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游戏与学前儿童发展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98579631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游戏与学前儿童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第二章-游戏与学前儿童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第二章-游戏与学前儿童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第二章-游戏与学前儿童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第二章-游戏与学前儿童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游戏与学前儿童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游戏与学前儿童发展(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游戏与学前儿童发展,2019/9/12,游戏的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游戏为儿童所喜爱,为儿童身心各方面发展所需要; 另一方面,游戏实现着促进儿童身心各方面发展的作用。 如果说前者是儿童主观上的需要的话,而后者则是客观上的结果。这二者统一于儿童发展的同一过程,并同时实现。,2019/9/12,现代学前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形式是什么? 游戏不仅因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产生,而且游戏也促进儿童的身体、智力、社会性和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实现着它重要的发展价值。这是现代学前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现代学前教育以游戏为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形式的科学原理。,2019/9/12,第二章

2、 游戏与学前儿童发展,第一节 游戏与学前儿童身体发展 第二节 游戏与学前儿童认知发展 第三节 游戏与学前儿童情绪发展 第四节 游戏与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2019/9/12,第一节 游戏与学前儿童身体发展,一、游戏与基本动作的发展 二、游戏与运动能力的发展 三、游戏与儿童身体生长发育 游戏给儿童带来愉快和满足,以及轻松、愉悦的心情,又保证了儿童身体的健康。 在户外进行游戏可以使儿童接触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增强儿童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有益于儿童身体的健康。例如,在户外场地进行的玩沙玩水的游戏、“踩影子”游戏等都是利用了阳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来促进儿童的身体健康。,2019/9/12,*

3、游戏与儿童动作的发展*,游戏是成熟引导下的动作自发练习 基本动作:爬行、走跑、跳跃、抛掷、操作 发展过程:无萌芽低水平熟练动作技能,生理成熟,自发练习,有意训练,游戏,爬的游戏,走和跑的游戏,跳的游戏,抛掷游戏,操作游戏,2019/9/12,生理成熟,自发练习,专门训练,幼稚 动作,熟练 动作,动作 技巧,成 熟,游 戏,教 学,任何动作都是从幼稚的新动作到熟练的动作再到完善的动作技巧,2019/9/12,讨论:幼儿园游戏与体育教学的区别:,体育教学: 游戏: 单一动作的机能性训练 多种动作的综合性练习 同一目标的要求 不同水平的发展 追求的是动作目标的即时性 在不断重复的活动中小步递进,20

4、19/9/12,游戏在学前儿童身体发展的价值体现和作用可以通过小故事联想记忆:,老师组织小朋友在幼儿园操场学习投篮的基本动作和技能,这样可以增加儿童对户外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可以促进身体生长发育,这可给孩子带来愉快满足的心情。,2019/9/12,2019/9/12,第二节 游戏与学前儿童认知发展,(一)心理学家关于儿童游戏智力发展作用的实证研究 (二)游戏促进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2019/9/12,(一)心理学家关于儿童游戏智力发展作用的实证研究,1游戏与创造性 2游戏与发散性思维 3游戏与问题解决 4不同的游戏与不同的问题解决,2019/9/12,1游戏与创造性,心理学家科琳亨特进行了一系列

5、关于儿童好奇心和探究的研究,发现儿童好游戏与创造性能力存在正相关。,2019/9/12,2游戏与发散性思维,心理学家邓斯克与席尔曼在1973年首次就游戏对幼儿发散性思维的流畅性发展作用进行了研究。 得出结论是:与物品是否在游戏玩过无关,游戏有助于引发出多样性联想的态度及在心理结构的形成与发展。,2019/9/12,3游戏与问题解决,心理学家西尔瓦等人,在1976年就游戏对儿童解决问题作用进行了研究。 西尔瓦指出:游戏经验具有有利于学习自发行为、下位行为向整体行为的顺序化的可能性的探索以及减轻来自解决问题成败的压力等功能。,2019/9/12,4不同的游戏与不同的问题解决,心理学家佩皮洛和罗斯具

