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诵读课教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581880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诵读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六年级诵读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六年级诵读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六年级诵读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六年级诵读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诵读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诵读课教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六年级朗读指导学期教学计划一、 教材分析(一)基本理念 1、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培养他们朗读的兴趣,提高朗读技能。2、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儿童的朗读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教育内容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课程以儿童生活为基础。 3、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二)设计思路。朗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为基础,通过朗读一些优美的小短文、优美

2、的诗歌,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提高朗读水平。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综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二、教学目标 (一)情感 态度 价值观 1、通过朗读感悟,学生们逐渐学会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的态度。2、通过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让学生敢读、想读、爱读,能够做到大声朗读、由感情朗读。3、初步了解朗读的一些技巧,学会语气轻重的变化,学会断句和停顿。三、教学措施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从而整体的实现课程目标。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是要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社会经验,

3、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的主题,不断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同时,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3、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来锻炼学生的朗读技巧。 四、教学探究1、什么是朗读? 朗读是朗诵别人的作品,因此在读的时候,朗读者必须尊重作者的原味。依据内容的段落、词句所包含的主旨与情感,原原本本的运用语言的技巧,以优美的节奏,高、低、轻、重、强、弱、快、慢的音调,把原作品词句的意态、语气,生动的表现出来,进而产生赏心共识的感受。朗读是一种美读,可以刺激听者的兴趣,并在情绪上引起共鸣作用。在国语文教学中,朗读是颇重要的一门课,因为声音的优美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使学生更

4、加了解文章内容及情意。而再一年一度的国语文比赛时,朗读也是其中一项,在教学上的重视度及分量可想而知。那么,什么是朗读呢?简单地说朗读就是以清晰响亮的声音,正确标准的国语,把语文教材(多半是别人的作品)有感情地读出来。透过朗读,可以把文字透彻地表达,使书面、静态的字句充满立体动态感,是教学的最佳示范。学生透过朗读可以增加语文的趣味性,并且学习正确的语音、语法、语调、语气充分欣赏文学的美。朗读除了给学生示范以外,主要的目的还在辅助讲解课文,用声音把文字作最佳诠释。因此,当教师朗读时,学生必须专注看课文,以了解课文中的形、音、义,并充分掌握文章的思想、情感。2、朗读的类型(一)范读法:这是示范性的朗

5、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教师读给儿童听,然后由儿童仿读。一种是由朗读得特别好的同学进行范读。范读可以读全文,也可以读一段或一句。主要是给学生示范,所以必须做到正确、清楚,流利而带有感情。齐读法:是全班或全组儿童,同时齐声朗读。因为只求齐一声调,因此往往容易变成唱读。同时,因为齐读不容易发现儿童读音的错误,因此这种方式要尽量少用。(二)伴读法:是教师或优等生伴着儿童读,儿童可隐隐约约听出自己的毛病而有所改进。(三)轮读法:每个儿童轮流读,这种读法有比赛的性质。低年级的课文短,可以一个小朋友读完全文后,再请另一个读。(四)接读法:是一篇课文分由几个儿童接着读的方式。教师可指名一个儿童读,读到中途没有

6、到一段落,再指另一个儿童接着读下去。这种读法可随时唤起儿童的注意力,同时充满趣味性。(五)领导读:是由教师或朗读得特别好的学生,带领朗读的方式。教师或优等生先读一句,或先读一小段,儿童跟着读一句或一小段。如此继续进行,直到全文读完为止。(六)交互读:甲组读第一句,乙组读第二句,甲组再读第三句,乙组再读第四句,依次轮流,周而复始。(七)分组读:分组、分行或分排读,并互相矫正错误。自由读:全班同学每人同时自由地低声朗读。由于不必与别人配合,因此速度不拘,可边读边思考。(八)指名读:由教师指名一个儿童来读,读完了一段或两段以后,另请一个同学接读。(九)表情读:课本如为韵文,可让儿童依字句的长短,音乐

7、的节奏,用姿势、动作、表情的方法朗读。(十)抽签读:在全体儿童的名签中,谁被抽中,就由谁站起来朗读。(十一)对话读:儿童剧要用对话读,也就是分角色读,此方式较活泼而有助理解。(十二)高低音读:甲儿童高音朗读,乙儿童低音相和。这是一种靠声音高低产生变化的方式,儿童可在兴味盎然中变化音调朗读,感觉新鲜而有趣。3、引读定义:引读,就是在学生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文章的写作特点,在关键性的地方提点一下,引导学生朗读的一种方式。引读不同于领导读或交互读,领导读是教师读一句,学生跟着读一句;交互读是甲组读第一句,乙组读第二句。引读则要求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根据教师的提纲挈领,经过思考理解,收

8、到口诵心传的朗读效果。引读的四种进行方式:(一)提示式:如记叙文一类的课文,教师可以朗读课文每段落或句子的开头部分,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提示语句,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层次,以引导学生朗读。提问式教师设计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这些问题,朗读课文中的有关语句回答透过这个方式,学生可以了解课文内容,而且更容易掌握文章的表达技巧。(二)插叙式:如诗歌一类的课文,由于语言比较精炼,不易理解,如能运用散文铺写的插叙方式引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领会其中意境。(三)添词式:句子与句子之间,可以有因果、总分、分合、并列、递进、转折、假设等逻辑关系,文章中有些地方没有使用关联词语时,在引读的时候,便

