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生产核算》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8770573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36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民生产核算》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国民生产核算》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国民生产核算》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国民生产核算》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国民生产核算》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民生产核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民生产核算》(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民生产核算,第一节 生产核算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总产出核算 第三节 中间消耗核算 第四节 固定资本消耗核算 第五节 增加值核算 第六节 生产账户 第七节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第一节 生产核算的基本理论,一、生产活动的基本概念,生产活动是国民经济中的基本活动,是企业利用投入生产产出的活动。 (一)经济生产 经济生产是指在机构单位控制下,利用劳动、资本、货物和服务的投入生产货物和服务产出的活动。,一、生产活动的基本概念,(二)非经济生产 非经济生产是指没有人参与或管理的自然过程,如国际海域中鱼类的无控制增长。属于这一类活动的还包括人类的基本活动,如吃、喝、睡和锻炼等等。,二、经济生产产出的种类,(

2、一)货物 1.货物的定义 货物是指对其有某种需求,且能够确定其所有权的有形实体。例如面粉、电视机和机床等等。这些有形商品被生产出来以后,它们的所有权可以通过市场上的交易从一个机构单位转移给另一个机构单位。,二、经济生产产出的种类,2.货物的特点 (1)货物的生产和交换属于两种完全独立的活动; (2)其次是货物在其未被使用前可以储存; (3)一般情况下,货物的生产过程和使用过程都是分离的; (4)货物不仅可以满足居民或社会最终消费需要,它还可以用于生产其他货物或服务。,二、经济生产产出的种类,(二)服务 1.服务的定义 服务是一种无形商品,它一般是生产者按照消费者的需要进行活动而实现的消费单位状

3、况的变化。,二、经济生产产出的种类,2.服务的特点 (1)服务的生产和销售不能分离; (2)服务不能被储存; (3)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是同时发生的,当生产完成时,它们就已经被提供给消费者; (4)服务不能被用来生产其他货物和服务。,二、经济生产产出的种类,3.服务的种类 (1)改变消费品的状况:服务的生产者通过运输、清洁、修理或其他改变货物的方式,直接作用于服务的消费者所拥有的货物上。 (2)改变人的身体状况:服务的生产者对服务的消费者提供运输、食宿、医疗或手术、美容等服务。 (3)改变人的精神状况:服务的生产者为服务的消费者提供教育、信息、咨询、娱乐或类似的服务。 (4)改变机构单位本身一

4、般的经济状况:服务的生产者提供保险、金融中介服务、保护、担保等。,生产和消费过程同时发生,三、生产核算的范围,(一)确定生产核算范围的原则 1.支配性原则(生产性原则) 支配性原则强调,产品必须是在人类行为的作用下产生的,凡在人类的劳动、负责、控制及管理下形成的生产活动成果,都要纳入生产核算的范围之内。 支配性原则在实践中应用比较复杂,可以有一个等价的处理原则:所有权原则,即通过判断某种所有权特征来判断某种活动的生产性。,三、生产核算的范围,2.市场和准市场原则(社会性原则) 这个原则要求生产核算中的经济量必须具有商品或准商品的性质。它应该能进行交易活动,至少这种活动可以被有效地虚拟。,三、生

5、产核算的范围,几种市场化程度依次递减的经济流量: (1)为能在市场上换回货币而生产的产品; (2)实物交换的产品; (3)非市场产出的供给(不以获利为目的); (4)为自给性消费而生产的产品; (5)消费者对自我所有固定资产的使用; (6)在家中生产、不在市场交换的产品。,三、生产核算的范围,3.时间性原则 时间性原则有三种含义: (1)生产成果在什么时间被确定为产品。 本期形成的产品在本期记录,产品不在本期 形成的则不记录。 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具体做法是: A.货物按其结束全部生产过程,经检验合格并办 完入库手续时记录; B.服务在其结束全部活动,被服雾对象完全满意 时记录。,三、生产核算的

