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中的常用技术+-+副本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8736063 上传时间:2019-09-13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咨询中的常用技术+-+副本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心理咨询中的常用技术+-+副本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心理咨询中的常用技术+-+副本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心理咨询中的常用技术+-+副本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心理咨询中的常用技术+-+副本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咨询中的常用技术+-+副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中的常用技术+-+副本(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咨询技术,欢迎进入心理健康服务领域。 心理健康服务意在帮助他人。,学习面谈技术的目标,临床面谈的基础知识; 进行专业心理咨询所需的面谈技术; 促进你作为一名面谈者的自我意识与个人成长的方法 对来访者进行评估和诊断的方法 面谈者发展的实践活动的建议,你自身有什么特点适合帮助别人? 你在帮助别人是你有什么风格?,练习1-1:发现你自然风格中的长处(10分钟),1、你在什么时候帮助过别人?你具体做了什么事情? 2、你学习会谈技术,你会带入什么样的能力或者你有什么长处?(说出自己的优点有时并不容易,但是请尽管说) 3、请你的同学鉴定一下,你的哪些自然品质或技巧能使你成为一个有效的助人者,记录他们所

2、讲的? 4、跟与你不同的人相处,你学到了什么优点和知识,你会把哪些不同于你的经验和知识带入你的会谈中去? 组长总结发言,你用什么来做心理咨询?,各种抢答,练习1-3:我们用什么做心理咨询?,什么可以学会,什么是天生的?,同情 热情 真诚 理解 关怀 尊重 关注 共情 倾听 指导 解释 技能 才智 直觉 成熟的人格 高水平的自我意识 - 关系 伦理 评估 技术 理论,咨询师本人,(一)培养面谈技术的训练内容 最佳 的学习顺序,1如何使自已平静下来而关注于来访者所表达的内容(而非关注于你自己的所想所感)。,2如何与来访者建立积极的工作关系。,3如何迅速有效地获得关于来访者及其问题的诊断或评估信息。

3、,5如何准确地评估来访者对你的咨询或治疗方法与技术的反应(评估效果)。,4如何确定和运用个人化的适当的咨询或治疗方法与技术。,获得有效的临床面谈能力的最佳学习顺序,什么是健康, 一个体魄健壮的小伙子无法与人相处 一贯身体健康的少年不愿上学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疾病,而且是指躯体的、心理的、社会的完全安宁的状态。 健康:分为躯体健康和精神健康。 疾病:包括躯体疾病和精神障碍。,什么是心理活动,心理和精神,作为科学术语,实际上是一个意思,说的更准确些,这两个术语指的是同一概念,心理学不叫精神学,精神病学又不叫心理病学,而精神病理学又叫心理病理学,所以,这完全是一种约定和习

4、惯。精神病更不叫神经病 心理活动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心理活动包括那些内容,1认知: 感觉:大脑对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 知觉:大脑对各种感觉信息的反映 思维:对客观事物属性和事物之间规律性联系的反映 2情感、情绪: 3意志:自觉的确定活动目的,并为实现预定的目标有意识的支配、调节其行为,克服困难,达到目的心理过程。 4行为 :,心理活动是千差万别的,三人走在路上,遇一熟人,三人与其打招呼,熟人没理他们。,什么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知识,遵循心理学原则,通过心理学的技术与方法,帮助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过程。,第一节心理健康的评估标准,我们认为心理健康的定义应是

5、如下表述更为全面: 心理健康是指各类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1) 从静态的角度看 (2)从动态的角度看,假如,在非常规条件下,当心理活动变得相对失衡,而且对个体生存发展和稳定生活质量起着副作用,那么,这时的心理活动,便称为“不健康心理”状态。“不健康心理活动”涵盖一切偏离常模而丧失常规功能的心理活动。据此,我们给“不健康心理活动”的定义是:不健康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失衡的心理过程。,(一)心理正常与不正常概念的界定 “异常心理”,是指有典型精神障碍(俗称“精神病”)症状的心理活动。 而“健康”和“不健康”,是另外一对范畴,他们是在“正常”范围内,用

