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有机教案模板范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591474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有机教案模板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化学有机教案模板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化学有机教案模板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化学有机教案模板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化学有机教案模板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有机教案模板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有机教案模板范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有机教案模板范文【篇一:有机化学教案】 有机化学教案 1 2345【篇二:大学有机化学教案2012】 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及有机化学的产生与发展历史,认识有机化学与生产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通过对共价键理论及其本质的学习,达到掌握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基本理论的目的。掌握碳原子正四面体概念,掌握共价键属性,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步骤。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组成和性质的特点。 难点是利用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对共价键的理论解释。 第一节 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一、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1、有机化合物是指碳氢化合物以及从碳

2、氢化合物衍生而得的化合物。 2、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结构特征.合成方法和理化性质等的化学。 一、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1、分子组成复杂 组成元素不多,但数目庞大,结构相当复杂。 2、同分异构现象 例如:乙醇和甲醚分子式为:c2h6o 但化学结构不同。 乙醇 ch3ch2oh 甲醚 ch3och3 3、容易燃烧 绝大多数有机物都是可燃的。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4、难溶于水(特殊例外) 很多有机物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原理依据,相似相溶原理,与水形成氢 键的能力差。 5、熔、沸点低 6、反应速率较慢 经常需要几小时、几天才能完成,为了加速反应,往往需加热、光照或使用催 化剂等。

3、3 7、反应复杂,副反应多 往往同一反应物在同一条件下会得到许多不同的产物。所以就降低了主要产物产率。 特殊例外: 乙醇易溶于水、四氯化碳可灭火等。 三、有机化学的重要性 有机化学是有机化学工业的理论基础;研究天然有机化合物、发展染料、合成药物、香料、生产乙炔、石油化工产品的开发利用;生物学、医学等等都需要有坚实的有机化学知识。 第二节 共价键的一些基本概念 一、共价键理论 1、价键理论 1(1)原子轨道重叠或电子配对 基本理论在无机化学中已经介绍了, 由一对电子形成的共价键叫做单键,用一条短直线表示,如果俩个原子各有二个或三个未成键的电子,构成的共价键则为双键或叁键。 例如: 4 h cc

4、(2)共价键的饱和性 当原子的未成键的一个电子与某原子的一个电子配对以后,就不能再与第三个电子配对了,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 (3)共价键的方向性 遵守最大重叠原理,分子的能量最低,形成最稳定的分子。 2、分子轨道理论 它是从分子的整体出发去研究分子中每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认为形成化学键的电子是在整个分子中运动的。 分子轨道理论认为化学键是原子轨道重叠产生的,原子轨道重叠时就可以形成同样数目的分子轨道。 原子轨道组成分子轨道时,必须符合三个条件: (1)对称匹配原则 (2)原子轨道重叠最大原则 (3)能量相近原则 二、共价键的键参数 1、 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核间距离。键长的单位为。 例

5、: ch3ch3ch2ch3h 0.1530 0.15100.1456 同一类型的共价键的键长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能稍有区别。 2、 键角: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例:109o 28 h3、键能: 当a和b两个原子(气态)结合生成ab分子(气态)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为键能。用h表示。 a(气)+b(气)ab(气) 离解能:要使1molab双原子分子(气态)共价键解离为原子(气态)时所需要的能量也就是键能,或叫键的离解能。用d表示。 2共价键断裂时,必须吸热,h为正值;形成共价键时放热,h为负值。 注意:双原子分子,键能和离解能数值相等;多原子分子,键能为离解能的平均值。 键能越大,键越牢固。 5 4

6、、键矩:正、负电荷中心的电荷(e)与正负电荷中心之间的距离(d)的乘积称为键矩。 键矩是用来衡量键极性的物理量,为一矢量,有方向性的,通常规定其方向由正到负,用箭头表示。例如: ch3 两个相同的原子组成的键键矩为零;两个不相同的原子组成的键均有键矩。 5、偶极矩:多原子分子各键的键矩向量和就是该分子的偶极矩。例如: 三、共价键的断裂 1、均裂: 成键的一对电子平均分给两个原子或原子团。 a:ba2+b2 a2 称为自由基,或称为游离基。例如: hch3ch3ch2 分别叫甲基自由基和乙基自由基,通用r2表示。 经过均裂生成自由基的反应称为自由基反应;一般在光、热作用下进行。 2、异裂: 异裂

7、生成正离子和负离子,有两种异裂: cxch3c+xcxcx碳正离子 碳负离子 例如:ch3 等;用通式:rr表示。 经过异裂生成离子的反应称为离子型反应;一般在酸、碱作用下进行。 了解: 亲电反应亲电试剂 亲电体例如:金属离子、氢质子等。亲核反应亲核试剂 亲核体例如:氢氧根负离子等。 第三节诱导效应 1、定义: 在有机化合物中,由于电负性不同的取代基团的影响,使整个分子中成键电子云按取代基团的电负性所决定的方向而偏移的效应称为诱导效应。 2、特征: 3诱导效应的特征是沿着碳链传递,并随碳链的增长迅速减弱或消失。 通过静电诱导而影响到分子的其他部分,没有外界电场的影响也存在。 3、表示形式:一般

