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黄萎病的防治技术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98507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茄子黄萎病的防治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茄子黄萎病的防治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茄子黄萎病的防治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茄子黄萎病的防治技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锄头农业技术库茄子黄萎病的防治技术 近几年来,茄子黄萎病逐年加重,一般年份发病率为 40严重年份发病率达 70%以上,甚至绝收,各家小菜园更为严重。茄子黄萎病一直被视为不治之症,成为难以防治的难题。防治茄子黄萎病,是茄子丰收的保证。一、病害症状。茄子黄萎病多在门茄坐果后发病,盛果期病株急剧增加。发病初期,植株中下部叶片脉间或叶缘萎黄上卷,并逐渐向上发展,使半边枝叶变黄枯死,果实僵化不长。因此,又叫半边疯。严重时全株枯死,叶片干枯脱落,成为光杆。剥开根和茎的皮层,可见维管束变成褐色,所以也叫黑心病。二、发病条件。茄子黄萎发病较重与病源因素,气候因素,栽培因素关系密切。1、病源因素:茄子黄萎病是

2、土传病害,土壤带菌是病菌的主要来源。黄萎病菌以菌丝体,厚垣孢子和拟菌核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一般可存活 6。病菌主要从根部伤口入侵,也可从幼根皮层和根毛入侵,在植株维管束中繁殖。因此,重迎茬或邻作栽培,土壤含菌量多,发病重。特别是各家房前屋后小菜园,基本上是重迎茬和邻茬栽培,所以病更重。2、气候因素:温度是影响病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低温是病害的主要因素,一般气温 20利于发病从茄子定植到开花期,日平均气温低于 15的日数越多,发病越早越重。气温在 28以上,病害受到抑制。3、栽培因素:土质粘重、盐碱地、重茬邻作、偏施氮肥、生粪烧根、定植伤根,栽植过稀、中午烈日下栽苗、土壤龟裂等发病均重。特别是

3、阴冷天浇水,易引起黄萎病暴发。三、防治技术。黄萎病菌生存力强,传播快、危害大、防治难。要坚持以选用抗病品种为基础,以加强栽培管理为中心,以药剂防治为保证的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防治茄子黄萎病。1、选用抗病品种:凡叶片长圆形或尖形,叶缘有缺刻,叶面茸毛多,叶色浓绿或紫色的品种较抗病,如郭庄长茄等。2、栽培措施防治:轮作倒茬。和茄科作物实行五年轮作,最好不要和茄科作物邻作。选用葱蒜茬和大田茬栽茄子。科学施肥。亩施腐熟农肥 3方米,磷酸二铵 15斤,尿素 10 公斤左右,钾肥 10斤,切忌偏施氮肥,忌施生粪,以免烧根。合理密植。密植植株封垄早,减轻地裂伤根。栽植密度以 6030 厘米为宜。提高定植质

4、量。茄子定植时要坚持“四不”:在 10 厘米地温稳定在 15以上,选择晴暖天气定植,做到定植不过早用营养钵护根育苗,做到定植不伤根以早晚栽苗为好。中午烈日下不栽苗栽苗以埋平土坨为宜。不可过深。栽苗时要覆盖地膜,最好再加扣上小拱棚,做到双膜覆盖。巧管水肥。茄子生长前期地温偏低,尽量少浇水,需要浇水时要选择晴暖天气浇水,防止阴冷天气浇水,以免引起黄萎病暴发。7 月中旬至 9 月中旬高温季节,要小水勤浇,保持地面湿润,使土壤不干不裂,减小地裂伤根,控制发病。在门茄现蕾期,用奇农素 10 克+赤霉素 +硼肥 100 克+尿素 50 克加水 15 公斤,10 天喷一次,直到停止开花时止,可使花果成倍增加,增强抗病力。四、药剂防治。防治处方:奇农素 10 克+的确灵杀菌杀线剂 5 克,加水 15 公斤,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浇灌茎基部,每株灌药液 150,5灌 1 次,连灌 2 次。奇农素 10 克+硫酸铜 25 克,加水 15 公斤喷湿全株。用上述混合液中的一种,在发病初期灌根或喷施,5喷 1 次,连续 2。金锄头农业技术库一般用药 2控制病情,5病株迅速康复。如在上述混合液中加杀虫剂,防效更好。同时防治褐纹病,绵疫病等病害。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