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642308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学基础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动物学基础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动物学基础知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动物学基础知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动物学基础知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学基础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学基础知识.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五大寄生虫:疟原虫、钩虫(假体腔动物)、杜氏利什曼原虫、血吸虫(扁形动物门) 、丝虫(假体腔动物)。世界卫生组织五大寄生虫:疟原虫、锥虫、杜氏利什曼原虫、血吸虫(扁形动物门)、丝虫(假体腔动物)。原生动物门:约有65,000多种,其中一半以上为化石,现存的约1/3为寄生物。原生动物:一类最原始、最低等、最简单的真核单细胞生物。由细胞器或类器官完成各种生活机能。后生动物:一切由多细胞构成的动物。二分裂:原生动物最普遍的一种无性生殖,一般是有丝分裂,可以是纵裂、横裂、斜分裂。出芽生殖:一种二分裂,只是形成的两个子体大小不等,大的子细胞称母体,小的子细胞称芽体。多分裂: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多次,形

2、成多核之后细胞质再分裂,最后形成许多单核的子体,多分裂也称裂殖生殖,多见于孢子虫纲。质裂:一些多核的原生动物,即核先不分裂,而是由细胞质在分裂时直接包围部分细胞核形成几个多核的子体,子体再恢复成多核的新虫体。孢子生殖:大小配子受精后的合子先发育为卵囊,卵囊内形成多个孢子母细胞,再由孢子母细胞发育成许多个子孢子,每个子孢子发育成新个体。配子生殖:经过两个配子的融合或受精形成一个新个体。接合生殖:草履虫特有的有性生殖方式。海绵动物门:目前已知约10000种,主要生活于海水中,有1科生活于淡水。为什么将海绵动物称为多孔动物?体壁上也有许多小孔或管道,并与外界或中央腔相通。所以海绵动物也被称为多孔动物

3、。海绵骨骼:散布在中胶层内,或突出到体表,或构成网架状,具有支持及保护身体的功能。逆转现象:在钙质海绵中,形成中空的两囊幼虫,在寻常海绵纲中形成实心的实胚幼虫。侧生动物:后生动物中原始的一类,发育中有逆转现象。海绵动物体内的领鞭毛细胞除了与原生动物的领鞭毛虫类相似之外,在绝大多数其他后生动物中不曾发现。腔肠动物门:代表动物水螅、水母。除极少数种类为淡水生活外,绝大多数种均为海洋生活,多数在浅海,少数为深海种,现存种类约有11000种。辐射对称:指通过身体的中轴可以有二个以上的切面把身体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群体多态现象:指各个员之间在形态和功能上分工明显的一种群体现象。刺细胞:刺细胞排出刺丝囊,

4、同时刺丝也由刺丝囊外翻出,形成不同长度的刺丝,用以捕食及防卫;每个刺细胞仅能排放一次,但可以由间细胞不断地补充及更新。中胶层:位于两胚层之间,由内、外两胚层细胞分泌的薄而透明的胶状物质组成,对身体起支撑作用。消化循环腔:又称肠腔,胚胎发育中的原肠,功能为消化、呼吸与排泄。体壁的两层细胞均与外界环境接触,所以呼吸与排泄作用可以由体壁细胞直接独立进行。弥散型的网状神经系统(原始的神经组织):由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及神经纤维联合成网状神经丛或神经网。在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存在突触传递,非神经传导可以完全独立于神经元而被自身所控制。腔肠动物是最早出现神经结构的多细胞动物。具有两种基本形态:

5、水螅型水母型体形/生活方式圆桶形,固着生活,多群体;无性生殖盘状,浮游生活,不成群体;有性生殖中胶层 薄厚口 部 向上向下水 管无有水母型个体均能表现出一种有节奏的收缩运动?水母的神经结构每隔一定时间能自发地产生动作电位,并经过神经传导引起整个身体的收缩。自发的动作电位是由起博点的神经元所引起。一个水母体似乎有一个起博点就足以引起身体有节奏的收缩运动,但多个起博点比仅有一个起博点能使收缩的节奏更有规律、更有保障、使间隔的时间也较短。浮浪幼虫: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原肠胚,其表面生有纤毛,能在海洋中漂浮游动的一种腔肠动物幼虫。扁体动物门:代表动物涡虫、吸虫、绦虫。两侧对称的生物学意义:(1)分化出前后