8、用i来表示诱导效应。i相当于吸电子效应,+i相当于供电子效应,饱和的ch键的诱导效应规定为零。 6 chcx +ii=0 -i 4、具有-i效应原子和原子团的相对强度: 同族元素: fclbri 从上到下依次减小 同周期元素: fornhr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不同杂化态: crcrcr2cr2r3 5、具有+i效应的原子团主要是烷基,相对强度是: (ch3)3c(ch3)2chch3ch2ch3 第四节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 1、分离提纯 重结晶法、升华法、蒸馏法、色层分析法以及离子交换法等。 2、纯度的检定 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就可以检定其纯度。如熔点、沸点、相对密度和折射率等。 3、元

9、素分析、实验式和分子式的确定 元素定性分析、元素定量分析、求各元素的质量比、计算实验式;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确定分子式。 例如: 3.26g样品燃烧后,得到4.74gco2和1.92gh2o,实验测得其相对分子量为 60。 样品 co2 h2o 3.26g4.74g 1.92g c相对原子质量 12 碳质量=co2质量3=4.743=1.29g co2相对分子质量 44 碳质量 1.29 3100=3100=39.6(c) 样品质量 3.26 h相对原子质量322 氢质量=h2o 质量3=1.923=0.213g h2o相对分子质量18 氢质量 0.213 3100=3100=6.53(h) 样

10、品质量 3.26 4(o)=100-(39.6+6.53)=53.87 计算原子数目比: 39.6 c:=3.303.30/3.30=1 12 7 6.53 h:=6.536.53/3.30=1.98 1 53.87 o:=3.373.37/3.30=1.02 16 11.981.02121 样品的实验式为ch2o。测其分子量为60,故分子式为c2h4o2。 4、结构式的确定 应用现代物理方法如x衍射、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谱和质谱等能快速、准确地得到分子的结构式。 分子的结构包括分子的构造、构型和构象。 5、构造式的写法 hhhhchhhcch 也可以用简略式书写: (ch3)3c(ch2)4

11、ch(ch3)2 ch4 ch2=ch2 第五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官能团 一、按碳架分类 1、开链化合物 分子中碳原子相互结合成碳链 的化合物 ch3ch2ch3ch3ch2ch2ohch3ch2cooh 2、碳环化合物 分子中碳原子相互结合成 碳环的化合物 (1)脂环化合物 分子中碳原子相互结合成碳环 (2)芳香族化合物 分子中碳原子连接成特殊的芳香环 3、杂环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具有环状结构,但是组成环的原子除碳外,还有氧.硫.氮等其他元素的原子 5【篇三:有机化学 课程教案】 有机化学 课程教案编写日期:2008年 2月 17日 - 3月 8日 章、节 名称 第三章 不饱和烃:烯烃和炔烃

12、 性,定性理解乙烯的分子轨道。 2、掌握烯烃、炔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和系统命名方法以及次序规则的要点,并能用z、e标记法标记顺反异构体的构型。 3、掌握烯烃加卤化氢、加硫酸、加水、加次卤酸、加卤素、硼氢化反应以及亲电加成反应的历程;掌握markovnikov规则,运用 markovnikov规则判断不对称烯烃的加成方向。5、理解根据带电体系的稳定性随着所带电荷的分散而增大的原理来判断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并能够运用烷基的电子效应(诱导效应)和碳 正离子的稳定性来解释markovnikov规则。 6、掌握不对称烯烃与溴化氢在过氧化物存在时所表现的过氧化物效应现象即加成产物反markovnikov规则,并

13、能用游离基加成反应历程 解释其原因。2、亲电试剂、亲电加成反应的概念,亲电加成反应的机理;3、亲电加成反应的取向与正碳离子的稳定性,markovnikov规则的 理论解释;教学组织 教学方法: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ppt、三维立体动画相结合。作业: p112 二、四、六、七、八、十一、十二(3、5、6)、十三(2、 参考书目文献: 学系有化学教研室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219328,470484 授课小结 授课情况正常。第三章 不饱和烃 含有碳碳重键(c=c或cc)的开链烃称为不饱和烃。 例如: 名称 通式 官能团 化合物举例 烯烃 cnh2n c=c ch2=ch2、ch3ch=

14、ch2 炔烃 cnh2n-2 -cc- chch、ch3ccch3 烯炔 c=c和cc ch2=ch-cch 3.1 烯烃和炔烃的结构 3.1.1 烯烃的结构 实验事实:仪器测得乙烯中六个原子共平面:h116.6h 121.7?c 0.1330nm h0.1076nm 杂化轨道理论的描述 c2h4中,c采取sp2杂化,形成三个等同的sp2杂化轨道: 杂化 杂化 3个sp 2 sp2杂化轨道的形状与sp3杂化轨道大致相同,只是sp2杂化轨道的s成份更大些:(动画) spsp (动画,sp2杂化碳)2 ? 2(动画,乙烯的结构) 分子轨道理论的描述 分子轨道理论主要用来处理p电子。 乙烯分子中有两个未参加杂化的p轨道,这两个p轨道可通过线性组合(加加减减)而形成两个分子轨道: 能量:?: 无节面两块冬瓜形,分布在乙烯分子平面的上、下两侧,与分子所在平面对称: 其它烯烃分子中的c=c: 3.1.2 炔烃的结构 以乙炔为例。 仪器测得:c2h2中,四个原子共直线: c h 量子化学的计算结果表明,在乙炔分子中的碳原子是sp杂化: 杂化 杂化2个sp p轨道(动画,乙炔的结构)涟江为区内地表水的主要排水通道,隧道设计标高高于最低排水基准面,隧道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