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新旧教材对比.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584114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数学新旧教材对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新旧教材对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新旧教材对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新旧教材对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数学新旧教材对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数学新旧教材对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数学新旧教材对比.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上册教材修订情况对比分析1、 修订前后教材结构对比实验教材修订后教材一位置(用数对确定位置)一分数乘法二分数乘法二位置与方向(二)三分数除法三分数除法四圆四比综合应用确定起跑线五圆五百分数综合与实践确定起跑线六统计六百分数(一)综合应用合理存款七扇形统计图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综合与实践节约用水八总复习八数学广角数与形九总复习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突出强调分数乘法意义的两种形式,增加例2,作为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铺垫。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不单独编排,而是结合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进行教学。增加分数与小数的乘法。增加连续求

2、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由两个例题缩减为一个。“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到“分数除法”单元。二、具体编排例1:分数乘法意义的第一种形式:几个相同分数相加是多少。例2:例3的铺垫,根据已学数量关系,由整数乘法的意义类推出分数乘法算式,在情境中理解分数乘法算式在这儿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例3:分数乘法意义的第二种形式: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例4:分数乘法的简便约分方法。例5:分数与小数相乘。例6: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例7: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扩展到分数。例8: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例9: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第二单元

3、位置与方向(二)1、 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把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用数对确定位置”移到五年级上册,把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的“用方向与距离确定位置”移到本册。二、具体编排例1:了解方向和距离的具体含义,会根据两点的相对位置说出其中一点在另一点的什么方向上以及距离该点有多远。例2:会根据某点相对于参照点的方向与距离在方位图上找到该点。例3:会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倒数的认识”由“分数乘法”单元移至本单元。把“比”的内容单设一单元。增加两类新的问题解决:和倍、差倍问题;可用单位“1”解决的问题。二、具体编排倒数的认识 例1:求一个数的倒数。分数除法 例1:分

4、数除以整数。例2:一个数除以分数。 例3:分数混合运算。例4:“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例5:“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例6:和倍问题、差倍问题。例7:可用单位“1”解决的实际问题。 第四单元比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基本无变化。二、具体编排比的意义 比的基本性质例1:化简比 例2:按比分配第五单元圆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通过用圆规画圆引出圆的各部分名称,继而研究圆的性质。减少圆的对称性的篇幅。增加“利用圆设计图案”的内容。增加求圆外切正方形、圆内接正方形与圆之间面积的“问题解决”。“扇形”由选学内容变为正式教学内容。二、具体

5、编排圆的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圆的性质。利用圆设计图案。圆的周长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例1:圆的周长计算公式的应用。圆的面积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例1: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基本应用。例2:圆环面积的计算。例3:圆与内接正方形、外切正方形之间面积的计算。扇形的认识第六单元百分数(一)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把“百分数的应用”分成两段,本册只教学百分数的一般性应用,而特殊应用如利率、折扣、成数,移至六年级下册。把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与求百分率、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结合起来,注重在应用过程中自然地引导学生把百分数和分数、小数进行互化。增加用单位“1”解决的实际问题。二、具体编排百分数的意义。

6、例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例2: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例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例4: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例5:用单位“1”解决实际问题。第七单元扇形统计图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增加根据选择合适统计图的内容。二、具体编排例1:扇形统计图。例2: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综合与实践:节约用水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数与形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把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鸡兔同笼”问题移至四年级下册,新编“数形结合”的内容。二、具体编排例1:连续奇数的等差数列之和等于某平方数。例2:等比数列之和等于1。六年级上册教材修订情况对比分析学校: 瓦金完小 教师: 马仕云 时间:2014年9月在高温或低温情况下进行的高处作业。高温是指作业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的气温2及以上时的温度。低温是指作业地点的气温低于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