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话语标记语研究的辩证思考.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599971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话语标记语研究的辩证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关于话语标记语研究的辩证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关于话语标记语研究的辩证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关于话语标记语研究的辩证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关于话语标记语研究的辩证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话语标记语研究的辩证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话语标记语研究的辩证思考.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话语标记语研究的辩证思考时间:2010-4-29 21:25:00丁慧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江苏 扬州 )摘要:基于已有的话语标记语研究,介绍了以Schiffrin和Fraser等为首的连贯派和以Blakemore和Jucker等为首的关联派两种理论对话语标记语的不同阐释及各自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分析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时应把连贯理论和关联理论相结合,不能过分地强调其中某一种理论。关键词:话语标记语;连贯理论;关联理论1 引言话语标记语是当前语用学界的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近年来,它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大致而言,话语标记语的研究可以分为两大阵营。以Schiffrin、Redeker、Fr

2、aser等人为代表的“连贯”派和以Blackmore、Jucker等为代表的“关联”派。两派对交际的认知不同,因此,对话语标记语的看法也各不相同。连贯派认为话语标记语是表征性的,它限制了对话语关系的命题选择,这些命题表达了听话人需恢复并用来理解语篇的连贯关系。关联派认为话语标记语的作用在于通过将听话人引入预设的上下文及其效果来限制听话人的理解过程。2 话语标记语的定义话语标记语包括部分连词(如and,therefore,because等)、副词(如actually,incidentally等)、感叹词(如well,oh等)以及某些短语或小句(如as a consequence of,you k

3、now,I mean,if Im not wrong等),它们传递的不是命题意义或语义意义,也就是说它们不构成话语的语义内容,而是为话语理解提供信息标记,从而对话语理解起引导作用的程序性意义(procedural meaning)(冉永平,2000)。根据前人的研究,笔者认为话语标记语是一组连词、副词、感叹词、介词短语,或其他句法类别构成的短语或句子,它们具有以下特征:一般出现在语篇的开头;口语中比较常见;有一个核心意义(core meaning),这种核心意义会因语境的不同而使意义丰富起来;衔接语篇,使话语变得通顺,连贯;表示它们所引导的话语与前述话语之间的关系;选择性,即当话语标记语被移去

4、时,不改变话语的语义含义,命题内容,以及话语间的语义关系;有情感和表达功能,反映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涵义;帮助听话者理解话语的真正内涵;与话语产生的语境有关,但与被论及的事物本身无关。 3连贯理论对话语标记语的阐释连贯派认为语篇最重要的特性是连贯,这也是语篇生成及语篇理解中至关重要的。根据连贯理论,话语并不是随意的词句组合,而通常有一个衔接的内部结构。话语的这一特定衔接一方面来自篇章内组成部分之间的各种连贯关系;另一方面,这种衔接也包含了各组成部分和交际情景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这些要素不仅包括交际双方还包括他们的态度,信仰和交际意图(Jucker, A.H.&Ziv, Yael,1998)。现在将

5、从话语标记语作为衔接机制的角度讨论其在话语中的连贯作用。这种连贯关系是理解话语的关键,为语篇的理解起指路导航的作用,为读者和听话人指明句子发展的方向和线索,以达到交际的目的。说话人倾向于通过话语标记语来引导听话人的理解过程。从这一观点来看,话语标记语可以定义为自然语言的表达语,其最基本的功能是帮助理解特定话语单元和交际情景其他方面之间的连贯关系。也就是说,话语标记语的作用关注语篇组成部分之间的衔接连贯关系。说话人如果希望自己的说的话能被别人理解,就必须确保通过话语标记语的使用,他所说的话前后有一定的联系。话语标记语在篇章语言学中多被称为连接词或逻辑联系语。篇章语言学家从语篇本身出发,对话语标记

6、语的重要性进行分析,认为连接是实现语篇语义连贯的重要手段,通过连接性词语的运用,人们可以了解句子之间的语义联系,甚至可以经前句从逻辑上预见后续句子的语义。Halldiay认为,连接词是实现句子线性结构之间的衔接机制的五大类衔接手段(cohesive devcies)之一,它们与语篇的其他衔接手段指示、替代、省略和词汇衔接在语篇中交错出现,相辅相成,共同起着衔接句子的作用。连贯的语篇需要通过一定的连接手段把意义相关的各个部分合乎逻辑地组织起来,这就是连接手段的衔接功能。连接关系在语义系统中构成一类高度抽象的组成部分,并通过各种语言形式分布于语篇中,其衔接力正是由此而产生(刘洁,2005)。例如:

7、(1) Yes, Ill buy you a mink coat. I must first ask my boss for a promotion.(2) Yes, Ill buy you a mink coat but I must first ask my boss for a promotion. (1)中的两句话之间并不衔接,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听话人也许并不能理解说话人意图。然而,如果说话人采用(2)的表达也许会有不同的效果。增加的but确定了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引出了前一命题的条件:不能确定能不能买貂皮大衣,必须在得到提升之后才能买。因此,这里的but起了连接话语的作用,有助于听话

