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第一课时)》优秀说课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739989 上传时间:2019-09-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第一课时)》优秀说课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第一课时)》优秀说课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第一课时)》优秀说课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第一课时)》优秀说课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第一课时)》优秀说课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第一课时)》优秀说课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第一课时)》优秀说课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三角形(第一课时)说课案 永安六中 陈水彬 指导教师:永安进修学校 陈其华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三角形第一节的知识。主要是让学生在对三角形已有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模型的过程,科学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基本要素及其表示方法,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比较等操作活动来探究三角形三边之间的不等关系;是“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的重要体现,是对三角形认识的深化,也是今后继续系统探究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相似等知识的基础。b5E2RGbCAP2.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课程标准要求“教学

2、内容应体现基础性,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让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理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p1EanqFDPw(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实例,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几何模型的过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及其基本要素;经历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的过程,掌握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DXDiTa9E3d(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师生互动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教学中渗透数学美、数学分类思想,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热情;同时树立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观点。RTC

3、rpUDGiT3.教学重难点:由于学生在小学的学习,对三角形已有所认识,生活中也看到不少的三角形模型,也有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生活经验。因此,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可能并不是特别困难,但对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几何模型,“数学生活化”思想的理解,以及建立模型后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由众多特例总结归纳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为:5PCzVD7HxA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概念、基本要素及表示方法。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与理解。教学难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与理解。4.教材处理: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对教材做了部分调整,以“猜谜、

4、摆图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生活中的三角形”为切入口,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的数学理念。让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之后的实验探索中,主动获取知识。在练习题上巧设坡度,降低难度,弱化学习障碍的影响。jLBHrnAILg学法教法:根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七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及目标教学的要求,我对本节课准备采取的学法和教法分析如下:1.学法指导:让学生经历“情境问题模型应用”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学习背景与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实验、比较、讨论、交流的活动中归纳出数学结论,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xHAQ

5、X74J0X2.教法分析: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学生可能遇见的学习困难,同时为了更好地进行学法指导,采用“情境问题模型应用”的教学模式。首先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情景,帮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几何模型,从而理解“数学生活化”的思想;再通过小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完成对三角形基本知识的自主建构。LDAYtRyKfE3.教学手段: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直观、形象的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质量。教学程序:(制作PPT演示文稿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同时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准备从“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合作交流、探

6、究新知精设练习、巩固新知拓展创新、应用新知走出课堂、应用数学互动小结、课后提高”六个环节来进行本节课的教学。Zzz6ZB2Ltk(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为了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态进入探究新知的过程。我对引入设计如下:1.猜谜: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以三国地图为背景出示谜面“鼎足之势打一数学图形”。2.生活中的三角形: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找出图片中隐藏着的三角形“模型”后,再由他们举出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并说说他们知道的三角形知识,从而引出新课。dvzfvkwMI1 设计意图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调动他们主动

7、学习数学、创新地运用数学的积极性。rqyn14ZNXI(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师:请同学们把你知道的三角形内容说一说。学情预设生:三角形的周长公式、面积公式、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出示问题:(口答)判断下列图形是不是三角形? 学生口答后多媒体展示。1.三角形的定义。(淡化概念而侧重于学生对图形特征的识别)学生活动1:如图,你能找出图中的三角形吗?你找到了 个三角形,它们是 。教学生方法:做这种类型题最好有序进行,做到不增不漏。如可以按“三角形的形状”从小到大同时按方向从左到右分类计数的,也可以按“边”分类,如以AB为一边的三角形有:ABD,ABE,EmxvxOtOco设计意图在教学中渗透数

8、学的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体验数学的思想方法。SixE2yXPq5在学生对三角形的表示的不准确中引出:2.三角形的表示。三角形ABC,我们把它表示为ABC。3.三角形的基本要素。(强调三角形的六要素这是初中几何与小学的根本区别)4.探索三角形三边的关系:(1)引例: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问题。投影出示沪宁杭工业基地交通图,引导学生思考:我国政府为什么要修建上海至宁波的跨海铁路?即汽车从A到B“经过点C走”和“从大桥走”哪一个近?为什么?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思考“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结论,借此迁移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上,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

