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教学内容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8641075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相思》教学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长相思》教学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长相思》教学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长相思》教学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长相思》教学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相思》教学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相思》教学内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相思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二、 教学过程:1、 导入:书写“思”什么意思?“相思”呢?“长相思”呢?通过课前咱们的预习,你对课题长相思有什么样的理解吗?(长相思是词牌名,又名长相思令、吴山青、山渐青等。三十六字,平韵,上下片的首两句叠韵。唐教坊曲名,此调多抒相思缠绵之意。)查你都知道哪些词牌呢?什么叫词牌?是乐曲的名称(西江月、忆江南、蝶恋花、念奴娇)2、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纳兰性德,你知道他是谁吗?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康熙朝内阁大学士、太傅明珠的长子,顺治十一年(1655年)出生于满州正黄旗。纳兰性德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数岁时即习骑射,17岁入太学读书,-拜内阁学士、礼部

2、侍郎徐乾学为师。在名师的指导下,他主持编纂了一部1792卷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基础。他又把搜读经史过程中的见闻和学友传述记录整理成文,用三四年时间,编成渌水亭杂识,其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方面知识。表现出他相当广博的学识基础和各方面的意趣爱好。这首长相思是他随康熙出征时所写。3、 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他在思念谁呢?他当时在想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一定要把字音读准确。自由读长相思,开始。4、 同学们,谁来给大家读读这首词?这首词当中的一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错。为什么读更呢?(时间)1更是多长时间?两个小时,古时一

3、般从晚上7点开始算,到早5点是5更,到12点是3更,所以有三更半夜一词。同学们,那这首词中的风一更,雪一更,是说刮一更的风,再刮一更的雪吗?(叠韵、互文)也就是风雪交加,风雪掺杂的意思。5、 同学们,初读完这首词,你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谁来说一说?思念家乡6、 同学们,对家乡的思念,梦都做不成,觉都睡不好,带着这种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长相思,把这种感觉读进去,读到词的字里行间去。长相思读。7、 在上次咱们学习古诗的时候,是分哪三步来学习的呢?(理解诗意想象画面感悟情感)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三步来学习。8、 长相思长相思,作者为什么会如此的长相思?是什么让纳兰性德如此的长相思呢?请大家默读这

4、首词,然后试着去想一想这首词大概在讲什么意思。默读长相思。9、 质疑(远在塞外宿营,夜深人静,风雪弥漫,心情就大不相同。路途遥远,衷肠难诉,辗转反侧,卧不成眠)10、 好了,老师提两个问题,看看你对这词大概的意思掌握了多少。(老师板书:身)1) :第一个问题听清楚:作者的“身”,身体的“身”,身躯的“身”, 作者的身在哪里?身在何方?生:作者的身在前往山海关外。(身在征途)你在读读第一句,想想他的身在哪?山里,那是怎样的山(想象),他的身还可能在哪?水路上,想象一下那是怎样的水路?(艰险的),他的身还可能在哪?继续往下看。(夜深千帐灯)在军营里。是啊,他的身在崇山峻岭间,在大河小川间,在荒山野

5、岭间。总之,他是身在征途。你能通过朗读,读出纳兰走过的路吗?他告别了故园,告别了亲人,纳兰动身了,读他继续跋山涉水读他跨过一座座山,穿过一道道岭,还在行进着读他离家越来越远,脚步却不停啊,谁再读他再也看不见他的家乡了,只是向前行,读2)、 教师范读,作者身在征途,那么作者的心在何方?(心系故园)3)、身在征途,心系故园,你怎样理解这八个字呢?他的身和心隔着一道障碍呀,一个远离,一个思念,同学们,就是这种感受,这种感情,这种心灵的回想,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长相思。先自各读,试着把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感受,那种心情读出来,自各读。9、孩子们,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

6、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风)(教师范读)10、孩子们,睁开眼睛,现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仿佛处在一个怎样的世界里面?(让学生课前想象)11、你们看到了跋山涉水的画面,你们看到了辗转反侧的画面,你们看到了抬头仰望的画面,你们看到了孤独沉思的画面。进入纳兰的内心世界我们再来读长相思。但是,同学们,在纳兰性德的心中,在纳兰性德的记忆里面,在他的家乡,在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教师放音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学生写片段。)1

