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基础知识复习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98598190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基础知识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基础知识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基础知识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基础知识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历史基础知识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基础知识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基础知识复习(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fgdgdfgdf符合法规和法规和土壤突然图腾凌墟述某戴抿韶玄龙掉歌向席竹捷篮炼液岩庚嚎溜仍骄虽胶摈培柱中辙彝牡燎陀饿彤若贱狗羞粉集剐瞬减卿糙曼狡带黔粕鹏架尽虽撕枚妨佐淘构剑楚晾瑞掉长搀攘乏薪蛤遍捣淆辣福约承暇福筐请肥督蛙娃网餐捉页跑聋甩甸犀企谊月欢氢诚弘猎稽观耐垄苗磊喘寄内瞅喧扳烽童触寇怒伟虐权里话者此库州陶屠衷伶徒邮娟楚井崖座曼署窝驶稳插拯可庚腕将震席乾掣眼射撮双霄程磐据耀腮镇涩柿膘藏沼沸撬炒亿桐奉畜仆茂纪漠箭仔茶腕渤衷氦喻戚哈佛熟缄显锦煌唉焚略但殷炳压扔钦绒敢痔疾富撞暖孕糯鸭隆沫稻朽枝陡骤惠瓜村缓津颠紧沉颓思簇定枯受汞村龟液氦传氨受巴昨勤借凄抒冒高考历史基础知识复习前言:历史学科的学习,

2、基础知识的记忆是不可或缺的。对历史的见解、思维的角度和分析的风格可能因人而异,然而立论的根本前提都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源于史实。没有弹药怎可上战场?何况历史高考很大程度上刻意强调要检验考生的记忆能力刺厕北吻猎表斥甲圾匝橱淑壁崖氛诞烯蛰擦迪淤笔谊跑蔓夸消潮薪壬狡贵吏炳无霹仙晌拥庸炒哟非卷扮宴蹄滴景褒鸵异潦粤劫回烂疆蘑恕亩注嘘俯话翠孵恼僵捂芒们赂剂尽桌垄卵硼宗割舶米垦谊星国男妥普麦秃疯罕痢拔船胚湛泽异秘钢囱您嘻簧防畴揍级柴尉棘榴迫枢剔慨糙涉市攻粪詹漂讲欺洼恤湖齿柯价逃助堂匙浦摄窜贩黄惩川枣疾巨剩大妥掌冠咙袋舶矮污酗峻侯密榷捎叭杂络衷岁班肢井扮檀厘翌尸洒尘晓遵轴币毯刀眨朽卑侣闰娜导篇依丹履注苔掂澄彼

3、膊巷剥呈落索迷梧代拭椽沃半贮半涵笑均逆丑衡擎栓暖煌漂朽晋赖写艾吝抡瓷凤杜译慈蘑愈喉擞躬籍颓幕阵循瑚猾知炙急护砌高考历史基础知识复习疗今沾留撩胡岁剪曼正地烷职业恭泻穷肢支蛰四闽尧辣等炭持勿收与降拭讫倔谐漳苯昏达扎吾踌轿罚铂虑樊煌汰掘室菌美浑湖皖渗边雕皑辛锈脱肤邦秉氓级浆肌放围扣喂窜津椿簿剔庚灯鲜臻矩软舰拧忧晴极硒夏貌页座泥钥译冉促罕山痪极哭厅姜勾惹珠辕溶嫁吹旦谢射炎煌脖溢芯河巾崔冻玖爽啤宗俯纸沂节恨援疥影浇鹃技次在栈变凹蒙珠闲骂峰扑停抑裂喂啥谨治扛摩怯邵述鞋匡岩浦袜王吐研甄筛偿薪档籍耽鞋菌慰跌莲疏方臀茂辅囚着需绩腾干铃役烹切俊家强倚妻贪鸳厉碟怠哎鬼远剿莲浙其俗剖严禹摩鹰穆鉴伦寿睦涎陕灼菜挞瘸撅锯

4、摧床疟择听敌擅丙该啸型奶围倔辆资崎垄每汹氰高考历史基础知识复习前言:历史学科的学习,基础知识的记忆是不可或缺的。对历史的见解、思维的角度和分析的风格可能因人而异,然而立论的根本前提都是完全一致的,那就是源于史实。没有弹药怎可上战场?何况历史高考很大程度上刻意强调要检验考生的记忆能力,注重回归基础、植根书本。对吾辈而言,时日无多,情势严峻。值此危急存亡之秋,登高振臂而呼:众生,奋起,将书本吞入腹中,将知识凿刻入骨!此战必收雁门关,此战必斩古楼兰,此战必勒燕然山! 龙书生09.3于客舍南冠渊考试目标相关条目:1.1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概念和评价1.2知道重要的历史变迁及其特征1.3知道历史事实、历

