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缙云县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建议对策.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640613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缙云县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建议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加强缙云县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建议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加强缙云县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建议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加强缙云县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建议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加强缙云县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建议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缙云县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建议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缙云县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建议对策.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缙云县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建议对策责任编辑:缙云县发展和改革局2009-04-29 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化浪潮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全面而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国际竞争新的制高点。信息化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途径。国家明确将信息化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确定了信息化在我国现代化发展中的战略地位。近年来,缙云县积极贯彻落实省、市有关信息化建设要求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数字缙云”为目标,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任务,切实加强领导,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整合资源,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信息化水

2、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信息化建设现状(一)强化领导,规划引导。为加快信息化建设,切实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我县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于2001年成立了县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担任组长,小组成员由县发改局、经贸局、电信局等县属各有关部门组成,并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全面负责组织协调对全县信息化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同时为切实加强对全县政务网络建设,还成立了县委、县政府信息中心,充实技术力量,全面负责对全县政务网建设的领导和协调,为全县的政务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在此基础上,我县十分注重规划引导信息化的建

3、设与发展,在缙云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信息化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五大工程”之一来抓,提出了“以信息基础网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区信息化、农村信息化的四化建设,不断推进数字缙云建设”的目标要求,县信息办认真抓好规划的实施和责任分工的细化落实,组织召开了全县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具体要求和任务进行了部署,全力抓好各项工作的开展。(二)完善网络,夯实基础。在信息化建设上,我县认真贯彻省“百亿信息化建设”工程的战略部署,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推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信息化的大好机遇,多措并举,加大投入,全面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基础

4、网络的全面形成。2008年,按照要求,我县深化了电信体制改革,顺利完成了电信收购联通CDMA网络、联通与网通合并、铁通并入移动等改革工作,并积极开展3G全面升级准备工作。2009年4月7日,中国电信缙云分公司3G无线宽带业务正式上市,电信手机用户可以在不改号、不换卡的情况下,享受到3G无线高速上网服务,通过3G无线宽带上网,插上像U盘一样的3G无线宽带上网卡后,一部300多兆的电影不到5分钟就下载完毕,比此前的无线上网速度快了20倍。3G高速无线宽带与固网有线宽带的融合是电信最大的优势。今后电信用户在家中,可以享受ADSL、LAN等高速有线上网;离开家,到达有WLAN网络覆盖的区域,可以享受W

5、LAN高达54Mbps的无线上网速率;没有WLAN覆盖的区域,用户可以选择3G高速上网,实现随时随地享受高速的无线上网服务及相关互联网增值业务,而其它如手机影视、综合办公、全球眼无线视频监控等中国电信的3G服务也即将与市民正式见面。目前,我县3G信号已经覆盖县城主城区,今后将逐步扩大到全县各个乡镇,在全县范围内形成无缝宽带网络,电信业开始进入3G时代。至此,我县已形成了由电信、移动、联通、广播、电视为主骨干的通讯网络,电信宽带网已覆盖全县各乡镇及行政村,按时完成了电视“村村通”工程的验收工作。全县642个行政村已实现村村通电话,电视覆盖率100%,广播覆盖率100%。(三)注重应用,讲究实效。

6、在信息化建设中,我县以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为主线,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解决民生问题为着力点,扎实推进信息化的应用。目前,我县的信息化建设在政务网、农技110网、教育网、企业信息化等各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1、强化政务网的龙头作用。我县高度重视政务信息化建设,把加快政务网络建设作为推动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一是完善平台。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我县已完成了全县协同办公系统平台建设,建成了一个基于国家电子公文交换标准的满足于乡镇、部门单位使用要求的电子公文交换平台,标志着我县党政机关办公方式走向现代化。二是完善网络。全县120余家单位已全部完成网络布线;

7、进驻行政中心的30多家单位全部实现联网,全县所有乡镇均完成网络建设,形成以县委、县政府网络中心为枢纽、覆盖全县各部门、乡镇的政务网平台,为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发布以及办公自动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完善网站。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按照“9+1”的模式,建立了缙云县政府门户网站,网站于2004年开通后,高度重视网站的后续建设,不断增加栏目,充实内容,特别是有关政务信息方面的更新十分到位及时,政府文件基本做到与纸质文件同步上网,方便了机关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的查询。并积极推进乡镇、部门子网站建设,加强对乡镇、部门子网站建设的指导,乡镇、部门网站与政府门户网站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形成共享,建成了政府网站群

8、。2008年,我县乡镇实行撤扩并,原24个乡镇撤并为16个乡镇,为此,及时进行了网站资源整合,调整后的16个乡镇子网站全部并入政府网站,列入“乡镇之窗”的子网站。全年又新建了缙云发改、缙云县纪委等部门网站并并入政府网站,现有部门子网站25个。各部门子网站积极做到政务公开内容规范、形式完善、程序严密、工作机制健全,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政务公开水平不断提高。同时县审计、教育、财政等各部门根据线上的有关要求,建立了各自相对独立的局域网,在日常的工作的信息上报、报表传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完善维护。特别是对行政中心大楼网络、电脑故障、电脑病毒等维护,及时排除故障,确保行政中心大楼

