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粪池土方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644883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粪池土方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化粪池土方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化粪池土方施工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化粪池土方施工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化粪池土方施工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粪池土方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粪池土方施工方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杨凌示范区金融大厦工程化粪池土方施工方案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陕西建工第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017年3月20日涟江为区内地表水的主要排水通道,隧道设计标高高于最低排水基准面,隧道区山脊内沟谷多为季节性冲沟,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小,受季节影响明显,地表水不发育,地表水对隧道施工及运营无影响。目录一、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31.1编制依据31.2工程概况31.3地质、水文条件31.4地下水及不良地质作用41.5周边环境4二、施工前准备42.1. 一般要求42.2测量放线及围护52.3施工照明的准备52.4劳动力的组织准备52.5施工机械配置表62.6边坡监测要求62.7技术保证条件6三、基

2、坑开挖顺序7四、施工降水与排水措施10五、 土方回填12六、应急措施及注意事项126.1预防措施126.2应急措施136.3注意事项13七、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37.1、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137.2安全管理职责137.3危险源检查与预防措施15八、监控量测168.1监测内容168.2监测方法168.3仪器监测178.4监测预警17一、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1.1编制依据1、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金融大厦室外工程招投标文件、室外施工图纸及室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4、建筑施工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统一验收标准6、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7、 钢筋混凝土化

3、粪池图集(03S702) 8、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9、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10、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2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与杨凌示范区永安路与杨凌大道交汇处,为金融大厦工程室外附属工程。正负零标高为446.8m,室外成品路面高度为445.3m。根据建设单位发送的变更文件,化粪池更改为G13-100SQF型钢筋混凝土化粪池、有效容积100m,有地下水、有覆土、顶面过汽车,化粪池外皮尺寸长13.4米、宽3.7米、深度3.2米,位于金融大厦单体楼东侧,采用机械大开挖形式,化粪池基础要做防湿陷性处理:垫层下设500

4、mm厚度的3:7灰土垫层,分层夯实,压实系数 0.97。灰土外放为每边1000mm。基坑底标高约为437.8m。1.3地质、水文条件根据陕西核工业工程勘察院对杨凌示范区金融大厦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结论。距离化粪池最近的勘探点位14号,采用取土试样钻孔,勘察深度25m,底层结构如下:1、 耕土:褐色、成分以粘性土为主,上部多植物根系,结构欠均匀,厚层0.5m-0.7m,相对标高444.77-445.39.2、 黄土状土:褐黄色,稍湿,可塑状态,含少量云母片,少量氧化铁条纹,土质欠均匀,厚度4.10-5.15m,层底标高440.00-440.91m。工程性能差3、 粉土:浅黄色,稍湿,土质密

5、实,场地内分布不均,层底深度5.8-7.2m。高程438.5-439.93.工程性能差4、 中砂:浅黄色,密实,稍湿,含泥量低,该层薄厚不均,分布欠均匀,厚度0.7-3.3m,层第高程437.29-438.65m。 工程性能较好5、 卵石:灰黄色,密实、饱和,母岩成分以花岗岩沉积砂岩为主,颗粒骨架间以中粗砂,及圆砾填充,层底高程395.18-425.61m,未穿透。工程性能好。根据14号钻探记录,14-6为中砂层,深度为6.5-6.8m,14-7为卵石层,化粪池开挖深度位于14-614-7之间。根据土工试验结果,场地2层黄土存在轻微湿陷性,湿陷土深度小于4m,根据设计任务书,本次施工深度以下的

6、地基土已不具备湿陷性,此区域可按照非湿陷的一般性场地设计。1.4地下水及不良地质作用勘察期间,实测勘探点水位埋深为9.9m-10.2m,属潜水类型,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 ,以地下径流方式排泄。拟建场地地层分布连续,层位稳定,未见错断迹象,场地附近无地裂缝分布,亦无其他不良地质作用。1.5周边环境化粪池位于场区东侧,紧临建筑物红线围墙,围墙外为市政道路及市政园林、检查井。化粪池开挖将影响厂区围墙、市政绿化、检查井等。(需建设单位协调红线以外临时占用事宜,和构筑物拆除事宜。)二、施工前准备2.1. 一般要求(1)施工前作好施工方案,施工严格遵守国家及重庆的有关规范及规程。整个施工过程中建立健全完善的

7、安全保卫措施,保证边坡施工中的安全。(2)基坑的土石方开挖采用从上至下、水平分层开挖,每层开挖高度不超过3m,杜绝无序大开挖作业。(3)本工程土石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方式施工。(4)完善临时排水系统。坡顶设置截水沟,减少地表水渗入基坑内,坡脚设排水沟和集水井,防止积水浸泡基坑。2.2测量放线及围护1 在基坑开挖前,根据施工图纸、建筑轴线位置放出土方开挖放坡边线。2 土方的机械开挖易碰压测量桩,因此在基坑开挖前,基坑开挖范围内的所有轴线和水准点都引出施工活动区域以外3 所有的测量桩、红线点一经核实后,项目部就落实专人对基点进行定期检查复核,以确保红线点的准确性。4 核对基坑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熟悉

