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爱情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739479 上传时间:2019-09-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爱情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初中生爱情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初中生爱情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初中生爱情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初中生爱情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生爱情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爱情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生爱情教育状况的调查研究兼论中学应该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刘慧 刘玉一、问题的提出目前,中学生“恋爱”现象比较普遍,一些不良后果随之发生,引起家长、学校、社会的关注。那么,怎样看待这种现象?怎样解决这样问题?作为教育理论工作者应该积极思考与行动。我们以“爱情教育”而不是“早恋”问题或“青春期教育”为主题词,对初中生展开问卷调查研究,主要基于三点考虑:其一,“早恋”一词并不科学,具有贬义性,易于被中学生拒斥、反感、害怕,以此编制问卷,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恐怕难以保证调查的信度与效度。其二,预防“早恋”的教育或对“早恋者”的教育,是治标不治本,并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一定意义上讲,初中生的所谓“早恋

2、”行为是在青春期迸发的对爱情的渴望。孩子对爱情的感受与向往并非始于青春期,而是他们出生后,在他们的生命生长过程中,耳濡目染父母及周围人的爱情故事、大众媒体有关爱情节目。只是进入青春期,他们不再仅仅是感受,而是跃跃欲试了。一些孩子在没有获得应有教育的前提下,凭着自己的感觉、渴望与生理冲动开始行动,这样出现了所谓的“早恋”现象以及一些不良后果。从这个角度看,要解决“早恋”问题,关键是爱情教育问题,而初中阶段的孩子处在爱情发展“活跃期”、爱情教育的“关键期”。其三,从教育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角度看,关注生命、关注爱情是回归学生生活的内在要求。在生命教育的视野下,爱情教育应该纳入学校教育之中。近来,爱情

3、教育已经出现在一些初中语文教材中,也有从爱情教育角度关注中学生“早恋”问题的论文发表。文献研究发现,自1983年起,教育者开始关注青少年早恋,提出早恋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至今已有106篇论文问世,其中,从爱情教育的角度论述的论文共有14篇,最早的1篇论文发表于1987年,1989-1999年有4篇与爱情教育相关的论文,2000-2007年有9篇直接从爱情教育角度论述的文章,主要是围绕爱情教育纳入初中生语文教材展开的。但是否应该对初中生进行爱情教育,观点不一。为此,我们试图对此问题进行有关调查研究。二、调查方法本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自编三套调查问卷,分别对初中学

4、生、家长、教师进行调查。选取中等城市里两所初中,一所是市级普通初中,一所是农村普通初中,在每所学校随机选取初二和初三各两个班级,每班发放50份学生问卷与家长问卷(由相应的学生家长作答),并在这两所学校各随机选取50名教师回答教师问卷。考虑到初中一年级学生刚刚升入初中,还处于小学升入初中后的过渡时期,因此没有列入被调查的对象之列。共计发放问卷500份,学生和家长各200份,教师100份。共回收问卷485份,其中学生200份,问卷有效率为100%;家长188份,问卷有效率为94%;教师97份,问卷有效率为97%。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此,我们以初中生的答卷为主线,教师、家长的答卷为辅助,来呈现部分

5、调查结果及其分析。(一)初中生面对爱情的心理倾向与困惑学生调查问卷中设计了两道题,一是对爱情的心理倾向,有四个选项:“困惑”、“羞于启齿”、“希望得到相关的知识和指导”、“其他”。调查结果如表1:表1:对于爱情,你是困惑羞于启齿希望得到相关的知识和指导其他初二城市学生13%52%32%3%初三城市学生16%54%28%2%初二农村学生14%61%23%2%初三农村学生12%58%26%4%二是关于初中生爱情困惑的调查,调查问卷设计了一道开放题:“你有过爱情方面的困惑吗?哪些困惑?”,被调查的学生中,94%的认为自己有过爱情方面的困惑,其中城市学生占96%,农村学生占92%。具体的困惑内容很多,

6、我们对此进行了分析归类,主要有七种:由于父母感情不和或离婚,对爱情持怀疑态度(城市学生占6%,农村学生占3%);有爱情方面的困惑不知道向谁求助(城市学生占13%,农村学生占15%);对于异性同学向自己表明爱意,不知道该怎么做(城市学生占12%,农村学生占8%);自己对异性同学有好感,不知怎样处理(城市学生占22%,农村学生占19%);想与异性同学正常交往,却担心老师和家长不理解(城市学生占9%,农村学生占11%);对于网络、影视作品中的爱情存在困惑。(城市学生占16%,农村学生占9%);一提到爱情就觉得不好意思、羞愧甚至觉得思想肮脏(城市学生占22%,农村学生占35%)。(二)初中生谈论有关爱

7、情话题的对象对初中生能够谈论爱情话题对象的调查中,问卷中设计了四道题,涉及家长、教师、同学三方面人士。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很少或根本没有同他们谈论过爱情话题,在农村学生中为100%,在城市里学生中,除了初二学生的4%以外,也是一样(见表2)。而在同学之间,不谈论的却是极少数(见表3)。这样,学生在家长与教师面前刻意掩饰自己异性伙伴的人数就自然很多,城市学生为八成,农村学生为九成(见表4);若有异性同学对他们表示“爱意”接近九成的城市学生,八成的农村学生会告诉自己的好朋友,而告诉家长或教师的仅有2%-3%(见表5)。表2:家长和你交谈过有关爱情的话题或经验吗?经常交谈很少交谈没交谈过初二城市学生4

