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专版)2017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3讲 透镜及其应用课件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8576792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4.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专版)2017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3讲 透镜及其应用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河北专版)2017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3讲 透镜及其应用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河北专版)2017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3讲 透镜及其应用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河北专版)2017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3讲 透镜及其应用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河北专版)2017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3讲 透镜及其应用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专版)2017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3讲 透镜及其应用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专版)2017年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3讲 透镜及其应用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讲,透镜及其应用,2017 河北,中考考点 系统复习,中考考向 题组强化,2017 河北,中考实验 满分方案,2017 河北,2017年河北中考考点,考点2,考点1,透镜,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考点3,眼睛和眼镜,返回,考点4,显微镜和望远镜,2017年河北中考考向,返回,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考向1,考向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考向3,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017年河北中考实验,返回,考点1 透镜,会聚,发散,返回,(1)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短,折光能力越强。 (2)折射光线总偏向透镜较厚的位置。,考点2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一高

2、度,2.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返回,当没有给出凸透镜焦距时,可利用太阳光粗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考点3 眼睛和眼镜,1眼睛与照相机,2. 近视眼和远视眼,厚,薄,返回,考点 4 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对比,2. 视角,(1)定义:由物体两端射出的两条光线在眼球内交叉而 成的角叫视角。 (2)影响因素:视角与物体本身的大小及物体和人眼之 间的_有关。,距离,返回,考向 1 透镜对光线的作用,1.1 (2016 内江)在图中完成光路(光线从左边射向凸透镜, 光线折射后,再射向凹透镜,最后射出凹透镜)。,如答图所示。,对于凸透镜,入射光线过焦点则折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该折射光线又平行

3、于主光轴射入凹透镜中,则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凹透镜左边的焦点。,1.2 (2014 河北,1分)如图是小明眼镜的照片。 小明是近视眼,所用的镜片是_(填“凸”或“凹”) 透镜。,凹,本题考查(物理知识点)凹透镜的应用。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1.3 (2013 河北,1分)如图是小明设计的探究燃烧条件的实 验。凸透镜对光有_作用。,会聚,返回,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即经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折射后过焦点。,考向2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2.1 (2016 河北,2分)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光屏 上得到一个倒立

4、、缩小的烛焰像,将蜡烛向凸透镜 移近一倍焦距的距离。下列烛焰成像情况,不可能 出现的是( ) A缩小的实像 B等大的实像 C放大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D,2.2 (多选题,2014 河北,3分)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 甲凸透镜(f甲20 cm)的成像情况。此时,他又用 乙凸透镜(f乙10 cm)替换甲凸透镜,不改变蜡烛 和凸透镜的位置,继续实验。下列关于乙凸透镜成 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15670011】 A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 B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 C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 D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B、D,

5、2.3 (2015 雅安)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 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 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 断正确的是( )【导学号15670012】,D,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 cm B当u12 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 缩小的像 C当u20 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 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动到24 cm处的过程中, 像逐渐变小,返回,当uv2f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题图,uv2f16 cm,所以f8 cm,A错误。当u12 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错误。当u20 cm时,u2f,

6、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C错误。物体从距凸透镜12 cm处移动到24 cm处的过程中,凸透镜的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D正确。,考向3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3.1 (2015 河北,2分)小明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 镜(f10 cm)前18 cm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 _的清晰的像,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 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由于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 _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像变模糊了(如图 所示),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他可将光 屏_凸透镜。【导学号15670013】,放大,会聚,靠近,凸透镜成像时,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

7、是正立的。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3.2 (2016 扬州)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是通过摄像机镜头 来捕捉人脸信息。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_透镜, 它的成像与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 “放大镜”)相似,所成的是_(填“放大” “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已知镜头焦距为f,人 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要使屏幕上的像大些, 人应离镜头_(填“远”或“近”)些。,凸,照相机,缩小,2f,近,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它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似,已知镜头焦距为f,则人的脸距离凸透镜大于2f时,成倒立、缩小

8、的实像;当人靠近镜头时,物距变小,故像距应该变大,同时像变大。,3.3 (2012 河北,2分)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 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 C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 一倍焦距,A,返回,本题考查了透镜的应用。近视眼的晶状体对光的折射能力过强,远处物体的像不能成到视网膜上,矫正时需要用凹透镜,所以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以外,可以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能够使物体在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借助放大

9、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该小于一倍焦距。,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考命题点,1凸透镜焦距的测量(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垂直照射到 凸透镜,用光屏在透镜的另一侧接到最小最亮的亮 点,测出光心到亮点的距离) 2实验器材的组装(在光具座上自左向右放置蜡烛、凸 透镜、光屏) 3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目 的是让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4用纸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光屏上的像变暗,但完 整性不变 5判断物距、像距或焦距的大小范围 6光路的可逆性(物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光屏仍能接 收到清晰的像),小张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5 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

10、座上50 cm刻度线处,光屏和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例,(1)小张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 cm刻度线处,移动 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 是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的实像;,缩小,(2)小张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0 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 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 (填“倒立”或“正立”)的实像; (3)小张再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0 cm刻度线处,他从透 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_(填“倒立” 或“正立”)的像; (4)以上(1)、(2)步骤中,小张将蜡烛从光具座上10 cm向 30 cm移动时,若要让烛焰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 像,光屏应_(填

11、“远离”或“靠近”)透镜, 此时所成像的大小将_(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倒立,正立,远离,变大,【拓展训练】,(5)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 同一高度,目的是_。 (6)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由于燃烧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 逐渐向_移动。为了保证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 中心在同一高度,并且使像完整的成在光屏的中央,可 将_移动。 (7)当光屏上出现蜡烛清晰的像时,如果用遮光板挡住透镜 的上半部分,我们观察光屏时,将会在光屏上看到_。 A蜡烛像的下半部分 B蜡烛像的上半部分 C蜡烛完整的像,像的亮度变暗 D蜡烛完整的像,像的亮度不变,C,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上,光屏向上(或凸透镜向下),(8)多次实验后发现,当光屏上呈现蜡烛清晰的像时, 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清晰 的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光发生折射时,光 路具有_。 (9)小明用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 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的白 色方格板做成光屏,光源“F”放在255 cm处,所成 像如下图_所示。,可逆性,C,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