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课外阅读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576513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课外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初二课外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初二课外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初二课外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初二课外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课外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课外阅读(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记叙文阅读专题五记叙文阅读之环境描写的作用(1)写人记事类文章中环境描写及作用:环境描写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种。A社会环境描写作用:以孔乙己为例,开篇关于咸亨酒店格局及人物的介绍便属于社会环境描写,它揭示了当时社会等级森严,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势利,为主人公的出场做了铺垫。B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理,表现人物心情;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所(时间、地点);为后文情节作铺垫,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交代事件发生背景,暗示社会环境;烘托人物形象,交代人物身份、性格;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感染力。例1:羚羊木雕“我一个人慢慢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烘托了我内心的悲

2、伤凄凉。)例3:父亲的救援“文中有两处环境描写,请选择一处结合文章的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A)天黑且下着雨的时候。 (B)小伙出院那天,阳光灿烂。答:(A)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1分),渲染了故事的氛围,暗示“我”遭遇车祸(出事)(1分)。(B)渲染了故事的氛围,表达小伙子愉快的心情,暗示小伙子人生经历重大变故已经走出心灵的阴霾(答出一点即可 1分),推动情节的进一步发展(1分)。例4:2011年河北别动世界上最美的那朵花19题“选文第2段加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那里花木繁盛,风景如画,气候舒适宜人。”答: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为珍妮芙太太出场作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2)

3、托物言志类文章中景物描写作用:a、用景物衬托所歌咏的对象的特征,为后文作铺垫。b、揭示环境的象征意义。例1:“访兰”第二段景物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描写野兰的生长环境,衬托野兰的高雅不俗,为后文赞美野兰作铺垫。)例2:“会飞的蒲公英” 21小题:“文章第一段写“火红的杜鹃、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有什么作用?衬托蒲公英白色小花淡雅。)记叙文阅读之记叙顺序及作用。记叙文的叙述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等。顺叙,是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是最基本的叙述方法。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断提在前边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

4、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如背影一文。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开展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的叙述方法。(例:羚羊木雕中在爸爸妈妈逼迫自己向万芳同学要回“羚羊木雕”时,插入了自己与万芳同学的相处,写出了两人之间的友情。)补叙:对全文情节进行必要的补充。(如小桔灯中结尾补充小姑娘父亲的情况属于补叙。)考察要点:倒叙作用、找出插叙的段落、概括插叙的内容、分析插叙的作用。答题技法:(1)倒叙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吸引读者。(例:驿路梨花)(2)插叙对情节起补充作用、使文章情节更完整;衬托;丰富形象;突出中心。(例:我的叔叔于勒孔乙己)例1:09年萝

5、卜花2.从全文看,文中两段的记叙顺序是_,其作用是:_。答:插叙 交代上街卖小炒的原因,突出人物形象例2:2011年河北别动世界上最美的那朵花21题“第8段插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答:交待了珍妮芙太太劝说医生改变手术方案的经过和遭遇不幸的情况;使文章内容丰富,情节起伏,突出主题,突出人物形象。插叙作用答题要领:为情节、主题、人物服务。看火车 下午,我和狗子、保家、爱军四个人一起悄悄地溜出村子,然后一路小跑,直到我们经过另外一个村子霍家坪,才放慢脚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们不能让村子里的人发现,不能让任何一个同伴发现,因为这个下午对我们来说,是完全应该载入史册的一天当我们走了整整两个小时弯

6、曲的山路之后,我们在三阳川的渭南镇看到了我们向往以久的火车。 第一次知道火车,是在一个深夜。那夜,我恰巧和祖母住在一起。可能是半夜两点多吧,叔父背着一个背篓,回来了。祖母急忙下炕,给叔父收拾吃的去了。而我,一个才六岁的孩子也被惊醒了。我一看久别两个月的叔父风尘仆仆地坐在炕沿边,就再睡不着了。叔父给我讲了出门的一些经历其中让我最觉新鲜的,就是叔父花了三毛钱,从很远的地方坐着火车到了山脚下的渭南镇。从此,火车就像一个魔术师的手,弄得我心神不宁其实我并没奢望自己能坐上火车,只要能看看它奔跑的样子,也就心满意足了。是啊,看一看火车,是我一个乡下少年对远方的向往。从生在杨家岘这个小村庄开始,我就没出过远

7、门。最远的一次,也就是去了一次三阳川,一个比我的村子略微好一些的地方。于是,我就把看火车这个秘密的愿望告诉给了我的三个好朋友;于是,也就有了我们秘密出村的那个下午当我们到了渭南车站,好像是下午四点多。 小心翼翼地进了火车站,在一个极不起眼的角落里坐下来,我们就等着有一列火车能够驶入我们的眼帘。可是,当我们苦苦地等了多半个小时,才有一趟货车驶来了,好像是拉煤的,脏兮兮的,一点也不好看,还有一路的灰尘跟着火车在飘飞。可以说,这无异于渴望已久的漂亮姑娘居然以很丑的样子出现在眼前,让人备感失落。我也就在那个下午突然明白,任何美好的事物在到达内心之前,其实都要走上一段很长很长的路,从而产生一种极为美丽的

