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作文之滇池的新变化的作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741227 上传时间:2019-09-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化作文之滇池的新变化的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变化作文之滇池的新变化的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变化作文之滇池的新变化的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变化作文之滇池的新变化的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变化作文之滇池的新变化的作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化作文之滇池的新变化的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化作文之滇池的新变化的作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滇池的新变化的作文【篇一:我和滇池的故事】 我和滇池的故事 我的家乡在云南昆明,而被称作“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的云南滇池就在我的家乡。 高原无海,高原人却向往海,因此高原人将湖称作“海”、“海子”。然而被称作“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的云南滇池,以其湖面浩淼有了海的风貌,却既不叫“海”,也不叫“湖”,而是叫“池”,是高原上的圣洁池。滇池,又名昆明湖,位于云南省省会昆明市的西南面,是典型的高原湖泊,海拔1886米,它是由古代发生地质断层陷落而形成,是全国著名的高原淡水湖。 今天是滇池开渔节,我就要来滇池游玩。由于昆明四面环山,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这里四季如春,气候宜人吸引了许多候鸟飞到这里来过冬。

2、泛舟与滇池之上,无数的红嘴鸥会追随着小船翩翩飞舞,与游人嬉戏。它们拍打着翅膀,上下翻飞,灵巧自如。优雅的姿态不禁让人联想起童话中会飞的精灵。那啾啾的鸣叫,仿佛在邀请人们与它们一起翱翔于天地之间。此刻,我们也被这小小的生命所感染,近乎疯狂地挥舞着手臂向它们喊着,叫着,笑着。我们的心也随着这些可爱的鸟儿们飞翔于滇池的上空。 湛蓝的天空中飘着大朵大朵的白云。我们由滇池边大观公园的大观楼一侧乘船入滇池。游船缓缓的驶离湖岸,继而加快速度。滇池,天与水相接,水天一色;水面满满的,仿佛要漾出地平线;极目远望,白茫茫的,分不清水、天、山;近看浮光若金,刺人眼。游人们都陶醉在湖光山色之中,竞相拍影留念。 我更被

3、这壮丽景色所吸引,身后的大观楼离我们渐渐远去,变成了一道风景。船划过水面,荡起的涟漪与散射的阳光相撞,折射出各种光圈,五光十色,十分迷人。我完全置身于巨大的水球当中,感畏滇池的神圣,那一刻,我的心灵不带一丝尘埃,仿佛就是一个圣女,融入滇池这浩淼、圣洁、壮观的“天湖”。右前方是傍水而依的西山,连绵的西山像一个睡美人,身着绿色的衣裙,在云雾缭绕的白纱映衬下含羞带笑。泛舟湖上,水天一色,山光波影,真切体会了浑然天成的超然境界。 傍晚时分,沿湖的村庄袅袅的升起了炊烟,渔船争先恐后的往回赶。船头和船尾都尖尖,又窄又长的小船里摆着几篓收获。船行靠撑篙,长长的竹篙比小船还长很多,渔民的撑船技巧相当娴熟。渔妇

4、头上都戴斗笠围头巾,她们撑船也不输给男的,比赛似的,你追我赶,飞快的行驶。头顶的一群群白色的鸥类水鸟忙碌地飞着,好像要寻机抢吃船上的小鱼儿,或者在庆贺渔夫辛劳一天的收获。金红色的夕阳照得天空和湖面一片深蓝,此情此景和我小时候在画中看到的一样美。 我也累了一天,该和“滇池朋友”告别了,滇池,你这颗高原的明珠,镶嵌在群山叠翠的滇中盆地,风姿绰约。我爱你!高原的明珠滇池!【篇二:关于云南的作文】 关于云南的作文 云南行 本在画里行,却道闯其中。 醉问何处是,乃悟云之南。 仙游云之南记 西北工业大学附中初二 邵佳运 指导教师 惠军明 初来昆明,天气就把人吓了一跳,很是凉快。街上的人个个都懒洋洋的,可不

5、是吗,谁不图个安逸凉快。这天气把人都养成了神仙,谁也不着急干什么。树下穿着长褂的老头儿倚在竹椅上,眯着眼瞅着自己吐的烟圈。傍晚雨来得很急,也似乎不着急走,磨磨蹭蹭的,好像在天上飞来飞去,像个小孩儿,在这儿猛哭一会儿,见没有人理他,又到另一边哭去了。半夜明明听见雨点猛打着窗子,突然间就没了。还以为是谁在恶作剧,却又是一阵雨打来。早晨爬起来,雨早已自己收拾好眼泪,一溜烟地跑得无影无踪,一点儿痕迹也没留下。 说到水,不由想起了大理的洱海和束河的小渠,相比之下,昆明的滇池就实在太一般了。洱海,顾名思义,形如一只巨耳。洱海其实是一个巨大的高原湖泊,内陆人很难见到海,就把这样的大湖叫成海了。洱海的水是那样

