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物理学》ppt(教科版八上)课件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8600371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78.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认识物理学》ppt(教科版八上)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认识物理学》ppt(教科版八上)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认识物理学》ppt(教科版八上)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认识物理学》ppt(教科版八上)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认识物理学》ppt(教科版八上)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认识物理学》ppt(教科版八上)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认识物理学》ppt(教科版八上)课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识物理学ppt(教科版八上)课件 篇一:认识物理学教案(科教版初二第一课) 认识物理学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什么是物理及其范畴; 2、使学生产生学习物理兴趣。 教学过程 首先在课程开始之前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及留下个人联系方式,物理交作业等规矩,科代表等。 树德实验中学初20XX级物理组:代洁 -1- 树德实验中学初20XX级物理组:代洁 -2- 课堂板书 板书B: 树德实验中学初20XX级物理组:代洁 -3- 板书C: 课后反思 树德实验中学初20XX级物理组:代洁 -4- 篇二:认识物理学 认识物理学 教学内容教学 要求 教学 重点教学准备 认识物理学 让学生认识物理,了解物理,掌握物

2、理学的原理让物理走近物理,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认识物理学的原理 物理学的发展史、现状用未来认知物理世界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物理学原理 课时序号 弹簧测力计、温度计、直尺、天平、电流表、镜面、小鼓、课件、网络资源等 教师活动 一、新课导入 1、由生活实例及实物教具及课件分别从: (1)、力(2)、热(3)、光(4)、电(5)、声 等方面进行新课导入。 二、对物理学的理解 1、物理学是认识世界的科学(规律和现象) 2、物理学是改变世界的科学(三次科技革命) 3、物理学是产生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科学(实验科学探究) 三、物理学的发展史、现状及未来

3、1、认识世界的科学:(1)、宏观物质:肉眼能看到的,望远镜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由学生提出现实生活中哪些与物理有关的实例。2、老师由生活实例讲解的同时,学生大胆地提出猜想。3、什么是物理学 4、物理学研究的是什么5、学习物理为什么要进行科学探究 加强对物理学的理解,认知物理,掌握物理科学给我们带来的文明与进步。 了解一些伟大的物理学科的成名故事。 设计意图从力、热、光、电、声等现象,分别从我们身边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行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让学生感知物理科学给人类带来的文明与进步是伟大的。 具体内容一、新课导入 二、对物理学的理解 三、物理学的发展史、现状及未来 具体内容学生活

4、动设计意图 的,显微镜 2、改变世界的科学(三次科技革命成就) 究力、热、光、电、声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学科。物理,认识物理,掌握物理知识,运用物理知识的能 四、物理世界 五、物理学和研究方法 具体内容六、双基训练 七、作业设计 八、课堂小结 3、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力。精神的科学(实验科学探究)4、分支学科力学、热学、光学、电学、量子力学、原子物理学、声学等等 5、分清物质与物体 分析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物物质木料、铁、石灰、纸等体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构等 成物体的基础物体课桌、汽车、粉笔、课本等等 四、物质世界 培养学生学会1、物质存在的状态(以水、冰、观察的良好

5、习惯水蒸气三者之间的相互转换为例讲解)。 2、分子的组成:分子 (不带电) (+)五、物理学和研究方法1、科学探究 2、家庭实验培养学生良好3、网上查询的科学探究素养4、环节: 和精神。 观察思考、提出问题计划、设计猜想与假设制定实验进行 实验收集证据、分估 析论证合作交流、评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六、双基训练学生积极参与老师的课堂练 1、找经典中考实题,向学生提问,习活动七、作业设计 1、做好复习与预习工作2、做好配套作业八、课堂小结 提出要求。 1、物理学的含义 2、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环节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一、新课导入本堂课主要以生活实际中的事例和小实验为主要教学,二、对物理学的理解

6、从而让学生领会到什么是物理学,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学习三、物理学的发展史、现状及未来物理为什么要科学探究。特别从一开始就要激发学生学习物四、物质世界理的热情。五、物理学和研究方法 篇三: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材教案 第一节走进物理世界大门 一、教学目标要求 1.知道基础物理由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等。初步了解物质世界有宏观、微观、宇观三个层次。 2.经历阅读、思考、讨论,并动手做一系列简易的实验过程,初步体会学习物理与其他学科的不同方法。 3.对物质世界产生神秘感,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初步认识“没有物理学就没有现代文明”的道理。 二、重点与难点 本节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的

7、三大社会功能。难点是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学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性。 三、教学过程 1.情景创设 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 2.讨论交流与实验设计 教师再围绕什么是物理学,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这些问题,广泛应用生活中的器材开展实验: (1)要求每个学生用纸片和橡皮做落体运动实验。 (2)学生用双手摩擦,或用手来回与铅笔摩擦,感受机械能变成热能的过程。 (3)摩擦带电实验。 (4)利用教室中的电器,演示电的现象等。 通过上述身边实验,引出物理学中力、热、声、光、电的不同内容。并为引出物理学广泛研究领域作准备。 3.介绍宇观世界、微观世界及其基本观测方法。 结合教材中的教材上图1-1-1、图1-1-2、图1

