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储存与养护课件第4章_-_药品的霉变与防治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8593939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品储存与养护课件第4章_-_药品的霉变与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药品储存与养护课件第4章_-_药品的霉变与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药品储存与养护课件第4章_-_药品的霉变与防治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药品储存与养护课件第4章_-_药品的霉变与防治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药品储存与养护课件第4章_-_药品的霉变与防治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药品储存与养护课件第4章_-_药品的霉变与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品储存与养护课件第4章_-_药品的霉变与防治(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药品存储与养护技术 项目四 药品的霉变和防治,2,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技能目标,1、掌握药品霉变的防治技术和中药饮片初始霉变的救治方法。 2、熟悉真菌的种类、常见形态及其生长繁殖条件要求 3、了解药品霉变的危害。,会调整药品储存条件,熟练运用防治药品霉变的技术。,项目四 药品的霉变和防治,霉菌的种类与生长繁殖条件,1,2,药品霉变的防治方法,3,4,霉菌是形成分枝菌丝的真菌的统称,属于真菌,约有数万种。常见的有黑霉菌、白霉菌、绿霉菌、蓝霉菌、毛霉、青霉、根霉、黄曲霉、镰刀霉、念珠霉、葡萄状穗霉等。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在温暖、潮湿的地方,物体上长出的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

2、既是霉菌。,一、霉菌的种类,菌丝是构成霉菌营养体的基本单位,孢子萌发形成菌丝,呈管状。菌丝可伸长并产生分枝,许多分枝的菌丝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菌丝体。 真菌通常分为三类:酵母菌、霉菌、蕈(xn)菌 (大型真菌),它们归属于不同的亚门,真菌门可分为: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一)接合菌亚门: 其菌丝体繁茂、无隔、菌丝发达、多分枝,有的具有假根。本亚门霉菌多为腐生,少数寄生。对药品危害较大的有毛霉属和根霉属。,1、毛霉属:孢子囊柄多成单轴直立于菌丝体,在其顶端生孢子囊,菌落常呈絮状,初为白色或灰白色,继而为灰褐或黄褐色。菌丝发达,为单细胞,无横隔,无假根和葡萄

3、菌丝。对含蛋白质的药品有很强的分解能力。 常见危害药品的有高大毛霉、总状毛霉等,2、根霉属:菌丝恰如植物的根,有伸长分枝的假根和横向匍匐而联结假根的蔓丝,蔓丝向外生长后又形成一丛新的菌丝体,菌丝末端长子囊柄,柄端是棕黑色的卵圆形孢子囊。菌落呈絮状,初生时为白色,后为灰黑色,密生黑色小点。此类菌属分解淀粉和脂肪的能力较强,对中成药及含淀粉、脂肪较多的药品有较大的危害。,5,1、黄曲霉:分布广,菌丝生长繁殖迅速,初生时菌丝为浅黄色,后为黄绿色,最后为棕褐色。能分泌淀粉酶、纤维素霉,产生有机酸和热量使药品变质。黄曲霉毒素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二)子囊菌亚门: 包含霉菌

4、数量最多,约有15000种,包括曲霉菌、酵母菌、青霉菌等。除酵母菌外,全为多细胞的有机体,分枝或不分枝的丝状体、单核或多核。 此类菌对人类生活和防治疾病是有益的,但有时也能起到反作用,引起药品变质。曲霉菌是危害药品的主要霉菌之一。,6,2、青霉菌:菌丝为多细胞分枝。无性繁殖时,菌丝分生直立的多细胞分生孢子梗,梗的顶段不膨大,每枝顶段有2-3个瓶状细胞,其上各生一串灰绿色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脱落后,在适宜的条件下产生新个体。危害大的有灰绿青霉、黄绿青霉、牵连青霉、白边青霉和绳状青霉等。对有机营养物质具有较强的霉腐能力,大部分在代谢过程中能产生色素和严重的臭味,有的还会产生毒素。,3、酵母菌:是单细

5、胞真菌。酵母菌细胞的形态通常有球形、卵圆形、腊肠形、椭圆形等。酵母菌无鞭毛,不能游动,酵母菌本身含水量高,75%-85%在之间,水分在酵母菌细胞中的作用很大,参与原生质的胶体组成以及代谢过程中的生物化学反应。可使含糖较多的中成药如蜜丸剂、内服膏剂、糖浆剂等药品发酵而变质。,7,(三)半知菌亚门: 其营养体大多为发达的有隔菌丝体,菌丝体可以形成子座、菌核等结构,也可以形成分化程度不同的分子孢子梗,梗上产生分生孢子。多数半知菌是腐生,可引起植物和动物的病害。对药品储存有影响的有灰绿曲霉、镰刀霉、刺黑乌霉、念珠霉等。,8,霉菌有极强的生命力,繁殖方式多种多样,菌丝体上任意一片段在适宜的条件下都能发育