9、起,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的数学理念。 6ewMyirQFL(2)学生活动2:学生分八个小组活动,每小组各准备五根木棒,长度分别为3cm、5cm、7cm、10cm、12cm。根据以下问题摆一摆试试:kavU42VRUs任取其中三根木棒,能拼成三角形吗?你发现了哪几组三根木棒能拼成三角形?你发现了哪几组三根木棒不能拼成三角形?在学生进行充分的活动之后选代表回答问题。师:同学们在摆的过程中能发现什么规律?请用你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

10、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在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时,分小组进行动手实验、操作、比较探索出三边之间的关系,从而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y6v3ALoS89(3)教师演示三边之间的不等关系,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师:反过来,如果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或者两边之差大于第三边,能否组成三角形呢?设计意图加深学生理解,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三)精设练习、巩固新知设计意图为了帮助学生从易到难、从会学到会用、从知识到能力的迁移;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设计了以下的题组,在

11、练习中巧设坡度,降低难度,弱化学习障碍的影响。M2ub6vSTnP1.(口答)下面每组数分别是三根小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1) 3cm 、 4cm、5cm ( ) (2) 8cm、7cm 、15cm ( )0YujCfmUCw(3) 5.5cm、7.5cm、2.5cm( ) (4) 10cm、5cm、4cm ( )eUts8ZQVRd技巧:比较“较短两条线段之和与最长线段的大小”,或比较“较长两条线段之差与最短线段的大小”。2.有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冒着生命危险斜穿马路。你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释这种不文明的行为吗?3.有长度分别为4cm、8cm、10cm、12cm的四根彩色木条,任取

12、三根组成一个三角形有( )种不同的组法。 A.2 B.3 C.4 D.5sQsAEJkW5T(四)拓展创新、应用新知问题: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cm和8cm的木棒,根据以下条件完成问题:(1)再取一根长度为2cm的木棒,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2)如果取一根长度为13cm的木棒呢?(3)聪明的你能取一根木棒,与原来的两根木棒摆成三角形吗?(4)要选取的第三根木棒的长度x要满足什么条件呢?归纳总结:三角形中已知两边,确定第三边的条件: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变式递进训练:1.ABC中,AB=2,BC=4,AC的长为奇数。则AC=_。2.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cm、7cm,则这个三角形周长C的

13、取值范围是多少?设计意图基础练习之后,变式训练的设置,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发挥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发挥教材的扩张作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GMsIasNXkA(五)走出课堂、应用数学试一试:你能只用两个三角形、两条线段摆出一些优美的图案吗?展示学生图案展示参考图案设计意图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当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通过这道“摆图案”题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体现数学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TIrRGchYzg(六)互动小结、课后加强:1.知识小结: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总结:(1)什么是三角

14、形?三角形的基本要素及其表示方法。(2)三角形三边的关系。(3)应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解决问题。2.学法小结:(1)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 (2)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3.课后加强:课本第137页习题5.1知识技能与数学理解(必做)问题解决(选做)附:板书设计及时间安排:设计说明:认识三角形(第一课时)是一节新授课,针对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结合自己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一些体会,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自我评价如下:7EqZcWLZNX1.努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学数学。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展示一些图片既联系了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lzq7IGf02E2.尽量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懂得学数学。如果要让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学习并获得一定的成功感,我们必须教给学生一些走向学习成功的方法。为此,针对学生在数三角形个数容易出现的遗漏现象,教给学生方法,从而做到不增不漏;虽然这些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地方,但对一些学生来说无疑是指路的明灯。zvpgeqJ1hk3.力争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学数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准备主要让学生进行“自主观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先对知识内涵进行一些探索,再得归纳出知识;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