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2007至2008学年普及普通话工作总结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8735408 上传时间:2019-09-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2007至2008学年普及普通话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2007至2008学年普及普通话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2007至2008学年普及普通话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学2007至2008学年普及普通话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2007至2008学年普及普通话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2007至2008学年普及普通话工作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印盒小学2006至2007学年普及普通话工作总结为了贯彻落实剑川县教育局关于普及中小学普通话的要求,深入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进一步提高小学生说好普通话的能力,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作了大量的工作。我们本着求实、创新的精神从我校的实际出发,认真计划,精心组织,使我校普及普通话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现对我校本学年的普及普通话工作作以下总结:一、做好宣传工作我校利用少先队活动、班会等形式重点宣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并以学校为基础,进一步提高全体学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水平,充分认识推广普通话对消除语言隔阂,增进人际沟通,促进社会交往,增进民族团结,维

2、护国家统一,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意义和作用。主要宣传形式有:1、在校会上强调教师必须说普通话,并带动学生说普通话,要求学生在学校任何地方都说普通话,从而推进学校普及普通话工作的开展。 2、在校园内张贴推普周宣传画,悬挂“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大型标语,渲染了推普气氛,扩大了推普宣传的影响。学校规定的推普口号人人要知晓、人人参与,而且要在班内显著位置书写或张贴。3、我们还利用周一的升旗仪式向全校师生作了题为“ 推普-现实和未来的需要”的国旗下讲话。利用班会或队活动的形式向学生宣传祖国灿烂的文化,让学生明白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及用途。 二、多样的校内活动 1、以

3、推普周为契机,做好我校教师的普通话水平的提高工作。在课堂上,所有教师必须使用普通话,板书字一定要符合要求,学生在校内必须说普通话,学校领导把此项工作纳入对教师基本功的考核中。2、走出校园对公共场所、商店等进行用字规范调查,要求学生当好“汉字小纠察员”,为同班学生以及报纸刊物还有宣传物纠错。全体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共同努力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规范汉字和说普通话的能力,学生运用音序查汉字的正确率达到97%,规范汉字正确分辨率达到95%。 3、举行各种活动,以宣传推普工作,在学校组织的各种形式的活动中要求必须使用普通话,做推普工作的带头人。4、考虑到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家长说方言的现象很严重。我们向学生

4、发出号召:给爸爸妈妈当小老师,教爸爸妈妈说普通话,纠正他们的发音,而且自己要坚持在家说普通话,当好推普小宣传员。并且让每为同学知道国家推普周的时间,让普通话真正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说好普通话有助与我们加强和别人的沟通,有助于增强我们的自信心,普通话与我们的生活生活密切相关。三、教师普通话培训我校十位教师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积极参加各种普通话培训和国家统一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并已经有9位教师获得二级以上的普通话等级证书。学校还将语言文字方针和规范化知识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并付诸与教学实际,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际语文运用能力。通过集中宣传和扎实的活动,我校语言文字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校园里

5、已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风气,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教学语言、校园语言、生活语言,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推进了学校素质教育和校园文明建设的向前发展。四、自评自结,申请验收验收。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提携和帮助下,我校认真扎实地开展了普通话的宣传工作,并积极准备各种检查评估工作。我们平时重视对工作成绩的积累与点滴总结,搜集整理了大量以往年度的语言文字工作资料,并对其加以改进和补充,进一步使工作做得更好,内容更加充实。 普通话在师生心里扎下了根,我校师生表示,推普活动将继续延续,师生将坚持说普通话,说好普通话,从而达到带动周边环境,提高全社会语言文字规范水平的目的。推普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耐心要让普通话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让孩子和老师共同学习好中华民族优秀的语言。 甸南镇印盒小学2007年8月印盒小学2007至2008学年普及普通话工 作 总 结甸南镇印盒小学2008年8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