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山寺李白课件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8739904 上传时间:2019-09-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76.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夜宿山寺李白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夜宿山寺李白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夜宿山寺李白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夜宿山寺李白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夜宿山寺李白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夜宿山寺李白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夜宿山寺李白课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夜宿山寺李白课件 夜宿山寺这首诗曾被选入小学语文教科书,一般认为它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关于夜宿山寺李白课件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5、练习把诗句补充完整。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小擂台 以小组为单位介绍唐朝大诗人李白。(相同的内容不重复) 二、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夜宿

2、山寺 三、学习新课 1、教师用投影出示插图,请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画的内容。 在一座很高的山上,有一座寺庙,云雾萦绕在山腰,星星在寺庙周围眨着眼睛。 2、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3、学生自己读古诗,对照生字表自学生字,记住它们的音、形、义。 4、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宿寺危摘辰敢恐惊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提醒纠正。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危:上面是?,第三笔是横。 辰:部首是“厂”字头,第五笔是竖提。 摘:左右结构的字,同字框里是“古”。 敢:注意与“取”字的区分。 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

3、,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理解字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 宿:住宿。 寺:庙。 危:高。 辰:天上的星星。 恐:害怕。 惊:惊动。 语:说话。 百尺:泛指很高很高。 天上人:天上的神仙。 (5)结合注释和投影中的解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及时进行帮助指导) 危楼高百尺:这座高高的寺庙高不可测。 手可摘星辰:伸出手去就可以摘到天上的星星。 不敢高声语:在这里不敢大声说话。 恐惊天上人:害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让学生自己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己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6)

4、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及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5、指导朗读 (1)结合电脑欣赏当时的意境,听配乐朗读。(听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加班级展示。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加竞赛,而后评议出最佳选手。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6、体会诗中出现的两个“高”字,结合诗句内容谈出自己的感受。 (“危楼高百尺”中的“高”是形象的描绘了寺庙的高耸入天,伸手即可摘到星星的景象,以此说明这座寺的高度;“不敢高声语”描写诗人说

5、话时声音的大小,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这两个字用得巧妙。) 三、练习巩固 1、练习按照田字格书写汉字。 摘:左窄右宽,同字框里是“古”。 敢:左右宽窄,高低一样,右边是四笔写成。 寺:第三笔横要长一些。 惊:左窄右宽。 恐:上下结构,上面的“巩”字要写得紧凑些。 “宿、危、辰”三个字让学生说说应注意的问题。 2、填写诗句 ()()高百尺, 手可()()()。 ()()高声语, ()()天上人。 3、背诵古诗(自己先练习,而后汇报。) 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五布置作业 1、在生字本上抄写难字 2、找一找李白其它的诗,读一读。 附:板书设计: 3夜宿山寺(李白) 难字:宿危摘辰敢 教

6、学目标: 1、学习11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夜宿山寺的内容,初步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的意思,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重点; 1、学习11生字。 2、正确、流利的读诗,感悟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1、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字。 2、了解诗的内容,能说出从哪看出山寺很高。 教学准备: 1、李白头像一个。 2、一座高山和星星及诗歌。 3、介绍中国语言文字及学习后的希望,有背景。 一、导入。 1、以拜访名人导入:小朋友好,今天呀,老师要带大家去拜访一位古代的名人。他是谁?让我们一起来敲敲门,来,一起来,咚,咚,咚!,门开了,是谁?(李白)对了。(出

7、示李白头像) 2、认识诗人李白。 老师:李白是什么人?我们知道他哪些作品?(静夜思、古朗月行)过渡:小朋友,李白是一个性格非常豪放的人,这天,他登上了一座高山。(电脑出示一座山)在这座高山上还有一座高高的寺庙。夜深了,李白站在寺院的楼台上,仰望满天的星星,觉得美丽极了,于是,他展开美妙的想象,写下了一首著名的古诗夜宿山寺。(板书:夜宿山寺) 二、解诗题。 1、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2、请看古诗 读准下列字音:寺、宿、恐。 (认读生字时,字形相近的可以放在一起识字,如:“寺”和“诗”,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字音字形。) 宿(住宿)(宿舍) 寺(佛寺)(寺庙) 危(危险)(危机) 辰(星辰)(辰时