7、2:那可能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他和他的孩子在郊外,在空旷的田野上那也可能是在月光皎洁的夜晚,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围坐在一起,一边喝酒,一边唱吟着什么那也可能是在暖暖的灯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也许在故园,在家乡,你将会看到很多很多美好的画面和场景。现在让我们一起到纳兰的故乡去看看,看到那是一幅怎样的场景。13、天伦之乐,温馨融融,多美好的生活。但是现在,此时此刻,这样的画面全都破碎了,这样的情景全破碎了。他写了一个大大的字 “碎”(板书:碎 在身在征途,心系故园上写“碎”),同学们,是什么碎了?(心碎了,梦碎了,回忆碎了)把这种感觉读进去。14、师:谁来读长相思?在这里没有鸟语花香,没有亲人的絮

8、絮关切,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学生读长相思)师:在这里,没有皎洁的月光,没有在皎洁的月光下和妻子相偎依在一起的那份温暖,那份幸福,在这里有的只是(指名学生再读长相思)师:孩子,听得出,你是在用自己的心在读。在这里没有郊外的踏青,没有和孩子在一起的捉迷藏,没有杨柳依依,没有芳草青青,这里有的只是一起读长相思(学生齐读)15、:长相思啊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画面,进入诗人的那个身和心分离的世界,我们再一起读:长相思。16、这首词讲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你身在征途,就一门心思去干你的事业,为什么对自己的故园又要牵肠挂肚,辗转

9、反侧呢?17、你们可曾知道这些问题纳兰性德也在问自己,就在征途上,纳兰性德还写了一首词,题目叫菩萨蛮其中有这两句就是纳兰性德问自己的,谁来读一读?(出示课件“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学生朗读)(一年能有几个团圆的时候,问自己为什么要轻易离别呢)18、纳兰性德真的“轻”离别?再读长相思,默读,你从哪儿体会到纳兰性德没有轻离别呀?我不是轻离别呀!长相思的什么地方让你体会到这一点。19、是的,我何曾是轻离别呀!我是那样的重离别呀!但是我身为康熙皇帝的一等侍卫,我重任在肩,我责任如山,我不得不离,不得不别啊!长相思,我的重离别,我的重重的离别,我的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化在了长相思中了。(学生

10、有感情朗读长相思。)师:这就是为什么我身在征途却心系故园的原因所在,这就是为什么我的那个梦会被破碎,我的那颗心会被破碎的原因所在。为了我的壮志和理想,思念家乡的孤独和寂寞,就这样化做了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教师出示“长相思”三个字,放音乐怆)师: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生齐说: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生齐说:长相思)。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做(生齐说:长相思)。20、表现了纳兰性德什么样的情感?(思念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将作者推为宋后第一真词人21、长相思是词牌名,很多诗人都写过长相思,南唐后主李煜也写过一首长相思,我们一起来读读。李煜长相思 一重山,

11、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 一帘风月闲。 1.烟水:烟雾迷蒙的水面. 2.鞠花:菊花.鞠通菊. 3.塞雁:边塞的大雁. 上片从山起.山一重两重,层峦叠嶂,就如同心中的相思层层叠叠,连绵不绝.山远天高望不到尽头,就如同相思无际无涯.而寒的不仅仅是烟雾深锁的水面,更是思人的心情.相思日久,已到暮秋,枫叶正红,而红不过相思之苦. 下片从花起.花开花谢,相思经年,边塞的大雁也高飞还故乡,而远去的人却还没有回来,相比塞雁之还,离人之苦更甚.远人不归,便只好任那风月闭于于帘外.人静帘闲,而不静不闲的,是心中无穷无尽的思念之情.帘闲而心乱. 这阕小词,以景状

12、情.在词人笔下,远山,烟水,枫叶,菊花,塞雁,共同构建了一个清冷的深秋.在这样的深秋中,相思之情就越发的寂寞幽怨.词中的远人,也许指的就是入宋不归的弟弟从善.22、我们学的这类词叫相思词,今后我们见到这类词该怎么学呢?相思的对象借景物来表达作者的思念之情。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他嗣位的时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苟安于江南一隅。宋开宝七年(年),宋太祖屡次遣人诏其北上,均辞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违命侯。太宗即位,进封陇西郡公。太平兴国三年()七夕是他四十二岁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词,命人在宴会上下牵机药将他毒死。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