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20141127优质课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8740848 上传时间:2019-09-13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2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明治维新20141127优质课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明治维新20141127优质课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明治维新20141127优质课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明治维新20141127优质课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明治维新20141127优质课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治维新20141127优质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明治维新20141127优质课(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标要求】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第五节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 明治维新,回顾:明治维新的背景,历史概念明治维新,推翻幕府统治后,明治政府一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天皇为首的新政权,另一方面,“求知识于世界”,向西方国家学习,积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力争实现民族振兴,摆脱外来压迫,建立近代化的国家,史上称为“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采取什么措施?我们怎样评价这些措施?,京都,东京 (江户),1868年迁都,明治天皇睦仁 (18521912),第二课时 明治维新内容,18

2、68年,睦仁举行即位大典。9月8日,改元明治,从此,日本进入明治时代。明治政府进行了各种改革尝试,史称明治维新。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是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图中左为年轻时穿传统服饰的睦仁,右为维新后穿军装的天皇。,五条誓文,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 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5,稳定大名、公卿,便于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发展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废除等级身分制,放弃攘夷口号,与外国交往,学习西方科技文化,富国强兵,日本,殖产兴业,中央集权,文明开化,世界強國,废除 不平等条约,明治

3、政府目标,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废藩置县,1.政治: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破旧立新),二、明治维新的内容,课文p95,废藩置县,废除等级 身分制度,1.政治: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破旧立新),二、明治维新的内容,课文p95,课文p95,幕府时代,日本的等级身分制,天 皇 (傀 儡),将 军,大 名,武 士,农 工 商,士,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实际统治者,全国最大的封建主,藩主,封建割据势力,封建统治的军事

4、支柱,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废藩置县,废除等 级制度,颁布宪法,中央集权,国家统一,为富国强兵奠定基础,1.政治: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破旧立新),(政体),二、明治维新的内容,课文p95,课文p95,课文p98,大久保死后,伊藤博文出任内务卿。大久保还有一个传人是大藏卿大隈重信。大隈早在1881年就向天皇提交了“宪政意见书”,遭到岩仓具视和伊藤的反对。不久大隈被罢免。同时天皇发布了预定于1890年开设国会的诏书。伊藤博文负责起草宪法。图左为大隈重信,图右为伊藤博文。,明治时期的枢密院会议,1882年,伊藤博文赴欧洲考察宪法,他面临最棘手的

5、难题是,如何定位天皇的政治地位和创建自由民权运动所要求的国会。他主要向德国学习。伊藤说:君权三分民权七分为立宪,我民权三分君权七分亦为立宪。1889年2月11日,宪法以“钦定”的形式正式发布。图为宪法发布仪式。,“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和“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大日本帝国宪法内容 规定天皇依据宪法总揽统治权; 议会协赞天皇行使立法权,只有审议国家预算案的权力; 内阁对天皇负责,成员由天皇任命; 承认国民有言论、集会、结社等权利,但被称为天皇统治下的“臣民”,拥有的权利随时可能被剥夺和限制; 天皇拥有军队的统率权,内阁无权过问。,思考:日本的天皇、议会、内阁拥有什么权力?,1889年大

6、日本帝国宪法,总揽统治权 行使立法权 掌握军队统帅权,协赞天皇行使立法权 有审议国家预算案权力,直接对天皇负责 成员由天皇任命,协助天皇,服务于天皇,天皇,议会,内阁,皇权至上,感悟:明治维新失误引出的历史教训。,日本的“拿来主义”确实很值得后发展国家借鉴。但在向西方学习的问题上,日本终因选错了榜样而走上歧途,给日本现代化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失误。明治维新后,手忙脚乱的新政权派出使团赴欧洲考察各国制度,以便为日本规划蓝图。代表团在考察后得出结论:一切效仿德国。选择德国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德国相对落后,与日本的“国情”比较接近。结局是大家都熟悉的,日本实行了德式军制,把军队直接置于天皇指挥下;同时效法

7、德意志宪法,制定了一部政府不对议会负责、议会既无财权又无军权的帝国宪法,这一切都成为日本最终走上法西斯道路的基础。,1882伊藤博文等人遍访欧美各国考察欧美国家的宪法和政治制度 ,为日本寻找适合本国的发展道路,土地改革,发展重点,基础行业,扶植民企/私人资本,重视科技和人才,2.经济: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承认土地私有,确立地主土地所有制,2.经济: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材料一 兹为改正地税,原有之田地贡纳办法,一律作废;并规定于地契调查完毕后,按土地价格争取其百分之三,作为地税。 日本明治政府1873年颁发的条例,问:材料一表明明治政府在土地制度方面作了什么改革?有何意义?,内容

8、:实行按田亩征收地税的新的赋税制度,废除原有的田地纳贡的办法。 意义:这就等于承认了农村中出现的土地私有制,有利于农村中资本主义的发展。,2.经济: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材料二: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问:材料二体现了明治政府在哪方面的改革?,经济,殖产兴业;,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纺纱厂,1872年,三井银行的前身,三井兑换店成立,富冈缫丝厂(彩色印刷风俗画的木版画 )于明治5年(1872年)由明治政府为实现日本的近代化而第一次成立的制纱厂。,富冈制纱厂女工学习场面画,土地改革,发展重点,基