6、清亮,一望无边,闪着粼粼的波光,似乎深藏着大理无穷的秘密和宝藏。洱海紧紧依偎着苍山,苍山环抱着慵懒的云团,湛蓝的天空似乎挽留不住它们漂泊的心。大理古城似乎没有古老的感觉,小商小贩的叫卖声让古城看起来有些喧嚣,而丽江束河古镇就显得清静多了。清晨的束河古镇安静得出奇,后山偶尔传来几声鹰鸣,风掠过大地,草便匍匐在地上。路边的两条水渠静静地流着,时不时发出你追我赶的急促步伐,渠边的一家家商铺还未开门,真有番“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情怀。古镇口隐约的流水声夹杂着马蹄银铃声,混合着空气飘出很远。古镇的呼吸湿漉漉的,吐出的水汽全铺在凹凸不平的青石板上。古城同然好风光,但出了镇门,就隐约有些荒芜了。

7、香格里拉是个神奇的地方,在这里说什么地方是仙境那真是滑稽的事,仅是普达措公园就足以让你大开眼界。初入山谷那种凛冽的寒气让你措手不及,天空又是那样的蔚蓝,白云在它的怀抱里恣意地撒欢儿。冷清的湖面泛着刺骨的幽蓝,像地上一只眼睛注视着你的存在、你的行动和你的轮回,心里充满了神圣与敬畏,会有一种无可名状的恐惧涌上心头。栈道边古树掩映,层层叠叠,倒影在河边,在万籁俱寂中忽然间有几尾鱼从浅岸跃起,牵出巨大的漩涡,掉进水里便没了踪迹。不知名的昆虫伏在树上发出叽叽的叫声,偶尔有几只松鼠跳下树来到路边,等着游人给它们喂食。草原好似锦绸绣织的,布满了彩色的丝线。花儿们都卧在地上,形态各异,映着多彩的眸子,深情地注

8、视着生养它们的大地,还有高大神秘的原始森林。马群在花丛中惊奇地注视着行人,又垂下头来嚼着鲜美的草叶;偶尔几匹马儿跑起,四蹄便溅起飞扬的泥花,缓缓落下。长着巨大盘角的牦牛在栈道边休息,当行人走过时,它们便温柔地摇着头,向你眨眨那双友好的大眼,像池水那么明澈。 云之南,好一幅人间仙境! 佳作点评 这篇游记作品写得很有特点。从文章结构形式来说,第一自然段为总说,后两段为分述。第一段勾画作者初到云南后的粗略印象,二三段则是精雕细刻。苍山洱海,大理古城,丽江古镇,香格里拉,在作者笔下,一一呈现在眼前。习作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绘,信笔道来,形神具备,跃然纸上。对比、白描、动静结合等写作手法的成功运用,都

9、为文章增色不少。遗憾的是,文章没能从某个角度联系生活,进而上升到哲理的高度,差画龙点睛之笔。【篇三:滇池随想】 滇池随想 滇池位于昆明市西南,又名昆明湖,古称滇南泽。滇池海拔1886米,南北长40千米,东西平均宽8千米,水深平均约5.5米,面积340平方千米,有“五百里滇池”之称。周围群山环抱,河流纵横,沃野千里,良田万顷,文化繁荣,风光秀丽,又多名山胜景,是自古以来吸引众多游人游览的“高原江南”。 滇池是滇中高原断层陷落而成的湖泊,有盘龙江等20多条河流注入,是我国物产富饶的第六大淡水湖。在20多亿年前到1200万年前,几经地壳运动的结果,使玉溪盆地下降,滇中高原地壳急剧升高,切断了滇池水向

10、南流入南盘江和红河的通道,使滇池水扭头向北,经螳螂川、普流河汉入金沙江。滇池这种与云南其他河流流向相反的状况,被人们称为“奇河倒流”。 以前的滇池很美,美得让人流口水。 大观楼里有一副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喜茫茫空阔无边 . ” 这首脍炙人口,千古流芳的“天下第一长联”,悬挂在滇池畔的大观楼已百年有余。洋洋洒洒一百八十字,出自清代名士孙髯翁 手笔,经书法家赵潘用墨庄重工整的书法,使长联独具魅力。中外观者不计其数,品过此联者,都能灼见滇池的古外今来。昆明人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与滇池有着牵肠挂肚的绵绵情怀 , 对滇池的赞美并依恋,崇拜并牵挂,已成了昆明人时尚而平常之事。 孙髯翁的大观楼长

