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复习指导(本科)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8739978 上传时间:2019-09-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指导(本科)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指导(本科)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指导(本科)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指导(本科)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指导(本科)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指导(本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复习指导(本科)(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库1、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准确性、 、 。2、两个传递函数分别为G1(s)与G2(s)的环节,以并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则G(s)为 (用G1(s)与G2(s) 表示),如果并串联方式连接,其等效传递函数为, (用G1(s)与G2(s) 表示)。3、如果劳斯表中第一列的系数均为正数,则系统 定。4、根轨迹起始于开环极点,终止于 。5、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则其开环的极点分别是 、 、 ,零点是 。6、开环传递函数为 ,则其开环的极点为 , ,零点为 , 。7、常用的频率特性图示方法有极坐标图示法和 图示法。8、稳定是对控制系统最基本的要求,若一个控制系统的响应曲线

2、为衰减振荡,则该系统 。判断一个闭环线性控制系统是否稳定,在时域分析中采用 判断;在频域分析中采用 判断。9、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相频特性为 。10、如实轴上有根轨迹,则根右端的开环极点和零点的个数之和为 。11、对于传递函数T=1/Ts+1,则该环节称为 环节。12、若系统的特征方程满足系统的稳定性,则在劳斯表的第一列的参数均要求 。13、设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 ,极点为 , , ,零点 。14、PID调节中的“P”指的是 控制器,“I”指的是 控制器,“D”指的是 控制器。15、闭环控制系统又称为 控制系统。16、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则该环节 。17、常用的频率特性图示方

3、法有 图示法和 图示法。18、传递函数就是 和 之比。19、某环节的传递函数是,则该环节可看成由 、 、 环节串联而组成。20、二阶系统有四种工作状态,它们分别是(1) 状态;(2) 状态;(3) 临界状态(4)无阻尼或零阻尼状态。21、开环传递函数为 ,则其开环的极点为 , ,零点为 , 。22、常用的频率特性图示方法有极坐标图示法和 图示法。23、结构图方框的三种连接结构(1) ;(2) ;(3) 。24、频率特性的极坐标图又称 图。25、如实轴上有根轨迹,则根轨迹右端的开环极点和零点的个数之和为 。26、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1) (2) (3) 。27、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

4、 系统、闭环控制系统及其组合。28、当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某一参数从0变化到无穷大时,系统的闭环特征根在根平面上变化的轨迹称为 。29、若实轴两相邻开环极点之间有根轨迹:该区段必有 点。30、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则其开环的极点分别是 、 、 ,零点是 。2、 选择题:1、下列哪种措施对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没有效果 ( )。 A.增加开环极点; B。在积分环节外加单位负反馈;C.增加开环零点; D。引入串联超前校正装置。2、已知开环传递函数 ,试在平面上确定系统根轨迹的渐近线的交点( )。A-3V B.-4V C.-7/3V D.-7/2V3、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相角裕度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 。A

5、. 稳态误差 B。超调 C。调整时间 D。峰值时间4、已知开环幅频特性如图所示, 则图中不稳定的系统是( )。 系统 系统 系统A.系统 B.系统 C.系统 D.都不稳定5、梅逊公式主要用来( )。A.判断稳定性 B.计算输入误差 C.求系统的传递函数 D.求系统的根轨迹6、根轨迹的相角条件式A.kp B.(k+1)p C. p D. (2k+1)p1、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则该环节是( )。A.比例环节 B.积分环节 C.惯性环节 D.微分环节2、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则它是一种( )。A. 相位滞后校正 B. 相位超前校正 C. 相位滞后超前校正 D. 反馈校正3、已知系统的开

6、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 )。A. 50 B.25 C.10 D.5 4、若某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 )。A. B. C. D.与是否为单位反馈系统有关5、若系统增加合适的开环零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改善系统的快速性及平稳性; B.会增加系统的信噪比;C.会使系统的根轨迹向s平面的左方弯曲或移动; D.可增加系统的稳定裕度。6、相位超前校正装置的奈氏曲线为( )。A.圆 B.上半圆 C.下半圆 D.45弧线1、关于PI 控制器作用,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A. 可使系统开环传函的型别提高,消除或减小稳态误差.B. 积分部

7、分主要是用来改善系统动态性能的.C. 比例系数无论正负、大小如何变化,都不会影响系统稳定性.D. 只要应用PI控制规律,系统的稳态误差就为零。2、从0变化到+时,延迟环节频率特性极坐标图为( )。A.圆 B.半圆 C.椭圆 D.双曲线3、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该系统的开环增益为 ( )。 A. 100 B.1000 C.20 D.不能确定4、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它的开环增益为( )。A.1 B.2 C.5 D.105、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S)=2/S,则它是一种( )。A.惯性调节器 B.震荡调节器 C.微分调节器 D.积分调节器6、若两个系统的根轨迹相同,则有相同

8、的( )。A.闭环零点和极点 B.开环零点 C.闭环极点 D.阶跃响应1、控制系统的上升时间tr、调整时间ts等反映出系统的( )。A.相对稳定性 B.绝对稳定性C.快速性 D.平稳性2、设开环传递函数为G(s)H(s) , 其根轨迹渐近线与实轴的交点为( )。A.0 B.1 C.2 D.33、与开环控制系统相比较,闭环控制系统通常对( )进行直接或间接地测量,通过反馈环节去影响控制信号。A.输出量 B.输入量 C.扰动量 D.设定量4、在用实验法求取系统的幅频特性时,一般是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 )来求得输出信号的幅值。A.相位 B.频率 C.稳定裕量 D.时间常数5、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则

9、实轴上的根轨迹为( )。A.(-2,-1)和(0,) B.(-,-2)和(-1,0)C.(0,1)和(2,) D.(-,0)和(1,2)6、开环频域性能指标中的相角裕度对应时域性能指标( ) 。A. 稳态误差 B.超调 C.调整时间 D.峰值时间7、动态结构图的等效变换法则,分支点前移的等效变换法则是:( )分支点所经过的传递函数。A.加以 B.减去 C.乘以 D.除以8、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则它是一种( )。A. 相位滞后校正 B. 相位超前校正 C. 相位滞后超前校正 D. 反馈校正9、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则该环节是( )。A.比例环节 B.积分环节 C.惯性环节 D.微分

10、环节10、在信号流图中,在支路上标明的是( )。A.传递函数 B.输入C.引出点 D.比较点5、时域分析的性能指标,哪个指标是反映相对稳定性的( )。A.上升时间 B.峰值时间 C.调整时间 D.最大超调量6、相位超前校正装置的奈氏曲线为( )。A.圆 B.上半圆 C.下半圆 D. 45弧线11、已知某系统的传递函数的特征表达式如下,利用劳斯表判据依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12、如图1所示电路,求传递函数。 图1电路结构13、利用结构图图2变换求解传递函数Y(s)/R(s)。 图2结构图14、某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如图3所示:1、写出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2、写出该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开环幅频特性及开环相频特性各自的表达式。15、已知开环传递函数G(S)H(S)= ,系统由哪些典型环节组成。16、增加开环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17、在绘制根轨迹时如果开环零点个数m小于开环极点个数n,则有多少条根轨迹终止于无穷远处。18、开环传递函数G(S)=,求其开环极点和零点并求根轨迹在实轴上的区域。19、利用结构图变换求解传递函数Y(s)/R(s)。20、利用劳斯表判断系统下列特征方程的稳定性,如不稳定,有几个根在s右半平面。 21、已知开环传递函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