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同名14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581893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同名14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同名14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同名14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同名14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同名14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同名14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同名14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协调发展*镇典型材料*镇位于锡林郭勒盟南部,*中部,地处浑善达克沙地腹地,全镇总面积1633平方公里,辖22个嘎查(其中8个嘎查为奶牛村),145个浩特,1个社区,总人口数1.3万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满、回、藏等民族共居,以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小城镇。近年来,桑根达来镇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的建设为保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抓班子、

2、带队伍,定制度、强管理,理思路、谋发展,促进了全镇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010年,全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3094万元,比2009年增长16%,牧民人均纯收入达6680元,比2009年增长13%。一、围绕提升能力,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镇党委围绕提高依法行政和服务人民的水平能力,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一是注重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健全了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坚持每月集中学习一次,机关干部定期组织学习。适时进行分类指导、增强了党性修养、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加深了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理解,科学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通过学习、讨论、实践,逐步提出

3、并完善了符合桑根达来镇实际的“生态立镇、牧业强镇、文化兴镇”发展思路。二是充分依托各级各类培训、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党员活动室、草原书屋等平台,突出学习重点,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习效果,全面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水平、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三是积极选树典型,努力打造牧区经济发展的带头人。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及“创先争优”等一系列学教活动,挖掘身边典型,深入学习巴格额仁嘎查书记米希格同志“调整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走牧区良性发展之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牧民共同富裕”的实践经验,在全旗范围内掀起学习米希格热潮。通过学习典型推广典型,使其成为全镇乃至全旗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

4、学习的榜样,有效带动了基层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积极性。二、围绕创新机制,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镇党委把创新党建工作机制,作为激发基层党建活力,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抓手,结合每个干部的工作岗位,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与岗位职责履行、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发展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制定了桑根达来镇干部下乡指导检查制度和桑根达来镇干部监督责任制度等,坚持实行基层党组织建设联席会、定期督查通报和定期汇报制度,并建立了镇党委定期研究党建工作制度、镇干部蹲点驻嘎查制度和党委班子成员党建联系点制度, 对工作任务目标进行细化、量化,制定严格的考评办法和奖惩措施。在今年的两级干部会议上,

5、根据各嘎查工作开展情况及考核情况,对2010年度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干部实绩考核中评选出了优秀干部进行表彰奖励。三、围绕固本强基,切实抓好牧区基层组织建设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党建”的思想意识,努力打造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不断提高全镇基层组织建设水平。以“两个重点,三个强化,五项制度”为总体思路,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三级联创”成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为契机,注重典型选树和培养工作,制定实施了桑根达来镇牧区基层组织建设典型选树工作方案,重点选树培养各类典型31个,其中典型嘎查党支部8个,示范户20个,示范合作经济组织3个

6、,通过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有效推动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二是进一步抓好牧区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着力打造“五个好”嘎查党支部,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在全镇推行“四权四制”制度,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等方面问题。全面推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为防止公开流于形式,每嘎查都安排了一名监督员,对嘎查“四议两公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三是进一步强化阵地建设,把嘎查活动阵地建设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措施和途径,大力改善基层工作条件,目前全镇22个嘎查已全部建立了活动阵地,全部争取到了“草原书屋”项目,活动阵地已达到“一室八有”的要求,并以嘎查活动阵地为平台,

7、经常性地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和实用技术培训,丰富牧区文化生活,提高牧民科技思想素质。四是以提高基层组织运转水平和服务质量为目标,全面推行嘎查“两委”班子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和双向承诺制度,并在全嘎查党员中落实公开承诺制,更好地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明确职责任务,坚持实行基层党组织建设联席会、定期督查通报和定期汇报制度。每半年镇党委召开嘎查党支部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述职工作会议,对嘎查党支部书记履行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及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总结。四、围绕“两转双赢”,着力营造牧区发展新优势以“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努力抓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

