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效率管理----(内部版)

上传人:给**** 文档编号:98546615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为效率管理----(内部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华为效率管理----(内部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华为效率管理----(内部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华为效率管理----(内部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华为效率管理----(内部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为效率管理----(内部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为效率管理----(内部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为效率管理效率管理培训第一章:效率管理的概念和误区1:效率管理的概念 1.1 什么是效率? 在我们探讨“效率管理”这个问题以前,不妨先来读篇文章: 1930年,胡适先生在一次毕业典礼上,发表了一篇演讲,内容如下: 诸位毕业同学: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 这一句话是:珍惜效率,不要抛弃学问。 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竭的时候,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功夫去读书?即使要做

2、学问,既没有图书馆,有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节衣缩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至于效率,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1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1点种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书;30年读11万页书。 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3种小报也得费你1点钟的功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1点半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选择! 易卜生说

3、:你的最大责任就是把你这快材料铸造成器。 学问就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10年之后成什么器。 看到胡适先生的这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语,你有何感受?“效率就是效率”、“效率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诸如此类的描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脱口而出,但是我们做得究竟怎样呢?我们常常听到 “我要是在大学多学点东西就好啦!” “我应该少看些电视,好好地约束自己,多读点书!” “效率根本不够用,公司股价节节下降,董事会和股东像一群蜜蜂一样叮得我满头包;同事间争权夺利,我总是担任和事佬的角色;家人总也见不到我,几乎把我登报作废!

4、” 世界几乎全面地在进步,但我们一天还是只有24小时。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人一样,一天都只有24小时,但区别就在于他们如何利用这所拥有的24小时。那么效率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哲学家这样说:“效率是物质运动的顺序性和持续性,其特点是一维性,是一种特殊的资源。” 要想能够真正地了解效率并且管理“效率”,我们有必要对效率的本质有深刻的认识。首先让我们先了解效率的四项独特性: (1)供给毫无弹性:效率的供给量是固定不变的,在任何情况下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每天都是24小时,所以我们无法开源。 (2)无法蓄积:效率不象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那样被积蓄储藏。不论愿不愿意,我们都必须消费效率,所以我们无法节流

5、。 (3)无法取代:任何一项活动都有赖于效率的堆砌,这就是说,效率是任何活动所不可缺少的基本资源。因此,效率是无法取代的。 (4)无法失而复得:效率无法象失物一样失而复得。它一但丧失,则会永远丧失。花费了金钱,尚可赚回,但倘若挥霍了效率,任何人都无力挽回。 小案例: 如果银行每天早晨向你的帐号拨款8.64万元。你在这一天可以随心所欲,想用多少就用多少,用途也没有任何的规定。条件只有一个:用剩的钱不能留到第二天再用,也不能节余归自己。前一天的钱你用光也好,分文不花也好,第二天你又有8.64万元。请问:你如何用这笔钱? 1.2 什么是“效率管理”? “效率管理”所探索的是如何减少效率浪费,以便有效

6、地完成既定目标。由于效率所具备的四个独特性,所以效率管理的对象不是“效率”,它是指面对效率而进行的“自管理者的管理”。 请注意: (1)所谓“效率的浪费”,是指对目标毫无贡献的效率消耗。 (2)所谓“自管理者的管理”你必须抛弃陋习,引进新的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包括要订立目标、妥善计划、分配效率、权衡轻重和权力下放,加上自我约束、持之以恒才可提高效率,事半功倍。 大凡能够在事业上做出卓越成绩的人都是效率管理的专家,格里在威格利南方联营公司当了20多年的总经理,该公司是美国最成功的超级市场之一,他获得了许多值得引证的荣誉。第一,他的工作历程记录几乎为所有的总经理所羡慕,这个记录中包括连年不断的销售

7、记录和利润记录。第二,他毫不松懈地连续应用计划、组织、授权、激励、评价和控制等项目基本原则,显示了他专业管理的精神。第三,他献身效率管理原则的事迹已经得到大量文章的赞扬。在格里看来,正确的管理的基础是良好的效率管理。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咨讯的空间在无限地扩展,面临竞争的压力、客户高品质的需求,您是否又有些无所适从呢? 由于效率所具有的独特性,效率在各种资源中又往往容易被我们忽略。在上面的“银行拨款”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每天我们有24小时,每小时由60分钟组成,每分钟由60秒组成,总计就是8.64万秒。拥有这样的一笔财富,我们怎么可以视而不见?又怎么可以随意处之?这个问题恐怕需要我们花点效率来

8、考虑。有人曾粗略地统计过一个活到72岁的美国人对效率是怎么花的: 睡觉:21年 工作:14年 个人卫生:7年 吃饭:6年 旅行:6年 排队:6年 学习:4年 开会:3年 打电话:2年 找东西:1年 其它:3年 看了上面的这一组数据,您有何感受?“效率管理”一直是个重要的问题,但从来没像今天这么重要过,为什么?原因如下: *寻求事业、家庭与社会生活平衡的需要 *信息爆炸 *竞争的压力 *你的客户对品质的要求 看来我们要成为一个高效的效率管理者和职业人,减少效率浪费的现象,确非易事。那么,我们的问题究竟在哪里呢?第二章、效率管理的误区 我们探索克服效率浪费的途径便是“培养克服效率管理误区的技能”。

