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泉州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保护现状的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598124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泉州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保护现状的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泉州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保护现状的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泉州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保护现状的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泉州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保护现状的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泉州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保护现状的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泉州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保护现状的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泉州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保护现状的调查报告.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泉州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保护现状来自“海丝”起点的光芒闪耀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物流0902 王妮莎泉州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保护现状来自“海丝”起点的光芒闪耀调查主题:泉州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保护现状(以普度、提线木偶、南音为主要调查方面)调查人员:王妮莎调查地点: 福建省泉州市调查对象:泉州本地人调查时间:2010年8月13日2010年8月18日有人说一种文化的命名,就在于它具有自身独立的特色和存在价值。福建泉州,在历史上,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曾被马可波罗誉为东方第一大港,是闪耀在中国东南沿海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千百年来,在这方美丽的土地上,形成了特有的泉州文化,养育了一批批泉州文化的

2、传承者,弘扬者。泉州文化之所以称得上是一种文化,与它自身所存在的特色文化以及源远流长的形成过程是分不开的。自宋代起,泉州便开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海商文化这是由当地传统文化与海外文化的不断碰撞与交融所逐渐形成的独一无二的文化。抱着对泉州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我选择这个课题进行调查。泉州最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说起来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包括普度、提线木偶、南音等。进行调查的这几天,对传统文化深入了解,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保护现状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忧之早已经沦为陋习的普度如今被视为百害而无一利;让人喜爱的提线木偶后继不力,最具代表性的泉州木偶剧团成员少而且年龄大。喜之泉州南音已远播到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

3、西亚、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了。l 普度都说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和愿望,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把这句话用在普度这一文化习俗上再合适不过了。只要是了解泉州文化的,没有人不知道普渡的存在。普度是泉州沿海地区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据资料显示,现在的泉州,整个旧七月里,几乎每一天都会有几个角落轮到做普度,但任何角落的住户在七月十五这天都不做普度而要祭祖先。我在做调查时,刚好就是处在旧历七月,所以就到有办普度的几户人家家里采访一下。在调查之前,已事先到这附近的菜市场去走走了。因为祭祀行为集中、祭品的需求也集中,七月市场供求十分紧张。视线所及之处都挤满

4、了人,不用问也知道这两天菜市场的生意如何。到人家家里去的时侯,大家都很亲切,虽然忙,但是态度还是很好。因为是放假期间,所以小孩们都来走亲戚,显得热热闹闹的。问问小孩,除了头一句顶我说,不可以和陌生的大哥哥说话外,倒还是很开心地说,很喜欢普度。原因很简单,因为老是读书,不然就是补习上特长班,很少有机会和表亲们在一起,像这种日子怎么玩都不会有大人催着去读书了。我也问了问几位大婶,了解到问题所在。各家的情况不一样,家大业大的往往趁着普度来联络生意上的朋友以及亲戚们的感情,大办酒席,铺张浪费。因为基本上都会发出邀请,但出席的人数不定,所以给准备食品的大婶们很多麻烦。一位大婶无奈地说,东西买少了怕来的人

5、多了不够吃,东西买多了,你看这天气,冰箱是不够用的,隔天就变质。旁边一位大婶则笑了,菜市场就在旁边,这特殊日子里供货到很晚呢,不够就买,而且这么热的天气都吃不多,省着呢。普度的浪费是一个问题。而普度宴后滋生了酒后驾车等不良现象则是另一个严重的问题。但由这些年来的禁止行动可总结,普度现象是无法从根本上杜绝的。因此,我认为了解普度习俗的历史来源、发展进程以及现状是十分必要的,所谓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有的放矢去移风易俗,使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实质性的效果。有人一直叫嚣着,普度百无一利。当人们在叹息说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是有没有想过普度是一个绝好的交流的机会啊?今日普度,是人和祖先交流、人与鬼神交往

6、的活动,亦是人与人交际的机会。祭祖、敬老、相聚,可以增进亲族、邻里友情,又可以给商界人士提供交往机会、沟通信息的机会。这几天调查下来可知,政府的措施其实已经起到很大的效果了,虽然现在多少保留一些农历七月祭祀鬼神的习俗,但请客演戏,大吃大喝,大肆铺张浪费之风已经绝迹。所以,我想说,传统文化也包括了习俗,而普度这种对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产生持久影响的传统不应该被永久地注销掉。有一位老人说,对普度是有感情的。我更多是想起了从小到大普度里那些快乐的记忆。若真让普度消失,又有多少人是愿意的。l 提线木偶8月13日,网上出现一则报道美国卡内基音乐厅主办的“古今回响”中国文化节周三就要在纽约开始。而打头