9、外网和内网的正常运行。2、强化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不断加快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农技110和农民信箱服务。从2000年开始,累计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在全市率先建成农技110服务网络,目前我县已基本形成县、乡、村三级农技110信息服务网络,通过现场咨询、热线电话、上网发布、实地指导、技术培训等形式,在沟通市场信息、服务科技兴农、指导农业生产、促进产品流通、加快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技110运行以来,来人来电咨询已超过5万人次,收发信息100多万条,组织香菇、蚕茧等72种名特优新农副产品上网发布供求信息8000多条,有1万多人次通过农技110服务找到项目信息,实现产品销售5000多吨,

10、产值6300多万元,取得直接经济效益2800多万元。2008年,新增农民信箱用户3160户,为19个贫困村配备电脑、打印机,建立了4个市级农业科技信息应用示范村。推进“三电合一”工程建设,开通农业专家热线电话“12316”,播放“石城农事”26期。3、强化教育信息网的完善。我县于1999年成立了推进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2000年制订了缙云县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规划(2001-2005)。以“浙大网络”软件为教育管理平台,以行政办公信息化为突破口,全面实施了“校校通”工程。2001年,启用“浙大网络”软件,全县平稳地过渡到计算机收发文,实现行政管理和日常办公的信息化,2002年实现计算机管理

11、全县学生学籍。2008年,我县深入开展了创建省教育强县工作,以创强为契机,十分注重教育信息网的完善和建设,全年共添置计算机954台,多媒体设备232套。高中已全部开设信息技术课,设点的初中以上学校已经普及信息技术课教学,一类完小已有93%学校开设信息技术课。目前我县中小学校“两机一幕”的普及率、计算机配备的生机比、信息技术课的开课率等多项指标进入了全省平均水平。“缙云教育网”多次被评为省优秀教育网站。4、强化企业信息化的进程。工业是我县的支柱行业,我县高度重视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和规范,通过加快企业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了我县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

12、发展目标。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6月底,全县约有5870家企业接入宽带;2008年,新增上网企业25家。全县大部分企业如燕京仙都啤酒公司、寿尔福化学有限公司、雅仕寝品有限公司、山浦照明电器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有不同规模的网络,企业的生产、设计、管理、销售等多个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实现信息化。重点抓了缙云工业园区信息化建设工作,在2007年缙云县工业园区被列为全省信息化试点的基础上,2008年,通过编制缙云工业园区信息化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来加快创建工业园区的信息化平台,专门委托省经济信息中心、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进行编制,于年底进行专家评审,缙云工业园区20092013年信息化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13、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该规划及实施方案体现了园区建设的实际需求,标志着缙云工业园区逐步融入“数字浙江”建设。加强缙云县招商引资网建设,及时在网络上发布我县的有关招商引资项目、政策等,加强网络的维护,促进网上招商引资的新突破。同时狠抓“网上技术市场”建设,积极开展网上技术市场信息录入和难题征集工作,2008年就发布技术难题29项,签约12项,签约金额300余万元。联华、华联、三联快乐购、万客隆、金根等超市以及便民药店、老百姓大药房等连锁门店在企业信息化管理方面,目前均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从采购、订单、收货、库存、销售到汇款等各个环节实施全程计算机控制,实现了少库存、快周转、高资金使用率的现代化管理

14、,大大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增强超市的市场竞争力。为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我县还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工业、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创建信息化示范企业,对达到国家级、省级等不同级别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二、存在问题与困难通过对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引导、规范,我县各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重大的进展,成效较为显著。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的信息化建设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当前影响缙云信息化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受到观念意识、体制政策、资金投入和人才等方面的制约。 一是观念意识滞后,重视程度不一。近年来,信息化发展迅速,但部分部门、单位领导对信息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提高不快,计划经

15、济体制下形成的观念意识与当今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发展趋势不相符。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一。由于行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各部门、单位工作重点的不同,一些行业、部门的精力和重心着重于本行业、本部门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对信息化建设重视力度不够,使得信息化建设落后于其他工作,也是导致行业、部门发展不平衡的一个原因。创新意识不强,计算机和信息网络的应用对传统的工作习惯、方法和流程冲击较大,存在一定的阻力。目前百姓普遍关心的是就业、社保、子女教育等问题,信息化直接触及、影响到百姓工作、生活的比较低,关心“信息化”的人群偏少。 二是体制尚未理顺,政策不够健全。信息化管理体制尚未理顺,虽管理职能在发改局,但一些具

16、体职能不够明确,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条块分割,行业垄断局面没有彻底打破,而且没有形成共建合力。由于机制、体制等原因,行业、部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主要以纵向建设为主,横向联合为辅,自建“小天地”,造成设备、网络等资源较难实现同城市共享或互联,没能很好发挥各类信息系统作用。由于信息化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存在政出多门,建设的随意性比较大,难以统一领导、规划。政策、法规不够健全。“十五”时期,我县曾经草拟过信息化建设规划,但“十一五” 信息化建设规划也未作编制,规划、政策出台滞后于发展速度,当前重点的信息化政策、管理办法(如税收、人才、研发、投资等鼓励政策)不够健全。三是专业人才短缺,投入相对不足。一些部门的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还不够,有待进一步提高,宣传普及仍有待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的进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存在较大差距。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还落后先进(市)县,政府财力有限,投入资金不足,社会资本参与信息化建设的程度较低,因而资金的缺少阻碍了信息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