6、来讨论“正常心理”水平的高低和程度如何。可见,“健康”和“不健康”这两个概念,统统包含在“正常”这一概念之中。,(二)正常心理活动的功能 心理的反面,即异常心理活动,指丧失了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由于丧失了正常的心理活动的三大功能,所以无法保证人的正常生活,而且以其异常的心理特点,随时破坏人的身、心健康。,正常与异常的区分,(一)常识性区分正常或是异常 1.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2.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3.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4.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二 )心理学的区分的三原则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典

7、型的强迫性神经症,也可以表现出认知与意志行为的不协调性。 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所以,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心理正常中的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的人。或者讲,心理咨询主要针对那些没有精神疾病的人,即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人,或是心理健康的人作为自己的工作对象。,一、确定是否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一)掌握判断正常与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 (二)症状学特点 (三)求医行为 (四)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二、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问题的处理,第一节 倾听性技术(参与技术),一、 倾听 倾听:指的是咨询员摄取和理解来访者所传达信息的能力。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功 倾听时基本的身心状态全身心专注

8、于来访者与来访者“同在” 愿意倾听的态度,来访者叙述了他的自行车与别人的自行车撞了这样一件事: 你会听到什么呢 甲:自行车撞了 乙:我撞了他的车 丙:他撞了我的车 丁:真晦气,自行车撞了,反应性倾听 接受来访者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信息,不仅注意外显的内容,更把握到来访者内隐的思想和感受。 例: 来访者:我不能怪他们,我知道我长的太胖了, 咨询师1 “你不用担心”:“你可以考虑节食” 咨询师2 “当你看到同寝室的人都有男朋友时,你感到很伤心。你还很害怕,担心由于自己的外表,不可能有人看上你”,注意事项: 全神贯注 仿佛在告诉对方“我很有兴趣用我所有的感官接受你愿意传达给我的信息” 对来访者的谈话内容

9、持非评判性的态度 留意来访者诉述时所表露出来的非言语信息 倾听和理解言语信息 核心信息是什么? 贯穿始终的主题是什么? 他(她)的观点是什么? 对他(她)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 在整个环境中倾听和了解来访者,无效能的倾听: 不充分的倾听 评判性的倾听 选择性倾听 预演(为自己的回答进行预演而停止倾听) 同情性的倾听 插话(良性插话与恶性插话),二、询问(Inquiry)(探询) 心理咨询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通过提问可以促进与来访者的交流,鼓励来访者自我暴露,澄清问题,提高来访者的内省。 询问问题的原则: 1能不问来访者最好,让来访者主动告诉我们他想说的话。 2如果需要问来访者,最好使用开放式的问

10、法 封闭式提问:用“是”或“否”、“对”或“不对”、“有”或“无” 开放式提问:是指用“什么”、“怎样”、“为什么”、“能否”等词在内的语句发问,要求来访者对有关的问题、事件给予较为详细的解释和说明的一种提问方式。,3询问的内容,避免问“为什么”。(评判性) 4提问服从于目的 5在提问时将注意力焦点集中在来访者身上 7询问是为了帮助来访者自我探索和自我了解,而不是为了满足治疗师的好奇心。 8.善于从积极方面进行提问,练习,询问的语调: 你为什么与他打架? 将封闭式变为开放式询问 告诉我你跟你父母的关系好吗? 你在学校学习好吗 ? 你能告诉我你与班主任处的好吗?,三)鼓励和重复语句 鼓励是借助一

11、些短语,或复述来访者谈话中的一两个关节词或语气词,或点头、注视等表情动作,来鼓励来访者进一步讲下去或强调来访者所讲的某部分内容。 可直接重复来访者的话,或仅以某些词语如“嗯”、“噢”、“好”、“是这样”、“接着说”、“后来呢”等,四)澄清 是在来访者发出模棱两可的信息后向来访者提出问题的反应。 它开始于“你的意思是”或“你是说”的词语,然后重复来访者先前的信息。 澄清使来访者表达的信息更加清楚,并确认咨询者对来访者信息的知觉的准确性。解释来访者含糊的、混淆的信息。,澄清的步骤 确认来访者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的内容 确认需要检查的含糊或混淆的信息 确认恰当的开始语,如“你能描述”、“你能澄清”或“