6、成新个体,但霉菌的生长同样受环境的影响,影响霉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有营养物质条件和外界自然条件 (一)营养物质条件 霉菌繁殖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有碳源、氮源、水和维生素等物质。 1、碳源:凡可构成微生物细胞和代谢产物中碳架来源的营养物质称为碳源。 碳源(碳素化合物)是构成菌体成分的重要物质,又是产生各种代谢产物和细胞内贮藏物质的主要来源。微生物对碳素化合物的需要极其广泛,从简单的无机碳化物到复杂的天然有机碳化物都能被不同的微生物所利用。 2、氮源:凡构成微生物细胞物质或代谢产物中氮素来源的营养物质称为氮源。氮源是构成微生物细胞蛋白质、核酸等重要物质的主要营养物质。 3、水:水是微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7、,在代谢过程中也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水分是原生质胶体的一个结构部分。水是良好的溶剂,微生物细胞通过水才能吸收营养物质,进行一系列代谢反应并排泄废物。 4、生长素:凡能调节微生物代谢活动的微量有机物质,称生长素。广义的生长素包括氨基酸、嘌呤、嘧啶、维生素等;狭义来说生长素主要指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是构成辅酶的重要组成成分。,二、霉菌的生长繁殖条件,9,(二)外界自然条件 1.温度 温度能影响霉菌的生长、孢子的萌发和繁殖等活动。分为三类:低温型、中温型、高温型,2.湿度 湿度是霉菌生长必不可少的条件,新陈代谢过程中进行的全部化学反应都是在有水的情况下进行。,10,11,3.光线 光线对霉菌的影响体

8、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日光照射温度升高可导致微生物体内含水量下降,出现呆滞或死亡;二是日光中紫外线可以使霉菌微生物细胞质的蛋白质变性,破坏其活动能力。经日光曝晒数小时,大部分微生物的营养体可被光线抑制或杀死。 4.空气 微生物根据对氧气的需求不同可分为好氧型微生物、厌氧型微生物、兼性厌氧型微生物。霉菌多属于好氧型微生物。 实验证明,人工将二氧化碳的浓度加大到20%,可杀死真菌50%-70%;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80%-90%,就可以将真菌全部杀死。,项目四 药品的霉变和防治,真菌的种类和生长繁殖条件,1,药品霉变的防治方法,2,12,13,药物霉变的原因主要有药品自身因素、生产和流通、使用的环境因素

9、等。,(一)药品因素: 1、中药原料药: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淀粉、唐磊、脂类等营养成分,易受霉菌污染;采集加工过程带有泥土和微生物等污染物,在储运过程中易危害药材。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应对中药原粉进行前处理,尽量减少或杀灭微生物。 2、化学药品及制剂和生物制品:在生产中应对原料进行检验和灭菌处理。 3、制药用水:质量应符合要求。 4、制剂使用的辅料:应符合要用要求。配料使用前应严格选择和进行适当处理,以减少或防止将微生物带入药剂中。 5、包装材料:应符合要求。在使用前,应根据不同的性质和要求,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消毒灭菌,以防止微生物污染药品。,一、药品霉变的原因,14,药品生产过程应严格遵守GM

10、P的有关要求,药品生产车间的环境卫生应按规定达到相应的洁净程度,无菌室则应严格控制无菌。药品流通环节储存环境条件要符合GSP的有关要求。,(二)环境因素:,药品生产环境条件:,一般生产区,洁净生产区,无菌室,指无空气洁净度要求的生产或辅助区域,指对空气洁净度或菌落数有一定要求的 生产区域,一般定为A级、B级、C级、D级,对洁净度的要求最高,一般规定为A级,15,药品生产车间洁净度等级要求:,16,(一)控制药品的含水量: 一般情况下,高湿低温的储存条件,有利于霉菌生长;低湿高温的储存条件,霉菌生长受到抑制。因此,应根据制剂的特点,控制含水量在适宜的、安全的范围内。 (二)控制库内的相对湿度:

11、库内的相对湿度在75%以上时,有利于霉菌的生长、繁殖,若将库内的相对湿度控制在35%-75%时,可以防止药品霉变。 (三)控制库内的温度: 霉菌生长最佳温度在20-35左右,控制温度在20 以下,甚至能达到5-15 更佳,可以有效地防止药品霉变。,二、预防药品霉变的措施,三、药品霉变的防治方法,(一)化学药剂防霉: 使用防霉剂。使微生物菌体蛋白凝固、沉淀、变性,或破坏酶系统使酶失去活性,而影响细胞呼吸和代谢;或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胞破裂解体。防霉剂低浓度能抑制微生物生长,高浓度会使其死亡。 (二)低温冷藏防霉: 是通过控制和调节仓库内及药品本身的温度,抑制霉菌的滋生和繁殖,达到防止药品霉变的目的。以10 以下,2以上为宜。 (三)干燥防霉: 是通过降低环境中的湿度和使药品本身的含水量达到适宜的标准,使霉菌得不到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水分来达到防止药品霉变。可采用密封吸潮、通风除湿和晾晒除湿等方法。 (四)气调防霉: 是通过应用气调养护技术来防止药品霉变。在密封条件下,通过控制和调节空气中氧的浓度,人为造成低氧环境,使霉菌生长、繁殖受到抑制,达到防止霉变的目的。,17,18,学习小结,药品的霉变与防治,霉菌的种类与生长繁殖条件,霉菌的种类,霉菌的生长繁殖条件,药品霉变的原因,预防药品霉变的措施,药品霉变的防治方法,药品霉变的防治方法,19,本次学习到此结束, 谢谢各位同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