6、体地研究了不同类型的游戏对儿童解决不同类型问题的作用。 指出 :使用集中性材料进行游戏,教会幼儿的是在此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并促使幼儿去寻找这一答案。而使用松散性材料进行游戏,教会幼儿的却是无论什么问题都有许多可能的解决策略,因此,可以充分地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2019/9/12,儿童游戏智力发展作用的实证研究可以通过顺口溜串联来记忆:,科琳亨特有发现,游戏与创造性正相关; 邓斯克与席尔曼,研究发散性思维发展; 西尔瓦苦心钻研,解决问题靠游戏经验; 佩皮洛罗斯研究,游戏问题解决会多变。,2019/9/12,2019/9/12,游戏在学前儿童智力的发展的作用可以通过串联关键词来记忆:

7、,只有在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中,扩展和加深儿童的认识,才能促进其语言、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2019/9/12,(二)游戏促进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1游戏扩大和加深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增长儿童的知识; 2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3游戏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4游戏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5游戏提供了儿童智力游戏活动的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2019/9/12,2019/9/12,补充资料,布鲁纳的研究告诉我们,语言中最复杂的语法和实用形式都是首先在游戏中出现的。他以一个3岁孩子第一次使用条件句的例子为证,“如果你和我好,把你的石弹子给我,我就把我的枪给你”。如此复杂的语言,通过“教”是难以

8、实现的。,2019/9/12,不同年龄儿童的语言游戏,2-3岁 重复问句 ,一问一答的语言沟 通方式 3-4岁 语言竞赛游戏, 练习词汇的组合 4-5岁 充满暴力、幻想、夸张的语言游戏,练习表达能力 5-6岁 荒诞的语言游戏,练习语法规则,2019/9/12,2岁3岁,孩子问:这是什么?,妈妈答:这是电风扇。,孩子:电风扇干什么?,妈妈:电风扇可以吹出风来。,孩子:吹风干什么?,妈妈:有风就凉爽啦。,孩子:凉爽干什么?,妈妈:人不热就舒服啦。,孩子:舒服干什么?,妈妈:舒服人就开心啊。,孩子:开心干什么?,2019/9/12,3岁4岁,在傍晚时候的一个教室里,几个孩子正坐着无聊地等爸爸妈妈来接

9、,突然一个孩子指着顶墙上漏过水的痕迹,高声叫起来:“看,黑色的墙。”另一个孩子说,“是黄色的墙”。又一个孩子说“是绿色的墙”,“红色的墙”,“咖啡的墙”,“奶油的墙”“奶油蛋糕”“奶油大饼”“奶油房子”,“奶油王佳杰”(一个小朋友名字),“奶油苏明”(又一个小朋友的名字),“王佳杰坏”,“苏明大坏”,“你大大坏”“他最最大大大大坏”“达达达达开摩托车”“开汽车”“开飞机”“开大炮”叫声此起彼落,声音一个比一个高,不时夹杂着一阵阵笑声。这是一种语言竞赛游戏,练习的是词汇的组合。,2019/9/12,4岁5岁,“我爸爸的汽车好大好大,比房子还大”,“我爸爸的汽车更大,可以坐一千一万个人”;“我是大

10、力神,可以把你们统统打死”,“我有魔法,一口就可以把你们全部吃到肚子里去”;这个年龄的孩子就是常常聚在一起,以这种充满暴力、幻想、夸张的语言游戏,练习了表达能力。,2019/9/12,5岁6岁,这时候孩子喜欢玩一种荒诞的语言游戏,例如模仿一些流传于街头的荒诞儿歌,这些儿歌往往压韵而朗朗上口,易于孩子们一呼百应一起传唱。他们也喜欢用颠倒的形式来对一般教材中的儿歌进行改造,如:小狗喵喵,小猫汪汪,小鸭子喔喔喔,大公鸡嘎嘎嘎。又如一个幼儿竟然把小白兔的儿歌念成“小白兔,黑又黑,两只耳朵掉下来”。从这些语言游戏中可见,儿童通过对比和类比的方式来进行语言创作,体现了语言的幽默和机智,从而练习了语法规则。

11、 直至入学后,这种语言游戏仍然在继续。,2019/9/12,第三节 游戏与学前儿童情绪发展,一、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丰富儿童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二、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可以发展儿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三、游戏中的审美活动可以发展儿童的美感 四、游戏中的情绪宣泄有助于儿童消除消极的情绪情感,2019/9/12,*实现了儿童情感的发展*,一、在游戏中得到情感满足 游戏行为的情感驱力: 模仿爱戴、尊敬、羡慕的人; 模仿妒忌、愤恨、畏惧的人; 模仿低于自己身份的人。 二、游戏中宣泄情绪 活动性是儿童的天性,不适当的限制会压抑儿童情绪, 游戏给压抑的情绪以一个正常合理的发泄渠道。,2019/9/12,三、最大的自