8、-1-3及图1-1-4进行介绍,主要着眼于说明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学。说明:宇观世界的观测需要望远镜与探测器,而微观世界的观测与研究使用各种显微镜、粒子加速器即可。教师也可以针对哈勃太空望远镜、“勇气号”火星探测器等一些较为新奇的内容略作展开。 4.用图片、资料、多媒体,联系学生身边的事实以及家居生活的现代化设备,让学生谈谈对“物理学是改变世界的科学”这一论断的初步认识。 5.介绍一些科学家的事迹 6.作业: 1.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看物理书,讨论什么是物理学?讨论发生在家里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学对社会进步的主要作用。 2写一篇对物理学的初步认识的小论文。 3.做一些小实

9、验 静电小实验 三原色陀螺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运动的普遍性,物质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了解物质世界几种常见的运动形式,对每种运动形式能举出一些典型例子,初步知道它们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的关系。 2.通过回忆、联想生活中大量运动,观察图片、演示实验、多媒体或动手做一些简单实验,经历认识不同形式物质运动的过程,知道观察研究不同物体运动要用不同的方法。 3.通过对物质世界运动的观察,知道物质世界的运动多样性,复杂性,形成关注物质世界运动及其变化的意识。了解各种运动形式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紧密联系。初步认识物理学的进步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 1.导入:(谈话)通过本节学习,应使

10、每一个同学认识到物质世界的运动形形色色,但是并不是每个物体的运动大家都能认识到,需要通过观察,有的是肉眼可以直接看到,但更多的是需要借助仪器(望远镜或显微镜)进行观察,有的需要通过间接观察和思考,才能知道它们的运动。这也是为什么本节的节名为“观察物质世界的运动”的考虑,希望能引起学生对周围世界各种运动的观察和研究的兴趣。 1认识物质世界运动及运动的普遍性,渗透着运动的相对性。 让学生体会判断物体静止和运动不能凭感觉,需要有科学方法;判断有些物质的运动如电磁波,热运动,虽然人眼不能直接看到,但可以由电磁运动、分子热运动产生的效应间接地观察。 物质的运动的绝对性、与静止的相对性(举例说明) 2逐个

11、认识基本运动形式。 教师拿出香水,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不知道)教师再打开香水盖喷,(学生回答:香水)你怎么知道的?(闻到了香气)香水在我手中,你们怎么会闻到?这说明了什么?香水分子在运动。 再充分利用教材的彩图,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交流来进行,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分子热运动”的认识。 开闭电灯、收音机、学生互打手机等来认识电电磁运动。 介绍声的传播、光的传播等。这些是与学生们生活紧密相关的运动形式。 关于原子内部的运动与第一节介绍过的原子结构是密不可分的,原子内部有两种不同运动:一种是核外电子的运动,如导体的导电是原子核最外层电子变成自由电子的运动,原子发光、煤、石油、有

12、机物燃烧是核外价电子的运动;X光、红外线、激光都是核外内层电子运动。另外一种是核内的运动,常见的是放射性现象,放出、三种射线。这三种射线对生命物质都有杀伤作用,原子弹爆炸主要利用这三种射线形成杀伤力,核反应堆为什么要筑起厚厚的防护层,就是防止这些射线影响人体健康,医疗上则用射线杀死残害人体健康的癌细胞。 三、发展空间 (一)“家庭实验室”指导 (1)观察油滴在水面上运动。 (2)与妈妈讨论做饭中的物质运动形式。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一切物体都是有能量,不同运动形式对应不同能量。初步了解光能、机械能、内能、电能、化学能和核能等能量形式。知道各种能量之间可以转化,初步懂得利用能量的过程就是不同能量

13、之间进行转化的过程。 2.通过联系生活,观察教材图片,让学生们自己来认识常见的这些能量形式。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初步认识不同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3.通过物质世界不同运动和能量形式的认识,尤其对能量转化利用的认识,使学生们对大千世界有一个概括的具体的认识,拉近了物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到物理学就在身边,物理学与我们人类生活、生产、社会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 1让学生们阅读课文,然后讨论下列问题 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联系着哪些能量?学生们自己说说每天生活中至少应有哪些能量? 我们日常生活中消耗的能量是怎么转化的,即什么能转化成什么能? 如果世界上突然没有电能,整个社会将会怎么样?没有

14、光能这个世界又将如何?怎样认识能源技术革命与人类社会进步的关系? 2教师小结,并认识能量的转化 (1)点燃火柴,观察光能、内能和化学能及其互相转化。 (2)启闭教室内电灯、演示电能、光能和能内及互相转化。 (3)双手摩擦或手捋铅笔体验机械能、内能及互相转化。 三、发展空间指导 2.将一细铁丝,来回反复弯折,可以折断铁丝,这时发现铁线是否烫手,分析一下这个过程能量转化。 3.社会调查:(1)市场有一种新型手电筒,不需要电池,晃几下就可以照明。(2)一种玩具塑料球,从高空落地弹起就可以闪出彩光。通过这些活动让同学们感受不同能量之间的转化。 第二章走进实验室 第1节:学习科学探究 一、教学目标要求 1.认识到测量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