8、土层、水文地质资料。搞清地下构筑物、基础平面与周围地下设施管线的关系。 5.拆除原有围墙,重新打围 6.放坡系数为1:0.7,基坑边工作面增加800宽,沿工作面周边做300300排水沟,东、西、南、北四周分别各做一个100010001000集水井。2.3施工照明的准备1 基坑开挖期间,机械施工用电主要是夜间照明和机械的现场小修理用电。2 施工用电必需有值班电工专门负责,禁止操作工人随意连接。3 整个施工现场的夜间照明通过钢管架子架高安置的2个大太阳灯照明。4 现场大门口,放坡位置均视情况放置一定数量的照明灯及散光灯和警戒灯。2.4劳动力的组织准备主要劳动力的定员及配备见下表:机械及工种机械台数

9、定员人数配备人数备注挖机122运土汽车112机修车司机及机修人员22电工11修土配合人员33场地清理人员22管理指挥人员222.5施工机械配置表序号名称数量备注1铲车1台2卡车1辆3挖土机1台4压路机1台5蛙夯2台6立夯2台2.6边坡监测要求(1)本工程应加强信息化施工,施工期间应根据监测资料及时控制和调整施工进度和施工方法,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控制。(2)监测的内容包括边坡顶部的水平位移与沉降、地表裂缝、降雨期间加大频率进行监测,监测期限为本分项工程完工为止,并按相关规定信息互通,实时提交监测报告和相关数据。(4)监测按照预警值及时报警,施工前作好应急预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有关监测数据及时反

10、馈设计,以便设计根据边坡实际情况校核、修改和补充设计。2.7技术保证条件 (1)安全管理网络 (2)土石方开挖、边坡支护将严格执行本专项施工方案。(3)做好技术交底,安全落实到相关责任人。(4)做好监测监控,坚持信息化施工。(5)做好安全检查,周、旬、月、季度检查,做好数据分析工作。三、基坑开挖顺序(1)土方开挖总体施工安排及开挖顺序土方开挖采用250反铲挖掘机挖土及装车,根据道路方面决定,为了方便施工,不引起施工阻塞,本次开挖采取由北向南退行开挖施工。(2)放坡及护坡方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定额放坡系数,考虑施工的安全性,土方开挖采用自然放坡方式,分层开挖,整体放坡系数1:0.75,中间设置1

11、m宽分层。(3)土方工程施工部署安排由于工期比较紧,现场场地问题,尽快为后续工程施工创造出良好的工作面是本次土方工程的关键所在。要保证在计划工期内完成土方开挖施工,必须有序施工,为了保证土方开挖的顺利进行。土方开挖分层开挖,每层挖深约3m深进行边坡修整,反复交替进行,直至坑底。具体流程:开挖线放样第一步土方开挖设置临时排水沟及集水坑开挖下一步土方直至基坑底。1) 采用1台挖土机进行土方开挖,边挖边修坡。2) 开挖过程中遵循顺序开挖,并预留好铲车运土通道。3) 基坑底留300mm厚土层人工清底,以减少对土层的扰动以减少雨水和太阳暴晒对土层的扰动。4) 开挖过程中应时时测量挖深,通过放坡系数计算该

12、挖深处的下边缘位置,并由测量人员撒出白灰线进行控制。5) 如果到达坑底后发现基底土层、水源与地勘资料不一致应立即通知建设、监理、设计单位,以便采取措施。(4)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土方工程的挖方和场地平整允许偏差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查方法1表面标高+0、-50用水准仪检查2长度、宽度-0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用经纬仪、拉线或尺量检查3边坡偏陡不允许坡度尺检查 5、临边防护 为保证施工安全在基坑顶面2米外设置钢管临边防护,栏杆高度1.2m,立杆、横杆均采用48钢管搭设,立杆埋进地面200mm。靠市政街道边用彩钢板遮挡6、基坑开挖见附图:基坑开挖示意图四、施工降水与排水措施地下水控制方法可采

13、取集水明排法、降水法、截水和回灌法等型式单独或组合使用。当因降水而危及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法。本项目基坑采用了集水明排法,基坑底部四周做300*300(内空尺寸,采用240砖砌,内抹灰)雨水井为1000*1000*1000(内空尺寸,采用240砖砌,内抹灰),基坑底集水坑设潜水泵进行降水。坑内积水通过排水沟汇入集水坑。基坑顶部四周距离坑边1m设置300*300排水沟(内空尺寸,采用240砖砌,内抹灰)水、雨水等有序的排出场外,防止浸泡基坑和边坡,保证支护结构泄水孔的长期畅通。另外应加强施工监测力度,见附图。排水平面图五、 土方回填 1、填方前,应清除基底垃圾、树根、模板、杂草

14、等有机杂物,抽出坑穴积水、淤泥及验收基底标高,检查地下管道是否安装完毕、管道支承是否有无、支墩、牢固可靠。 2、对填方基底和已完成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并作好记录,在基础达到规定强度后方可进行,回填土应采取在构(建)物四周同时对称下料进行回填。 3、回填土质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回填土由基坑边下土,分层回填,人工铺设,采用打夯机夯实,幷注意控制土壤含水率,虚铺厚度每层控制在300mm之内,每回填一层,打夯34遍,机械夯不到的位置采用人工夯实,厚度每层不应超过200mm,打夯34遍。夯实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 4、填方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控制、压实程度。填筑厚度及压实遍数应根据土质、压实系数及所用机具而确定。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序号压实机具分层厚度(mm)每层压实遍数1平碾250300682震动压实机250300343柴油打夯机250300344人工打夯20034夯实过程中,应对地下管道设施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