7、炮的是泉州提线木偶戏。表演者泉州市木偶剧团将把这门传承了一千年的古老技艺以新的姿态奉献给纽约的观众。谈到中国的木偶艺术,不能不提到泉州提线木偶,不仅因为提线木偶在木偶艺术门类中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且因为,早在1000年前,泉州提线木偶就已名扬世界。所以,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里,提线木偶的传承与弘扬显得尤为重要。而在2007年1月9日,随着“国宝”级的提线木偶戏大师黄奕缺的离去,泉州木偶戏剧界在悼念之余不得不考虑木偶戏剧的传承问题。因为没办法见到泉州木偶剧团团长王景贤,所以换一种方式去调查。把最近的报纸中有关提线木偶的报道找出来,又在网络上收集资料,最后总结。目前提线木偶的现状已经有些好转了,各方都

8、在采取措施,中国木偶戏“申遗”已进入申报文本的准备阶段,泉州启动了“保护工程”,泉州木偶剧团在谨慎重地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等等。但是,这些都只是少部分人的行动。正如泉州市戏剧研究所副所长黄锡钧所说:“文艺最重要在于受者,文艺和受者是鱼和水的关系。”所以,要真正地让提线木偶可以更好的发扬光大而且不需刻意去保护的话,那就要让木偶进入到人民群众当中。这并不是让文化趋于流俗,而是让人们从内心真正喜欢木偶从而让提线木偶有了根基。中国人都不会忘记,2008年8月8日,泉州名剧四将开台在鸟巢上的闪亮演出,那短短的时间让人们知道了,还有提线木偶这一玩意儿。而且,可能是对木偶的好奇与欣赏吧,从那以后泉州木偶剧团的档

9、期就排满了,而且在国外演出占大部分。中国人自己对提线木偶的重视还是不够的,如果能从小培养孩子对提线木偶的兴趣就算不以之为职业,至少不会让提线木偶消失了。总有人会被提线木偶的一整套精巧成熟的操线功夫和精美绝伦的偶头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所折服的。l 南音正如之前所说的,艺术要存在于受者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光大,而南音就是如此。南音在泉州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作为陶冶情操、自娱自乐的文化表现形式,它与我们闽南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闽南人聚居之地几乎都有民间南音社团。而三五成群,家庭式的南音演唱在泉州最为常见。下午四五点的时侯,走到小区的亭子里,你会发现有很多老人聚在一起。而我就是挑这个时间去看看,

10、听听曲调优美南曲,来荡涤一下思绪。走了几个小区,看到两三个小亭子,都聚集着老人们,还有陪老人出来逛逛的小孩子。不过,也有一些老人聚在了太阳照不到的花丛中,坐在石椅上泡着荼乐呵乐呵。清唱也有,伴乐也有,可惜我实在不懂如何去欣赏,只能说听起来很舒服。尤其是看在眼里的那番景象着实让人感动。在落日的黄昏里,老人们听着节奏徐缓、古朴幽雅、委婉深情的南音,安静地坐着,微笑地闭着眼,好一幅祥和的画啊!也有小孩跟随着老爷爷来听多了,清清喉就大声唱起来,引得老人们笑呵呵的,童音稚语,听起来更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想拍张照留恋,但放弃了,不忍打破这样一种平静。等着声音一停,我就走到一位老爷爷旁边,老人心情很好,他说

11、不只在这里,在其他地方也都有这样的小聚,人老了,对什么都没有追求,反而更喜欢听听唱唱这些历史久远的南音,磨磨时间,又有点儿消谴,多好啊。因为南音几乎成了泉州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每日三餐一样,所以,南音并不需要多余的保护,它会在人们的手中代代相传。而就我的调查结果,这可以算是“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最佳典范了。而政府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来弘扬南音。于泉州南音这一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继承和研究,政府一直处在中心位置,近十年来,各种活动层出不穷,为了南音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而学术界也对南音曲目进行搜集、整理。由小方面可以看到,南音依然活在我们的生活中,而大方面则可以看到,南音在被越来越多人接受与

12、了解。从而总结出,南音的现状还是很好的,在弘扬方面也绝不逊色。l 总结与感想目前,泉州的传统文化传承形式都体来说并不乐观,除了某些文化,比如普度、婚嫁丧娶仪式被人们扭曲成了大操大办、竞相攀比的时机,提线木偶、南音等传统艺术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苦恼局面。我认为,作为泉州人,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把“泉州文化”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发扬光大,而不是让它随时时光的流逝逐渐风化消失。对于这次实践调查,虽然才五天,而且泉州传统文化也不只这些,但是,对于泉州传统文化却有了深一层的了解。作为一个闽南人,泉州文化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成份,我们都要好好的保护并加以弘扬。涟江为区内地表水的主要排水通道,隧道设计标高高于最低排水基准面,隧道区山脊内沟谷多为季节性冲沟,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小,受季节影响明显,地表水不发育,地表水对隧道施工及运营无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