12、制力在游戏中产生 儿童的自控能力在游戏中强于在现实中 游戏使儿童放弃直接冲动,延迟满足 游戏规则是被儿童自己认同和乐于执行的,2019/9/12,四、在游戏中体验成功感 在游戏中,成功感的体验强于挫折感,因为: 轻松自由的气氛容易成功;游戏中的失败无关紧要。 成功感促进了理智感的发展,因为: 成就感是求知欲满足以后的积极的内心体验,这是进一步认知活动的强化力量。,2019/9/12,五、游戏中的审美情感体验 1、每一种游戏类型都孕育着某种艺术形式的胚芽 建筑艺术、戏剧艺术、音乐舞蹈艺术、绘画艺术、雕塑 2、游戏表现形态中的审美体验 结构游戏好看吗? 运动性游戏真带劲啊! 角色扮演游戏假的呀,2

13、019/9/12,游戏在学前儿童情感发展中的作用可以利用小故事串联来记忆:,小星表演小白兔智头大灰狼游戏时知道小白兔很聪明的(丰富情感体验),觉得小白兔很漂亮(发展美感),最终成功演绎了这个角色并获得了老师的表扬(发展成就感和自信心),很快就忘记了课间跟小朋友的不愉快(消除消极情感)。,2019/9/12,2019/9/12,第四节 游戏与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一、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交往的机会,发展了儿童社会交往的能力 二、游戏有助于儿童克服自我中心化,学会理解他人 三、游戏有助于儿童社会角色有学习,增强社会角色扮演的能力 四、游戏有助于儿童行为规范的掌握,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游戏有助于儿童

14、自制力的增强,锻炼儿童的意志,2019/9/12,*游戏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一、在亲子游戏中建立早期依恋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婴幼儿需要从依恋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赖感 亲子游戏的特点:情感为纽带 亲子游戏强化了婴儿与照料者之间的依恋关系 亲子游戏的发展价值 初步的规则、互动式回应、基本信任感、动作和认知,2019/9/12,二、游戏群体的社会化趋势 从独自游戏到合作游戏的发展过程: 没有玩伴意识个体行为 意识到同伴的存在模仿行为; 玩伴关系的建立互动行为; 玩伴之间的协调合作行为。,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从独自游戏到平行游戏,再到联合游戏直至合作游戏,这是儿童社会性日益

15、成熟的表现。,2019/9/12,三、游戏的“去自我中心化”作用 1、在游戏的矛盾冲突中不断调整自己 游戏使儿童有机会接触同伴之间对共同游戏背景的不同理解 2、游戏规则具有公正互惠的作用 在交往的成功失败中理解和遵守规则 3、角色扮演使儿童得到了换位思考的机会 在扮演他人的时候自然改变了看问题的角度,2019/9/12,案 例,罗森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孩子玩过家家游戏40天后进行测验:先给孩子看一大堆物品,有男人的领带、女人的袜子、玩具车、大人图书、娃娃等,然后让他们(1)假装自己正在一个卖这些东西的商店里;(2)假装自己是一个父亲(或母亲、教师、哥哥等)为自己买一些东西,问他们分别会为自己

16、选什么?结果表明,做过40天过家家游戏的儿童比未做过这种游戏的儿童,更能较好地作出符合人物身份的选择。,2019/9/12,游戏在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联想记忆:,幼儿园的班长小菊组织小朋友学跳交际舞(提供交往机会,发展交往能力),她主动耐心教不会跳的小朋友跳(克服自我中心化,理解他人),成为了小老师(学习社会角色,增强角色扮演能力)。她自己觉得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掌握行为规范,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同时她要严格要求自己,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增强自制力,锻炼意志),2019/9/12,问题:游戏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游戏中蕴含着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规则。说明游戏可以促进哪方面的发展? (社会性) 总之,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学前儿童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2019/9/12,2019/9/12,同步练习,2019/9/12,一、单项选择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