8、) 恐(惊恐)(恐怕) 惊(惊喜)(惊吓) 似(好似)(似乎) 庐(庐山)(草庐) 笼(笼罩)(笼络) 苍(苍白)(苍松) 茫(茫然)(白茫茫) 三、明诗意。 老师:小熊猫提醒大家,请个别同学读一读。 (电脑出示读诗歌的要求:1、身子坐直。2、眼离书一尺远。) 老师:请小朋友按照小熊猫的要求自由地、轻声地读一读古诗。 还这样读呢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学生自由朗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学做小诗人诵读。) 1、学生自由读。 2、个别读、集体评、再读、再评,教师纠正个别平舌音和翘舌音。 过渡:大家齐读好不好?(教师重提小熊猫的要求

9、后,学生读。) 3、现在,请小朋友展开丰富的想象,让我们跟随着诗仙李白一块到山上去游览一翻吧!(电脑出示:山、星、诗) 过渡:李白沿着蜿蜒的山路,一步一步地登上了这座高山。在夜色中,他还登上了山顶的寺庙的这座高楼,站在这么高的楼上,他会想些什么呢? 4、学生回答。 教师:小朋友觉得李白这时候感受最深的就是:这座楼实在是太(高)了。那他是怎样描写楼高的呢? 5、学生读出第一个诗句:危楼高百尺 教师:从这行诗里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并说出“高百尺”的含义。 教师:哦,我明白了,太好了。小朋友,当你一眼看到了一座这么高的楼,你的感觉会怎样? 学生发表意见。 教师:谁能来读一读这一行诗? 学生读:

10、危楼高百尺 教师:真高呀,还有谁读?高不高?还有想读的吗?有点矮了。还请读得怎样? 分组读、自由读。 个别读,再评。 过渡:这么多的小女孩,你面前有一座这么高的楼,让我们一起来说:“危楼高百尺”真是太高了。这时候,李白还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手可摘星辰”,教师正音。 教师: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回答。 教师:咱们也来摘摘。伸出手来,使劲摘,有没有?没有。但是,站在这楼上,仿佛伸出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这座楼真是高呀。小朋友,现在,站在这么高的楼上摘星星,你的心里肯定是非常非常的(高兴)。谁来读一读。 学生读“手可摘星辰”,教师正音。(个别再读,再评。要求读得高兴。) 教师:启发读得高兴。(

11、想想看,那么高的楼,伸出手就可以摘到星星呀,心里多高兴呀。这次高兴了。) 学生自由读。 过渡:这位同学读得很可爱,请你读。然后齐读。 过渡:李白又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不敢高声语”,说意思。 教师:李白还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恐惊天上人”,说意思。 过渡:小朋友,刚才在楼上呀,我们都快跟神仙成了邻居了,你们说这楼高不高呀?真是好极了。想想,夜已经很深很深,天上的神仙都睡着了,那么,我们该怎么读才不把他们吵醒呢? 学生回答:小声读。 学生读。 教师指导,个别读,齐读。 四、悟诗情。 过渡:小朋友,回忆以下,刚才,我们跟着诗仙李白一步一步地登上了高山,登上了山顶寺庙的这座高楼,面对此情此景,李白写

12、下了一首著名的古诗夜宿山寺,我们一起读 我觉得还不够,再一起来。小声真是美呀!小朋友,天上真的有神仙吗?(没有)可以摘星星吗?这是诗人的大胆想象。他为什么会这样想呢? 学生回答:因为这座楼太高了,太高了。(板书:高)多么奇妙的想象,多么美妙的诗句呀,小朋友是不是很想很想(电脑出示“要求”) 个别读: 想有感情地背诵这首古诗。 想表演这首古诗 我想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首诗。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活动,同学们之间合作完成。 教师巡堂参与。 教师:谁想?你想?想的都起立,还有谁?还有谁想表演?先背还是先演?先背,加动作演。 个别学生说。 教师:老师也想说一说,那得闭上眼睛,听老师说得美不美。(悠扬的美不美?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副怎样的图画?画下来,谁愿意上来画?(配彩云追月,教师指导。) 画好后播乐,介绍中国语言文字。 教师总结:小朋友,画得怎样?美不美?今天,画美、诗也美,李白的优秀作品还有很多很多,小朋友在课后可多去看一看,读一读,下一回,咱们要开一个诗歌朗诵会,到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