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学习资料2017年7、8月份.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8478080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党员学习资料2017年7、8月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党员学习资料2017年7、8月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党员学习资料2017年7、8月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党员学习资料2017年7、8月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党员学习资料2017年7、8月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党员学习资料2017年7、8月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员学习资料2017年7、8月份.doc(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党员学习资料(暑假自学资料)(2017-07、08)(一)中宣部追授廖俊波“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发表时间:2017-06-21来源:人民日报本报北京6月20日电(记者孟祥夫)中共中央宣传部20日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廖俊波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荣誉称号。2017年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

2、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廖俊波生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他入党25年来,始终信念坚定、不忘初心,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在每一个工作岗位都倾心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他当事不推责、遇事不避难,时刻想着如何让老区人民尽快脱贫增收,常年奔忙在项目建设、园区开发、脱贫攻坚工作一线,从不利用权力、地位为自己和亲属谋取私利,以良好的形象和口碑赢得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广泛赞誉。今年3月不幸因公殉职,年仅48岁。日前,中共中央追授廖俊波“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近一段时间以来,廖俊波的先进事迹经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通

3、过多种方式,表达对他的敬重和悼念。大家认为,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生动诠释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不愧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不愧为时代的楷模。大家表示,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向这些心系人民的“时代楷模”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切实把总书记对县委书记、基层干部提出的要求,落实到全心全意为群众干实事、干好事的行动中,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成绩,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时代楷模”发布以“我们的价值观、我们的中国梦”为主题,现场发布了廖俊波的先进事迹,

4、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追授廖俊波同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他先进事迹的短片,中宣部负责同志为廖俊波的亲属颁发了“时代楷模”奖章和荣誉证书。发布单位有关负责同志,“时代楷模”的亲友、同事及社会各界代表等参加。 人民日报 ( 2017年06月21日 04 版)(二)与千万学子分享“三本书”的感悟2017-06-15 05:10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高考试题中的光明故事】与千万学子分享“三本书”的感悟卢新华谈他的“三本书主义”光明日报记者颜维琦曹继军6月14日下午,在上海见到卢新华时,他刚结束忙碌的浙江行接受采访,应邀和浙江学子谈他的“三本书”。接连一周,卢新华的电话不断响起。这

5、位39年前因发表伤痕而引起轰动的作家,在高考这一特殊时节又一次走进大众视野。卢新华有关“三本书”的感悟成为2017年高考浙江卷作文命题材料。这个高考题目是:“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2010年12月6日,卢新华写的一篇短文论三本书主义,发表于人民日报副刊。2015年12月10日,光明日报以整版篇幅发表了他的读三本书走归零路我的人生三昧和“读书感悟”。卢新华说,得知自己的“三本书”成为2017年高考浙江卷作文命题材料,第一反应是惊讶。“有些意外。细想之后,也很高兴。”他说,“我很愿意将我生活写作的态

6、度、对生活的体悟和感受,与读者分享。我挺感谢把三本书作为作文题的出题人,我不认识他,我相信出题人是知音吧,他和我有同样的感悟。”在卢新华看来,这三本大书也可以称作是“书本知识”“自然与社会”“自己的心灵”。“书本知识是人的心灵对自然和社会观照的结晶,是他们的孩子。书本可以启发我们,但三本书读到最后还是一本书,那就是心灵的书。”卢新华说,从2010年生发出“三本书主义”的感悟,此后又在读书、讲学和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观点。在佛学典籍中,他也读到了类似的生命体悟:从“文字般若”,到“实相般若”,再到“心灵般若”。而关于“三本书”的领悟以高考题的方式和众多学子发生关联,在卢新华看来也是幸事一桩,他希

7、望作为过来人,能够给青年学子起到一点引路和启发的作用。“高考过后,无论走进大学,还是走进社会,如何读好书本,读好自然与社会,处理好自己的心灵,都是有学问在里面的。”卢新华参加高考是在1977年,那一年,高考刚刚恢复。从部队退伍后到江苏南通柴油机厂做了一名油漆工,他在报纸上看到消息,就毅然去报了名,最终考上了复旦大学。1978年,文汇报以一个整版的篇幅,独家发表了这位中文系新生的小说伤痕。这个24岁年轻人的作品打动了数亿中国人的心,卢新华也由此为中国当代文学史增添了一个新名词“伤痕文学”。近40年过去,卢新华说,这些年最大的收获是学会“放下”,走归零路。归零,就是放下。“觉海无涯放为舟,悟山有顶

8、弃作杖。”卢新华说,在书中看到前句,很喜欢,就为之续上了后句。他也曾在日记中写过:“一个聪明的人是能够最准确、最及时、最迅速地找到自己在自然界的位置的人。”他说,对于大多数人生而言,能够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获得心灵的宁静幸福和快乐,并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智慧。卢新华还记得当年身在“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常委”“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会员”等众多光环笼罩下,面对命运抛出的橄榄枝时做出的选择。原本可以轻松步入仕途的他,拒绝了当时很多人都羡慕的工作。在文汇报当过记者,之后下海经商,又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在美国当过书店英文部经理,办过公司,做过期货、股票,也蹬过三轮车,卖过废电缆,还当过赌场发牌

9、员。如今的他,给自己定位为“自由撰稿人”,热爱写作,热心公益慈善。“我喜欢自由一点,从政不太适合我。”卢新华说,打从少年时代起,就曾听人宣传和推崇“一本书主义”。那意思大约是,人生只要有一本成名作,便是获得一块敲门砖,足以敲开文途或宦途的大门,躺在上面吃喝一辈子了。当年伤痕发表并引起轰动后,他完全有机会成为“一篇小说主义”者,连“一本书”都不用,但他没有选择那条路。回想当年,卢新华笑着说,我还是想多读几本“无字的书”。如今的卢新华已过耳顺之年,依然在中美两国之间走动,写作、演讲、做公益。他的新书三本书主义将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我觉得有时自己像是游方的和尚,往来于大洋两岸,托钵化缘,希望用文

10、字帮助到别人。有时又像是游方的郎中,总在寻找社会和时代的病灶,并试着开出点药方。”卢新华又说,“我盼望着,有更多读者和我一起来读好人生的三本大书。”光明日报( 2017年06月15日05版)(三)习近平品“信仰的味道”发表时间:2017-06-22来源:党建网信仰的味道,只有真正的共产党人才能品味得到。习近平的讲话,充满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豪迈情怀。七一前夕,党建网微平台摘编部分习近平讲过的关于信仰信念的故事,和大家共同品味“信仰的味道”。信仰的味道曾经,潜心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陈望道,竟蘸着墨汁当成红糖吃掉而浑然不觉,甚至感觉墨比糖还蛮甜。这体现出精神之甘、信仰之甜。刘云山同志在深入学习掌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一文中透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故事,讲信仰的味道、信仰的感召、信仰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