6、端、左右侧和背腹面;(2)身体各部分功能出现分化;(3)运动由不定向变为定向,感应更准确、迅速有效;(4)适应性更广;(5)是水生发展到陆生的重要条件。最早形成中胚层,分化形成二种组织。中胚层:动物体形向大型化和复杂化发展的物质基础。皮肤肌肉囊:肌肉与表皮相互紧贴组成的体壁,体壁呈囊状,包裹着身体,加强了运动机能和各器官机能,具有保护和运动的功能。不完善消化系统:口咽肠原肾管体表。无肛门!出现原肾管排泄系统:原肾管:由两侧外胚层陷入形成,为一端开口的盲管,由焰细胞、管细胞和排泄孔组成。起维持渗透压和部分排泄的作用。大部分排泄物通过体表排出。原肾管是后生动物的排泄器官中最原始的一种。原肾排泄系统

7、的主要功能是保持体液的稳定,保持动物体内的水盐平衡。梯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向前集中,头部有一对脑神经节,从脑发出背、腹、侧3对神经索,其中腹神经索最发达,腹神经索之间还有横神经相连。中胚层产生了生殖系统,扁形动物出现了交配和体内受精的现象,这是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一个重要条件。假分节:动物体内分节但是体表不分节(如涡虫等内部消化道、生殖腺等排列有分节现象)或体表体内分节现象不一致(如绦虫),是分节现象的起源。原腔动物:又称假体腔动物或线形动物,是一类宠大而复杂的动物类群,种类达18000多种,形态差别很大,并且他们的发展历史不详,亲缘关系不明,但他们都有假体腔/原体腔。完全消化系统:口食道中肠直

8、肠肛门。出现原体腔。原体腔:腔内充满体腔液,将体壁和肠道分开。原体腔形成对动物进化的意义:在体壁与内脏之间形成膨压。为内脏器官系统发展和运动提供了空间,腔内充满体腔液有效地输送营养和代谢物质,以完成循环的机能。体腔液也能调节及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以维持体内稳定的内环境。体腔液作为一种流体静力骨骼,能使身体更迅速的运动,从而使假体腔动物大多数类群摆脱了以纤毛作为主要的运动器官的状态。筒状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简单,由神经环、纵神经干、神经节构成,呈筒状。线虫动物门:线虫动物门是动物界中仅次于节肢动物的第二大类群。为原腔动物中最大的一门。已知有15000多种,分布广泛,阴湿或有水源的地方都有、如海洋、

9、淡水、土壤、阴湿地带、林区、及动、植物的体内都会分布。在一平方米的海底泥沙中含有442万条线虫。寄生于人体就有100多种线虫。线虫的身体一般呈圆柱状,细长,通称圆虫。轮形动物门:约有2000种。多数分布于淡水,少数生活在海洋中,极少数营寄生生活,体微小,身体由头、躯干和尾部组成。大部生活在淡水中。淡水轮虫多生活在浅水水域,以底栖为主,也有浮游种类。轮虫以细菌、原生动物、藻类、轮虫、有机质碎屑等为食。 腹毛动物门:已知400余种,是假体腔动物中最原始的一类。背面具刚毛、鳞片或棘,腹面有纤毛,多为海产种类,体末端分为二叉,叉末端具粘液腺开口。环节动物门:代表动物环毛蚓。在动物演化上发展到了一个较高

10、阶段,是动物界继扁形动物之后的又一次较大发展,是高等无脊椎动物的开始。同律分节:除体前、后端少数几个体节外,动物体由形态和机能相似的体节构成(外形分节,内部器官如神经系统、排泄系统、循环系统等也按节排列)。分节意义:体节的出现使动物的运动更加灵活,不同部位体节进一步出现功能上的分工。出现真体腔。真体腔:位于体壁内侧中胚层和肠壁外侧中胚层之间的空腔,又叫次生体腔。既有体壁中胚层,又有肠壁中胚层。具体腔膜,肠系膜。内充满体腔液,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真体腔的形成在动物进化上的意义:肠壁外附有肌肉,使肠道蠕动,消化道在形态和功能上进一步分化,消化能力加强。消化功能加强同化功能加强异化功能加强排泄功能加强