9、础行业,扶植民企/私人资本,重视科技和人才,2)经济: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承认土地私有,确立地主土地所有制,积极性,农村资本主义发展,国家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1889年,东京江户桥邮局风景,1877年第一次国内劝业博览会上,女工利用机械制丝图。,1881年,第二次劝业博览会景象,八幡制铁所,土地改革,发展重点,基础行业,扶植民企/私人资本,重视科技和人才,2)经济: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承认土地私有,确立地主土地所有制,积极性,农村资本主义发展,国家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民用企业,突出国企引导;廉价出售国企给民间资本,聘请专家,派遣留学,设立

10、东京大学,殖产兴业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掀起了工业革命的热潮,仅用30年时间,就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2)经济: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材料三: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意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内务省1881年劝农局处务条例,问:材料三说明日本政府的经济措施有什么特点?,参考答案:创办国营工厂进行示范。,材料四:明治政府处理的国营企业,价格极廉,都是长期无息分期付款,实等赠送。如投资62万日元的长崎造船所,只以9.1万日元一次付清转让三菱;投资59万日元的兵库造船局,只以5.9万日元一次付清转让川崎。 材料五:明治政府用22万多日元购买2000纱锭棉纺机

11、10台,以无息分十年偿还的优惠条件出售给民间,建立前川、冈山等九所棉纺厂,又如用政府垫付纺纱机价款方式建立桑原(在大坂)、宫城、名古屋三所棉纺厂。政府还以多种形式贷款给民间企业和个人。据统计,自1873至1881年发放的贷款总额达5300万日元,贷款对象多对特权商人新兴财阀,以及与军事有关的企业。 问:结合材料四、五,思考明治政府为了促使经济发展,采取什么措施?,参考答案:扶持民企,廉价出售国企给民间资本,三菱集团的历史,一八七年奠基,当时贩售铸铁制成的“天水桶” , 还只是一个默默无名的小公司; 随后三菱接手官方经营的长崎造船厂 ,并很快获得了明治政府委托经营的13艘轮船和海上军事运输业务;

12、 一年后,政府干脆将这13艘轮船送给了三菱,每年还拨给经营补偿费; 此后,政府又购买了邮政轮船公司的18条轮船,无偿交给三菱经营; 接着,三菱集团收购了政府管辖的碳业、造船业,进一步扩大了经营范围; 今天的日本国内有一百多家三菱企业,海外还有数百家三菱的分支机构。,土地改革,发展重点,基础行业,扶植民企/私人资本,重视科技和人才,2)经济: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承认土地私有,确立地主土地所有制,积极性,农村资本主义发展,国家办军事工业和重工业,交通运输业和通讯业,民用企业,突出国企引导;廉价出售国企给民间资本,聘请专家,派遣留学,设立东京大学,殖产兴业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掀起了工业革命的

13、热潮,仅用30年时间,就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1877年成立的日本东京大学,1876年建的一所 日本新式小学,“ 日本私学双雄 ”,1858年兰学塾(1890庆应义塾大学)1882年东京专门学校(1902年早稻田大学),(2011高考江苏卷)【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9世纪中后期,日本政府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迅速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志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材料二 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

14、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 高桥龟吉日本近代经济形成史,材料三 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业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 米庆余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的起步与形成 (2)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依据材料二、三,概括这种变化的原因。,答案: (1)方式:官营。

15、原因:民间缺乏创办企业的意愿;发挥官营企业的示范效应。 (2)变化:由官营转变为政府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原因:官营企业经营不善、亏损严重;官营企业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妨碍;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竞争力增强;经济学界对政府官营政策的不满。,福泽谕吉(18341901年)福泽谕吉在2634岁的时候,三次出访欧洲和美国,并将在欧美的所见所闻写成西洋事情、西洋导游和西洋衣食住等书。这三本书轰动一时,影响甚大。福泽谕吉目睹了欧美国家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坚船利炮、富国强兵和工商繁荣,也反思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封建主义的相继没落,遂萌生“脱亚入欧”的思想。福泽谕吉在其所著文明论概略中说:“如果想使日本文

16、明进步,就必须以欧洲文明为目标,确定它为一切议论的标准,以这个标准来衡量事物的利害得失”。福泽谕吉还在报纸上发表脱亚论文章,主张日本“所奉行的主义,惟在脱亚二字。我日本之国土虽居于亚细亚之东部,然其国民精神却已脱离亚细亚之固陋,而转向西洋文明”。他还呼吁说:“我国不可狐疑,与其坐等邻邦之进,退而与之共同复兴东亚,不如脱离其行伍,而与西洋各文明国家共进退。”号称明治三杰之一的福泽谕吉为日本选择的振兴之路,就是摆脱以中国为中心的朝贡体系,进而使日本成为欧洲型的民族国家。,依据材料指出,福泽谕吉主张“脱亚入欧”的主要理由和消极影响。,材料一 所奉行的主义,惟在脱亚二字。我日本之国土虽居于亚细亚之东部,然其国民精神却已脱离亚细亚之固陋,而转向西洋文明。与其犹豫不决,待邻国开明以共兴亚洲,不如脱离其伍,与西洋文明国家共进退。于两国之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