8、生态文明建设,注重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是抓产业结构调整,夯实经济发展基础。坚持以“畜牧业增效、牧民增收”为目的,立足畜牧业基础优势,创新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两转双赢”战略。到目前共整体移民搬迁8个嘎查,搬迁牧户954户,3254人,配套建设挤奶站17处,高产饲料基地5处。8个嘎查实施全年禁牧,14个嘎查实施季节性休牧(春季休牧45天),禁牧面积已达88.789万亩,休牧总面达 163.64万亩。通过实施飞播、封育、人工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等措施,实现了草原沙化“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新局面。以减畜增效为目的,大力压缩小畜头数,适度发展奶牛业,2011年牧业年度牲

9、畜头数压减到75564头(只),其中牛41714头,牲畜改良率达到97%。培育建设有带动作用的农牧业产业化项目3个,建成产业化基地2个。组建各类经济合作组织10个(其中奶牛养殖协会4个、食用菌协会1个、养殖合作社4个、奶食加工合作社1个),畜牧业结构调整逐步趋于合理化,实现了以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向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模式的转变。二是抓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围绕建设生态文明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良好人居环境这一目标,积极协调各方,充分整合利用各种项目资金,修通了207国道查干淖尔四级公路、呼海通道小扎格斯淖尔、小扎格斯淖尔额日登达来嘎查(纳仁塔拉)五一牧场、伊和塔拉巴音树盖嘎查、呼

10、海通道柴达木嘎查森格台等沙石路,实现了22个嘎查全部通砂石路。完成镇区南北街柏油路扩建、东西大街人行道硬化工程及牧民一条街硬化工程、电信光缆入地工程。完成了6000平米的休闲广场建设、排水供水管道建设及云布龙广场迁址工程。加快实施城镇建设亮化、硬化、美化工程,使镇区面积进一步扩大,功能进一步完善。目前镇区建成面积已达2平方公里,镇区常驻人口达2538人。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交通区位优势,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服务,打造投资宝地。引进了投资800万元日产饲料20吨的正蓝旗乳源饲料加工厂项目、投资2060万元年产牛肉干4000吨的内蒙古康子郎食品加工项目、北京

11、九汉天成有限责任公司小扎格斯台淖尔生态旅游富民项目等一大批项目,不仅解决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也有效地促进了牧区传统生产经营方式向产业化、集约化方式的转变,推动了桑根达来镇从畜牧业大镇向工业大镇方向迈进。目前桑根达来镇已初步形成了以畜牧业为基础产业,奶牛养殖和物流业为龙头,二、三产业为补充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五、围绕优化服务,全面推进社会各项事业进步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服务功能,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镇党委注重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按照优秀党委“五个好”条件,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出台桑根达来镇创建服务型镇活动实施方案,争创让干部经常受教育、让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公开、方便、效能、满意”的服

12、务型城镇。根据群众的需求,建立了“六个窗口一个平台”的窗口设置模式,进一步规范便民大厅工作制度,提高工作效率,为广大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全力实施农村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养老保险、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筑社会保险体系,通过宣传、调查、推荐、审核、公示等程序,全镇有618人享受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待遇,246户406人享受城镇低保待遇,346户730人享受牧区低保待遇,登记“新农保”2023人,参加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人数达到92%以上,各项补贴资金全部实现“一卡通”发放。筹资建设2600多平米的养老院,共收容25名孤寡老人。积极向上级争取,22个嘎查全部建设了草原书屋,丰富了牧民文

13、化生活。建设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配套篮球场、排球场,健身器材。举办汽车驾驶、“两转双赢”牧业实用技术等引导性培训班6次,培训1300人,使600余人实现就业或自主创业。完成公司、敖力克、塔本敖都、塔安图、伊和塔拉等嘎查通自来水工程。积极推进“村村通电”工程,22个嘎查全部通电,牧户通电率达到80%。近年来,镇党委在基层党建工作上思路清晰,措施得力,创新工作方法,为推进全旗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树立了榜样,多次荣获全区、全盟、全旗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地区,“五个好”苏木乡镇党委,规范化先进苏木乡镇党委,以及对外宣传、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地区等荣誉,党组织真正成为了新农村建设路上的排头兵、领头雁。立足新起点,展望新跨越。发展中的的桑根达来镇,在旗委、政府的领导下,继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征途上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涟江为区内地表水的主要排水通道,隧道设计标高高于最低排水基准面,隧道区山脊内沟谷多为季节性冲沟,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小,受季节影响明显,地表水不发育,地表水对隧道施工及运营无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