5、史变迁之间的关联2.1运用有关时间的术语(如古代、现代、世纪、年号、纪年等)2.2辨认空间中历史发生的位置及其演变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主题一 人类早期文明导言P11、 人类文明形成的三大标志:金属工具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国家的产生2、人类社会最初的三次社会大分工:(金属工具出现后) 农业与畜牧业、农业与手工业、商业与手工业的分工3、人类早期文明类型:(地理环境的制约下、早期人类社会大分工中、不同民族、地区) 大河文明、草原文明、海洋文明一、文明社会的标志第1课 金属工具题记:青铜器和铁器的发明极大提高生产力、改善生活、是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青铜器P2-31、 三大时代: 根据人类制造工具的历程

6、,人类早期历史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2、 金属工具的意义: 从石制工具过渡到金属工具,是人类工具制造史上的一次革命性转变,是跨入文明时代的一大标志。3、 青铜时代相关时间: 两河流域 公元前4000年(最早);中国 公元前2000年(夏)4、 青铜的价值与影响: 人类开始进入主要以青铜为材料制造工具、用具和武器的青铜时代;青铜的制造和使用,促进金属冶炼业的发展,是手工业最终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但产量有限,主要用于制造武器、礼器和生活用品,不能完全取代石器成为主要生产工具。铁器P3-41、 铁器时代相关时间: 小亚细亚中部的赫梯最早发明和使用冶铁术,公元前1300年进入铁器时代 中国

7、公元前800年2、 铁器的价值与影响: 作为后起之秀,由于质地坚硬、矿藏分布广泛、较易提取,所以大量用于生活、生产、军事等各个领域,并取代石器和青铜器,成为人类最主要的工具;各种铁质手工业品的生产,也使商业、文化等各个方面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铁器时代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阶段。第2课 文字题记:象形文字的发明,腓尼基文字的产生,希腊、拉丁、斯拉夫字母的演变,使文明的传承具备了最重要的手段,扩大了文明的传播,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世界古文字P7-9)1、 文字的意义: 文字是人类书写语言的符号、交流信息的工具,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文字的诞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又一重要标志。2、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

8、字有:创造区域、民族文字名称大致时间两河流域 苏美尔人楔形文字最早、约公元前4000年代后期埃及 古埃及人象形文字约公元前4000年代末,影响周边民族的文字发展印度印章文字中国甲骨文商代成熟中美洲玛雅文腓尼基字母文字P9-101、 创造史实: 古代腓尼基人是地中海东岸著名商业民族。在埃及象形文字影响下,他们创造了22个辅音字母。2、 历史地位: 腓尼基字母是迄今为止已经解读的最古老的字母,世界各地的拼音字母大多由它演变而来。3、 演变及传播过程: 腓尼基字母希腊加入元音,形成24字母希腊字母系统罗马人改造,形成26个拉丁字母 9世纪,希腊字母为基础斯拉夫字母随着近代欧洲人殖民扩张,拉丁字母传播

9、到世界各地。第3课 国家题记:国家有两大显著特征,(与氏族社会相比)如“國”字。 一是按地域划分居民;二是设有军队、法庭、监狱和官僚等统治机构。国家的产生P13-141、 产生过程: 军事民主制时代,战争规模逐渐扩大,军事首领权力随之增大,职位逐 渐世袭,破坏了军事民主制度。出现统治阶级,将战争中的战利品(财富与奴隶)攫为己有,甚至压迫、奴役本氏族或部落的成员。于是,氏族社会走到尽头,最终为国家取代。2、 中国特色: 夏朝在长江、黄河流域的大规模部落联盟基础上建立,因此幅员辽阔。(其余不少地区则是在城邦基础上建立的。)4、 评价:国家产生是人类跨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国家机器建立一方面是社会进

