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30《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反思 北京版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8498815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30《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反思 北京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30《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反思 北京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30《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反思 北京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30《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反思 北京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 30《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反思 北京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反思长篇的课文,注定我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每个教学内容都面面俱到、均衡用力。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有重点有选择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力求能达到“以最短的文字发挥最长的效应”。在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中,我反思如下:1.“长文短教”要选好“点”。现行的语文教材文章越来越长,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而教学时间又相对较少。那么如何充分利用教材更好的发挥课堂40分钟的效率呢?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角度出发,克服面面俱到的弊病,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取舍,善于突出一个重点,以此来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这就是长文短教。在这篇课文教学中,我根据本课的教学重难点,选择了以

2、下几点作为本课的教点:通过自学感悟本篇课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通过多种读法,感悟课文第12自然段怀特森老师教给学生的“新怀疑主义”学习方法;通过对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补白练笔,表达出学生对怀特森老师的理解与评价;对比阅读理想的风筝扩大学生阅读量。这样言意兼得,提高教学效果。2语言文字训练贯穿全课。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我们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语文的核心问题是语言,语言文字训练反映了语文学科的教学个性,通过语文学习,使学生内化语言,最终发展自己的语言。要想让“长文短教”的课堂保证教学质量,我们不仅要找准“切入点”更要抓住“重难点”

3、,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长文短教”的教材信息量大,出现的语法、修辞、表达的特色等值得训练的地方很多,就更要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1)重锤炼。要抓住训练点,分层次,讲这个点训到位、训扎实。我在教授一个这样的老师重点段落12自然段时,我是分这几个环节来完成教学的:(1)理解“新怀疑主义”含义(让学生自己轻读这段话,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在汇报时,学生理解了怀特森老师从质疑、验证两方面教给学生方法。(2)教师引读,深刻理解。这个环节,教师的引读,练习了重点段落的朗读,还把整篇文章串联了起来,回顾了课文内容,也理解了怀特森老师教给学生“新怀疑主义”这种学习方

4、法的用意及重要性。这里教学从句意到联系全文更加深刻理解,经过了几个来回,深深唤起了学生对“新怀疑主义”这种学习方法的认识。这样的训练,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加深对文本理解的深度,而这个关键的语句将会在学生的心里打下深深的烙印,影响其行动。2)重朗读。朗读是作为最常见、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语言训练的方法。叶圣陶先生指出过:语文课要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读。在12段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自读感悟、品读、引读等方式,引导学生读书,让他们读出抑扬顿挫的语调,轻重缓急的语气,张弛变化的节奏,让学生体会怀特森老师教给我们的学习方法及他的用心良苦。3)重表达。语文教学大纲也有这样一段话:“

5、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识字的重要途径,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能够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在一个这样的老师教学12自然段这个重点段落时,我安排了“补白练笔,评价人物”这个环节,学生此时根据刚才教师的引读内容,联想整篇课文,怀特森老师的形象丰满的出现在学生头脑中,需要学生用自己的笔把画面用文字描述出来。读写是两种能力,两种活动,相辅相成。这样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训练思维能力,丰富情感体验,也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3对比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并且

6、在“实施建议”中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我们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不断地摸索规律,对于一类文章,或者是同一作家的不同文章,在讲解的过程中,巧妙的组合教材,这样便于学生更好地发现写法、规律、不同,从而提高效率。我在讲一个这样的老师这篇文章后,又拿出理想的风筝让学生对比阅读,使学生发现两篇文章在写作内容上、表达主旨上的相同点:都是通过具体事例,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描写,刻画出了一位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老师形象;在写作方法上的不同点:一个这样的老师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而理想的风筝运用了正面描写的写作方法,这样一篇精读课文第一篇或多篇略读文章,阅读量大,效率高,精度文与略读文的关系是得法与精读,用法于略读。采用的教学策略是突出重点,优化整合,取舍得当,不求面面俱到,只求一课一得。当然在本课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学生还不能够熟练使用鸿合软件,如何把短教的内容落实到实处,如何真正做到言意兼得,是本节课值得商榷的地方,也将是我以后教学中要深入思考的问题。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