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区域信息化水平研.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764621 上传时间:2019-09-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区域信息化水平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区域信息化水平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区域信息化水平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区域信息化水平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区域信息化水平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区域信息化水平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学士学位论文区域信息化水平研.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 京 财 经 大 学 经 济 学 院学 士 学 位 论 文区 域 信 息 化 水 平 研 究以上海、江苏、浙江地区信息化水平为例赵旭东指导老师:管于华答辩日期: 在清洗液中硅表面为负电位有些颗粒也为负电位,由于两者的电的排斥力作用可防止粒子向晶片表面吸附,但也有部分粒子表面是正电位,由于两者电的吸引力作用,粒子易向晶片表面吸附。11摘 要本文介绍了信息化的背景、指标体系和测量方法,以及对地区信息化水平测量的意义和过程,并进一步以上海、江苏、浙江三个地区信息化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在现有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初步建立适合上海、江苏、浙江地区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2004年上

2、海、江苏、浙江地区信息化水平,然后着重分析在不同以及省市之间信息化指数差距的原因,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关键词:信息化指标体系;信息化水平;主成分分析法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something about informatization background, indicators system and measuring method,and the significance and process of the informatization level survey,and then take empirical research on shangh

3、ai、Jiangsu province、Zhejiang provinces informatization level. On the basis of in existence statistical indicator system, introduction erect fit Shanghai, Jiangsu province, Zhejiang province locality informatization evaluating indicator system, combine through the medium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

4、is overall merit 2004 year Shanghai, Jiangsu province, cheers region informatization level. Emphasize analyses the subject for the informatization indicators gap between the different province and city,then set streamlined proposal.Key words: informatization;indicators system level of informatizatio

5、n;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目 录摘 要1ABSTRACT11引言22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22.1信息化水平指标体系的综述22.2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33对上海、江苏及浙江三个地区信息化水平的实证分析43.1数据处理43.2三者之间差距分析73.3对策与建议74参考文献81引言信息化(imformationlize)指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装备,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使由于利用信息资源而创造的劳动价值在国民产生中的比重逐步上升直至占主导地位的过程。随着信息革命的兴起,世界经济正加紧向信息化经济转变,人们

6、逐渐认识到“信息”是一种战略资源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如要保持并加强其在21世纪的竞争力,就必须抢占信息化这一制高点。作为中国这样一个处于发展中的大国,必须大力推进信息化战略,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以缩小与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和军事等方面的差距。上海、江苏、浙江三个地区在改革开放以后,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优惠政策使这一地区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和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这三个地区在地缘经济中属于同一个经济板块,各城市拥有相近的资源、共同的市场,以及雷同的经济体制。因此有必要从宏观角度对这几个地区的信息化水平进行定量测算、分析和评估。本文在对信息化理论和方法充分

7、研究的基础上,把上海、江苏、浙江作为研究对象,并以04年上海、江苏、浙江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2信息化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2.1信息化水平指标体系的综述信息化水平指标是衡量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战略指导意义。因此,十分有必要将信息化水平测度引入信息化分析。信息化水平的测算始于20世纪60年代,可以说一些理论模型或方法,目前已比较成熟,不少测算早已被世界各国采用。从国内外近年来的测算看,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是一些知名学者和国际组织所设计的方法。目前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宏观测度方法有两种:一是美国著名学者波拉特的方法,波拉特测算理论的核心是将信息部门从国民经济各部门中逐个识别出来,然

8、后将信息部门分为一级信息部门和二级信息部门,并进而建立一套可以量化的测算体系。首先视四大类中的11项分指标的权重相同,在此前提下,确定某国家或某地区某一年的各项指标法数为基年的基数,即权重定为100,然后将被测地区某年度的各项同类指标值除以基年的各项指标值,再分别按大类累加除以项数,求得各大类的平均指数,最后,将各大类平均指数相加除以常数4(即其为四大类);其除数就是最终所求的信息化水平的“信息化指数”。用公式表示为: (2)式中,代表信息化指数,X代表某项指标的实际数据值,S表示基年的某项指标值。另一种是信息化指数法。该法最初是由日本学者提出来的用来计量不同社会、国家和地区的信息化相对发展水