6、范围,(2)生产总量统计的时间序列问题 首先,由于经济流量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所以对它的计量应该是一个时期一个时期不间断地进行。否则,就容易出现重复或遗漏现象,计算结果的准确性难以得到保证; 其次,应注意生产核算的时效性要求。,三、生产核算的范围,(3)时间参数的处理问题 生产核算中包含了一些与时间密切相关的经济流量,如固定资本消耗问题。,三、生产核算的范围,4.存在性原则(非规范经济的核算) 在生产核算中,判断一个活动是否属于生产活动,通常不以该活动是否公开或是否合法为标准,而是以这种活动的客观存在性为标准,即,只要这些货物和服务的生产过程是真实存在的,其产出有实际市场需求,这些经济流量就

7、在生产核算范围之内。 按照这一原则,生产核算的范围包括了非法生产和地下经济活动。,三、生产核算的范围,(二)生产核算的范围 1.所有个人或公共货物或服务的生产 这些生产活动即包括提供给或打算提供给货物或服务的生产者以外的其他单位的生产,也包括在生产这些货物或服务过程中消耗的货物或服务的生产; 2.生产者为了自身的最终消费或资本形成总额所保留的所有货物的自给性生产; 3.自有住房者住房服务的自给性生产和雇佣付酬家务人员生产的家庭和个人服务的自给性生产。,三、生产核算的范围,(三)SNA生产核算范围不包括住户内为自身最终消费而生产的家庭和个人服务 (四)SNA生产核算范围包括非法经济和地下经济的理

8、由,四、生产核算的对象和内容,生产核算的对象就是货物和服务。 生产核算的内容主要包括产出核算、中间消耗核算和增加值核算。,第二节 总产出核算,一、产出的概念和作用,(一)产出的概念 产出是指一个基层单位生产的,并在该基层单位之外使用的那些货物和服务的价值。,总产出 = 中间消耗 + 消费 + 资本形成 + (出口 进口),一、产出的概念和作用,(二)总产出的作用 1.总产出可以反映经济流量的总规模、总水 平。从其构成看,它既包括最终经济流量, 也包括中间消耗的经济流量,具有双重属 性。在讨论货币需求量、生产规模等问题 时,总产出是一个恰当的总量指标。,一、产出的概念和作用,2.总产出各个组成部

9、分中,既有投入,又有产出,这些资料是进行经济投入产出分析所必需的。 3.总产出指标计算简便,时效性好,在基层单位是计算增加值的基础性指标。,二、产出的分类,(一)制成品、在制品和工业性作业 (二)市场产出、自给性产出和其他非市场产出 1.市场产出 市场产出是指在市场上按有经济意义的价格出售或其他方式处置的产出,或者打算在市场上出售或处置的产出。,二、产出的分类,2.自给性产出 自给性产出也称为自身最终使用生产的产出,是指生产该产出的企业的所有者留做自身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二、产出的分类,3.其他非市场产出 其他非市场产出是指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或政府生产的,以免费或按没有经济意义的低价提

10、供给其他机构单位或全社会的产出。 生产其他非市场产出的原因: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从产出与市场关系的角度核算总产出。,三、总产出的范围,1.用于出售的产出; 2.用于易货贸易的产出; 3.存货; 4.机构单位内部的中间消耗; 5.用于自身最终消费或投资的产出; 6.非经济意义的价格提供给其他机构单位的产出。,市 场 产 出,自给性产出,其他非市场产出,四、总产出的核算,(一)市场产出的核算 1.市场产出核算的内容: 包括第二个大问题中的14项,再加上用于实物报酬的货物和服务。,四、总产出的核算,2.市场产出的记录时间和估价 (1)销售的货物和服务 记录时间:按货物的所有权从生产者转移到购买者或

11、将服务提供给购买者的时刻记录。 估价原则:按其销售时的基本价格估价。如果不能按基本价格估价,也可以按生产者价格估价。,四、总产出的核算,(2)易货交易的货物和服务 记录时间:按其所有权发生或服务提供之时加以记录。 估价原则:按如果是出售它们时的基本价格估价。,四、总产出的核算,(3)实物报酬或其他实物支付 记录时间:在货物的所有权发生转移或服务提供时进行。 估价原则:按如果出售时可得到的基本价格估价。,四、总产出的核算,(4)存货变化 第一,制成品核算 记录时间:在生产时记录 估价原则:采用“永续盘存法”,即货物入库时按入库时的通行的基本价格估价,提取的货物则按随后销售价格估价。,四、总产出的

