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导学案及答案资料

上传人:w****i 文档编号:98493274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藤野先生导学案及答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藤野先生导学案及答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藤野先生导学案及答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藤野先生导学案及答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藤野先生导学案及答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藤野先生导学案及答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藤野先生导学案及答案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3)班语文(下)导学案 序号_ 姓名_一 藤野先生【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2、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和风格特点。3、感受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刻画人物,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学习难点】领会语言的感情色彩,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深沉的思想感情。【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藤野先生是一篇回忆性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早

2、年留学日本期间,正值日俄战争,许多日本人深受狭隘民族主义的毒害,但藤野先生毫不受恶劣空气的影响。鲁迅深切感受到藤野先生人格的伟大,怀着感激的心情,颂扬了他的师德,颂扬了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2、了解散文有关知识: (1)什么是散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阅读和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又要认真分析作者用以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2)散文的分类根据 表达方式 的侧重点不同,散文可分为 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3)散文的特点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其主要特点是

3、“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是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山川流水、日月星辰、人生百态、历史风云无一不可来写散文的写作方法灵活多变,叙事、写景、状物各呈异彩),不受时空限制,“神不散”指材料必须为中心思想服务,即以一条线索组织材料,集中地表现中心思想。散文的选材虽说是无比的自由与广阔,但作者所写的总是自己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4)散文常用的表现手法有象征、联想、衬托、对比等。a.象征的特点是“托义于物”,即通过某一特点的具体形象,来表达某种人或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以激发人们的感情。运用象征手法,所借之物与所抒之情,象征体与本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或相关性。b.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

4、程。或两种事物在空间或时间接近的基础上产生联想,或两种不同事物在性质上或形态上相似所展开的联想。运用联想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力求自然,合乎情理。c.衬托以他体陪衬本体的写作方法,本体与他体有主次之分。衬托有两种:一是正衬,又叫陪衬,是用同类事物来衬托;二是反衬,是用相反的事情来衬托。d.对比是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的写作手法。它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是并列的。e.欲扬先抑3、走近作者:作家和作品:鲁迅是大家熟悉的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 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是笔名,本名 周树人 ,是 浙江绍兴人 。进入初中以来我们学过了写鲁迅的文章和鲁迅先生写的文章有风筝、从百草园到

5、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社戏 本文选自 朝花夕拾 ,“朝”读 zho , 早晨 的意思。早晨的花到晚上拾起来,说明这个集子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说明了文章的体裁是 散文 。写作背景: (1)鲁迅留学日本情况 本文记叙的是作者1902年赴日本留学时的生活片段,当时的中国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已经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其中就有日本对中国的侵略。1902年4月鲁迅去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积极参加反清爱国活动,在自题小像一诗中发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2)时代背景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

6、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4、

7、相关资料藤野严九郎(18741945)日本福井县人,世代为医,藤野严九郎是藤野家第六代医生。1896年从爱知医学校毕业,留校作解剖学教师奈良坂的助手。1901年10月,藤野应聘到仙台医专任解剖学讲师,其时藤野刚刚满27岁。他和敷波重次郎教授担任一年级的解剖学理论。他还担任二年级的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一年级的专业课只有解剖学,一年级的正副班主任大体上照例由敷波和藤野担任。班主任管理的范围很广,据当时仙台医专规定,诸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管理教导、出席情况、考试成绩的统计以及教室的整理和保管,都由正副班主任负责。1904年7月6日,即大约鲁迅到仙台前两个月,藤野由讲师升为教授。1915年决定成

8、立东北帝国大学医科大学,藤野被迫于6月底提出“请求免职”,1917年回故乡自立诊所,1945年8月11日在福井逝世,享年72岁。【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绯红( fi ) 宛如( wn ) 驿站( y ) 解剖( pu ) 油光可鉴(jin ) 畸形( j ) 不逊( xn ) 匿名( n ) 血管 ( xu ) 深恶痛疾( w ) 诘责( ji ) 挟着( xi ) 教诲 ( hu ) 杳无消息( yo ) 瞥 ( pi ) 2、藤野先生选自 _,作者_,原名_,我国伟大的_ ,_,_。本文与我们在七年级下学期与八年级上学期所学的 _,_两文均选自他同一散文集。从这三篇文章的内容来看,你

