后1520 天采收。 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