8、人理解说话人的意图再如:(3) Do not go to the park at night. You will be mugged.(4) Do not go to the park at night unless you want to be mugged. 对说话人来说,(3)可能是个建议,也可能是警告,但如果换成(4)就大不一样了。很显然,这句话对听话人是个建议。这里的unless有助于听话人根据两个片段之间的关系确定话语的涵义。连贯理论对话语标记语的研究关注的是话语标记语的语义特征,以及话语间的连贯关系。对研究者们来说,篇章和话语都是连贯的,这种连贯关系是理解的关键,而话语标记语最大

9、贡献就是显示出各种连贯关系。然而,仅从连贯理论的角度并不能充分解释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例如:(5) Are you busy on Saturday morning? Because there is a Matisse exhibition on. 该例中作为话语标记语的Because ,如果仅从连贯角度来分析,只从语义层面来研究,并不能充分理解说话人的交际目的。在这里,Because 连接的应该是言语行为,可以理解为: Are you busy on Saturday morning? There is a Matisse exhibition on, if you are free,

10、you (or we) can go to the exhibition then.4关联理论对话语标记语的阐释Sperber & Wilson 从认知的角度提出了人类交际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他们认为语言的交际过程主要是一个明示-推理的过程。作为对 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的补充和扬弃,关联理论有其独特之处。首先,它是从人类认知的角度对Grice关联原则进行了较为详尽而又可信的阐述,克服了合作原则的一些弊病;其次,它对Grice的意义定义以及对语境的概念都作了有意义的补充和说明;最后,它在处理对象和处理方法上与合作原则也不相同。这些特点为关联理论作为认知语用学的基本

11、理论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关联理论认为交际是一个从说话者明示手段提供的信息中推断出其交际意图的过程,交际双方之所以能够配合默契,明白对方话语的暗含内容,主要由于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话语的内容、语境和各种暗含使听话人对话语产生不同的理解,但听话人在一定的场合下对话语的理解是单一的,只能是与会话语境相关联的理解,从而限制了听话人对话语的其他理解。交际的成功不是由于听话人知道了话语的意思,而是因为他们推断出了说话人的用意。如:(6) A: What is one plus one? B: Why,its two.在这段对话中,话语标记语why的有或无,传递的都是同一个命题。这里的why与此时此

12、地的语境有关,这里的语境是指发话人A提了一个众人皆知的简单问题。受这一语境的影响,于是答话人B用why表明了他对发话人所提问题的态度,即,“你干吗问我如此简单的问题?”。也就是表达了他对此类问题不耐烦的态度。这里的话语标记语就起到了构建交际语境的作用,说话人通过话语标记语的使用向听话人展示自己的信息意图,引导听话人正确理解话语涵义。关联理论认为,语篇连贯是听话者寻找话语最佳关联的结果。而话语标记语的语篇功能就在于其通过限制话语的产生和理解帮助听话者寻找话语最佳关联。Sperber&Wilson提出,话语在以下条件下才能达到最佳关联:(a) 明示刺激与听话人的接受能力足够适应(The osten

13、sive stimulus is relevant enough for it to be worth the addressees effort to process it.)。(b) 明示刺激与说话人的能力和偏好最大适应(The ostensive stimulus is the most relevant one compatible with the communicators abilities and preferences. )。从这两点可以看出,在明示推理的交际过程中,说话人传递的信息必须达到最佳关联,以吸引听话人的注意力,让听话人付出最小的努力就能了解交际目的。根据关联理论,

14、听话人希望以最小的努力取得对话语的最佳理解。这就表明了如果说话人想限制听话人的理解,就必须限制听话人对话语语境的选择,这就需要说话人给出必要的暗示,以保证听话人以最小的努力得到最关联的语境。也就是说,说话人要运用一些语言机制引导听话人取得最佳关联。而话语标记语正好具有这一语言机制的作用。如:(7) A: Mary is in town. B: David isnt here.在这个例子中,A和B是两个相互独立的句子,它们之间的语义关系并不确定,因此从B的回答中很难推断他说话的意图,对听话人来说要想找到最佳关联也必须付出很大努力。但是,话语标记语的使用会使推理过程变得简单:(8) A: Mary

15、 is in town. B: So David isnt here.(9)A: Mary is in town. B: After all, David isnt here.(10) A: Mary is in town. B: Moreover, David isnt here.话语标记语“so”,“after all”,“moreover”的使用限制了听话人对B的理解。(8)中B表明,A为“David isnt here”提供了证据,so连接的是得出某一结论的推理过程;(9)表明A所表达的信息在B的意料之内;(10)中moreover连接的是确证某一相同结论的并列的推理过程。关联理论就话

16、语标记语在话语理解中的作用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充分说明了话语标记语这种语言机制存在的理据,解释了话语标记语在话语生成与话语理解过程中所起的语用制约作用。但同时说明这一理论未从宏观角度对话语标记语进行更充分的解释。相反连贯理论却从宏观的角度说明了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例如:Zelda: My older son was eh-was al- was twelve when she was born. And Samuel was s-seven. So that eh-y know it it is different.在该例中,Zelda解释自己为何对女儿更加喜爱时用了两个“eh”,表明Zelda正在考虑怎么组织语言来回答这个问题。因此这里的话语标记语“eh”应视为“搪塞语”(hesitation filler)。该词的运用使整个话语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