11、,排泄器官从原肾管型进化为后肾管型。真体腔形成过程中残留的囊胚腔形成血管系统,从环节动物开始出现循环系统。刚毛:上皮内陷形成刚毛囊,囊底部的形成细胞分泌几丁质物质,形成刚毛。由于肌肉的牵引,刚毛发生伸缩,使动物爬行运动。疣足:是体壁突出形成,体腔也深入其中,每体节一对,疣足划动可游泳。疣足内密布微血管网,可进行气体交换。首次出现闭管式循环系统。闭管式循环系统:由纵行血管和环行血管及其分枝血管组成。各血管以微血管网相连,血液始终在血管内流动,不流入组织间的空隙中。循环系统出现的意义:血液循环有一定方向,流速恒定,提高了运输营养物质及携氧机能。后肾管型排泄系统:后肾管:来源于中、外胚层,两端均开口

12、,一端具有带纤毛的漏斗壮肾口,开口于前一体节真体腔,一端开口体壁或消化管为肾孔,血管网包围小肾管以肾孔排出废物。结构:肾口、排泄管、肾孔。原肾管与后肾管的比较:(1)原肾管是一端封闭的盲管;后肾管两端开口,一端是漏斗状的收集结构,另一端通往体外。(2)原肾管是胞内管;后肾管是由上皮细胞围成的。(3)原肾管型的排泄器官是由外胚层发育而来的;后肾管型的排泄器官是由中胚层形成的 (4)原肾管是利用渗透作用集得液体, 所以效率低;后肾管直接收集体腔代谢废物,并开始从血液中接受代谢废物,使进入管内的代谢废物浓度大大升高,加之重吸收作用的出现,肾管中的液体与体腔液很不相同,可称为尿。索式/链状神经系统:由

13、脑(即一对愈合的咽上神经节)、咽下神经节(愈合) 、围咽神经环以及腹神经索组成。腹神经索在每个体节有一对神经节(愈合)。担轮幼虫:无体节、具原肾管、靠纤毛运动的一种环节动物幼虫。软体动物门:软体动物共约13万种,形态结构变异较大,但基本结构相同。软体动物是由环节动物演化而来的,朝着不很活动的生活方式较早分化出来的一支。身体柔软,大多数软体动物具有贝壳,俗称贝类。出现专职呼吸器官。外套膜:外套膜是身体背侧皮肤伸展而形成,外套膜与内脏团之间形成的腔称外套腔。腔内常有鳃、肛门、肾孔、生殖孔等开口。软体动物排泄、生殖、呼吸等均与外套腔内的水流有关。内脏团:为内脏器官所在部分。多数种类的内脏团为左右对称

14、,但有的扭曲成螺旋状,失去了对称形。相对于闭管式循环系统而言,由于软体动物体内真体腔与假体腔并存,且假体腔更广泛地存在于器官组织的间隙,其中充满血液,被称为血窦。由于血窦的存在,大多数软体动物为开管式循环系统,与其运动缓慢有一定的关系。血液循环的途径为:心耳心室动脉血窦静脉心耳。但是软体动物中有部分种类为闭管式循环系统,其运动也更加敏捷迅速。陆地生活的种类均无鳃,其外套腔内部一定区域的微细血管密集成网,形成肺。(蜗牛)多种类型,不同种类的神经系统差异大:(1)最低等为梯形神经; (2)四对神经节和神经索; (3)发达的神经系统(头足纲有发达的脑,且有软骨包围)。钩介幼虫:河蚌等特有的幼虫形态,

15、长0.55mm,双壳,壳的游离端有钩与齿,壳内有足的原基,末端有粘着的足丝。钩介幼虫利用壳上的钩与齿或附着足附着在鱼鳃或皮肤上,寄主的被附着部位因受刺激而迅速分泌粘液形成包囊,幼虫在其中发育。节肢动物门:动物界中最大的一门,全世界约有100万余种约占动物界总数的84,个体数目不可胜数。生活环境极其广泛,从海底到高山,从陆地到空中,从淡水、海水至土中、沙漠,各种环境都有它们的踪迹。异律分节:躯体不同部位的体节形态和机能不相同。(节肢动物门、脊索动物)环节动物的疣足节肢动物的节肢按节分布按体部分布空心实心与身体之间无关节与身体之间有关节附肢不分节附肢分节无肌肉附着有大量肌肉附着小而运动力不强运动灵活、有出现具飞翔能力的翅无脊椎动物中唯一真正适应陆生的动物。原口动物中最进化的类群。混合体腔:节肢动物的体腔在发育早期也形成中胚层的体腔囊,但在继续发育的过程中,不扩展为真体腔,而是退化为生殖管腔、排泄管腔和围心腔。在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