12、核算,存货的变化价值计算公式: 制成品存货 入库货物的 出库货物的 存货在核算期 变化价值 = 价值总和 - 价值总和 - 经常性损失的价值 存货在核算期内发生的经常性损失包括由于时间的推移使存货变质、存货被盗或受到意外的损坏等。,四、总产出的核算,第二,在制品 记录时间:在生产时记录 记录内容:A.该核算期内生产的在制品累积量; B.该核算期内增加的在制品数量。 当生产过程结束时,所有累积的在制品都将变成可供交货或销售的制成品存货。一旦销售发生,必须从存货中减去与销售额等值的价值。 估价方法:用增加的价值的方法,即将最终产出的价值按照本期生产成本占制成品成本的比重分摊进去。,四、总产出的核算

13、,(5)同一企业内不同基层单位间的供货 记录时间:生产这部分产出时记录 估价方法:A.生产单位方按当期的基本价格 估价; B.接受方则按基本价格加上支付 给第三方的运输费用估价。,四、总产出的核算,(二)为自身最终使用生产的产出的核算 1.核算的范围: (1)由住户企业生产的,并被同一住户消费的货物和服务的总值; (2)由某一基层单位生产的,被同一企业为未来生产使用所保留的固定资产价值总额; (3)打算用于上述某种用途的制成品和在制品存货变动的总值。,四、总产出的核算,2.记录时间和估价 记录时间:在生产它们的同时予以记录。 估价方法:(1)优先考虑的是采用假定它们在市场 上销售时的基本价格估

14、价。 (2)在得不到可靠市场价格情况下,可 以按为自用而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 生产成本来估价。 自给性货物或 中间 雇员 固定资本 生产税 服务的价值 =消耗 + 报酬 + 消 耗 + 净额,四、总产出的核算,(三)其他非市场产出的核算 1.其他非市场产出的计算范围: (1)免费或按没有经济意义的价格提供给其他机构单位的货物和服务的总值; (2)一个基层单位提供给属于同一非市场生产者的其他基层单位的、用作中间投入的货物或服务的总值; (3)打算用于上述某种用途的制成品和在制品的存货变动总值。,四、总产出的核算,2.其他非市场产出的记录时间和估价 记录时间:产出生产时记录;服务则在交付时记录。 估

15、价方法:按生产成本估价。 * SNA总是将政府和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生产的非市场货物或服务的净营业盈余假定为零。,五、总产出的核算方法,(一)产品法 产品法是直接以生产成果产品为总体单位来计算总产出价值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 总产出 = 某产品产量 * 该产品单价,五、总产出的核算方法,产品法的特点 : 1.产品法适用于产品品种比较少且比较稳定, 容易计量的生产部门; 2.计算的产品价值与产品的物质内容相一致; 3.计算产出时不考虑产品的使用去向,只要是 本期生产的,一律计算; 4.此法的关键是要有准确的产品物量统计。,五、总产出的核算方法,(二)企业法 企业法是以企业为总体单位来计算总产出

16、的一种方法。 企业法的基本原则是: 1.每个企业的总产出,要根据企业生产活动的 最终成果来计算,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 2.各企业总产出相加得到整个部门的总产出, 在企业之间、公司之间、部门之间允许转 移价值的重复计算。,五、总产出的核算方法,(三)总收入替代法 总收入替代法是从事服务经营的部门和企业用来计算总收入以代替总产出的一种方法。,五、总产出的核算方法,总收入替代法的特点: 1.总收入替代法适用于不直接生产货物而从事服务经营的部门; 2.与直接生产货物的部门和企业相比,从事服务经营的部门和企业只对原有货物提供劳务服务,不生产新的货物形态,所以劳务作业价值中不能包括作业对象的价值。而总产出中扣除作业对象价值后,所余部分恰好是从事服务经营部门或企业的总收入; 3.从总收入的构成项目看,除了纯收入,它还包括了一定的成本费用,如人工费、固定资本消耗等。,五、总产出的核算方法,(四)总费用替代法 总费用替代法是用来核算非营利服务业总产出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