9、应添进去,使关系清楚显示,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四)有听众的朗读:朗读时使用别人不知的材料,考验听者理解的程度,称为有听众的朗读。这种方式一方面练习朗读,一方面训练听众。在日常生活中听比讲的机会多,听的人应该知道如何一面听一面运用思想,将别人叙述的要点和主要意义分析出来。因此,这是一种读与听并重的方法。有听众的朗读练习方法如下:(A)分两组朗读:将全班学生分为两组,每组分别准备一种朗读材料(事前不让另一组知道)。朗读时,第一组朗读,第二组静听。朗读完了,教师考察听的那一组了解的程度。然后再由第二组朗读,第一组静听。(B)个别的朗读:朗读前,将全班分成若干组,各组的每个儿童各自在课外读物中,选择一

10、篇简短材料,上课时轮流向同组儿童宣读自己所准备的材料,然后全组共同批评讨论。(C)表演性的朗读:选可以表演的材料,分给担任表演的儿童,令其分别担任朗读,其余儿童为听众。如果遇到诗歌、韵文等课文,可以配合音乐课教导吟唱,藉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儿童了解中国文字声韵之美,并捕捉诗、感染诗境中的美感,用情以运声,由声以表情,提升心灵境界。4、朗读指导,应遵照的注意事项:朗读宜在对课文内容及生字新词有所认识之后才指导。教师先要范读,以供儿童模仿,故教师必须注意字音声调的正确,以及语调上的抑扬顿挫。注意儿童发音是否正确,如要纠正误读,宜在儿童全文读完之后,师生共同修正。朗读的语调要自然,声量要合宜,少

11、用大声齐读,以免影响隔壁班的同学上课。朗读是一句一句地读,要扩张视音距,而非一字一字地读。要读出标点符号来,惊叹号的读法与问号有别,句号读法当然与逗号不同。要指导学生各类型句子的读法,如陈述句声调要平,疑问句声调由低而高,祈求句声调要缓,命令句收音快速,感叹句慢而沉重。声情与文情相配合,注意文章有不同的旨趣。如雄壮的、悲哀的、激昂的、凄凉的等不同的文情,应以不同情感的语调朗读。每次朗读的时间,应以儿童当时学习的情境来决定,最多不超过十五分钟。儿童程度较低,或教材较难时,即使中年级,也可采用朗读指导,以提高儿童的理解。5、朗读惯用符号朗读符号并没有统一的规定,然而在上完上一次朗读及朗诵理论及技巧

12、探讨的课程后,我找到朗读的惯用符号,并摘录如下:【一】屏东师院语教系系主任黄瑞枝教授以音乐记谱符号注记,颇富创意渐强。渐弱。(拉长。换气。饱满有力。 波音(颤音)。上滑。下滑。顿音(短促有力,富有弹跳性)。表示把词或短语分开,停顿时间很短,不换气,通常用在句子中没有标点的地方。表示比原标点符号停顿时间再长一些,可换气也可不换气,看具体情况而定,用在有标点符号的地方。表示较长时间停顿,可换气。表示缩短停顿时间,或不换气连起来读,不停顿。?表示主要重音。【二】国语实小在民国七十七年編著一本国语科朗读教材研究:?轻读(弱)。重读(强)。音调上扬。音调下降。连起来读。反覆。r r r r 分段。连续轻

13、读。连续重读。尾音拉长。注意对比。注意表情。、停顿。渐强。渐弱。两头低,中间高。两头重,中间轻。快。慢。【三】林葳葳老师所著的名家教你朗读一书中的朗读符号、代表断句(但是气不可以中断)。代表语音拉长,速度稍慢。代表语气紧凑,速度稍快。代表重读。代表轻读。)代表声调高起(高调)。(代表声调低下(低调)。读者可以采用其中一种,或撷取各种的精华,另创一种朗读符号。最重要的是自己使用起来能得心应手,不易产生错误就可以。6、朗读 的 技 巧 停顿 通常不管是说话或朗读很自然都要换气,就是话与话之间的停顿时间。此停顿不只是生理上的需要,也可用来表情达意,使听话的人更能领略说话者或朗读者的意思。停顿时间的长

14、短与段落、句子与标点符号都有关连。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停顿时间最长,接着是句子与句子之间,而标点停顿的时间则较短。以标点符号来说,又因符号不同而停顿的时间也跟着改变。速度文章的体裁和内容影响朗读的速度,通常表现高兴、紧张、害怕、激动、愤怒等内容时速度较快,悲伤、失望、生病、哭泣等内容的速度较慢。轻重因为重读的字词不同,感觉所强调的重点就不一样,重音用得适切,可以使语句的意思更加鲜明,而表达不同的意义。升降升降指的是语句里的声音高、低、升、降的变化。语句里有了这些变化,才会有动听的语调。所谓声音的高低升降就是抑、扬、顿、挫的搭配。搭配得宜,节奏感好,词句就富有音乐的美感。句调的升降变化,虽是对整句说的,但是一句话句调特别显著的变化,却是表现在最末一个音节上。一般句调有四种变化:高升调:前低后高,语气上扬,表示鼓励、号召、反问、申诉等感情。降抑调:前高后低,语气降低,表示果敢、坚决、自信、赞扬等感情。平直调:整句语句平直舒缓,没有明显的高低变化,表示悲痛、冷淡、庄严等感情,一般的叙述或说明也用平直调。曲折调:句子的高低,有曲折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