9、所谓效率管理的误区,是指导致效率浪费的各种因素。以下列出效率管理的五个误区,请大家仔细阅读并分析,看看自已是否存在同样的问题: 误区之一:工作缺乏计划 查尔斯史瓦在半世纪前担任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期间,曾经向管理顾问李爱菲提出这样一个不寻常的挑战:“请告诉我如何能在办公效率内做妥更多的事,我将支付给你任意的顾问费。”李爱菲于是递了一张纸给他,并向他说“写下你明天必须做的最重要的各项工作,先从最重要的那一项工作做起,并持续地做下去,直到完成该项工作为止。重新检查你的办事次序,然后着手进行第二项重要的工作。倘若任何一项着手进行的工作花掉你整天的效率,也不用担心。只要手中的工作是最重要的,则坚持做下去

10、。假如按这种方法你无法完成全部的重要工作,那么即使运用任何其它方法,你也同样无法完成它们,而且倘若不借助某一件事的优先次序,你可能甚至连哪一种工作最为重要都不清楚。将上述的一切变成你每一个工作日里的习惯。当这个建议对你生效时,把它提供给你的部属采用”。 数星期后,史瓦寄了一张面额两万伍仟美元的支票给李爱菲,并附言她确实已为他上了十分珍贵的一课,伯利恒瓮后来之所以能够跃升为世界最大的独立钢铁制造者,据说可能是导因于李爱菲的那数句真言。 尽管计划的拟定能给我们带来诸多的好处,但我们有的同事从来不做或是不重视做计划,原因不外乎如下几条: 1、因过分强调“知难行易”而认为没有必要在行动之前多做思考;

11、2、不做计划也能获得实效; 3、不了解做计划的好处; 4、计划与事实之间极难趋于一致,故对计划丧失信心; 5、不知如何做计划。 我们作为一个高新科技企业的员工,要步上职业化的道路,成为一个强调实效性的职业人士,不应该把以上原因当做工作中的借口,为什么呢?剖析如下: 1、固然有些事情是易行而难料的,但若过分地强调这一点,则有可能养成一种“做了再说”或“船到桥头自然直!”的侥幸心理。试问:房子燃烧的紧要关头,消防队员是否应立刻拿起水龙头或灭火筒进行抢救,还是应花费少许效率判别风向、寻找火源、分派工作,然后再进行抢救? 2、不做计划的人只是消极地应付工作,他将处于受摆布的地位;做计划的则是有意识地支

12、配工作,处于主动的地位、并提高工作效率。 3、由于目标中拟定假设的客观环境发生变动,计划与事实常常难以趋于一致,所以我们必须定期审察我们的目标与计划,做出必要的修正,寻找最佳途径。但如果是处于无计划的引导,则一切行动将杂乱无章,最终走进死胡同。 综上所述,由于我们的工作缺乏计划,将导致如下恶果: 1、目标不明确 2、没有进行工作归类的习惯 3、缺乏做事轻重缓急的顺序 4、没有效率分配的原则 误区之二:组织工作不当 组织工作不当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职责权限不清,工作内容重复 *“事必躬亲,亲力而为” *沟通不良 *工作时断时续 首先,学会如何接受请托: 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所面临的

13、请托可能来自部属、上司、其他同级管理者、或是组织以外的人士。在很多请托中,有一类是职务所系而责无旁贷的;另一类虽然也是职务所系,但请托本身却是不合时宜或是不合情理的;尚有一类请托则属无义务予履行的请托,经常引起我们困扰的是后两类请托。 倘若我们为了想做广受爱戴的好人而有求必应,则各色各类的请托将四面八方地源源涌来。一旦他办不妥委托的事项,则不仅他所企求的爱戴将化为乌有,而且他将丧失请托者尊敬。“明智地接受请托”的重要性在于:第一:“拒绝”是一种“量力”的表现。有的请托若由他人承受可能比你承受更为恰当,你不妨对请托者提出适时的建议。第二,拒绝是保障自己行事优先次序的最有效手段。倘若因勉强接受他人

14、的请托而扰乱自己的步伐,是不合理的、不明智的。 所以在我们接受请托之前不妨先先问问自己:这种请托是属于我的职责范围内吗?对实现我的目标有帮助吗?如果接受它,将付出什么代价?如果不接受他,则需承担什么后果?经过这一番“成本效益分析”之后,你就可以决定取舍了。 其次,学会利用资源: 对于基层人员而言,要善于利用资源,学会从相关的部门或人员手中获取所需的资料,既节约了效率,又保证了信息的正确性。比如你想了解本月度部门考勤信息,不妨去问问部门秘书;想了解公司的考勤信息,不妨去问问公司的考勤管理员;等等。 对于管理者而言,他们经常容易犯下面的错误: 1、担心部属做错事; 2、担心下属表现太好; 3、担心

15、丧失对下属的控制; 4、不愿意放弃得心应手的工作; 5、找不到合适的下属授权。 其实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尤其是管理者应当学会授权,将主要的精力和效率放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误区三:效率控制不够 在前面的“小张的故事”中,小张在效率管理上最大的恶习就是拖延效率,以致到头来一事无成。我们提供了一个拖延商数的测验,请你先做一下自我评核。 拖延商数测验 请据实选择以下每一个陈述最切合你的答案: (1)为了避免对棘手的难题采取行动,我于是寻找理由和借口。 A非常同意 B略表同意 C略表不同意 D极不同意 (2)为使困难的工作能被执行,对执行者下压力是必要的。 A非常同意 B略表同意 C略表不同意 D极不同意 (3)我经常采取折衷办法以避免或延缓不愉快的事是困难的工作。 A非常同意 B略表同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