9、平。此方法体系假定信息化指标体系包括四大类11大项指标。如下图一:信息化指数信息量Q信息装备率E通信主体水平PQ1人均年使用函件数Q2人均年通电话次数Q3每百人每天报纸发行数Q4每万人书籍销售点数Q5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E1每百人电话机数E2每百人电视机数E3每万人电子计算机数P1第三产业人数的百分比P2每百人中在校大学生人数信息系数U个人消费中杂费的比例图一2.2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2.2.1、指标的选取原则A 综合性:即要求预警指标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能准确灵敏的反映区域信息化水平,揭示区域信息化水平内在联系。B 互补性:即要求指标体系内的各个指标能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由于一个统计指标往往只能描

10、述某一社会问题或某类社会问题的某一方面,所以,信息化水平指标要真正起到“指示器”的作用,就必须互为补充,客观全面的反映区域信息化水平,揭示各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C 可操作性,即要求每一指标都能有精确的数值表现。根据以上原则,笔者在吸取了日本学者提出的信息化模型合理成分的同时,剔除其中一些过时的影响较小的指标,如“人均年使用函件数”等,使信息化测度指标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可操作性,再参照了国际信息化指标和麻冰冰的模型,对上海、江苏、浙江信息化水平进行了综合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一)2.2.2、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大部分数据来自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上海统计年鉴、2005年江苏统计年鉴、2

11、005年浙江统计年鉴以及2005年中国信息年鉴。对于一些缺失的指标数据,笔者用相应的数据进行转换和替换。如:非文盲占15岁以上人口比率,就用各地区在2000年人口普查时的数据进行了代替。2.2.3、数据分析过程根据所得到的各指标值,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4年各指标数值进行分析,将指标体系中17个指标数所含信息缩减成几个成分,并计算出各个地区的综合得分,进行排名,同时着重分析在不同以及省市之间信息化指数差距的原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3对上海、江苏及浙江三个地区信息化水平的实证分析3.1数据处理下面本文就以表一所示指标对上海、江苏及浙江三个地区信息化水平的进行实证分析。表一指标地区数值江苏上海浙

12、江R&D经费支出占GDP比例1.382.291.每10万人研究机构或情报文献机构数(个)5.3.2.每万人拥有图书馆(个)0.02650.160.03每万人报纸期发数(期/万人)1.898366.27262.79 年末互联网用户占地区人口比重0.06 0.0.11平均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数(台/百人)29.9075.00 49.20 非文盲占15岁以上人口比率(%)92.1089.785.72学龄儿童入学率(%)99.69 99.99 99.99 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数(人)0.0.0.信息产业占GDP比重(%)7.311.412.00 人均信息产业基本建设投资额(亿元/人)122.2018.66

13、381042.人均图书报刊出版总印数(册/人)39.139.598361.三种专利授权量(件)11330 1062515249人均高技术产业科技活动产品销售收入(万元/人)0.2.269191.人均邮电业务总量(元/人)749.178.645241417.每人长途通话分钟(分钟/人)136.40094564.86152.每万人光缆长度(公里/万人)3.2.597594.注:以上数据根据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上海统计年鉴、2005年江苏统计年鉴、2005年浙江统计年鉴以及2005年中国信息年鉴整理得到。由于以上17个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无法直接进行计算和比较,为消除量纲的影响,首先对

14、数据进行标准化,以消除量纲的影响。最终得到信息化指数值。(见表二)表二 标准化后的数据指标各地区数值江苏上海浙江R&D经费支出占GDP比例-0.389221.13609-0.74687每10万人研究机构或情报文献机构数(个)0.975050.04815-1.02321每万人拥有图书馆(个)-0.621751.15353-0.53178每万人报纸期发数(期/万人)-0.759381.13302-0.37364年末互联网用户占地区人口比重-0.733561.13906-0.40551平均每百人拥有移动电话数(台/百人)-0.948681.04443-0.09575非文盲占15岁以上人口比率(%)0.908650.16274-1.07139学龄儿童入学率(%)-1.15470.577350.57735每万人拥有的大学生(人)-0.362341.13066-0.76832信息产业占GDP比重(%)-1.146730.456090.69065人均信息产业基本建设投资额(亿元/人)-0.989951.00976-0.01981人均图书报刊出版总印数(册/人)-0.773161.12932-0.35616三种专利授权量-0.43004-0.713041.14308人均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