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基本方法

上传人:qiuf****299 文档编号:98737200 上传时间:2019-09-13 格式:PPT 页数:154 大小:6.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基本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54页
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基本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54页
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基本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54页
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基本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54页
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基本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基本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基本方法(1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基本方法,黑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17,引 言,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构建风险分级管 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 、省委省政府关于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要决策和部 署,是牵动安全生产全局工作的“牛鼻子”工程。 那么到底什么是双重预防机制?构建双重预防机 制有哪些作用?如何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在构建过程 中我们重点把握的问题有哪些? 是本次课程要解决 主要问题。,引 言,1、什么是双重预防机制? 双重预防机制,就是要准确把握安全生产的特 点和规律,以风险为核心,坚持超前防范、关口前 移,从风险辨识入手,以风险管控

2、为手段,把风险 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并通过隐患排查,及时找出 风险控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失、漏洞,把隐患消 灭在事故发生之前。 双重预防机制管理模式与传统管理模式有哪些区 别呢?,引 言,1.传统安全生产监管模式 基于结果,治已病,引 言,2.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基于过程,治未病,风险分级管控,两个方面,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监管模式: 传统安全生产监管模式-基于结果 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基于过程,堵,疏导,整改事故隐患是治标,发现和根除导致事故隐患出现的原因才是治本。,引 言,双重预防机制特点: 1、超前预防,关口前移; 2、风险管理为核心; 3、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同时运行

3、,引 言,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基本方法,目录 1 总体要求 2 构建企业双重预防工作机制 3 构建城市双重预防工作机制,1 总体要求1.1目的和意义,为什么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1)安全生产形势变化发展需要,重特大事故数居高不下,事故控制面临结构性困难,1 总体要求1.1目的和意义,背景二,非传统高危行业领域事故频发企业仍大量存在: 认不清:传统经验管理 想不到:没有风险意识 管不好:没有针对性措施,1、为什么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1)安全生产形势变化发展需要,1 总体要求1.1目的和意义,1、为什么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2) 安全生产新挑战压力不断增加

4、,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新挑战 大工业化生产带来风险集聚 新产业新业态提出新要求,1 总体要求1.1目的和意义,1、为什么构建双重预防机制? (3) 双重预防机制的可行性,国际风险管控理念深入人心 国内外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成功经验 我国双重预防机制具备一定基础,1 总体要求1.1目的和意义,1 总体要求1.1目的和意义,(4)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 度重视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构建风险分级管 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多次 作出重要指示,出台了相关制度和文件。,1.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 (安委办(20163号)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省级政府安

5、全生产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664号) 3.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2016年度省级政府安全生产工作考核细则 20168号)的通知 4.国务院安委办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 5.国务院安委办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源头管控和安全准入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177号,1 总体要求1.1目的和意义,(5)国家相关要求,1 总体要求1.1目的和意义,(6)我省相关要求 黑龙江省2017-2018年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工作方案黑安办发201715号,1 总体要求-目的和意义,1.1目的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

6、、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 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政府引导、部门监管、企业负责、示范带动、分级推进、全面实施的工作原则,突出风险预控、关口前移,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管、信息化、标准化,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1 总体要求-总体思路,1.2总体思路 从三个层面理解 (1)风险辨识和分级管控为基础,以隐 患排查和治理为手段,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前 面,从源头系统识别风险、控制风险,并通 过隐患排查,及时寻找出风险控制过程可能 出现的缺失、漏洞及风险控制失效环节,把 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1 总体要求-总体思路,(

7、2)全面辨识和排查岗位、企业、区域、行业、 城市安全风险和隐患,采用科学方法进行评估与分 级,建立安全风险与事故隐患信息管理系统,重点 关注重大风险和重大隐患,采取工程、技术、管理 等措施有效管控风险和治理隐患。 (3)构建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持续改进的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 机制,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智能化,切实提 高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能力和水平。,1 总体要求-总体目标,1.3总体目标 到2018年底,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 特大事故基础。形成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政府领导有力、部门监管有效、企业责任落实、社会参 与有序的工作

8、格局。 (1)企业目标 各类企业要针对企业类型和特点,制定科学的程序和 方法,全面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采用相应的评估 方法确定安全风险和隐患等级,从组织、制度、技术、人员 能力、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对隐患进行治 理,形成安全风险受控、事故隐患自治的双重预防机制和运 行模式。,1 总体要求-总体目标,(2)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目标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本地区、本行业领 域特点,分行业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 治理的制度规范,明确安全风险和隐患的类别、评 估分级方法和依据。督促指导辖区及企业落实安全 生产主体责任,推动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安全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