9、能不能推测出三文写作顺序的先后?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_【合作探究】3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4.将课文分成三大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 - ): 第二部分( - ): 第三部分( - ): 提示:文中“我”的活动变换了3个地点,请根据地点的变化来划分。【精读精练】5.朗读第一部分,想一想,作者在东京的所见所闻是什么?看到的盘着辫子的清国留学生成群结队地赏樱花,听到的是他们在中国会馆学跳舞。6.提问“东京也无非这样。”“无非”的意思是什么?表现出作者一种什么情绪?无非,只不过。表达了作者对在东京留学日本学生中效忠满清王朝。醉生梦死状况的失望情绪。7.提问:“油光可鉴”一词

10、中“鉴”的本义是什么?词性发生了什么变化?在这里是什么意思?鉴,本义是镜子,词性由名词转化为动词在这里是光照或反射出去光亮的意思。8.提问:“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实在标致极了。”这些话运用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在清末,不少仁人志士剪辫子,表示与清王朝决裂,而这些清国留学生既要赶时髦,又要表示效忠腐朽的清王朝,于是只好盘起辫子。作者用揶擒的口吻,对他们盘辫子进行明褒实贬的描写,揭示了这些留学生庸俗麻木的思想本质,表达了对他们的厌恶之情。9、小结,课文开头部分在内容上表达了作者对东京的 失望 情绪,对 “清国

11、留学生”醉生梦死的生活的 不满和恶。在全文结构上是为 离开东京去往仙台求学 作铺垫。【能力提升】10、文章的题目为“藤野先生”,文章第一部分只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这些事情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文中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东京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第二课时【自主学习】1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A拘泥(n) 标识(zh) 暴殄(tin)天物 B匹(p)配 戏谑(xu) 风光旖(q )旎C参与(y) 弹劾(h)审时度(du )势 D倾轧(y)结束(s)杞(q)人忧天教师参考:“泥”在当“固执”讲时读“n”,如“拘泥”、“泥古”;“识”在当“记”、“

12、记号”讲时读“zh”,如 “标识”。“与”多数时候读“y”,但在表示“参加”的意思时应读“y”,如“参与”、“与会”等。 “度”当“推测、估计”讲时读“du”,如“揣度”、“度德量力”、“审时度势”等;“轧”表示“碾、滚压、排挤”的意思要读“y”,如“倾轧”,而表示“压”(钢坯)的意思则读“zh,如“轧钢”。 “结束”的“束”应读sh,可以排除D项;得出答案为A项。1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角jio 号角 角落 头角 群雄角逐 B笼lng 笼子 牢笼 笼屉 烟笼雾锁C量ling 思量 打量 测量 量体裁衣 D削xu 剥削 削减 瘦削 日削月割教师参考

13、:为D。因为A项“群雄角逐”中的“角”读ju;B项“烟笼雾锁”的“笼”读lng;C项“量体裁衣”中的“量”读ling。13、对下面一段话运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B )(“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A比喻 借代 夸张 B比喻 夸张 反语 C夸张 反语 拟人 D反语 比喻 对比 【合作探究】研读第二部分。14. 学生快速诵读课文的第45段,思考下列问题(1). 提问:离开东京去仙台,一路上所见所闻必定不少,为什么作者只记得“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地名?因为“日暮里”让人想起屈原中的“日忽忽其将暮”的诗句,使作者联想到清王朝的衰败,日暮途穷;记得水户,是因为它是富有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感的抗清志士朱舜水客死的地方。记住这两处地名都透露着作者的爱国情结。(2) 提问:怎样理解“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这句话的意思?“大概”表示推测、估计。作者到达仙台后,受到免交学费的优待和生活上的关照。对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留学生给予特殊待遇,反映日本人民善意的心地和友好情谊。而作者却把这些善意统统推断为“物以希为贵”,因为作者感受到的不是尊重,这里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内心辛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