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族团结教育展示课中华大家庭第三课教学设计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591601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民族团结教育展示课中华大家庭第三课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京市民族团结教育展示课中华大家庭第三课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京市民族团结教育展示课中华大家庭第三课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京市民族团结教育展示课中华大家庭第三课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京市民族团结教育展示课中华大家庭第三课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市民族团结教育展示课中华大家庭第三课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民族团结教育展示课中华大家庭第三课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州区校本课程优秀课堂教学设计征集与评选 教学基本信息课题中华大家庭第三课 苗族 彝族 壮族 布依族 朝鲜族学科校本中华大家庭课程年级四年级相关领域品德与社会 社会常识 教材书名:中华大家庭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年 8 月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姓名单位联系方式设计者刘志洪通州区张家湾镇中心小学讲课者刘志洪通州区张家湾镇中心小学指导者李朝斌 赵元安通州区张家湾镇中心小学课件制作者刘志洪通州区张家湾镇中心小学其他参与者刘亚文、赵元安通州区张家湾镇中心小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民族团结教育是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需要,是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民族团结教育校本课

2、程的开发是为了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以课本课程、活动课程、环境课程为载体,学习民族的发展史、培养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培育兄弟民族之间的感情,培养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基础。祖国地大物博,少数民族生活的地方,有迷人的自然风光,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五十六个民族及各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懂得我们应该要维护各民族大团结,中华各民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应该互相帮助,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维护祖国统一。教学背景分析教学内容:本课是中华大家庭第三课苗族 彝族 壮族 布依族 朝鲜族,包括三个主题:民族花园、思考与探究、实践与拓展。学生情况:三、四年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常

3、识比较陌生,祖国地大物博,学生年龄小,眼界还不开阔,了解民族文化有一定困难。但是学生接受能力强,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具备一些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学过一些民族歌曲,对达成学习目标有帮助。 教学方式:探究与体验的学习方式。教学目标1.了解这五个民族的语言、服饰、人口、分布、传统节日、生产生活情况,知道这五个民族特有的文化。2.通过自主与小组合作学习,搜集、整理这五个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民族特色,提高识图能力和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3. 在生活中自觉形成民族间和睦共处,互相尊重的情感和态度,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热爱祖国。 教 学重 点了解这五个民族的分布,知道这五个民族在服饰、饮食、住房、传统节日、

4、娱乐等方面的民族特色。教 学难 点知道这五个民族分布与民族特色,培养民族情感,热爱中华大家庭。教师发展目标选取恰当资源,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和识图能力,培养学生的地图素养。特色要素提炼探究与体验的学习方式,了解民族特色文化。课前准备师:课件, 政区图、体验活动材料泡菜,壮族披肩, 政区拼图等。生:民族儿歌背诵,填写调查表,搜集相关资料。教学过程设计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教学意图特色结合点一导入二民族概况三民族特色1谈话导入:56个民族56朵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民族花园,认识五个民族,出示课题。1阅读民族花园,每个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省、自治区?人口数

5、量是多少?主要从事什么行业? 出示统计表2出示政区图,圈出每个民族生活的主要地区。在黑板政区图上,把五个民族贴到相应的聚居区。观察分布特点。3.出示地形图,及五个民族生活在不同山区的自然环境。4.这五个民族大多生活在山区,过着淳朴的田园生活。受自然环境、历史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文化。他们在服饰、饮食、住房、传统节日、娱乐庆祝等方面有怎样的民族特色呢?1. 咱们用歌谣唱唱这苗民族好不好?“布依苗彝壮朝鲜,五朵民族花争艳。衣食住房和节庆,民族特色歌谣赞。”2.探究苗族特色文化。出示苗族出示苗族服饰文化。银饰最具苗族特征小结:苗族把历史穿在身上的民族。苗族歌唱家

6、宋祖英让苗族飞歌飞到了世界。出示吊脚楼。吊脚楼用什么建成?一般有几层?住哪层?有什么好处?出示苗族节日庆祝。3.出示彝族。出示彝族房子图片,讲彝字来历:彝族的“彝”字是毛主席亲自给改的,意为房子(彑)下面有“米”有“丝”、有吃有穿,象征兴旺发达的民族。土掌房有什么特点?猜猜为什么建成平顶?出示土掌房视频。出示图片传统节日出示火把节视频东方狂欢节,国家首批非物质 文化遗产4.分组探究其他三个民族,出示学习要求。5.交流汇报 出示调查表重点了解特色文化6.出示壮族。壮族是爱唱歌的民族,三月三是歌圩节,歌仙刘三姐,电影刘三姐让世界了解了壮族。出示图片,壮锦享誉海内外;出示实物披肩,播放对歌。7.出示

