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造人》的教学教案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8694850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女娲造人》的教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女娲造人》的教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女娲造人》的教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女娲造人》的教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女娲造人》的教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女娲造人》的教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女娲造人》的教学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女娲造人的教学教案 女娲造人的教学教案 教学的目标 通过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并且激发学生探求领域的欲望。 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教学的重点 大胆而新奇的想像。 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课前的准备 学生:熟读课文,熟悉故事的情节。 教师:投影仪。 教学设计 课时的安排 一课时 导入课文 在奇幻的神话世界里,有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有对月流珠的在岸鲛人那么,人是从哪里来的?对这个有趣的话题,今天我们再看看远古时代的人们是怎么理解的。 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情节。 投影出示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然后让学生

2、复述课文故事情节,其他学生边听边在课文中划出投影中的短文所没有的内容。待复述完后,讨论整理归纳,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几个情节。 这个环节一要靠学生课前预习,熟悉课文内容。二是锻炼学生上课专注地听别人说,学习筛选信息,并锻炼归纳、概括能力。实施前要做好指导,学生讨论的结果可能不太理想,教师可提示补充。如果复述的学生对课文情节有遗漏,也可提醒学生补充。 讨论:a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 b你也发挥自己的想像,对女娲造人的动机、经过做另一种推测,说给大家听听。 女娲造人的情节显然是想像的,要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白,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

3、人的诞生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自身起源,所以,只好借助于想像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像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试想,没有这种想像,还有神话故事的存在吗?这种想像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今天的社会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所以,这种想像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而第2个讨论题,是让学生锻炼自己的想像力,合理即可。可以先四人小组讨论,选出想像奇特、合理的在全班交流。 探究品味,感受课文中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讨论:说说你对女娲的认识。 跳读课文,划出文中表现对人类诞生的喜悦心情的句子,讨论交流一下自己的

4、感受。 对女娲这个形象的认识,应该是这节课探究的一个要点。讨论时要提醒学生紧扣课文语句分析认识。教师最后明确: 女娲是本篇的核心人物,她是神通广大的“神”,但是她也有人的孤独感。她走在莽莽榛榛的原野上,感到“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她也有人的喜怒之情,她会笑,她会假装生气,她甚至会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里呢?”就是她的这种创造力,世上诞生了人类。她得到了做母亲的天伦之乐,她忙忙碌碌,像母亲一般勤劳智慧。她哪里是神,她分明就是人,她有人的情感,人的心态,人的智慧,人的生活体

5、验。从她身上,我们看到神话的情节是想像的,但又是真实的,是合乎现实生活的情理的。 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充溢在整篇文章中,这也是本课体现合理丰富想像力的地方。对课文中有关语句,教师可从两方面提示,一是女娲在造出人之后,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这生命是她一手创造出来的,她的笑,体现了人类创造成功的喜悦感。二是这种喜悦感,还体现在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如人类落地后开口就喊“妈妈”;许多小人的欢呼跳跃等。而学生对这种喜悦感的感受则可引导学生扣住“喜”来谈,如有了人类,大自然才有了生气,蓬勃起来;有了人类,女娲不再寂寞、孤独;有了人类,世间也就有了温馨,有了爱,更重要的是,有了创造也可以从另外角度引

6、导学生感受,如人类生命的可贵,人类生命与自然的关系,要珍爱生命等。 比较女娲造人与伊甸园里,拓展思维空间。 讨论在我们中国,有女娲造人的美丽神话;在西方,也有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话(教材综合性学习“追寻人类起源”中的参考资料: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话伊甸园里)。这两篇神话都是想像的,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理由。 讨论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拓宽思维角度,从文章情节的想像、文章结构、语言、思想感情等诸方面去分析。教师不要限制在只应该喜欢哪一篇上,但是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明白,世界各民族都有一些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古代神话、传说,表现远古时代人们对领域的探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这都属于人类文化宝库的一部分,而我们往往也可以从阅读这类文章中得到新的感悟。 教师的总结 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力与探求精神,也使我们感受到生而为人的自豪。今天我们面对的是广大世界,依然有许多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求,去追索,去感受那种创造成功的喜悦。 布置作业 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词语。 阅读综合性学习中,关于人类起源的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