9、理双重预防机制,建立 更加科学、精准、高效的安全监管执法制度。,1 总体要求基本原则,1.4 基本原则,(1)突出风险,实施分级管控 以风险管控为主线,运用现代风险管理和事故预防理论,构建基于风险、系统化、规范化的双重预防机制,规范具体工作程序和方法,紧盯重大风险和重大隐患,牢牢抓住遏制重特大事故的重点行业领域和环节。,(2)持续改进,实现动态管理 通过辨识风险,排查隐患,并落实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责任,实现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消除的闭环管理。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在闭环管理中不断完善、持续改进,1 总体要求基本原则,1.4 基本原则,(3)整合资源,实现体系

10、融合 要把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工作有机结合。通过全面辨识风险,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通过风险分级管控,消除或减少隐患;通过强化隐患排查治理,降低事故风险;通过标准化体系规范运行,促进双重预防机制有效实施。,(4)试点先行,循序推进建设 各地区要积极探索创新,抓住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领域、重点单位和因素,针对构建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的各个环节,采取工程、技术和管理等措施,确定一批试点地区和企业,先行先试,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做法,分地区分行业循序推进双重预防机制建设。,2 构建企业双重预防工作机制,2 构建企业双重预防工作机制,2.1工作目标与基本要求 2.1.1工

11、作目标 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至少要实现以下工作目标; (1)建立安全风险清单和数据库; (2)制定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3)设置重大安全风险公告栏; (4)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 (5)绘制企业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 (6)绘制企业作业安全风险比较图; (7)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8)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9)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或数据库; (10)制定重大隐患治理实施方案; (11)建立安全风险与隐患排查信息管理系统。,2 构建企业双重预防工作机制,2.1工作目标与基本要求 2.1.2工作机构与制度,(1)对机构的要求:成立由主要负责人负责的专门机构 ,不能是临时的。实现全员

12、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管控、全时段落实。,(2)工作方案的要求:明确工作目标、实施内容、责任部门、保障措施、工作进度和工作要求等相关内容。,2 构建企业双重预防工作机制,(3)对制度的要求:企业需根据自身的实际,强化过程管理,制定与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配套制度。如: 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度 风险点辨识、评估制度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重大安全风险公告制度 重大隐患报告制度等,2 构建企业双重预防工作机制,需要指出的是: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不是“另起炉灶”,风险管控是基于风险辨识为基础,排查确认风险点,风险点既是风险的源头也是隐患的源头,隐患排查治理就是管控安全风

13、险,风险管控体系是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完善与补充,是安全管理制度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的提升过程。,2 构建企业双重预防工作机制,2 构建企业双重预防工作机制,2 构建企业双重预防工作机制,2.1工作目标与基本要求 2.1.3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基本程序 1.成立工作小组; 2.培训人员; 3.策划与准备; 4.风险辨识; 5.风险评估; 6.划分风险等级; 7.确定编制风险点清单; 8.确定编制风险防控方案; 9.形成风险分级管控运行机制(绘制安全风险图); 10.双重预防机制运行评估; 11.持续改进。,2 构建企业双重预防工作机制,2.2人员培训 安全培训既是企业的法定责

14、任和长治久安的最 有效措施,也是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支 柱,是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重要举措,是 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源头性根本性措施,是最具潜 力、最有效益的安全投入。 通过对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全体员 工开展关于风险管控理论、风险辨识评估方法和双 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技巧与方法等内容的培训,使其 具备参与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的能力,为双重预 防机制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2 构建企业双重预防工作机制,企业应精心组织、策划、收集、处理风 险辨识评估相关资源与信息,确保风险辨识 评估全面、充分。 在开展风险辨识与评估前,要做好前期 的信息收集与准备,至少包括以下内容:,2.3风险辨

15、识与评估 2.3.1信息收集与准备,2 构建企业双重预防工作机制,2 构建企业双重预防工作机制,2.3.2风险辨识 (一)与风险辨识有关的基本概念 (1)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危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2 构建企业双重预防工作机制,风险(R)=可能性(L)后果(C) 可能性:是指导致事故发生的概率; 严重性:是指事故发生后能够给企业带来多大的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其中任何一个不存在,则认为这种风险不存在。 在安全生产领域里面,专指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等同于我们传统安全管理领域里面的“危险

16、”。,2 构建企业双重预防工作机制,风险的特点: 1、客观性有危险源就会伴随风险。 2、偶然性风险具有动态性,事故发生需要条件,即不安全行为和隐患的存在不一定在预期时间内产生后果。 3、损害性风险的变化会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发生。 4、不确定性事故发生可能性与后果因管理变量而随机变化尤其是可能性会因管理水平的差异性发生较大的变化。 5、相对性(或可变性)承受风险损失的能力不同,对风险的认知就会不同。 6、可控性可以从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减弱事故后果两个方面来削减风险损失。,2 构建企业双重预防工作机制,风险的分类: 1、固有风险设备、设施、场所等本身固有(赋存、带有)的能量(电能、势能、机械能、热能等等);危险物质(氢气、煤气、油品、液氨等)燃烧、爆炸等产生能量或有害物质。 2、现实风险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及安全管理缺陷。 3、潜在风险管理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