7、布依族。出示图片。布依族又被称为水稻民族8.出示朝鲜族。出示图片:体育运动,节日朝鲜族又被称为“白衣民族”。9.出示:与朝鲜族在一起卡通图。看图片看看和哪个民族在一起?出示和朝鲜族群众唠家常图片。出示文字:说说你从中知道了什么?说明了什么?你能给这副照片起个名字吗?11.小结:团结友爱大家庭,多彩家园民族建。共同努力奔小康,中华文明代代传 。齐读五个民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看统计表回答人口及分布,看书13-15页“民族花园”回答行业。看政区图,说民族分布。观察这五个民族在祖国分布上的特点,说一说: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在南方,南方气候湿热,朝鲜族生活在东北,东北寒冷 观察地形

8、及环境。说说感受。祖国壮美的山河,养育了各具特色的中华民族。看卡片,说民族。齐唱歌谣。结合歌谣、图片,说特色。 重点介绍苗族银饰。读一读,说感受。看图片,回答。唱彝族,找特色:土掌房,火把节看土掌房,彝字的上部特像土掌房。回答特点:用泥土建造,方形,平顶。看视频,说感受:聪明智慧,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看图片,认识彝族乐器,介绍火把节。看视频,说说感受、心情。小组探究。分组汇报。从语言文字、服饰、饮食、住房、节日、庆祝活动等方面汇报。壮族特色: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节日三月三,爱唱歌看图片,说民族及特色。披肩“模特秀”。布依族:五色饭、石板房。看图片,说特证。朝鲜族,说特色:白墙青瓦房,炕,

9、荡秋千看图片,说感受。看图片说感受:主席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读一读,回答:主席对少数民族特别关心,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民族地区的发展,要让全国各族人民都过上小康。我们是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团结友爱大家庭齐读直入主题,抓住重点。了解民族人口、分布及自然环境特点。从儿歌中感悟五个民族的特色文化。分别了解民族特色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民族自豪感。感悟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体会节日是民族团结的桥梁和纽带。体会壮族同胞的聪明才智。感悟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关怀,和民族间相互尊重在政区图上贴民族,培养识图能力。运用统计表学习,教给学习方法。激发民族自豪感。看视频感悟生活与环境的关系。活动中欣赏文

10、化,激发兴趣,记住壮族。联系社会生活,体会民族团结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1630体验与实践1. 体验与实践:尝尝朝鲜族辣白菜2.说说从辣白菜中联想到了?3学会一种美食做法,传承民族饮食文化!从色香味说说辣白菜味道说说朝鲜族同胞为什么喜欢吃辣白菜呢?你联想到了什么?通过体验与实践活动,传承民族文化。体验3课后延伸实践:在爸爸妈妈或其他亲人的帮助下,试着学习做一种民族饮食。 板书设计朝鲜族 长鼓舞 水稻民族 石板房 布依族苗族银饰 彝族 壮族火把节 壮锦学习效果评价设计评价方式1. 对学生课前调查、搜集资料情况及课上运用资料的情况进行综合运用信息能力的评价。2. 通过观察课上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11、情感的流露、在交流讨论中思维发展过程进行评价。3. 通过对教学的预设与活动中生成情况进行分析,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1.运用中国政区图和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明确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生活在祖国的什么地方、生活地区的自然环境是什么样的,头脑中有国家意识,知道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生活在边疆地区,为祖国建设做出了贡献,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2.整合多种教学资源,运用歌谣、视频、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 联系社会生活,出示2015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朝鲜族自治州的新闻事件,感悟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关怀,自觉形成民族间和睦共处,互相尊重的情感和态度,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热爱祖国。涟江为区内地表水的主要排水通道,隧道设计标高高于最低排水基准面,隧道区山脊内沟谷多为季节性冲沟,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小,受季节影响明显,地表水不发育,地表水对隧道施工及运营无影响。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