12、你是说”等,要用疑问的语气进行澄清 要通过倾听和观察来访者的反应来评估澄清反应的效果,五)释意 释意(paraphrasing)是将来访者的主要言谈、思想予以综合、整理,再反馈给来访者。 实际上是将来访者的信息中与情境、事件、人物和想法有关的内容进行重新编排. 在运用这一技巧时,最好是选用来访者用过的最具有代表性、最敏感、最重要的词语。,例 Cl: 我知道整天坐着或躺在床上并不能消除我的抑郁情绪。 Co:你知道,你要避免整天躺着或坐着,以减弱你自己的抑郁情绪。 (分析:咨询者只是重复来访者的信息。) 更有效的释义是:“你已意识到,你需要离开床铺到周围四处走动,以便减少抑郁。”,释意反应要掌握三

13、个要领(布拉默): 1)听取来访者的基本信息 2)提纲挈领地向来访者复述基本信息 3)观察来访者的反应或线索,看来访者是否感到被准确理解了。,释意的步骤 来访者告诉了我些什么? (情境、人物和想法) 选择适当的语句进行释意,选择一种接近来访者所使用的感官词汇的语句 如“他似乎是”、“从我的角度看”、“我明白你的意思”、“听起来像”、“我听到你正在说”、“你正在告诉我的是”、“你感到”、“我感到”、“我有种感觉是”等 将来访者信息的主要内容或概念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陈述句)。 通过倾听和观察来访者的反应来评价自己进行释意的效果。,例子 Cl: 我该如何告诉我丈夫我想与他离婚?他会认为我疯了。我

14、想我 不敢告诉他。(说话声音单调) Co(内心对话过程): 1)来访者告诉了我什么? 她想离婚,而又不敢告诉她的丈夫,因为他会认为她疯了。 2)信息的内容部分是什么?即来访者正在讨论的是什么事情、什 么人、什么思想或什么情境? 想离婚但还没有告诉丈夫,因为丈夫将认为她疯了。 3)应使用什么适宜的语句? 来访者使用动词“告诉”两次、“认为”一次,可使用这样的 语句,如“你认为”、“我听到你说”、“它听起来好象”等。 4)怎样将来访者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想离婚”=分手、结束关系等 5)如何知道自己的释意是有用的? 注意倾听来访者是否肯定释义的准确性。,咨询者的实际释意反应: Co:听起

15、来好象因为你丈夫的可能反应, 你还没有找 到告诉他你想结束你们关 系的方法,对吗? Cl:是的我已决定了甚至找过律 师。但是我不知道应当怎样开始告诉 他这一切。他还以为一切都很美好。,六)情感反映 咨询员用情绪性的语词来表达来访者的内心感受。(对信息的情感部分进行再编排) 情感反映与释意的区别: 释意着重于对来访者所谈的事实内容的反馈 情感反映着重于对来访者感受性质的反映(对信息加入情绪基调或情绪成份),例 Cl: 所有事情都很枯燥,没有新鲜刺激,没有让人兴奋的事情。我的所有朋友都不在身边。我希望我有钱去做一些不同的事情。 Co:由于朋友不在身边,又没有钱,你现在没有事情可做 (释义) Co:

16、你感到现在的状况非常乏味。 (情感反映),情感反映的基本作用 引导来访者注意和探索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体验,或把这些感受和与之伴随的情景、事实联系起来,达到对他(她)自己的整体性的体认。,步骤: 了解情况: 来访者使用了什么情感词? 非言语行为暗示了什么情感? 反馈性描述 情感反映的组成部分: 人称代词-“你” 感受性的动词,如“你感到”,“你觉得”等 带有情绪性的词语和引起情绪的人或事,如“恐惧”、“高兴”、“愤怒”或“你感到他很讨厌”“想起这件事你就感到心烦” 检查和判断,例子 Cl:你没法想象当妻子欺骗我时,我的感受是怎样的。我眼睛都冒 火了!我该怎么做?以同样的方式扯平?离开她?我无法确定。(大声、激动、高声地说着,紧握着拳头) Co(内心对话过程): 1)来访者用到了什么样的情感词汇? 没有,除了暗示性的情感短语“眼睛都冒火了”。 2)来访者的声调和非言语行为暗示了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