11、联,为滇池壮丽的景色,留下了千古佳句,可以想象,从前的滇池是四围香稻,万顷晴沙,感觉是多么的豪爽! 在以前,一个人走进滇池,到了齐胸深的水,还可以看见自己的脚。 一个人 可以低下头来,像河马那样饮水。鱼在双腿之间撞来撞去,大多是石头鱼、扁鱼和金黄色的小卿鱼。白鱼游在水面上。像会自动转弯的箭一样射过来,射过去。水底是沙和青苔,还有水草。许多地方,水草茂密得像原始森林,在船上看,水是深蓝的,森林幽深,鱼群像天空中的群鸟,又像闪闪发光的小镜子。这就是以前的滇池。一转眼, 人们在围湖中尝到了甜头,围湖的活动从没有停止过,滇池在人类的围湖和涸湖举动下,一步步后退,这种原始落后的开发在无休止的延伸,到20

12、世纪70年代,达到了登蜂造极的顶点。人们在向滇池要粮的口号鼓动下,向滇池展开了围湖造田的大动作,挖西山的土填 入 滇池 ,让 今天的人们已尝到了它带来的苦果。 从1970年1月1日起到8月底,每天至少有10万人在往滇池里倾倒石头和泥土,在征服大自然的激情下,滇池柳堤的水很快就不见了,昆明八景之一的坝桥烟柳转眼就变成了乌黑的腐植土,单纯的人们幻想着,来年将是一片绿色的田野和金色的稻谷的收获。滇池没有像从前一样,为我们的先辈提供沃土良田。经过数年的努力,被围垦出的7500亩耕地,因属腐植型,根本不适宜种粮,最好的亩产仅54公斤,大多颗粒无收。有案记载的数千万元投资,不仅一分效益没有提供,至1982

13、年的12年中,还多支出了千万元。在2年之中,滇池被围去了38万亩水面。然而,滇池被围去的,正是鱼类繁殖和索饵的好场所,过去的滇池每年向昆明市提供至少几百吨的淡水鱼类、虾类和螺蛳,而今,人们很难从市面上买到产于滇他的鱼虾。 人类生存离不开水,守着偌大一个滇池,过去昆明人从未想过缺水的问题。1960年昆明市第一次遇到了水荒,滇池水位连续5个月在下限水位以下。企业因此停产,农业欠收,1982年由于汛期降水不足,导致水库供水仅够昆明市用水20天的紧张局面。尤其是70年代以来,滇池流域及其沿岸工业迅速发展,磷化工、印染、冶炼、发电、机械等数百家大小企业,人口急剧膨胀,每天50万吨污水汇人滇池,以及农田施

14、用农药和农田回水的排放,致使滇池水质严重恶化。 近10年来,人们感到滇池得了肥胖症,水质污浊不堪,含磷、氮成分大大增加,据测定,已达地面水5类标准。滇池既是昆明地区各部门的主要给水水源,另一方面也是排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唯一场所。 只顾经济利益,为了满足人类对生活的享受、自私的欲望和贪婪,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给滇池带来巨大的破坏。滇池的富营养化一直都在发展。1999 年、2000 年爆发蓝藻。滇池的污染源来自人为的原因:工业企业造成的污染,城镇居民的生活污水,农村生活污水、农田废水、农药化肥等随河流和雨水进入滇池后造成的面源污染。岸边随处可见堆放的垃圾、秸秆,连死猪死狗都会有。另一方面,工业污

15、染,有 64 家企业对治污无动于衷,其中昆明有 30 家。 面对滇池和污染,面对爆发蓝藻,滇池的治理,有关职能部门多年来“只听楼板响,不见人下来”,某些政府官员也无动于衷,听其自暴自弃,滇池周围的采石厂、违法企业屡禁不止,盘龙江等主要河流源源不断地向滇池倾泻污水,滇池走入了“边污染边治理”的怪圈。 严重缺水和污染状况导致滇池已经完全丧失饮用水功能,滇池过于污染,昆明也将不成其为“春城”;滇池消失,昆明也会随之消失。那渔舟唱晚的画面、绝迹的海菜花、金线鱼还能留在人们的故事里吗? 滇池究竟能 “ 活 ” 多久?我们能留给子孙一些什么?也许每一个人都不愿滇池消亡,我们不能在一片干涸的沼泽地上生存。 如果没有这次实践,我对滇池也不会有这么多的了解;如果没有这么多的了解,我也不会有这么多的感慨,这么多的感慨又会引起谁的主意呢?在清洗液中硅表面为负电位有些颗粒也为负电位,由于两者的电的排斥力作用可防止粒子向晶片表面吸附,但也有部分粒子表面是正电位,由于两者电的吸引力作用,粒子易向晶片表面吸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