8、%87%9%初三城市学生076%24%初二农村学生051%49%初三农村学生050%50%表3:你与同学之间谈论有关爱情的话题吗?经常谈论偶尔谈论不谈论初二城市学生22%75%3%初三城市学生27%71%2%初二农村学生14%78%8%初三农村学生8%11%83%表4:你向家长或老师刻意掩饰自己的异性伙伴吗?是否其他初二城市学生79%19%2%初三城市学生82%16%2%初二农村学生89%11%0初三农村学生91%7%2%表5:如果有异性同学向你“表明爱意”你会告诉老师或家长告诉好朋友不声张其他初二城市学生2%85%11%2%初三城市学生2%87%9%2%初二农村学生3%78%16%3%初三农

9、村学生2%80%14%4%(四)影响初中生爱情观的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对初中生的爱情观影响最大的人,约半数的学生认为是同学,1/3的城市学生,1/4的农村学生认为是家长;选择老师的,在城市中学15-17%的学生,在农村为23%(见表7)。表7:你认为在爱情观方面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家长老师同学其他初二城市学生30%17%50%3%初三城市学生33%15%48%4%初二农村学生21%23%54%2%初三农村学生19%23%56%2%再有,中外名著或经典影片中的爱情对初中生也有较大的影响,约六成左右的学生选择了有影响,其中农村学生的比例高于城市学生,相比而言,城市的初三学生选择有影响的人数最少(见表8

10、)。表8:你认为中外名著或经典影片中的爱情对你有影响影响不大其他初二城市学生60%35%5%初三城市学生55%39%6%初二农村学生67%30%3%初三农村学生66%31%3%(五)初中生对待爱情教育的态度近九成的城市学生、八成的农村学生需要爱情教育。不到5%的学生对是否需要爱情教育选择了“不好说”(见表9)。他们的理由大多为“应该因人而异,对于有的人来说爱情需要教育,对于有的人来说爱情不需要教育”或个别同学认为“爱情无所谓教育与否,爱情讲的是缘分”等等。表9:你认为爱情需要教育吗迫切需要需要不需要不好说初二城市学生7%82%8%3%初三城市学生9%79%7%5%初二农村学生2%80%14%4

11、%初三农村学生3%75%17%5%被调查的学生中,对把“爱情单元”引入教材的看法,城市学生中四成左右赞成,初二学生高于初三,农村学生中赞成者为1/3,初二高于初三,过半数的学生持怀疑态度(见表10)。他们选择“不好说”的理由,多为“无所谓,仅仅一个爱情单元对于爱情教育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个别同学认为“我只想知道中考考不考爱情单元的内容,其他的我不关心”等等。表10:把“爱情单元”引入教材你的意见是赞同反对不好说初二城市学生43%7%50%初三城市学生39%5%56%初二农村学生34%9%57%初三农村学生30%11%59%期待爱情教育来自谁的选择,被调查的学生的答案比较分散。城市学生中1/

12、3的人希望由学校来承担,1/3的人希望由专家来实施,近1/5的学生选择了家长;农村学生中约40%的人选择了学校,高出城市学生约10个百分点,约1/3的学生选择了专家,而选择来自家长的仅为10%。城乡学生都有10%以上的人选择了网络,选择“其他”的人数很少,不足5%(见表11),他们的理由大多为“我期待爱情教育来自实践中自己和周围人的经历及自身内心的感悟”或“我期待爱情教育来自多方面,包括学校、家长、专家和社会”等等。表11:你期待爱情教育来自学校家长专家网络其他初二城市学生32%20%29%16%3%初三城市学生35%17%33%11%4%初二农村学生44%10%34%10%2%初三农村学生3

13、9%9%35%14%3%(六)初中生眼中的学校爱情教育状况对“学校爱情教育课程的设置状况”的调查结果(见表12)表明,城市中学初二年级在政治、语文课中有专章讲述,在相关课程中有渗透;农村中学几乎没有此类课程内容。关于“语文课堂中有关爱情教育的内容是怎样讲授的?”90%的同学认为老师基本是按照教师教学用书讲授的,千篇一律,字词辨析、分析中心思想、各章节大意和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没有新见解和新主张,也不举例或扩展,学生没有从内心来感受和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表12:学校爱情教育课程的设置状况政治、语文课专章讲述相关课程渗透专门的校本课程没有安排初二城市学生23%74%03%

14、初三城市学生08%092%初二农村学生012%088%初三农村学生07%093%对教师面对学生之间的“爱情”时,教师一般采取的方法,71%左右的城市学生、85%的农村学生选择“严厉禁止”,选择“分析利弊进行引导”的城市学生为6-7%,农村学生为3%(见表13),选择“其他”选项的同学,大多数的理由为“向家长报告,与家长一起监督”或“如果好学生谈恋爱,老师会分析利弊进行引导,如果是差生的话,老师一开始会严厉禁止,后来便放任不管了”等等。表13:对于学生之间的“爱情”,老师一般采取哪种教育方式处分严厉禁止放任不管分析利弊进行引导其他初二城市学生3%74%2%7%14%初三城市学生2%72%6%6%14%初二农村学生2%85%2%3%8%初三农村学生085%3%3%9%“如果学校里有爱情教育,它的信息提供方式是”,被调查的绝大多数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主要是“其他”(见表14),他们的理由是“所谓学校里的爱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