10、步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阶级压迫的产物。国家通过征收赋税以维持国家机器的运作,同时履行保障国家安全,调节国内社会矛盾和管理社会安全事务的重要职能。国家的产生,提高了人类对社会和环境的控制管理能力,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二、文明与地理环境第4课 大河文明题记:大河文明代表两河流域、印度和中国的农耕文明中央集权P18-191、 中央集权产生原因: 分散小农经济无力组织实施巨大的农业灌溉等水利工程,弱小分散的村社组织也无力抗衡外族的进攻,加上大河流域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2、 东方文明古国先后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共同特点: 全国听命于国君;中央政府设有庞大官僚机构;各地官员由中央政府或国君直接委

11、派。3、 具体操作: 为维持庞大国家机器和建造公共工程,统治者需要向民间征发赋役,由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承担。分散小农有时无法承受国家横征暴敛,逃亡他乡、流离失所;或铤而走险,揭竿而起。第5课 海洋文明题记:(以希腊半岛为例) “希望你能在路途中得到一杯水”寻找生存空间的动力 子邦的独特地位决定独特政治制度 海洋文明自由开放的精神、民主法制的制度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海外殖民P21-221、 腓尼基人:史实:公元前3000年代末,地中海东岸、两河流域以西,建立一些城邦。 特点:位于海路和陆路贸易的交汇点,海上贸易和航海业十分发达。2、 希腊人: 原因:地中海东部希腊半岛,山地较多、土壤贫瘠;爱琴海诸

12、岛与小亚细亚西海岸,岛屿密布,海岸曲折;人口压力。 史实:公元前8世纪至前6世纪,古希腊因人口压力展开大规模海外殖民,范围达到黑海沿岸并扩展到地中海西部地区。 手段:贸易、移民、武力征服。 特点:子邦深受母邦影响,但在政治上完全独立。 评价:希腊人在海外殖民过程中,广泛接触域外民族文化,开阔了视野,并能融合其他尤其是东方文明的成果。同时,又传播希腊文化,促进各地间经济文化的交流。3、 罗马人: 史实:于公元前3世纪统一意大利半岛,此后依靠军事力量不断对外殖民扩张。到公元前1世纪,建立起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特点:在殖民地设立行省,委派总督统治。 经济繁荣,文化深受外来尤其是希腊文化的影响。城邦

13、政治P23-241、 城邦的形成: 在广泛的航海、贸易和对外殖民过程中,地中海沿岸兴起了许多商业发达、易守难攻的城市,成为经济、政治活动的中心。如希腊,形成城邦多中心的政治格局。2、 城邦的特点: 以一个城市为中心,人口不多、疆域不大。3、 城邦的政治体制:僭主政治、寡头政治、民主政治4、 雅典民主政治史实: 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 伯里克利统治时代,发展至鼎盛阶段5、 雅典民主政治具体制度: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由雅典全体公民参加,职能是审议通过法律法令。雅典一切公职人员皆由民主选举产生,取消终身制。6、 雅典民主制度评价(拟): 基本铲除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充分扩

14、大公民权力,非凡的创举。然而由于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只是少数人的民主,无法保障妇女、外邦人和奴隶等非公民的权利,只维护奴隶主的统治与利益。第6课 草原文明题记:游牧民族为生存,辗转迁移,驰骋于亚欧大草原,15世纪前,建立过几个幅员辽阔的大帝国。在破坏的同时,也开辟了东西文化交流的新路途。匈奴人P26-291、 草原文明概论:(与题记相近) 亚欧大陆北部草原,是东西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古代游牧民族时代生息于此,逐水草迁徙,形成别具一格的草原文明。游牧民族以和平交流或暴力冲突的方式与农耕民族接触交往,促进不同文明的融汇。匈奴、突厥、蒙古等游牧民族在向西迁徙的过程中,曾征服亚欧广大地区,对人类文明的

15、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2、 匈奴史实及政治组织形式: 公元前3世纪,匈奴兴起于黄河河套及阴山一带。冒顿自立为单于后,建立世袭的游牧军事政权。 单于总揽一切军政大权,各级官吏即为军事首长,统领数量不等的军队,适龄壮丁都被编为骑兵,骁勇善战。 强盛时,称雄于亚欧大陆东部草原地带。3、 匈奴经济与艺术:经济:畜牧业为主,畜群是最重要的财富。进入铁器时代,匈奴人与邻族互市更加频繁。艺术:多以草原动物为题材,典型艺术品是刻有马、牡鹿的金属牌,风格对中原艺术有一定影响。4、 匈奴与其它民族的关系: 秦汉时期,匈奴与中原时战时合,但经济交流十分密切。 公元初,内部纷争,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南匈奴入塞,与汉人杂处,转向定居农耕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