8、等待之苦。比如我们期待驶入我们眼帘的第一列火车。但我们没有罢休,并且下了决心,宁可不回家也要看一趟坐人的火车,看一看究竟是穿什么衣服的人坐着火车来来去去地经过祖国的南北大地。 终于,不到十分钟,来了一趟火车,确实如我们所愿的是一列客车。更让我们兴奋不已的是,它居然就停在我们的眼前,停在西北大地上这个小小的车站上。这也就是我后来所知道的列车在单行道上的会车。火车一停下来,我们就欢呼起来。我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点怕,躲得远远地,我看见车里的人来回走动着,有喝水打牌的,有抽烟睡觉的。至今我还记得,那趟火车某个窗口边上的一个中年男子,他总是冲着我们几个笑。我知道他是笑我们的傻。傻,难道不是一种美吗?我现

9、在真希望有人笑我傻,然而没有了。还得补充一句,火车启动时他打开窗户,朝我们挥了手。 随着一声鸣笛,火车慢慢启动了,在我们内心的挽留下驶向了远方。热闹了几分钟的站台沉寂了下来。只留下我们四个人在空荡荡的站台上孤零零地站着,回想着已经远去的火车。我不知道火车最终要去什么地方,也不知道沿途会有什么样的景色,但我可以相信,一路走去,肯定很美,肯定要比我所生长的这个小村子美得多。 后来,在我的百般纠缠下八岁的我被叔父带着坐了一次火车,但远远没有我所想像的那么美好。是啊,少年时代美好的秘密,如果要想一直保留它天真的面孔,就永远也不要揭开那层朦胧的面纱。 1阅读选文-段,完成下面表格。(4分)事情发展过程未

10、见火车A看到心目中的火车火车离去人物内心变化向往、不安BCD2.“我”萌生“看火车这个秘密的愿望”的原因是什么?(4分)_3品味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1)赏析下面句子。(3分)只留下我们四个人在空荡荡的站台上孤零零地站着,回想着已经远去的火车。_(2)说说你对“他总是冲着我们几个笑”一句中“笑”的理解。(2分)_4文章以“看火车”为题的作用是什么?(2分)_5文章的题目是“看火车”,可是结尾为什么还要写“我”坐火车这件事?(4分)_兄 弟 春旺和福生是兄弟,春旺是哥,福生是弟。春旺不大喜欢福生,因为他一直觉得爹娘偏心,对福生好。小时候村里家家都不宽裕,偶尔有了好吃的,爹

11、娘总是由着福生吃,还反复对春旺说:“你是哥,多让着弟弟。”春旺二十岁的时候,爹娘叫他把福生带去打工,春旺心里不情愿,可拗不过爹娘,还是把福生带了出来,不过春旺告诉福生,自己所在的城东工地不要人了,把福生介绍到了城西工地,那个工地有他们村里的大牛。春旺让福生有事找大牛,别往自己的工地跑。大半年了,兄弟俩就见了两次面,每次见面福生总告诉春旺,他在公司很好,让春旺不要担心。中秋节到了,春旺的工地活儿多,没有放假,但发了月饼,一共四个,四个品种。春旺拿起一个最贵的肉馅儿月饼,喜滋滋的。他闻了闻,口水差点儿流出来。他忍不住三口就吃掉了这个月饼。因为吃的快,他没吃出月饼的滋味,只是觉得特别好吃。春旺想自己

12、是哥,过节还是该去看看福生。吃过晚饭,春旺就出了工棚。春旺想自己不能空手去见福生,得带月饼,就一个就行。春旺挑了一个最便宜的椒盐月饼,然后往城西走去。半路上,春旺遇到了福生。春旺问:“你去哪里?”福生说:“哥,我正准备去你那儿,在这里遇到你就太好了!”福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月饼说:“哥,这是我们公司发的月饼,给你一个尝尝!”春旺一看,正是刚吃过的那种很好好吃的肉馅儿月饼,他说:“福生啊,哥也发了月饼,也给你带了一个!”说着从口袋里掏出那个椒盐月饼,一把塞给了福生。福生捏着春旺给他的月饼,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春旺和福生在街道找了个地方坐下来。春旺抬起头看看天上的月亮,福生也抬起头看看天上的月亮。

13、春旺说:“爹娘也在看月亮吧?”福生说:“肯定在看!他们肯定很想我们!”春旺说:“吃月饼吧。”福生说:“好,吃月饼吧。”春旺随口问:“好吃吗?”福生说:“好吃。”福生也问:“哥,好吃吗?”春旺说:“好吃,真好吃!”春旺这回可吃出味儿了,他吃得很香。他看到福生像自己一样,也吃的很香,不免尴尬地笑了一下。春旺等福生吃完月饼就说: “回去吧,太累了,明天还得干活。”福生点头说:“回吧,明天还得干活呢!”三天后,大牛来找春旺,说要跟他借点钱,给他上大学的儿子买电脑。尽管春旺不情愿,可是自己才发了工资,况且大牛是村里人,不借说不过去,只得把工资借给了大牛。大牛接过钱,兴奋地说:“太谢谢了!我知道你们哥俩都是好人!前几天中秋,公司什么都没发,福生去超市花十块钱买了两个肉馅儿的月饼,非要送我一个。”春旺听得愣住了。送走大牛,春旺走到一边,捂着脸留下了眼泪两天后,福生进了春旺所在的工地,住进了春旺的工棚,福生的床挨着春旺的床。睡觉,两人顶着头,挨得很近很近。(选自中学时代2011年第4期,有删改)1.哪件事使春旺对福生的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用一句话概括回答。(2分) 2.春旺把福生介绍到城西工地,这对下面的情节安排有什么作用?结合具体情节回答。(3分) 3.根据具体情景,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